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养生误区:满月即可恢复性生活(生孩子没有满月就做爱了,有多大的伤害呢)

时间: 2023-03-24 05:06:08

养生误区:满月即可恢复性生活

身边误区:

很多人都习惯将满月当作产妇身体完全复原的标准,所以有些夫妻在宝宝刚满月时就恢复了性生活。其实,这是错误的。

专家分析:

产妇分娩时,对子宫内膜和阴道壁所造成的损伤很严重,在4周内不可能完全愈合恢复。如果满月时就恢复性生活,势必会给子宫内膜和阴道壁再次带来损伤,延误愈合恢复的时间,甚至会引起感染。

专家支招:

产后一个月不要马上恢复性生活,实际上,产后6~8周后恢复性生活才是安全的。

专家解难:

问:刳宫产是不是比自然分娩更安全?

答:其实,自然分娩是一种生理现象,创伤小,比较安全,且产后恢复快,也利于产妇的体形恢复。而且,自然分娩因婴儿的出生时大脑受到挤压,也利于以后智力的发育。相对来说,刳宫产就没有这些优点,并且剖宫产也属于手术的一种,存在着很大危险。

生孩子没有满月就做爱了,有多大的伤害呢

孕妇生孩子后,生殖器官大约需6~8周才能逐渐恢复到非孕状态,这段时期称为“产褥期”,俗称“坐月子”。在产褥期,产妇各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变化很大,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一些产褥期并发症。产褥期内做爱可能造成两方面的伤害:一是由于子宫内壁在孩子和胎盘娩出后,巨大的创面未完全复原,过早性爱容易导致生殖道感染,甚至引发败血症;二是女性分娩时大多有会阴侧切,表面切口一般需7天就会愈合,而深部肌层、筋膜需6周才能得以修复。过早恢复性生活,男方动作激烈,很容易引起会阴撕裂、出血。所以,产后等到6周再恢复性生活是有道理的。当然,如果产妇身体比较健壮,切口和性器官恢复良好,也不必受此限制。
老人所说的“抱儿疳”在医学上没有这样的提法,可能是过去对产褥期并发症的一种古老说法。具体到你的情况而言,产后只有过一次性生活,距今也已有1个多月时间,没有感染和会阴撕裂发生,说明对身体没有影响,完全不必如此担忧和恐惧。

产后如何避孕?

产后产妇很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月经什么时候复潮以及会在什么时候开始恢复排印。一般而言,产后月经的复潮时问与产妇是否哺乳有一定的关系。产后不哺乳的产妇,一般在产后6~8周月经可以恢复,其中最初的1~2次多为无排卵性月经,3个月后恢复为排卵性月经。哺乳的产妇月经复潮会延迟,最早可在8周有月经来潮,晚的则可延至产后18个月才有月经来潮。有的妇女在整个哺乳期均无月经来潮。一般较晚恢复月经的产妇,首次月经多为有排卵的月经,所以哺乳妇女在月经恢复前有受孕的可能。那些采用延长哺乳期以达到避孕目的的方法并不可靠,反而可能会影响母婴的营养和健康。

产后排卵的恢复也与产妇是否哺乳和哺乳时问的长短有关。产后未哺乳的产妇,4周内很少有排卵,产后6周内排卵的约占10%~15%,产后3个月内排卵的则有30%。产后哺乳妇女排卵恢复更晚,多于产后4~6个月恢复,但也有在产后6周发生排卵者。此外产妇的年龄、肥胖也可能有一定的影响。有资料表明,34岁以上和肥胖的产妇,产褥期第一次排卵的时问有延迟的倾向。

产后多长时间能过性生活某市妇产科医院曾收治一名患产褥热的农村妇女,人院时病情十分严重,高热40℃不退,频频抽搐。经过全力抢救,7天后才脱险。待产妇病情稳定后,经过医生认真询问病因,原来是由于分娩后刚刚9天就开始性生活所致。类似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值得引起广大产妇及其丈夫的重视。

产后什么时候可以过性生活,这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概念,但至少在产褥期应当避免,应等到产后复查以后,医生认为生殖器官已恢复正常时再开始。

