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是大家熟悉的一种中药材,在平时很多人都会利用龙胆来帮助治病,这样是有助于大家健康的,但是服用龙胆的时候也会存在一点的问题,特别要小心龙胆的副作用,所以大家不能盲目的服用龙胆,需要学会正确服用龙胆才行,一起看看具体龙胆的情况。
对龙胆这样的中药材来说,大家服用龙胆的时候需要注意用量才行,一般来说龙胆的用量是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症状决定才行,首先如果病症不是很严重的话只需要十克左右就可以了,大家还是应该适量的服用才行,如果服用龙胆太多容易影响健康,龙胆草可以跟其他的中药放在一起做成药膳,而且我们把龙胆可以单独用来泡水喝,这样能够很好的帮助去除身体中的湿热,有些女性可能还会有带下的症状,所以也可以通过喝龙胆草泡水来解决,都是女性朋友们很适合的,大家不能错过。
我们服用龙胆的时候还要掌握方法才行,首先来说我们如果想要把龙胆这种中药材制作成药丸或者是用水煎煮服用,那么用量控制在三克到六克之间就可以了,如果是外用还可以适量的增加。除了把龙胆泡水喝这种用法之外,我们平时也比较多将这种中药材制作成龙肝泻胆丸,效果好服用也方便,这也是龙胆非常健康的一个吃法了。如果我们有口苦耳聋等问题,那么服用龙胆就可以帮助改善,是我们促进身体恢复健康的好选择。
上面给大家介绍了龙胆的一些口腔,可以发现我们服用龙胆能对健康有帮助,但是大家服用龙胆也会有一定问题,上面介绍了龙胆的用法,大家需要谨慎使用才行,我们不能随意的去吃龙胆,特别对的用量要有所了解,这样才健康。
1、保肝、利胆、健胃
龙胆草对四氯化碳肝损害有保护作用,能减轻肝组织细胞变性和坏死,有降低转氨酶的效果。能收缩胆囊和增加胆汁分泌而有利胆作用。龙胆苦苷小量能促进胃液和胃酸的分泌,有健胃作用;大量服用能抑制分泌,减少食欲,阻碍消化。
2、镇静、降压、利尿
龙胆碱对小鼠有镇静作用,较大剂量会出现麻醉作用,对惊厥有很弱的对抗作用。龙胆酊和龙胆碱有降低血压的作用。龙胆草还有明显的利尿功效。
3、抗菌、消炎
龙胆煎剂对多种致病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龙胆碱和龙胆液口服或腹腔注射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并且较水杨酸钠强4~7倍。龙胆注射液可明显促进炎症细胞的吞噬功能。
4、免疫调节
龙胆草有抑制抗体生成的作用。龙胆泻肝汤注射液能使小鼠胸腺重量增加,促进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淋巴细胞的转化。龙胆泻肝汤有抗过敏作用,能使组胺引起的过敏反应明显减轻。
5、其他
松弛骨骼肌的作用。龙胆苦苷对疟原虫有抑杀作用。龙胆煎剂对猪蛔虫有较强的麻痹和致死作用。
扩展资料:
一:不可长期大量服用
龙胆草在饭前少量服用可刺激胃液的分泌,促进食物的消化,减少食物在胃内停滞的时间,这具有一定的健胃作用。但如果在饭后服用,或一次用量过大,或长期使用反而会使我们的消化机能减退,且常会出现头痛、颜面潮红、眩晕等全身不适症状。
二:脾胃虚寒证患者不可服用
脾胃虚寒是中医病证名,从字面上的意思就可以看出这是指脾胃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患有此证的朋友多出现纳呆腹胀、脘腹痛而喜温喜按、四肢厥冷,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等症状。
龙胆草性苦寒,易克伐脾胃内阳气,如果脾虚虚寒者服用后更是会加重虚寒症状,腹胀腹痛、四肢厥冷等症状也就更加严重了。
三:阴虚内热者不可用
这类病症的出现是由于体内阴液亏虚所表现的发热证。内热患者多有形体消瘦、五心烦热、盗汗、口燥咽干等不适症状,治疗上应当以滋阴降火为原则。但龙胆草苦燥易伤津,对于那些内热者服用后就会造成阴愈虚而内热也会更旺盛了。
四:低血压者不可服用
龙胆草还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如果低血压病患者服用后,会使其血压更低,很容易出现头晕、眼黑、心悸等不适症状。严重时,甚至有可能当场昏厥。
五:免疫功能低下者不可服用
龙胆草可抑制体内抗体的生成,对于那些免疫功能本来就低下者用之则抵御疾病的能力就更差了,很容易被各种病菌侵入,造成了疾病的发生。
-龙胆草
1、组成:龙胆草(酒炒)6g,黄芩(酒炒)9g,山栀子(酒炒)9g,泽泻12g,木通9g,车前子9g,当归(酒炒)8g,生地黄20g,柴胡10g,生甘草6g。
2、用法:水煎服,亦可制成丸剂,每服6-9g,日两次,温开水送下。
导读: 中草药与专区,为您详细介绍与的药用价值、的副作用等,要更多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中草药龙胆草目录(可点击哦): 龙胆草简介 龙胆草的与作用 龙胆草的药用价值 龙胆草的 龙胆草的副作用 龙胆草医书记载
龙胆草简介
龙胆草,中药名,是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或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前三种习称“龙胆”,后一种习称“坚龙胆”。龙胆草高1-2尺。叶对生,下部叶2——3对很小,呈现鳞片状,中部和上部叶披针形,表面暗绿色,背面淡绿色,有三条明显叶脉,无叶柄。花生于枝梢或近梢的叶腋间,开蓝色筒状钟形花。果实长椭圆形稍扁,成熟后二瓣开裂,种子多数,很小。根茎短,簇生多数细长根,淡黄棕色或淡黄色。
龙胆草的与作用
1、清热燥湿
治疗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强中,湿疹瘙痒。
