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献过血,那么大家献出的血液都到哪里去了呢?这些血都储存在血库里以备不时之需。当患者需要血液的时候,就从血库取出来使用。那么,人体自有的大血库在哪里呢?
中医认为,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功能,相当于人体中的血库。血液主要由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变化而来,血液生成了之后,一部分就被人体中的各个组织脏器利用了,另一部分就贮藏在肝里了。
人体各组织器官的血流量一般根据人的自身状态和外部环境变化而改变。当您从事体力劳动的时候,四肢要用力,四肢的血流量就增加了;当您进行脑力劳动的时候,大脑的血流量也会相应增大。有时候,您刚吃完饭就感到头有些发困,就是因为这时候大量的血集中到胃肠消化食物去了,大脑中的血流量减少了。
那么,到底是由哪个脏器来负责调整血流量呢?还是肝脏。“肝主藏血”的功能也包括了这方面,就是当人体的某个部位需要增加血液时,肝脏就会将储藏的血液输送到相应的部位,保证这些脏腑组织器官有充足的血液;而当人体某部位需要的血液量比较少的时候,一部分血液就会流回肝脏储存起来了。
肝同时肩负“水库”和“水闸”的功能,身体各个组织器官只有在得到肝血的濡养情况下,才能够正常发挥作用。因此,中医还给肝“颁发”了一个很重要的荣誉称号呢,那就是“肝为血海”。
您一定要不断创造条件,使得自己体内的肝血充足,只有这样身体才能健康。假如我们血库的血不足了,我们的身体就会处在一种入不敷出的拮据中,吃了上顿没下顿。
中医的肝是指功能而言,同解剖学(现代医学)不是一回事,很抽象,不能用某个器官代替。其中包括了肝器官以及肝经等。
中医看问题讲究系统化,整体化,肝经全称肝足厥阴肝经,属阴,从下往上走,起于大趾->足背->沿下肢内侧中线->绕前阴->过少腹->胃旁->属肝->络胆->胁肋->咽喉->连目系->过前额->达头顶。
肝的调养,无论针灸还是穴位按摩等等,都是以肝经的循经路线为基础。
肝是将军之官,将军作为统帅,说一不二,领导发了话,下面人不听,就容易发火或者闷闷不乐,极度郁闷!肝性喜疏泄条达恶抑郁,抑郁与愤怒最伤肝,反之,肝有病也能导致情绪低落等。
有几大功能:
1)藏血。
"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就是说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全身血量的分布和防止出血的作用。肝血充足则各脏腑器官组织得以滋养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维持机体的各种机能。
当人在休息和睡眠时,机体的需要量减少。大量的血液便贮存于肝;当人活动时,机体的需血量增加,肝脏就将贮藏的血液排出,以供机体活动的需要。肝血虚少,脏腑器官组织失养可出现两目干涩、视物昏花、肢体麻木等。
“卧则血归肝”,这也是为何不熬夜的原因,熬夜导致藏血不足,容易血虚阴虚等。
2)主疏泄。
疏泄即疏通畅达之意。此功能主要与气的流通有关,正常情况下,不能疏泄太过,也不可不及,疏泄无能。如果疏泄无能,则肝气郁结,导致肝郁,出现胸胁胀痛,急躁易怒,情绪抑郁等。气郁还可进一步导致血瘀,出现肿块,增生等物理病症。
疏泄功能还与胆汁分泌排泄,脾胃消化,脾气散精有关,功能失调后,会出现嗳气,呕吐,腹胀,泄泻等。若湿热郁结,疏泄失调,胆汁外溢,出现黄疸。
3)开窍于目。
《灵枢·脉度篇》日:“肝通气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点。”如肝血不足,则有视物模糊,甚至肝火上炎,两眼红赤,很多眼睛的问题常从肝治。
4)主筋华爪。
肝主管筋的活动,从而支配全身肌肉关节的屈伸,而筋又赖肝血的濡养。肝血不足则筋失所养,出现肢体屈伸不利,麻木,痉挛等症。“爪(指甲)为筋之余”,肝血不足则指甲变形,色泽枯槁。
1)酗酒。
咱们国家,酒文化太重,尤其某些特殊的职业,要整天喝酒,忙于应酬,表面风光,身体则苦不堪言。经常听到某人走着走着就挂了,酒精肝->肝硬化->肝癌,酒是祸首。
可以喝,但别太过了,不管什么酒,白酒,红酒,啤酒,里面都有酒精,尤其红酒,可能有点保健美容之效,但没那么夸张,不可多饮。
一个小保护技巧:喝酒前吃个鸡蛋,煮,煎都可。
至于醒酒药之类,可能会帮助醒酒,但酒对肝的伤害已经形成,弥补的效果不大。
2)黄曲霉素。
任何发霉的东西,绝不要吃,这种霉菌沸水加热都杀不死,扔掉是唯一办法。值得注意,很多牲畜,比如鸡鸭牛等如果吃了发霉的东西,最后被人吃了,也可能间接感染。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拜金主义盛行,信仰缺乏,很多人为了赚钱,不择手段,坑害同胞,大家平时吃东西,还是小心谨慎为好,太便宜的要留心!
