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节制房劳,长寿之道(世界上年龄最大的人)

时间: 2023-03-26 07:33:47

节制房劳,长寿之道

历代帝王之所以寿星甚少,主要是淫欲过度所致。中国历代300多位帝王(秦以后算起)中,年逾70岁者仅有8人,未闻有百岁寿星者。清代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泞)终日寄情声色,骄奢淫逸,年仅30岁便撒手归天。

历代百岁高士都注意戒色欲、节房劳。当皇帝询问他们养生之道时,也着重强调这一点。三国时百岁道士封君达,就曾劝说曹操“慎房室”。唐代罗浮山道士轩辕集,也劝唐武宗李炎要“绝声色”。

宋朝百岁道士苏澄隐曾劝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年)“无欲”,即:清心寡欲,节制性生活。但是,在“宫女兼千,姬妾数百”的情况下,帝王们哪里听这一套,所以早夭早死者甚多。

在民间确有因节欲而延寿者。明代《养生肤语》载:有位叫萤三冈的,素体虚弱,60岁才生一子。他为了养子成人,决心“绝欲延寿”,将诸妾列馆,一人独居,终于寿至78岁。

另外一位叫严介溪的,从40岁就开始绝欲,竟活到85岁。

宋代愚谷老人在《延寿第一绅言》也记载了不少节制房劳延寿的事例,如程伊川自幼身体虚弱,30岁结婚后,体质更差,到四五十岁已衰老不堪,生命垂危。他便决心绝欲,身体转弱为强,72岁时还胜于壮年。

《黄帝内经》的“不妄作劳”,还含有不要随便与自己妻子之外的人过性生活之意。妄,就是不寻常规的胡搞乱来。当今世界性的瘟疫,艾滋病广泛传播,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不正是“妄作劳"的结果嘛!可见,中国古代医学家有先见之明。

世界上年龄最大的人

世界上年龄最大的人?接下来让我带你看看至今为止最长寿的人吧!

人物简介

李庆远 (1677-1933),寿享256年,是清末民初的中医药学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长寿老人。

在他100岁时曾因在中医中药方面的杰出成就获政府的特别奖励,在他200岁时,仍常去大学讲学。

这期间他曾接受过许多西方学者的来访。李庆远一生娶过24个妻子,子孙满堂。

1933年活了256岁的李庆远与世长辞,他先后共有24位妻子,180位后人。当时的纽约时报与时代杂志都做了报道。按照这个年代推算,他应该生于清康熙16年(1677年),先后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九代至民国,在世256年,是世界上极罕见的长寿星。

长寿秘诀

“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坐如龟,行如雀,睡如狗”这就是李庆远留给后人长寿的秘诀指引。他始终认为保持一个平静安宁的心态是长寿所必须的。他的饮食主要以米饭和少量的葡萄酒为主。他认为自己健康长寿的原因有三:一长期素食,二心静、开朗,三常年将枸杞煮水当茶饮。

人物生平

在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年寿最高者,当数李庆远。他生于清康熙十八年,死于民国二十四年(1679-1935),享年256岁。李庆远原籍云南省,90多岁时到四川省开县定居,一直到去世。膝下子孙满堂。由于他对中医中药,尤其对养身、健身都有不凡的造诣和成就,被人们誉为“神仙”。四川省开县籍的刘成勋曾于1925年专程拜访过这位老人,刘的采访回忆文章发表在1986年第六期《气

功》杂志上,同时刊登的还有寿星李庆远口述的“长生不老决”约1000多字。老人去世后,北京的

一些报纸曾以“地球上最长寿的人”为题予以报道。

清代有位百岁寿星李庆远,他生前十分欣赏清代学者陆陇其的话:“足柴足米,无忧无虑,早完官粮,不惊不辱,不欠人债而起利,不入典当之门庭,只消清茶淡饭,便可延年益寿。”李庆远

一生遵此“妙诀”,称:“此真养生之妙诀,益寿之良箴也。得此可长生,不必采灵药,炼金丹也。李庆远认为:人的寿命有长有短,这是由元气所主宰的。元气,又称原气,禀受于先天而赖后