很多产妇认为:“满月即可恢复性生活”,由于人们都习惯于把满月当做产妇身体完全复原的标准,所以多数夫妻在孩子刚满月时就恢复了性生活。实际上,这样做为时尚早。因为分娩对子宫内膜和阴道壁所造成的损伤,在4周内是不可能完全愈合恢复的。专家们认为,产后6~8周后恢复性生活才比较安全。

即使有些人分娩顺利,子宫恢复较快,体质又好,性生活也不可过早恢复,分娩后4周之内,绝对不可以进行性生活。这是因为分娩时被撑大了的阴道壁黏膜变得很薄,子宫内部有裂伤,完全愈合需要3~4周时问。而且,分娩时开放的子宫口,短期内也不能完全闭合。因此,在产后4周内性交,不仅阴道壁黏膜容易受伤,病菌也会乘虚而入,引起子宫内感染,导致产褥热等严重疾病。特别是少数人在产后2周内,在恶露未净的情况下就过性生活,很容易导致产褥热,危险性更大,必须坚决杜绝。

产后康复顺利者,于产后2个月可以恢复性生活。剖宫产者还应延长。从妊娠晚期到产后的2个月内,夫妇要充分了解不应有性生活的原因。互相体谅、合作,等女方身体完全恢复后,再开始性生活。在刚恢复性生活时,动作要轻柔,节奏要慢一些,准备时问宜更长一些。否则。如不注意到上述变化,丈夫只顾满足个人性欲,不体贴和关心妻子,很容易引起妻子的不快甚至反感,有可能导致女性的性冷淡。

产后如何避孕宝宝出世了,产妇应如何避孕呢?这是每个年轻妈妈面临的又一选择。目前主要的避孕措施有以下一些:男用避孕套、宫内节育器、皮下埋植长效避孕针剂、避孕药栓等。

在众多的避孕方法中,口服避孕药是效果最可靠的措施之一,如果正确服用,有效率可达99%以上。尤其是以“妈富隆”为代表的第三代口服避孕药,其雌激素剂量极低,各种副反应均小,此外孕激素选择性高,避孕效果非常好。而且,“妈富隆”能降低宫外孕、盆腔炎的发生率,几乎已成为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避孕药。但是,哺乳期绝不能采用药物避孕。这是因为在哺乳期内卵巢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此时用药会引起母亲的内分泌功能失调,影响乳汁的分泌;药物也会通过乳汁进入婴儿的体内,不利于婴儿的生长和发育。因此,建议钟情于它的妇女在断奶以后再服用,而在哺乳期问,可暂时采用避孕套、外用药等工具避孕。

避孕套是男性采用的一种避孕方法,应用非常简单,但要求男方充分合作,一定要在性交开始时就戴上,同时事先还必须检查避孕套是否有破口。为保证避孕效果,性交后应及时将避孕套取出。

放置宫内节育器也是较常用的避孕方法,宫内节育器的放置时问因人而异。这种避孕方法避孕效果好,放置一次可避孕数年,不影响性生活,不必费神天天记着。当然它也有一些缺点,如必须由医生放置,可引起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过多,甚至导致盆腔炎症等。而且,放置后并非可以“一劳永逸”、“高枕无忧”。因为大多数节育器有规定的使用年限,到时必须更换。有的节育器会移位,有的节育器会在不知不觉中脱落。不注意以上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意外妊娠。另外。宫内节育器有可能使宫外孕发生机会增多。所以,用这种方法避孕的妇女必须进行定期检查。若出现不规则出血、白带增多、月经延迟、腹痛等症状时,应尽早就医。