3)长期吃药者。
“是药三分毒”,毒害哪里呢?肝肾是主要受害者。药物都得经过肝脏来代谢,吃多了会引起药物性肝损害。
*降脂降糖药;
*抗生素;
*心血管药。
*中药材。
比如生何首乌之类,很多朋友两眼只盯着“乌发,美白,变美”之类的功效,却忽略了其危害性。长期吃,就容易导致肝损伤,中药材自己不宜乱吃。
当然,有些症状必须长期吃药维持,那建议定期检查或能否减少单次用量。
4)重金属。
哪里重金属多?
*鸡头。
*海产品。工业废水都排到大海里了,最后进到鱼虾等身体里,最后被人类给吃了。
*动物内脏。
5)油炸的东西。
不光容易伤害脾胃,成湿热体质,长期吃也伤肝。配合大量蔬菜,算是一个弥补折中的办法。
6)抑郁和发怒。
一个人长期处于抑郁状态,那么他的气机就得不到宣泄,气机运转就难以通畅,疏泄功能受损。沉默是金害死人呀!该说还是要说,憋着真是苦了自己。
情绪管理是需要终生努力学习的
7)熬夜者。
23-1点是肝脏排毒时间,不深度睡眠根本无法排毒养肝,肝血亏虚,血不足等等都来了。
8)肥胖者。
难以分解的脂肪在肝内堆积着,最容易得脂肪肝,减肥是必须走的路,尤其年龄日渐增大者,随着各功能衰退,为了防止得老年病,更是需及早行动。
不过,真的较真,咱们只能饿死了,什么都不能吃。规避风险的一种办法是换着花样吃,增加种类,不要吃起来一个没完没了,避免形成积累作用。
肝不好,会在外面有所表现:
1)看指甲。
指甲竖纹,凹槽,变形等,和肝气郁结,肝血不足有关。
2)眼睛。
肝开窍于目,眼睛无神,呆滞,经常干涩,模糊不清,易迎风流泪,就表明肝阴血不够。
3)长斑。
黄褐斑/蝴蝶斑等, 都和肝气郁结,肝血不足有关。
4)皮肤呈青紫色。
眼睛下面区域皮肤,颜色偏青紫偏深,肝血亏虚,常见于熬夜者。
皮肤呈黄疸色或觉搔痒,可能就比较严重了。
5)蜘蛛痣和掌红斑
蜘蛛痣:皮肤上出现一个小红点周围附带细小的毛细血管,类似蜘蛛的肢脚。
掌红斑:一般出现在手掌根部,呈弥漫性一片潮红,压之退色。
这些都是肝炎或肝功能受损的表现。
6)情绪长期低迷。
这种低迷就算遇到快乐事情仍旧无法改善,单纯心态调理无效,要考虑是否肝本身出问题了。
7)偏头痛, 脸部的两侧长痘痘,还会出现痛经。
脸部两侧以及小腹,是肝经和它的搭档胆经的“一亩三分地”,一旦肝的排毒不畅快,自己的后院就会先着火。
8)酒量突然减少。
9)爱吃果壳。
五脏皆有嗜好,肺不好爱吃纸,肝不好吃果壳,很多时候无意识的。
10)爱做梦,害怕别人来抓自己。
肝藏魂,如果肝血不足,魂无所归,睡不好觉,魂不守舍。
当然,肝不好,不一定上面症状全都出现,大家自测时,要综合看。
养生 重在细节,指望猛的吃一点什么灵丹妙药,就养好了,不现实,要知道身体每分每秒都在变化(往好或坏的方向),比如切菜切到手了,包扎好痊愈不代表没事了,下次切菜还看手机,照样流血。没有一劳永逸的事,养肝也是如此,就看平时每天是否用心了。
