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白蔹药用价值强,帮你了解白蔹功效(中草药:土白蔹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 2023-03-26 14:33:12

白蔹药用价值强,帮你了解白蔹功效

白蔹是非常不错的一种中药材,大家服用白蔹能帮助大家很好的起到治病的效果,这样对我们健康也有意义,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起到预防基本定向,同时白蔹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多种身体不适,那么具体白蔹药用价值都有哪些,一起看看白蔹的情况。

治疗扭挫伤

白蔹的药用价值是很不错的,能够对我们健康有一定好处,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白蔹来帮助解决跌打肿伤的问题,如果说是身体患有了由于扭挫伤导致的肿块情况,可以将白蔹和适量的食盐一起搭配并且捣烂成泥状最后涂抹在患处,这样是可以帮助我们缓解的,而且在一般情况下,坚持使用十天就可以消肿祛痛,继续使用疾病则可以获得彻底的根治,所以大家不妨试试。

辅助镇痛作用

同时大家还可以选择用白蔹来帮助我们镇痛了,对我们缓解疼痛不适的情况也是有意义的,不过事实上白蔹本身服用并没有镇痛的功效,但是这种药材可以增强炙川乌以及黑附片的镇痛作用,对我们健康是非常有意义的,同时如果说是身体出现疼痛难忍的时候需要服用镇痛药材时,可以在药方中适量的加入一些白蔹,这样能够令镇痛效果加倍,这样能够对我们健康有一定好处,所以大家服用白蔹要注意这一情况。

美容功效

白蔹对大家健康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平时大家完全可以利用白蔹来帮助美容养颜,对我们保护好皮肤健康也有意义,白蔹具有美白以及祛斑、清热祛风的作用,同时我们科学服用可以很好的美白肌肤,并且对于脸部的祛斑、疮疱都有很好的疗效,这样对我们解决皮肤问题有意义,大家不要错过。

上面给大家介绍了白蔹的一些情况,可以发现白蔹能对我们健康有意义,这样对我们预防疾病也有意义,上面介绍的这些药用价值,大家对白蔹都是应该有所了解和重视的,能够发现白蔹药用价值很不错,是大家养生不能错过的。

中草药:土白蔹的功效与作用

土白蔹
(《生草药性备要》)
【别名】老鼠瓜(《陆川本草》),山鸡仔(《泉州本草》),巾熊胆、金丝瓜(《南宁市药物志》),老鼠黄瓜、天瓜(《云南中草药》),狗黄瓜、银丝莲、野黄瓜(《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植物形态】①马瓞儿,详"马瓞儿"条。
②茅瓜,又名:异叶马瓞儿。
多年生柔弱草质藤本,长60~150厘米,有不分枝的卷须。叶互生,多型,长4~16厘米,由狭三角状披针形至阔三角状卵形或卵状矩圆形,有角或分裂成3~5裂,基部1对裂片常向下延伸而成各种形状,扩展或彼此稍交迭,基部阔心形或狭心形或戟形,上面极粗糙而有小白点,纸质。花单性,白色,雌雄同株;雄花为具柄的伞房花序,花柄秃净或略被小毛,萼管短,萼齿5,花冠5深裂,雄蕊3枚,花药分离。雌花单生,花萼、花冠与雄花酎,子房矩圆形,花柱3枚。果实纺锤形,长1.8~4厘米,热时红色。种子倒卵形,稍扁。花期夏月。
生于山野间。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台湾等地.
【采集】全年可采,晒干。
【药材】根呈纺锤形,或块状,长3~10厘米,径1~2厘米,表面灰棕色,皱缩,有横环纹。质脆易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富含淀粉及纤维。
产广西、广东、福建等地。
【性味】甘苦,寒。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苦,性寒。"
②《岭南采药录》:"味甘苦,性寒。"
③《南宁市药物志》:"辛苦,寒。"
【归经】《泉州本草》:"入肺、肝、脾三经。"
【功用主治】清热化痰,利湿,散结消肿。治热咳,痢疾,淋病,尿路感染,酒疸,风湿痹痛,喉痛,目赤,湿疹,痈肿。
①《生草药性备要》:"治瘫痪四肢无力,浸酒。补血,产后炖鸡食。""治酒顶,消小肠气发,敷恶疮。"
②《岭南采药录》:"治酒疸;又治风瘫,能化痰,并治身中四肢不安,以之浸酒。"
③《陆川本草》:"拔毒生肌,治疮痈,溃疡。"
④《南宁市药物志》:"清热,解毒,散结,止痛。治热咳及瘰疬大疮。"
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尿路感染、结石,小儿疳积,咽喉肿痛,腮腺炎,急性结膜炎,湿疹,痔疮疖肿。"
⑥《云南中草药》:"养阴清热,解毒.治热病口渴,疮疡,毒蛇咬仿,痢疾。"
⑦《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消炎化痰,排脓消肿,养胃生津。治咽喉发炎,肺热咳嗽,消渴,乳腺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5~8钱;或浸酒。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选方】①退暑热:鲜土白蔹清水煎代茶,每次二至三两。
②治关节痛风及风痹筋急:土白蔹晒干研末,每次一钱,泡酒服。
③治痈疽疔疮、冻疮:土白蔹晒干研末,调茶油敷。(①方以下出《泉州本草》)
④治痈疮疖肿,咽喉肿痛,结膜炎,淋巴结核:茅瓜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外用鲜根捣烂敷患处。(《广西中草药》)
⑤治毒蛇咬伤,蜂窝组织炎,湿疹,疮疖:老鼠黄瓜根五钱,煎服。外用鲜叶捣敷或煎水洗。(《云南中草药选》)
⑥治痔漏:茅瓜鲜块根一两,酌加猪大肠,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感染性炎症
茅瓜根去粗皮研细粉,每次1~2钱(小儿酌减),日服1~3次;或用冷开水调药粉外擦患处,每日1~3次。治疗急性肠炎、胆道蛔虫并发感染、烫伤并发感染、牙龈炎、扁桃体炎、泌尿道感染,毒蛇咬伤等计140例,治愈130例,无效10例。应用过程中,未发现明显副作用。对于辨证属"热"者疗效较好,属"寒"者疗效较差。高温会影响药物疗效,宜阴干研末冷开水送服。