哺乳期避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事实上,哺乳是哺乳期避孕的首选方法。

哺乳与闭经的关系早已被人们认识,在20世纪80年代就曾有人指出:世界上由于哺乳而避免的怀孕可能多于任何一种避孕方法。在长期以母乳进行哺乳的地区,哺乳确实减少了人口的出生。卢旺达的一次研究表明,哺乳妇女中有50%在分娩18个月后怀孕;而未哺乳妇女中,有50%在分娩4个月后怀孕,另外有75%的哺乳妇女在分娩15个月后还没有怀孕,而不哺乳妇女有75%在分娩9个月后怀孕。还有研究资料表明,在产后6个月内,若母亲完全或接近完全哺乳(指偶尔给婴儿补充食物)和月经尚未恢复的妇女,避孕率可高于98%。哺乳闭经避孕法是目前国际上极力推崇的避孕方法。但是以前在很长的一段时问内,由于没能正确地使用哺乳避免及缺少恰当的使用指导,哺乳避孕被认为是不可靠的。1988年科学家们汇集于意大利,就母乳喂养对生殖健康影响的科学性进行了评估,一致认为:未使用任何其他避孕方法的全母乳喂养或接近全母乳喂养伴有闭经的妇女,在产后6个月内的妊娠风险低于2%。会议之后,他们又在哺乳妇女中开展了几项研究,1995年发表了哺乳避孕的纲领性指南,即采用哺乳闭经避孕法苍须完全符合:1.闭经;2.完全或接近全母乳喂养;3.产后6个月以内。如果3个条件中任何一项发生了变化,应该选用其他避孕方法,至此。哺乳闭经避孕法被广泛推崇和采用。

为什么哺乳可以避孕?这是因为妇女哺乳时,婴儿吮吸乳头,刺激了母亲乳头上的神经末梢,兴奋经神经传人丘脑下部,刺激垂体前叶分泌催乳素和垂体后叶分泌催产素,抑制促性腺激素的释放,从而抑制排卵,产生避孕作用。例如产后2个月的婴儿,吸吮乳头10分钟后,母亲体内催乳素水平可明显增加,30分钟后催乳素的释放达到高峰,婴儿停止吸吮乳头后3小时,催乳素恢复到哺乳前水平。可见,足够的哺乳次数和哺乳时问是有效维持避孕的关键,,必须做到完全或接近全母乳喂养,即产后4~6个月内单纯依靠母乳喂养或婴儿饥饿时随时哺乳。

尽管,哺乳闭经避孕法是哺乳期妇女理想的避孕选择,但是,如出现下列情况,不推荐采用这一方法:如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产妇;患有活动性、病毒性肝炎的产妇以及乳房开放性损伤的产妇。

到产后6个月,月经已恢复或婴儿已添加辅食,不能再保持完全哺乳,催乳素的分泌就会减少,有些妇女的卵泡就开始发育,妊娠的危险性就会明显增加。此时应该及时采用其他方法避孕。否则即使延长哺乳期,也仍然会出现哺乳期内怀孕,甚至怀孕后自己还不知道,当发现时妊娠月份已大了。给终止妊娠带来困难,使身体健康受到较大的损失。

产后何时能放置宫内节育器宫内节育器也叫避孕环。我国采用宫内节育器进行避孕已有30余年的历史,通过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的避孕措施,取出后不影响生育,故深受群众的欢迎。对于分娩后要求节育的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器更为合适。近年来为提高避孕质量,趋向于宫内节育器与避孕药联合使用,或采用与金属铜、锌等相结合的活性宫内节育器,但产后放环应以不含避孕药的环为宜。

正常分娩的妇女在产后42天至产后3个月上宫内节育环最好,因此时子宫的大小已恢复到正常的水平。

如在哺乳期无月经来潮,则应先到医院排除妊娠后再放置节育环。剖宫产术后满半年的哺乳期妇女也可以放置。

现在也有主张产后立即放环的,有以下几个优点:

产后官腔较大,操作容易。但在产后立即放环有时比较容易掉出,所以现在有用羊肠线结的环,将环放在子宫底部,羊肠线放入蜕膜中。这样羊肠线可逐步被吸收,又不影响环的放置。

对于剖宫产的产妇,放环应在术后1~2年,从而避免放环引起的子宫破裂。也有在行剖宫产的同时就放置带羊肠线尾的环,先将子宫腔内的蜕膜清理干净,将环放置在子宫底部,缝合在子宫壁上。

如果产后出血不止,有产褥感染、胎盘胎膜残留等异常情况存在,放环的时间应向后推迟,等到疾病痊愈后再放。

由于哺乳期问子宫腔小,应由医生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宫内节育器。若哺乳时问长,宫腔在5厘米以下者暂不宜安放宫内节育器,应等月经恢复子宫大小恢复正常后再放置。