根据平时遇到的案例,总结以下几点:
1)减少损耗。
肝血就像一个蓄水池,如果消耗的速度高于补充的速度,肝血就容易不足,导致血虚,早衰。手机让人过度沉迷,遇到一些20多岁,看东西已经有重影了,血耗损过度了。肝要靠血养,结果就是肝功能受损。
几个耗损点:
*手机,电脑。长期看小说,聊天,打 游戏 ,看视频,刷屏等等,总之一天到晚,不眼花花才怪呢!
*纵欲。肾水生肝木,肾是肝之母,纵欲过度,肾水不足,无法滋养肝木,要衰败。再者,精血同源,精不足也会导致血虚。
*过度运动。
如果胖也就罢了,偏偏身体虚弱,还很瘦,消耗太大。
*思虑过度。
想问题,想事情也是要耗费气血的。
2)情绪管理。
遇到太多肝郁了,这可能和性格有关,也可能肝本身的问题,是人都有烦恼,不开心的时候,区别是,有的能快速调整过来,有的则进入死胡同。
3)运动减肥。
有个运动习惯,能防止变胖;已经变胖了,保持运动可以减肥。过度肥胖,脂肪过度,对肝脏负担很大。
4)拒绝熬夜。
这个说不说都无所谓,反正该熬夜的还是熬夜。
很多朋友的理由,让俺无法反驳,宿舍都是12点熄灯呀,咋办呢,控制不了,被逼着熬啊,自己也不想呢?
人不卧,不安静,血不归肝,一直在外面游荡消耗,无法滋养肝脏,痘痘,黑眼圈,月经不调都来了。
5)饮食习惯。
很多肝病都是从口入的,不得不妨。
*寄生虫。比如鱼生上的虫子,没有烤熟的牛羊肉上,有的烤不熟,生吃活物,风险还是蛮高!
*筷子:容易滋生霉菌,建议3个月换一次,每次用后热水烫洗,用前也烫烫。
*点钞票的手:直接用手放嘴上沾点唾沫点钞票,不知被多少人摸过,容易感染肝病。
*高蛋白质食物。
有的朋友听信了豆类,鸡蛋含蛋白质多,就狂吃猛吃,天天吃,然后产生大量废物,便秘了代谢不出去,进入血液,也会伤害肝脏。
*猪肝。
吃啥补啥,吃猪肝补肝么?吃肉补肉么?这个有点唯心主义,不可偏信。
*少食酸。
虽然酸入肝,但过度了就导致筋急而爪枯,酸能收敛肝气的,不利于发散。
*几个护肝食材:
绿茶,枸杞,菊花,青色食物(青色入肝)。
*饭后休息片刻再动。
饭后,身体内的血液都集中到消化道内参与食物消化的活动,如果马上干别的,此时,流入肝脏的血流量就要减少50%以上。如果肝脏处在供血量不足的情况之中,它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就会受到影响。
6)节酒。
酗酒的危害上面也说了。
若长期大量饮酒,首先造成脂肪肝,最后可经酒精性肝炎导致肝硬化,当然,出于工作需要,不得不舍命陪酒,深表理解。
每个人都希望保持年轻,而气血就是保持容颜与 健康 的根本所在。只有气盛血盈,才能使肌肤红润光泽、娇颜如玉、精神旺盛。
而随着年龄逐渐增大,人的气血开始偏衰,则出现面枯色晦,身材走样、发福,及各种气虚、血虚的疾病。
现在很多女性有这样的经历:蹲在地上两分钟,然后猛地站起来,眼前瞬间变黑一下?
