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大豆制品—大脑健康的"小卫士"

时间: 2023-03-26 13:18:03

大豆制品—大脑健康的"小卫士"

有效成分

维生素B1,钙,磷,镁,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

大豆制品是一种较为古老和传统的食品,其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当高,胆固醇含量却极少甚至没有,因此被称为“零胆固醇”食品。古时候,人们甚至将大豆制品与羊肉相提并论,称其为“小宰羊”。

健脑原理

大豆制品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和蛋白质,不仅可以给大脑提供每日所需的营养、缓解大脑疲劳,更可以提高记忆力、促进大脑发育;人体中的钠在大豆中的钾、镁和钙的协同下,可以有效地阻止钠在体内的堆积,促进血液循环,抑制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从而对大脑起到养护作用。

健脑小叮咛

◎豆制品容易变质,因此购买时应该到有冷藏保鲜设备的商店或超市,且要留意生产日期。通过豆制品的色泽、气味也可以判断出豆制品的新鲜程度。

◎大多豆制品都缺乏蛋氨酸,烹饪时可搭配鱼、排骨、鸡蛋等,以提高豆制品中蛋白质的利用率。

保健功效

提高记忆力,延缓衰老,润泽皮肤,促进血液循环。

食谱:辣椒拌豆腐皮

【材料】

豆腐皮250克,红椒4个,葱丝1大匙。

【调料】

盐1小匙,白糖少许,香油适量。

【做法】

豆腐皮洗净,切成丝,放入沸水中汆烫,捞出,晾凉后盛盘。

红椒去蒂、去子,洗净,切丝,盛于豆腐丝上。

加入葱丝、盐、白糖,拌匀后滴上香油即可。

营养小秘密

豆腐皮富含蛋白质、钙质,能够及时补充每日脑力消耗所需,缓解疲劳,协助大脑恢复良好状态;在辣椒的刺激下,能够极大地改善大脑的血液循环,促进大脑的正常机体活动。香油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有利于促进神经细胞膜的功能正常化,并积极地软化血管,使得大脑细胞血液循环变得顺畅,从而改善大脑功能。

食谱:长寿火锅

【材料】

黄豆200克,豆腐1块,猪肉300克,韩国泡菜、青菜心各适量,枸杞子少许。

【调料】

酱油、高汤、料酒各适量。

【做法】

豆腐、猪肉、韩国泡菜都切成一口大小;青菜心切段;黄豆焖煮至软。

高汤和料酒放锅中加热至沸腾,加豆腐和猪肉;猪肉变色后,再加其他材料,边煮边吃。

感觉味道太淡时,可以加点酱油。

营养小秘密

大豆蛋白质所含有的氨基酸可以补充离氨酸和苏氨酸,因此,吃黄豆、豆腐时配饭是十分理想的组合。

食谱:豆皮春卷

【材料】

豆腐皮200克,白菜、胡萝卜各50克,绿豆芽30克,芹菜10克,葱丝、姜丝各适量。

【调料】

豆瓣酱适量。

【做法】

锅内加水烧热,将绿豆芽、白菜、芹菜分别汆烫,过凉,将白菜、芹菜切成丝;胡萝卜去皮,洗净,切成丝。

将豆腐皮切成4厘米左右的正方块,涂抹上豆瓣酱,将白菜丝、芹菜丝、绿豆芽、姜丝、葱丝整齐摆放在豆腐皮上,卷起来即可。

营养小秘密

大白菜富含锌,能够积极地促进记忆力的提高和智力的发展,并改善人的精神状态,使人精神振奋,更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非常适合考生考前食用。

哪些食物适合脑力劳动者?有推荐的吗?