天荣养而滋生。他形象地把爱护与不爱护元气,比作蜡烛存放的位置。若是把点燃的蜡烛置于罩笼内,则燃烧的时间长;若置风雨中,则时间必短或即熄灭。养生之道,亦是如此。

他非常欣赏老子之言:“毋劳汝形,毋摇汝精,毋使汝思虑萦萦(缠绕)。寡思路以养神,寡嗜欲以养精,寡言语以养气。”他说,此中妙旨,往往被不善养生之庸人所忽视。

他根据圃翁(古代一位善于养生的老人)的养生理论,特别强调善养生者必以慈、俭、和、静四字为根本。

所谓慈,即仁慈、慈爱,也就是心地善良,不害物不损人,一片慈祥之心。这种慈祥、仁爱的快乐心情,足以抵御各种灾害,自然就可以使人健康长寿,养其天年。

所谓俭,即节省或节制之意。俭于饮食则养脾胃;俭于嗜欲则聚其精神;俭于言语则养其气息,防止产生事非;俭于交游则可择友寡过;俭于酒色则清心寡欲;俭于思虑则可免除烦恼和困扰。凡事省得一分,则受一分之益。

所谓和,即和悦之意。君臣和则国家兴,父子和则家宅安乐,兄弟和则手足提携,夫妻和则闺房静好,朋友和则互相维护。此为至祥之道也。

所谓静,就是清静、冷静、安泰之意。也就是说身不过劳,心不轻动(胡思乱想)。神伤甚于体伤,“神之不守,体之不康。”

李庆远在讲到自己的起居饮食时说:“食不过饱,过饱则肠胃必伤;眠不得过久,过久则精气耗散。余生二百多年,从未食过量之食,亦不作过久之酣眠。”

他还讲到生活细节的注意事项。提出,凡细小之事,人们往往容易急躁,如此必然伤身。他告诫人们:寒暖不慎,步行过疾,酒色淫乐,皆伤身,损伤之极,即可亡身。所以,按着先人的养生术,行不疾行,目不久视,耳不极听,坐不至疲,卧不至极;要先寒而衣,先热而解,要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要无喜怒哀乐之系其心,无富贵荣辱之动其念。此乃长寿之道也。

李庆远最后告诫说,饥寒痛痒,父母不能代,衰老病死,妻子不能替。只有自爱自全之道,才是养生的准则和关键。

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记录:这是经过考证的。

不至疲,卧不至极;要先寒而衣,先热而解,要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要无喜怒哀乐之系其心,无富贵荣辱之动其念。此乃长寿之道也。李庆远最后告诫说,饥寒痛痒,父母不能代,衰老病死,妻子不能替。只有自爱自全之道,才是养生的准则和关键。[3

清代中医李庆远为什么能活256岁?

从历史学讲:材料是否有历史根据,是第几手资料,均有待确定,很是超越了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从生物学:不符合细胞分裂规律,科技水平难以相信。李庆远(李清云,1677年-1933年),出生于四川,清末民初中医中药学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长寿老人。 1777年,李青云因在中医中药方面的杰出成就,获政府特别奖励。他认为自己健康长寿的原因有三:一是长期素食,二是内心保持平静、开朗,三是常年将枸杞煮水当茶饮。

他认为自己健康长寿的原因有三:一是长期素食;二是内心保持平静、开朗;三是长期服用黑豆、马齿苋、芹菜、金银花、山楂、绿茶、海藻、菊花等,其命名为“百草长生方”,以保持人体三通,血通、尿通、便通”这就是李庆远留给后人长寿的秘诀指引。他始终认为保持一个平静安宁的心态和“三通”是长寿所必须的。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坐如龟,行如雀,睡如狗”这就是李庆远留给后人长寿的秘诀指引。他的饮食主要以米饭和少量的葡萄酒为主。

茶的养生及药用已载入《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而花枝茶具体出处不详,史料记载应出自湖北;《本草纲目》记载决明子具有清热泻火、明目的功效;荷叶具有消炎、利尿的功效;罗汉果具有润肠通便、清咽润肺的功效。

他还讲到生活细节的注意事项。提出,凡细小之事,人们往往容易急躁,如此必然伤身。他告诫人们:寒暖不慎,步行过疾,酒色淫乐,皆伤身,损伤之极,即可亡身。所以,按着先人的养生术,行不疾行,目不久视,耳不极听,坐不至疲,卧不至极;要先寒而衣,先热而解,要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要无喜怒哀乐之系其心,无富贵荣辱之动其念。此乃长寿之道也。

李庆远最后告诫说,饥寒痛痒,父母不能代,衰老病死,妻子不能替。只有自爱自全之道,才是养生的准则和关键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