血虚之人,面色无华,脸色总是没有那种红润的感觉;
血虚的人容易失眠,这叫血不养心,所以会失眠,现代人里面,这种原因引起的失眠比较多;
血虚的人有黏膜的部分颜色浅,比如,指甲里面的颜色、嘴唇的颜色、眼睑的颜色等等,总是惨白;
血虚之人,容易疲劳。一般女性应该喜欢逛街,血虚的女性,逛一条街,就会累得"骨头架子像要散了一样"。而且,在疲劳的时候容易心悸,心脏无力地乱跳,而且容易头晕;
蹲下两分钟,猛地站起来,会眼前突然变黑瞬间,然后才能正常,这样的人,往往是气血不足,但是,中医理论认为气血互生,此时补血,往往可以效果非常好;
很多人认为血虚就是贫血,但实际二者有一定区别,很多轻症血虚者,血液检查时未必贫血;但是,严重血虚者,血检结果大都符合贫血指标。
怎么改善血虚体质?
在《素问·调经论篇》记载: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有者为实,无者为虚。也就是说,气血是人体生活活动的物质基础,身体 健康 ,血就充足温煦,濡养脏腑四肢,身体发生病变,血就会发生变化,
怎么养血? 传统 养生 文化认为:肝藏血。肝最主要的功能是主疏泄和藏血,前者可以让气(能量)的流通顺畅,后者可以让血充足、干净。
养好肝,提升疏泄和藏血功能,才能养血,才是最好的美容法。
否则涂抹的再多,也只是表面功夫;补益再多,也是增加气的负担,说不定堵塞得更厉害、毒素积累得更多了。血虚体质的人最好不要吃影响血液循环的食物,像收涩、寒凉、冰冻的食物这些食物都是会影响到一个人的血液循环,要多吃一些具有补血活血养血的食物,像羊肉汤、猪肉,胡萝卜这些都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或者通过服用保养作用的丸子,比如道家古方衍化出来的白茶丸、养真方等等,里面含有的成分重点养肝护血,五脏里面,只有肝藏血,血虚说明肝脏功能已经出现问题。
白茶丸之类驻颜方等都含有许多养肝护肝的成分,同时也有活血化瘀的成分,顺利就能帮助身体清理身体的垃圾,去陈生新,生成更多有活力干净的新血。肝血充足,肝气调顺,全身血液才会如潮流般奔涌不息。在这样滋养之下,皮肤才会有光泽,脸上气色才明亮。
通常来说,传统文化里的养颜美容智慧,比如白茶丸,十天半月便能见效果。中医里没有慢郎中,只有假郎中。
肝有藏血(储藏和调整)和疏泄(调理气血和情绪)的功能。皮肤明亮有光泽需要气血的濡养,这既需要肝藏有足够的血去养,还要肝把体内的气血梳理通畅,能够去到皮肤那里濡养它。
而如果一个人总是闷闷不乐,生闷气,肝气就容易郁结,气堵在体内,脸上就容易有斑,而且皮肤发暗、发黄,皮肤老化明显,成为“黄脸婆”。
其实对于血虚体质的人群来说,也可以用一些具有活血作用的补品,像地黄,当归,五加皮,还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八珍汤,十全大补汤都是可以考虑服用的,改善血虚状况。
按压穴位也具有改善血虚的作用。比如中脘穴和血海穴。中脘穴是足阳明胃经和任脉的交汇点,它是足阳明胃经在腹部气血汇聚的地方,所以通过中脘穴也可以达到养血补血的目的。
血海穴是脾血汇聚的地方,它可以活血、通络、祛除面部的褐斑,有美容的作用,同时可以缓解女子经期的腹痛。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