以下这5种食物,适合脑力劳动者:

1、鸡蛋

鸡蛋里面含有的营养元素,对于大脑的健康是很有帮助的,特别是在蛋黄当中的卵磷脂,对于身体补充营养有着很好的作用,而且鸡蛋当中的钙元素以及各种维生素都是很多的,所以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每天吃一个鸡蛋是很不错的选择,可以让我们的大脑保持一个健康的状态。

2、豆制品

豆制品当中的蛋白质含量是非常高的,并且豆制品当中所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对于身体的健康是很有帮助的,比如可以预防高胆固醇的发生,这样就会让血管变得更干净,然后变得更轻松,因此就可以很好的给大脑提供血氧,所以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豆制品要适当的吃一些,对健康很有好处。

3、蔬菜

蔬菜实在是长的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日常的饮食当中,绝对是不能缺少蔬菜的。脑力工作者对于热量的需求是比较高的,往往就会过多的摄入了一些脂肪和碳水,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体重就会开始不断的增加。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不妨就多吃一些蔬菜,不仅对身体健康有好处,还不会影响体重。

4、鱼肉

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生活当中要多吃一些鱼肉。因为鱼肉当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以及蛋白质和各种微量元素也是相当的丰富。所以经常吃鱼肉对于保护大脑的健康是非常有好处的,在选择吃鱼肉的时候,最好是深海鱼,因为深海鱼的营养更加丰富一些,所以更适合脑力劳动者。

5、核桃

核桃补脑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这主要的原因是核桃当中含有的矿物质以及营养元素,非常适合补充大脑所需要的营养。它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保护大脑的细胞,所以每天一到两个核桃,可以有效的让大脑的健康得到保障。

豆腐是好个东西,吃多了会有哪些危害?

豆制品在美国的坎坷经历

豆腐在中国,日本,韩国和其它许多亚洲国家都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健康食品。即使在美国,豆腐也是有历史有故事的。美国的国父之一本杰明-富兰克林是最早一个在文字上提到豆腐的美国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豆腐和豆制品在美国开始广为流行。作为肉类蛋白的健康替代品,豆制品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关于大豆蛋白的健康效果,世界各地有很多的研究。事实上,美国的FDA于1999年批准在市场上售卖的豆制品产品包装上可以附一个健康声明。声明是这么说的:“每天食用25克的豆制品,作为低胆固醇和低饱和脂肪酸的食品,可以降低心脏疾病的风险。” FDA总共只批准过11个类似的健康声明。FDA能够发放这个授权是基于1999年之前对豆制品做过的科学试验数据。这个声明对于200-300种豆制品产品在美国的快速推广起到了巨大作用。

然而在18年以后的2017年10月30日,FDA竟然收回了豆制品产品的健康声明授权。收回健康声明的授权在FDA历史上是第一次。原因是从1999年到2017年,科学家针对豆制品完成了上千组科学研究。大量研究的结果说明,豆制品有益健康的说法证据不足。有一点是确定的,豆腐不是对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健康的食品,也不是吃多少都可以的健康食品。我们在下面还会详细说到,豆制品对一些严重的大脑慢性病来说可能是有害处的。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生产国,达到1.2亿吨。占全球产量的30%以上。巴西和美国的产量差不多。在这种情况下,FDA能够采取这样的举措,肯定会受到这个价值60亿美金的巨大产业的阻力。FDA能如此做,至少说明两个问题。第一,FDA的决定是相对独立的。第二,FDA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大豆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中国是大豆的消费大国,而且是消费最大国,比第二名美国的消费体量高出近2.5倍。中国对大豆的需求量达到全球的三分之一。中国大豆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在过去20年远远高于全球大豆需求的增长速度。这不是一篇经济学文章。之所以聊到这些经济学的数据,是因为大豆在全球,特别是中国有如此大的消费群体和消费量。几乎每一个人都把豆制品当作最健康的食品,不断增加豆制品在我们的餐桌上出现的比例和频率。这种情况下,对于豆制品的健康价值和健康风险的研究需要格外严谨。也希望我们的文章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的科研人员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豆制品消费和大脑萎缩

豆腐和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症)的关系是长期受到关注的话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老龄化研究所的怀特研究员和同事于2000年发表过一篇文章,用比较严谨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论证了这样的结论,中年时期大量食用豆制品和老年以后大脑萎缩,认知下降有密切的联系。

