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旋转健身功运动养生法(运动养生的保健方法)

时间: 2023-03-23 08:10:41

旋转健身功运动养生法

中医养生功是指经过几千年实践,流传下来的一些具体的养生功法。如汉代名运华佗创制的五禽戏,以及后来一些家传的太极拳,还有易筋经、八段锦等。

其中虽然有在功法并非中医所创,但是这些功法符合中医的运动养生原理,且被中医所运用。这些中医养生功可以说是男性强身健体的首选。

旋转健身功

它是一种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特色,集治疗、保健、康复与锻炼为一体的运动养生法。

根据太极图可以判断出宇宙万物的变化均由运动、阴阳和旋转构成,而这三个因素均蕴含着这样一个内容,那便是“平衡”。旋转健身功就是以此为基础,在“天人合一”观点的知道下产生的。

男性坚持练习旋转健身功可以使人体阴阳保持平衡,并可使男性脏腑与大脑得到调和。脑为髄海,只要大脑得到锻炼,就可以促进人体各大系统的平衡;而脏腑的和谐亦可保证人体各种功能的健全,从而实现男性的保健。

旋转健身功也是一种通经活血、强化骨胳的运动养生方法,坚持可以有效促进骨骼的健康、肌肉的健壮和人体血脉的通畅,是男性身体功能健全,益寿延年的保障。

旋转健身功要点

很多人都认为旋转会让人产生眩晕反应,并伴随站立不稳、恶心、甚至出现呕吐等症状,所以旋转健身功遭到部分人的排斥。而实际上,勤加练习会使这些症状逐渐得到缓解,并最终消失,继续坚持练习还会使人体各种机能得到提高。

在练习过程中,两脚会分别作前后运动,如果顺时针旋转,则退右脚,迈左脚;若逆时针旋转则迈右脚,退左脚,在这一过程中人体既有向前的动作,又有向后的动作,一前一后的动作可以使心肺功能和肾功能分别得到提高。

前后的运动相结合则会出现人体能量场的运动,如果人体形体运动和能运运动出现了速度差就可能引起眩晕,但持久练习会使二者趋于一致,实现人体的平衡与健康。

运动养生的保健方法

养生是以培养生机、预防疾病、争取健康长寿为目的。运动养生是指:用活动身体的方式维护健康、增强体质、延长寿命、延缓衰老的养生方法。中华民族的运动养生特色是:以中医的阴阳、脏腑、气血、经络等理论为基础,以养精、练气、调神为运动的基本特点,强调意念、呼吸和躯体运动相配合的保健活动。传统的运动养生,经过历代养生家的不断总结和补充,逐渐形成了运动肢体、自我按摩以练形,呼吸吐纳、调整鼻息以练气,宁静思想、排除杂念以练意的保健方法。
用活动身体的方式实现维护健康、增强体质、延长寿命、延缓衰老的养生方法。
人类初始,狩猎以取牺牲,采摘而得天赐。运动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只是在社会发展,私有制出现,而后才有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现象。运动养生先是迎合了社会上层的需求,如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就是现今发现的最早记录。医学的发展,为运动养生提供了理论依据、指导原则、发展方向以及必要限制等,使运动养生向全面、合理的方向发展。流通气血、长养精神、强筋壮骨、滑利关节、坚肤壮肌、聪耳明目、充脏畅腑,从而达到精力旺盛,气血充足,思维敏捷,反应快速,耐力持久,老而不衰。
运动养生形式亦多。①散步:每日慢步,讲规律,讲持久,民谚曰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持之以恒,方可见功。②跑步:提倡以适当的速度跑适当的距离,太短、太慢难于起到健身作用,太快、太长则以竞赛为目的而非健身了,须量力而行,要持之以恒,一般人选择跑步距离在800~3000米之间较为适宜。③健身操和健美操:徒手操如早操、工间操、课间操,均属健身操类,目的在于全民健身,人人可行。时下流行的健美操,则要求更高,运动量更大,可以增强肌肉,使体形匀称健美,主要适应于中青年人。健身、健美器械有哑铃、杠铃、单杠、双杠、爬绳(爬杆)及各种健身器等,可选择自己适合和喜爱的项目进行锻炼。但杠铃不适于未成年人,以免影响身高的发育。单杠、双杠中一些复杂动作须有专人指导及保护,以免练习不当而受伤。踢毽跳绳,简单易行,可以大力推行。④登山:是良好的户外运动,取其景致自然,空气新鲜,于怡情中健身,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登山之乐,由来已久。⑤游泳:古代受气候的限制,不能四季皆行,但春江水暖,更衣游水,沐浴自然,《论语》中有“暮春之日,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俨然是一种集体的活动了。⑥武术:可分徒手及持械两大类,其目的既有技击格斗、御敌防身的一面,亦有强健体魄、养生延年的一面。在徒手健身术中,有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多种。其中,五禽戏为汉末名医华佗所创,历史悠久,相传其弟子习此而寿至九十余,至今沿习不衰。太极拳相传为元明道士张三丰所创,是目前练习最多、流传最广、门派颇多的一种健身术。八段锦、易筋经,亦是常习的健身功法。从中国武术的大概念看,内家拳得于导引者多,以健身为首要,而技击格斗、御敌防身为次。而在众多的拳术中,多数属于外家拳的范畴,其作用与内家拳相反。持械,械指器械、武器,民间概括称之为十八般兵器。持械本为战争之用,亦为保身,健身的意义则次之;在近代的武术锻炼上,持械则为保身与健身,失去了用于战争的意义。还有一些以沙袋、木棍等捶击身体的锻炼方式,俗称金钟罩、铁布衫功,意在保身,是武术中未学打人、先学挨打的一种功夫。铁裆功也属此类。它们仍以御敌保身为首要,与养生不完全相同。
运动养生,运动是形式,养生是目的。形式灵活多样,且可以自创,只要能够达到健身的目的即可。

健身气功十二法内容是什么?

