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体质比较差,要多锻炼身体,饮食方面要合理的搭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一些疾病的危害和威胁。老年人出现贫血应该如何去调理你知道吗,下面的这些预防老年人贫血的小常识给大家介绍一下,可以有很好的改善的作用和效果,来看看这些小常识。
1、应适当增加瘦肉、禽类、鱼类、动物肝脏、动物血的摄入;主要是为了保证能量、蛋白质、铁、维生素B12、叶酸的供给,提供这些营养物质对于人体对于铁质的吸收来说有一定的好处,还能提高造血的功能,所以说预防贫血这些食物可以经常吃。
2、同时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蔬果一般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叶酸,可以有利于铁质的吸收和利用,而且也可以有促进血红细胞生成的作用,对于预防贫血有好处。
3、饭前一小时建议不喝浓茶、咖啡之类的,会干扰铁的吸收。
4、多选用含铁的强化食品,如强化酱油、强化铁的面粉等等;国内外的研究表明,食物对于改善缺铁有一定的功效,而且也可以起到预防贫血的作用,所以说补铁是预防缺铁性贫血的最有效的方法。
5、适当补充制剂,这是在无法通过食物获得足够的营养素时,可以选择铁、B族、维生素C等制剂;可以通过这些方法来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减少铁质的流失。
6、积极治疗原发病,很多老年人的贫血是由于其他的慢性疾病引起的,要积极的去查明病因,这样的话才能针对性的治疗。
上面的这些如何预防贫血的小常识,给大家介绍了几点,这些常识对于健康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可以有很好的保健的作用和效果,还能有预防贫血的作用,如果你也有贫血的话,这些小常识一定要注意和了解,减少疾病对身体的威胁。
人一旦步入老年,身体的各项机能都随之下降,容易患上贫血等病症,老年人贫血会加速老年人衰老的步伐、加大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因此要做好老年人贫血的预防。
老年人贫血的预防
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贫血患病率约25.6%。老年人贫血的主要原因除了生理功能自然衰退外,还与不当的饮食习惯有关,特别是长期素食者更容易发生贫血。成年人每天应该摄入10-15毫克铁,但是,是否被吸收还取决于铁的种类和性质:人体摄入的铁以动物性为好,动物中的铁是血红素铁,不但含铁高,可以在小肠中直接被吸收,吸收率约为11%-25%,而非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植物型食物中,吸收率小于10%。长期吃素者因为没有血红蛋白铁,所以容易贫血。蔬菜中的佼佼者菠菜虽然含铁多,但是同时含有草酸及植酸,会阻碍铁的吸收。茶叶、咖啡中的鞣酸会与铁结合成不溶性的复合物,也会影响铁的吸收。
合理膳食 老年人应该吃一些高质量蛋白质及富含容易吸收铁的动物食物。因植物性食物常缺乏优质蛋白质,且植物铁常不易吸收,所以应吃适量的瘦肉、禽类、鱼、蛋黄、肝脏和鸡血、鸭血、猪血等动物血,它们还含有制造血红素不可缺少的维生素B12。
用铁锅烧菜 让铁锅中脱落铁分子分布于菜肴中,使防治缺铁性贫血的效果更好。
食用含铁营养素补充剂 如果老人的胃口不好,或其他原因致使摄食不多,不能达到营养素摄入要求时,应该吃含铁、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的营养补充剂。
药物治疗 贫血是一类疾病,有的不一定是由于缺乏营养引起,如果通过饮食调整仍未改善者应该到医院查明原因,采取积极的治疗方法。
需要提醒的是,补铁不能太多,过多的铁有可能促进氧自由基增加,还会沉积于肝脏、心脏中,产生不良作用。
综上所述,相信大家对如何避免老年人贫血症的发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了,建议多关心关心身边的老人,让他们能安度晚年。
预防贫血,首先要为骨髓提供充足的造血物质。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婴幼儿需要更多的铁以适应生长发育的需要。平时有意识给宝宝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瘦肉、猪肝、蛋黄及海带、发菜、紫菜、木耳、香茹、豆类等。要注意饮食的合理配合,如餐后适当吃些水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果酸,能促进铁的吸收。而餐后饮用浓茶,则因铁与茶中的鞣酸结合生成沉淀,影响铁的吸收。
而用铁锅烹调食物,对预防贫血大有益处。叶酸和维生素B(12)也是造血不可少的物质。新鲜的绿色蔬菜、水果、瓜类、豆类及肉食中,含有丰富的叶酸;肉类及肝、肾、心等内脏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2),但经高温烹调后,可使50%以上的叶酸和10-30%的维生素B(12)遭到破坏。因此,生活中既要注意饮食多样化,又要讲究烹饪技术,尽量避免过度蒸煮食物。
另外还要保护好“造血工厂”。许多化学性和物理性因素都可损伤骨髓。化学因素如苯、有机砷、某些抗生素(如氯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物、抗癫痫疾病药物、等;物理性因素如X线、γ射线等,均可损害骨髓,是造血的大敌。因此,不可滥用对造血功能有害的药物,还应避免不必要的X光照射和接触有害物质。
失血也是导致贫血的重要原因,因此,对各种失血性疾病如钩虫病、痔疮、鼻出血等,应积极进行治疗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