这个研究时间跨度接近30年,被研究的人群3734个居住在夏威夷的日裔美国人。研究的手段包括神经影像学和大脑解剖。在研究中,科学家使用了1965-1967和1971-1974年美国的饮食健康调查数据,以及1991-1993年对同一人群的认知检查结果。在1991-1993年,被调查人群的年龄为71-93岁。也就是说被研究人群于1965年-1967年的年龄为45-67岁的中年人。

在1965年和1971年两次调查期间,每周豆腐消费两次以上的人群定义为豆制品高消费人群。调查研究的数据显示,豆制品高消费人群在20年以后,大脑体积明显较低,认知能力明显较差,脑干中空现象明显较严重。

英国拉夫堡大学科学家Hogervorst于2008年在《老年痴呆和老年认知障碍》期刊发表了另一个流行病学的研究。这次被研究的群体是719位印度尼西亚52-98岁的中老年人。科学家采用横截面法,就是截取某一个时间点收集数据进行的关联性研究。科学家得出和美国的研究类似的结论,豆制品消费的增加与记忆力变差有直接关系。这个研究考虑了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等因素。

更有意思的是,在年轻人中发现相反的情况:豆制品对年轻人的认知稍有帮助。Hogervorst在印度尼西亚的研究通过统计学方法建立了豆制品的消费和认知能力之间的关联性。从饮食对健康的长期影响的角度,美国科学家怀特的研究更加有说服力。中国人的情况会不会和美国日裔以及印度尼西亚人不同呢?2015年英国拉夫堡大学和新加坡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完成了一项针对中国人群的研究。研究数据来自于517名中国上海的50-95岁的老人。数据采集的方法相当严谨,统计分析时考虑了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对蔬菜和水果的消费,等各种因素。特别是用统计学的方法把豆制品的影响和蔬菜水果的影响分离开来。

研究结论是,豆腐消费和认知能力成反比关系。而肉类与蔬菜的消费和认知能力有正比关系。用普通人的话来说,豆腐吃多了大脑变笨。多吃肉类和蔬菜可以更聪明。

豆制品和阿尔茨海默症的关联机制目前还不是特别清楚。

多数人认可的理论是豆制品中的异黄酮(大豆植物雌激素)最有可能是罪魁祸首。还有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豆制品在制作的过程中可能受到其它物质,如甲醛和铝的污染,以至于伤害到中枢神经。

机理虽然还不是非常清楚,从美国到印尼到中国的各种流行病学的研究,足以让我们怀疑豆制品对大脑可能存在严重的不良影响。


豆制品和心血管疾病

首先,传统的观点是豆制品可以降低胆固醇,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然而,后续的许多研究证明这个结论是不成熟的。起码,大豆蛋白降低低密度胆固醇的证据是不明显的。FDA2017年的声明中说:“我们对证据的审查导致我们得出结论,大豆蛋白与心脏病之间的关系不符合FDA授权的健康声明的严格标准。”而且,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降低胆固醇对心血管的健康一定是有好处的。有一些降低胆固醇的方法实际上对健康是有害处的。


豆制品和乳腺癌

由于日本女性罹患乳腺癌的比例很低,而且豆制品中的异黄酮与雌激素的结构相似,于是很多人认为大豆制品可能可以预防乳腺癌。不过,这种关联性的证据并不能直接告诉我们因果关系。因为美国的其他一些地区的试验无法验证同样的结论。有一些实验室的研究显示大豆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而另一些实验室的试验显示大豆中的异黄酮素会促进乳腺癌细胞的生长。2004年的一个5年的追踪研究显示服用大豆异黄酮素造成子宫内膜增生,也是乳腺癌的前兆。

笔者自己原本是豆制品的忠实粉丝。麻婆豆腐,鱼豆腐,豆腐脑,豆干,豆丝,都是我喜欢的食品。喜欢归喜欢,我决定遵循中庸的原则。把吃豆制品的定量减少到每一到两周吃一次。在此,我们也建议中年朋友们,适当控制豆制品的摄取量。对于老年朋友,尤其是那些可能有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症状的老人,更要尽量避免吃过多的豆制品了。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