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拔罐拔出的东西和颜色有助于诊断疾病

时间: 2023-03-24 17:28:44

拔罐拔出的东西和颜色有助于诊断疾病

拔罐是中医传统疗法中的一种,古代称为角法,它使用罐子通过产生负压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驱除体内寒湿等病邪之气,起到良好的养生保健作用。

由于拔罐属于一种非药物性的自然疗法,安全性好,使用方便,疗效也很确切,所以受到很多养生爱好者的欢迎,医学专家们发现,拔罐拔出的东西及皮肤处的颜色,反映了患者身体状况,有助于判断患者的致病原因。

拔罐拔出的东西为痰湿浊物

古人拔罐时一般先用火在竹罐内燃烧,减少其中的空气量,然后趁热按在皮肤上,空气负压会使竹罐吸附在皮肤表面,对下面的经络、毛孔、穴位产生较强的吸力,人体表面的气血会受到刺激而加速运动,将体内的垃圾和寒湿之气从吸附之处排出。

拔罐在皮肤上呆一段时间后,会吸出很多东西,有的是液体状的,有的是固体胶状物质,中医认为这是人体内痰湿污浊之物被吸出,液体状的东西,表明人体内痰湿不是很严重,如果吸出的呈胶状,说明痰湿情况严重,需要进一步进行治疗。

拔罐后皮肤的颜色反映身体状况

拔罐时由于对皮肤施加了负压,皮肤会有红肿的现象,取下罐子后,不同的人拔罐处的皮肤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分别代表了不同的身体问题。

皮肤出现紫色,严重的会呈现黑紫色,这表明患者的血液循环不畅,用中医的话讲体内血瘀严重,应当服用活血化瘀的药物来治疗。

皮肤颜色鲜红,表明患者阴虚内热,导致血热妄行,需要注意滋阴降火。

皮肤发红但色泽暗淡,是血热发展到一定程度,造成血枯而运行不畅,类似于现代医学所讲的血脂高、血黏稠,需要泻火和活血。

皮肤颜色发白,说明患者体内寒湿比较重,应当使用驱寒除湿的药物来调理,皮肤出现水泡,是体内湿气过重的表现,如果皮肤出现皱纹,则是风邪侵袭所致,容易出现皮肤疾病。

拔罐后拔罐的部位不同的颜色表示什么?

拔火罐留下的罐斑以及颜色的意义 常见的罐斑有潮红、紫红或紫黑色淤斑,小点状紫红色的疹子,同时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热痛感。皮肤的这些变化属于拔罐疗法的治疗效应,可持续一至数天。 拔罐后,罐斑如显水疱、水肿和水气状,表明患者湿盛或因感受潮湿而致病。 有时拔后水泡色呈血红或黑红,表明久病湿夹血瘀的病理反应。 罐斑出现深红、紫黑或丹痧现象,触之微痛,兼见身体发热者,表明患者有热毒证。 如罐斑出现紫红或紫黑色,无丹瘀和发热现象,表明患者有淤血症。 罐斑无皮色变化,触之不温,多表明患者有虚寒症。 罐斑如出现微痒或出现皮文,多表明患者患有风症。 一般说来无病者多无明显罐斑变化。

拔罐能否通过皮肤颜色判断体内疾病?

体内有寒气但是不是确定的最好你做做刮痧因为拔罐可以制病但我不知道能不能看出来有没有病 不过刮过痧看身体的颜色绝对可以知道身体哪个部位或者器官不健康 不信你可以去问任意的一个刮痧师傅。

拔罐后,罐印颜色深是怎么了?

拔罐是我国流传了多年的调养身体的方法,有不少的人感觉自己身体内湿气重了,就会去拔罐。感觉拔完会轻松许多。虽然不少人会去拔罐,但是拔罐后,罐印颜色是代表了什么呢?

我们知道,有些人在拔罐的时候,皮肤上的颜色会特别的深,颜色特别的紫。而有的人拔罐后,皮肤上的颜色就非常的浅。有的人认为是和体质,以及身体状况有关,有些人认为颜色深和体内的毒素多和湿气重有关,其实并不是这样。

我们要知道,拔罐是通过加热罐子内的温度,从而在罐子内形成负压,使得罐子能够紧贴在皮肤上。而皮肤受到压力和高温的影响,皮肤表层的毛细血管就会出现破裂,而渗出血丝,从而才有红色印记的形成。所以拔罐拔出的红色印记就是毛细血管破裂后的渗出的血丝。

不同的人拔出的红色印记深浅不同,其实和体质没有多大的关系,更多的和拔罐师傅的手艺有关。有的拔罐师傅手比较轻,拔罐的时候不会把罐内的空气释放的太多,皮肤受到的压力稍微小,一般毛细血管破裂的也就少,颜色也就轻。有的师傅手比较重,拔罐的时候会把罐内的空气释放的差不多,罐内的压力大,淤血会多,颜色也就会越深。有时候拔罐的时间长了,皮肤受到的压力大了,拔出的颜色也就越深。

并且不同的人,血液的颜色有稍微的不同,有的人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稍微高一点,血液的颜色也会稍微暗一点,拔罐的颜色也就重一点。但无论拔罐的颜色深还是浅,只要拔出了水泡就要注意,说明罐内的温度没控制好,温度太高,皮肤被烫伤了,被烫出了水泡。

所以拔罐的颜色,并不能代表什么,并不说明体质不好,或是身体不好。偶尔拔拔罐也就是缓解下身体的不适,减轻些体内的湿气,并不能够改善体质。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