提醒您:土白蔹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白蔹简介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拉丁名5英文名6白蔹的别名7来源及产地8植物形态9采制10性状11性味12功能主治13白蔹的用法用量14运用15化学成分16白蔹的药理作用17白蔹的药典标准 17.1品名17.2来源17.3性状17.4鉴别17.5检查 17.5.1杂质17.5.2水分17.5.3总灰分17.5.4酸不溶性灰分 17.6浸出物17.7白蔹饮片 17.7.1炮制17.7.2性味与归经17.7.3功能与主治17.7.4用法与用量17.7.5注意17.7.6贮藏 17.8出处 18参考资料附:1用到中药白蔹的方剂2用到中药白蔹的中成药3古籍中的白蔹 1拼音 bái liǎn

2英文参考 Ampelopsis japonica Mak., Ampelopsis serjanaefolia Bge.radix ampelopsis, Vitis serjaniaefolia [朗道汉英字典]

ampelopsis radix,ampelopsitis radix,Japanese ampelopsis roo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概述

白蔹

白蔹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1]。为葡萄科植物白蔹Ampelopsis japonica (Thunb.) Makino 的干燥块根[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拉丁名 Radix Ampelopsis(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英文名 Japanese ampelopsis root(《中医药学名词(2004)》)

6白蔹的别名 山地瓜、见肿消[1]。

猫儿卵、山地瓜。

7来源及产地 葡萄科植物白蔹Ampelopsis japonica(Thunb.)  Mak.的块根[1]。产华北、华东及中南地区[1]。

8植物形态 木质藤本。茎多分枝,带淡紫色,散生点状皮孔,卷须与叶对生。掌状复叶互生,小叶3~5,一部分羽状分裂,一部分羽状缺刻,边缘疏生粗锯齿,叶轴有宽翅,裂片基部有关节,两面无毛。聚伞花序与叶对生,序梗细长而缠绕;花小,萼片5;花瓣5,淡黄色;雄蕊5;花盘杯状,边缘稍分裂。浆果球形或肾形,熟时蓝色或白色,有针孔状凹点。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野、路旁草丛中。主产河南、安徽、江西、湖北;

9采制 春、秋季采挖,除去泥沙及细根,纵切成瓣或切成斜片,晒干。

10性状 块根矩圆形,纵切瓣长圆形或近纺锤形,切面周边常向内卷曲,中部有 l凸起的棱线;外皮红棕色或红竭色,有纵皱纹、细横纹及横长皮孔,易层层脱落,脱落处呈淡红棕色。斜切片呈卵圆形,切面类白色或浅红棕色,可见放射状纹理,周边较厚,微翘起或略弯曲。体轻,质脆,易折断,折断时有粉尘飞出。味微甜。

11性味 苦、辛,微寒[1]。入心、脾经[1]。

性微寒,味苦、甘。

12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泻火散结,生肌止痛[1]。

1.治疮疡痈肿,煎服并捣敷;瘰疬,扭挫伤,烧烫伤,研末调敷[1]。

2.治温疟,血痢,肠风,痔漏,赤白带下[1]。

13白蔹的用法用量 煎服:3~9g[1]。

14运用 白蔹的果实名白蔹子,煎服亦治温疟,热结痈肿[1]。

15化学成分 本品含鞣质和黏液质[1]。

16药理作用 5%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水浸剂对某些致病性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1]。

17白蔹的药典标准

17.1品名

白蔹

Bailian

AMPELOPSIS RADIX

17.2来源

本品为葡萄科植物白蔹Ampelopsis jaPonica (Thunb.)Makino的干燥块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和细根,切成纵瓣或斜片,晒干。

17.3性状

本品纵瓣呈长圆形或近纺锤形,长4~10cm,直径1~2cm。切面周边常向内卷曲,中部有1突起的棱线。外皮红棕色或红褐色,有纵皱纹、细横纹及横长皮孔,易层层脱落,脱落处呈淡红棕色。斜片呈卵圆形,长2.5~5cm,宽2~3cm。切面类白色或浅红棕色,可见放射状纹理,周边较厚,微翘起或略弯曲。体轻,质硬脆,易折断,折断时,有粉尘飞出。气微,味甘。

17.4鉴别

(1)粉末淡红棕色。淀粉粒单粒,长圆形、长卵形、肾形或不规则形,直径3~13μm,脐点不明显;复粒少数。草酸钙针晶长86~169μm,散在或成束存在于黏液细胞中。草酸钙簇晶直径25~78μm,棱角宽大。具缘纹孔导管,直径35~60pLm。

(2)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3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蔹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6: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7.5检查

17.5.1杂质 不得过3%(附录ⅨA)。

17.5.2水分 不得过15.0%(附录ⅨH第一法)。

17.5.3总灰分 不得过12.0%(附录ⅨK)。

17.5.4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3.0%(附录ⅨK)。

17.6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冷浸法测定,用25%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8.0%。

17.7白蔹饮片

17.7.1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17.7.2性味与归经 苦,微寒。归心、胃经。

17.7.3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敛疮生肌。用于痈疽发背,疔疮,瘰疬,烧烫伤。

17.7.4用法与用量 5~10g。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成极细粉敷患处。

17.7.5注意 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17.7.6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17.8出处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