先放有宫内节育器的产妇在月经恢复后还应去医院复查,看是否需要更换稍大一点的宫内节育器。

产后何时可以做绝育手术女性绝育手术是将女性的双侧输卵管进行结扎从而达到不孕的目的。由于这种手术会使妇女永久性不孕,所以在手术前一定要征得夫妻双方的同意方可进行。在结扎手术前,夫妻双方一定要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

对于顺产的产妇如果没有其他合并症,可以在产后24小时内进行绝育手术。因为产后24小时内手术感染的机会较小。如超过24小时则应等到月经干净后3~7日再做手术,可避免感染。

对于顺产但有合并症的产妇,特别是有发热,怀疑有生殖器感染、产后大出血的产妇应等身体痊愈后再手术,切不可仓促行事。

对于剖宫产的产妇可在行剖宫产手术的同时结扎输卵管。

产后恢复性生活的时间由什么因素决定?

关于这一点无特定时间。产后及时做盆腔锻炼非常有益,即使会阴不适,疼痛也没关系,可以慢慢地做。只要两人都觉需要,这就是做爱的理想时间,所以要和对方商量,开始时试着来。组织有些痛或发紧,不过等待并不能自动缓解。

产后阴道周围分泌润滑液的腺体有一段时间不怎么起作用,可用些润滑剂。在插入前阴道能放松会很有帮助,所以要注重性交前的调情,可换个姿势,因为妻子仰卧时阴茎压迫阴道后壁,此时这一部位还较敏感,容易挫伤。如果感觉阴道过紧,丈夫可以用手轻柔地慢慢撑开。不成功也很正常,再试一次。

有很多夫妇是在产后检查时恢复性生活的。如果做了侧切,会阴疼痛,不适持续更长时间,应当到感觉舒适后再进行性交。不过,这不妨碍轻柔的抚慰。同样,当进行母乳喂养时,乳房会觉沉重、疼痛,乳头也会皲裂,抚弄揉按一下不会有问题的。

如果1个月以后仍不愿过性生活,就应该寻求帮助。如果两人可以一起和第三者谈谈,比如一位亲戚、朋友或性咨询专家,会更有帮助。最重要的是,要把感受讲出来,和丈夫之间的交流要敞开。

但对父亲来说可不是这样,每位妇女都应该记住这一点。男人对自己的孩子产生妒忌心理并不罕见,很多男人承认有受孩子排挤、被妻子忽视的感受。两人都该理解:初期把孩子作为关心的重点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应该彼此为对方安排一定时间。重新开始亲密的性生活后,夫妻双方要在一起睡一会,休息休息。

另外,双方还应做些必要的调整,应明白,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都和生孩子以前不完全一样,再仔细筹划也难以恢复原状。不过尽管一天中大部分注意力都在孩子身上,还是能有片刻欢愉的。如总是凭母亲的本能做事,会发现占上风的总是孩子,丈夫得到的时间和关注会越来越少。

还会意识到两人之间的感情已与以前不同,仅是不同而已,并不意味着关系开始淡化,而是更趋向成熟和丰富了。不要总是期望还能和以前一样,因为那是不现实的。

产后性生活,最早应在分娩2个月以后。由于分娩时,阴道黏膜被撑大变得非常薄,很容易受伤或感染,而且这时子宫口恢复得也不好,关闭不严。如果过早进行性生活,会导致细菌侵入,引起妇科疾病,有时会造成出血。

分娩8周以后,如果产妇身体恢复得很好,可以过性生活。但应避免激烈的动作,同时也应控制其次数,以每月3~5次为宜。

很多妇女觉得自己丧失了魅力,身材和孕前相比确实不理想。当觉得自我形象不佳时,当然不会自觉性方面充满吸引力。

孩子的存在也是一个表达爱意和性趣的阻碍,特别是当和孩子睡在同一间屋子里时。

夫妇都可能感觉疲劳。疲劳本身会抑制性冲动。

由于生理上的原因妨碍了理想的性生活,对再次尝试产生了反感。

父母总是以孩子为中心的,特别是头几个星期里,可能觉得在感情上根本没其他人的位置,这很自然。所要做的就是将这种感觉告诉丈夫,也许两人在某种程度上感受相同。

很多围绕着婴儿的日常事也会感觉不对劲,洗尿布呀,呕奶啊,这些都可能影响情绪。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