2、泻肝胆火
治疗胆囊炎,胆结石,毒性肝炎等引起的黄疸,口苦,目赤,耳聋,胁痛。
3、祛火定风
治疗因发烧引起的惊风抽搐。
4、利水消湿
主治目痛颈痛,两胁疼痛,湿热上亢等症。
5、驱虫消食
治疗小儿疳积,胃中伏热,时气温热,热泄下利,去肠中小虫,益肝胆气,止惊惕。
龙胆草的药用价值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用于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肝火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强中,惊风抽搐。
1、治伤寒发狂:草龙胆为末,入鸡子清、白蜜化凉水服二钱。(《伤寒蕴要》)
2、治肝胆经实火湿热,胁痛耳聋,胆溢口苦,筋痿,阴汗,阴肿,阴痛,白浊溲血:龙胆草(酒炒)、黄芩(炒),栀子(酒炒)、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酒洗)、生地黄(酒炒)、柴胡、甘草(生用),水煎服。(《局方》龙胆泻肝汤)
3、治雀盲夜不见物:龙胆草一两,黄连一两。二味为细末,食后用热羊肝蘸药末服。(《履巉巖本草》)
4、治暑行目涩:生龙胆(捣汁)一合,黄连(浸汁)一匙,和点之。(《世医得效方》)
5、治眼中漏脓:龙胆草,当归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温水下。(《飞鸿集》)
6、治谷疸,食毕头旋,心佛郁不安而发黄,由失饥大食,胃气冲熏所致:苦参三两,龙胆一合,牛胆丸如捂子,以生麦汁服五丸,日三服。(《补缺肘后方》)
7、治咽喉肿痛:龙胆草一把,捣汁,汩嗽服之。(《本草汇言》)
8、冶卒下血不止:草龙胆一握。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为五服,如不差更服。(《姚僧坦集验方》)
9、治伤寒汗后,盗汗不止,或妇人小儿一切盗汗,并宜服之:龙胆不以多少,焙乾,为细末,每服一大钱,猪胆汁三两,点入温酒少许,调服,空心临卧。(《杨氏家藏方》龙胆汤)
10、治肾囊风瘙痒或破,流水,又名绣球风:苦龙胆草、经霜桃叶、蜂房、藜芦、千张纸。共捣细末,芝麻油调搽。(《滇南本草》)
龙胆草的
1、龙胆泻肝汤
《医方集解》治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肝经湿热下注证。阴肿,阴痒,筋萎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龙胆草6g,黄芩9克,栀子9克,泽泻12克,木通9克,车前子9克,当归3克,生地黄9克,柴胡6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亦可用丸剂,每服6~9克,日二次,温开水送下。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泻火除湿,为君药。
2、龙胆散
《太平圣惠方》治劳黄,额上汗出,手足中热,四肢烦疼,薄暮寒热,小便自利等证。龙胆草0.6克,麦冬、甘草、柴胡、麻、犀角各1克,牡蛎30克。上7味为散,水煎,入生地黄汁0.5合,温服。方中龙胆草配伍诸药有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之功。
3、单味研末
单味研末,煎汤服,或开水送服,治肝火上冲所致的鼻衄。
龙胆草的副作用
1、用量过大
龙胆草对胃肠道有轻度 *** 作用,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但大剂量服用则妨碍消化,并可出现头痛、面红、头晕、心率减慢。
2、药不对证
龙胆草为大寒之品,泻火力强,易伤阳气。使用不当即会出现不良反应。例如龙胆草有利胆作用,临床上常被用于治疗胆石症。这种疗程一般较长,用龙胆草长期清泻,常会出现头晕、乏力、神倦。此则为苦寒的龙胆草伤及正气的不良反应。
另外,作泄及无湿热实火者忌服,勿空腹服用。
龙胆草医书记载
1、《医学启源》:以柴胡为主,草龙胆为使,治眼疾中必用之药也。治黄目赤肿,睛胀,瘀肉高起,痛不可忍。《主治秘诀》云:治下部风湿及湿热,脐下至足肿痛,寒湿脚气。
2、《纲目》:疗咽喉痛,风热盗汗。相火寄在肝胆,有泻无补,故龙胆之益肝胆之气,正以其能泻肝胆之邪热也。但大苦大寒,过服恐伤胃中生发之气,反助火邪,亦久服黄连反从火化之义。
3、《本草经疏》:草龙胆味既大苦,性复大寒,纯阴之药也,虽能除实热,胃虚血少之人不可轻试。空腹饵之令人溺不禁,以其太苦则下泄太甚故也。
4、《本草正》:龙胆草,乃足厥阴、少阳之正药,大能泻火,但引以佐使,则诸火皆治。凡肝肾有余之火,皆其所宜。
5、《别录》:除胃中伏热,时气温热,热泄下利,去肠中小虫,益肝胆气,止惊惕。
6、《药性论》:主小儿惊痫入心,壮热骨热,痈肿;治时疾热黄,口疮。
以上就是一些龙胆草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频道。
【龙胆草】、【】、【龙胆草图片】、【龙胆草的】、【】
是真的
龙胆草是一种中药,是龙胆科植物。
它具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的功效。像你说的耳朵里面有些发肿,有时听不清声音,可能就是因为肝火太旺引起的。龙胆草对于泻肝火有很好的疗效,还有您提及的有时肚子会隐隐作痛,服用龙胆草也可以得到治疗。服用龙胆草对于人体的消化吸收也很有好处,它可以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龙胆草还可以治疗高血压哦。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