健身气功十二法内容是:

健身气功十二法名称分别是乾元起运、双鱼悬阁、老骥伏枥、纪昌贯虱、躬身掸靴、犀牛望月、芙蓉出水、金鸡报晓、平沙落雁、云端白鹤、凤凰来仪、气息归元。经常练习,可以强身健体、提高人体免疫力、延年益寿,与少林易筋洗髓功的作用异曲同工。

健身气功作为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开展的第62个体育项目,长期以来为增进群众身心健康、弘扬优秀健身养生文化和促进社会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

然而,近段时间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自诩“气功大师”等名号,替人消灾治病、利用迷信聚敛钱财损害群众健康,甚至扰乱社会和谐等不良现象。为进一步加强健身气功管理,确保健身气功健康发展,保障参与健身气功锻炼群众的身心健康,现将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推广的健身气功功法目录公告如下:

1、健身气功·易筋经

2、健身气功·五禽戏

3、健身气功·六字诀

4、健身气功·八段锦

5、健身气功·太极养生杖

6、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

7、健身气功·十二段锦

8、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

9、健身气功·大舞

10、健身气功·明目功(青少版、成人版)

11、校园五禽戏(小学版、初中版、高中版)

扩展资料:

流行种类:

流行的主要健身气功有九种:健身气功·易筋经;健身气功·五禽戏;健身气功·六字诀;健身气功·八段锦;健身气功·十二段锦;健身气功·大舞;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健身气功·太极养生杖。

健身气功注意事项:

从事健身气功活动,不得进行愚昧迷信或神化个人的宣传,不得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不得借机聚敛钱财。

不得举办“带功报告”、“会功”、“弘法”、“贯顶”及其他类似活动。

不得销售未经国家指定机构审查、出版的健身气功类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不得出售“信息物”。

人民网-国家体育总局气功中心明确11种健身气功推广功法

-健身气功

太极拳的养生健身功效有哪些

练太极拳七大好处。

1、防跌倒。由于骨骼肌肉自然衰老,人在50岁后跌倒风险显著增大,易导致髋骨等部位骨折。而经常练太极能改善身体平衡性,增强腿部肌肉力量,进而防止跌倒。多项研究发现,练习太极1年,摔倒风险可降低43%。

2、助减肥。澳洲研究人员发现,中老年肥胖人士经常练太极,可改善体重指数,减少腹部脂肪,调节血糖。美国科学家发现,练太极1小时可消耗280千卡热量。因此,太极拳又被称为“不流汗的减肥运动”。

3、身体壮。50岁后保持强壮身体有助老人生活自理。据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练太极强身健体,长期坚持还能获得力量训练的各种益处。值得关注的是,练太极还对关节有好处,有助于远离关节疼痛。

4、血管好。《美国心脏协会杂志》刊登新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练太极6个月,身体活动能力明显改善,体重更健康,总体生活质量提高。多项研究表明,练太极可降低血压,调节血糖,降低胆固醇。

5、更灵活。英国《体育医学》载文,练太极能有效改善中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动作轻柔的太极运动可有效拉伸全身不同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和身体柔韧性、灵活性,减轻关节及腰背疼痛。

6、减压力。美国梅奥诊所研究数据表明,经常练太极可减少焦虑和抑郁,提升情绪,缓解压力,有效改善中老年人的睡眠质量。

7、无门槛。除了有严重腿伤者,太极基本上人人能练。即使是生活离不开轮椅的老人,也能练习太极。

/iknow-pic.cdn.bcebos.com/9a504fc2d5628535395d79ff9def76c6a6ef63ab"target="_blank"title=""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9a504fc2d5628535395d79ff9def76c6a6ef63ab?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9a504fc2d5628535395d79ff9def76c6a6ef63ab"/>

扩展资料

养生太极拳属于内家拳术。按张三丰太极丹诀、王宗岳太极拳论内外兼修。内练意气劲力,运太极阴阳;外练拳势招式,显气势神态。通俗说法:形体力量和精神气质同时锻炼。

功法特点

养生太极拳理精法密,练形、意、松、息、气、劲、神,由浅入深,逐阶进修,层次修炼,真修实证。按层次功阶进修,功夫深浅,各有功效。练一式得一式,练成一阶进一阶。进门学习,学一式练一式,学练结合,以练为主,以迅速显效。

练拳

练拳:变著转接是关键。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上下左右相间,左右相行。阴阳虚实。顶劲虚实,拳到身到,静入水动如海啸。

练意

练意:有为以始,无为以成。练拳要练意。形体、动作、精神宁静、乐观,则百脉通畅,机体自然健旺。太极拳调气机,以养周身。太极拳以呼吸协同动作,气沉丹田,以激发内气营运于身。

练松

练松:随息放松是锻炼逆腹式呼吸、拳势呼吸的过渡功法。肺主气司呼吸;肾主纳气,为元气之根基。肺、肾协同,则呼吸细、匀、长、缓。这种腹式呼吸不仅可增强和改善肺的通气功能,而且可益肾而固护元气。

/health.people.com.cn/n1/2018/0704/c14739-30124075.html"target="_blank"title="只支持选中一个链接时生效">人民健康网-常在花间走活过九十九 50岁后练太极七大好处

/baike.baidu.com/item/%E5%85%BB%E7%94%9F%E5%A4%AA%E6%9E%81%E6%8B%B3/9485189?fr=aladdin"target="_blank"title="只支持选中一个链接时生效">-养生太极拳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