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后,脐带会被剪断,脐带的使命也宣告结束。但是,新生儿脐部特别容易滋生细菌,一旦护理不当,就会引起感染。导致发炎,重则还会引起菌血症和败血症。因此,新手妈妈一定要精心护理。
预防要点
1、尿布不要遮住宝宝的脐部,并及时为宝宝换下已经被大小便污染的尿布,以防污染脐部,导致新生儿脐炎的发生。
2、洗澡时要注意保护宝宝的脐部,使其受脏水的污染;洗完澡后,应拿消毒纱布或棉签将脐带周围的水分吸干。
3、每天用75%的乙醇对脐带根部和周围皮肤进行消毒。用消毒棉签蘸取75%的乙醇擦洗脐部创面2次(上午1次,下午1次,不要过多使用)。注意擦洗时呈环形由内向外一次完成,不要用一根棉签反复涂擦,以免引起感染。
4、脐带脱落后,需要轻轻拨开脐孔,用酒精棉球消毒刚脱落脐带的脐窝,然后用消毒纱布覆盖,以免被衣服或尿布擦伤。
5、给宝宝使用痱子粉或爽身粉时,注意不要撒在脐窝处。
6、纸尿裤应注意大小是否合适,不要使纸尿裤的腰际刚好在脐带根部,以免因摩擦造成脐带根部破皮、出血。
新生命的到来是让每个家庭都很高兴的事情,宝宝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每个家庭都希望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新生儿很容易患有脐炎,怎么我们该如何预防和治疗脐炎?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我们首先来探讨一下脐炎发生的原因。一般情况下,新生儿脐炎是脐残端的细菌性感染造成的。脐炎感染发展不仅会造成局部发炎,严重者可引发败血症。脐炎患者的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充血以及水肿,还有少部分患者还会有明显发热症状。一般情况下,脐炎的最常见原因就是由于患者局部卫生清洁不当所引起的,还有一种原因是由于患者先天性发育异常所导致的脐炎,目前针对这种疾病主要采取手术和药物的治疗方法。除此以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还应该保持局部卫生清洁,还可以使用一些温盐水对肚脐部位进行擦洗,从而减少继发感染。
如果宝宝得了脐炎,家长们一定要引起注意。宝妈们需要了解一些症状,比如患病小儿早期会表现出局部皮肤红肿疼痛,肚脐部位有少量黏液流出。一旦病情严重,肚脐局部可能会出现分泌物增多,甚至会出现臭味。宝宝们在这个时候会感到十分痛苦,他们会有发烧、不吃奶、哭闹不止、精神不好等症状。一旦小儿出现出现脐炎,首先就应该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再根椐医生的嘱咐局部涂抹外用药物。宝妈如果担心宝宝病情复发,可以考虑静脉输用抗生素的方法来预防。
最后,希望每一个宝妈们一定关注孩子的健康状态,做好宝宝健康的安全卫士。在日常生活中,宝妈们也要注意宝宝的卫生护理,及时给宝宝洗澡。
1 新生儿脐炎病情可轻可重 引起新生儿脐部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是细菌,以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多见,往往引起化脓性改变,轻者脐轮和脐周围皮肤红肿,并有一些脓性分泌物;重者脐部及周围皮肤明显红肿或有硬块,脓性分泌物较多,并常有恶臭味。若未及时就诊治疗,感染可向周围扩散,引起腹壁蜂窝组织炎、皮下坏疽,甚至向更深部蔓延而导致腹膜炎;也可以沿着还没有完全闭锁的脐血管蔓延引起肝脓肿、化脓性门静脉炎以及前面提到的全身性感染。
2 新生儿脐炎的危害
3 新生儿脐炎以预防为主 新生儿的脐部感染决非小事,一定要引起医务人员和家长的重视,要以预防为主:
在脐残端脱落前后,要勤换尿布,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每天可用75%的医用酒精涂擦脐残端和周围2-3次。如果有结痂形成,涂擦酒精时应将结痂掀起,从内向外涂擦,才能真正起到消毒的作用。还应注意不可使用龙胆紫、红汞等有颜色的药物,因为药物的颜色可影响脐部的观察;也不要用松花粉、爽身粉等粉状药物,因粉状异物的刺激可引起脐部慢性炎症而形成肉芽肿,不易愈合。如果发现脐部出现红肿或有脓性分泌物等脐炎的表现,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4 温馨提示 新生儿脐炎的治疗并不复杂。轻者脐周无扩散的,可局部涂擦2%碘酒和75%酒精,每日2-3次。若脓液较多、脐周红肿明显或有全身症状者,除局部消毒处理外,还应进行全身抗感染治疗。到时医生会根据脓液的涂片或细菌培养结果选用适当的抗生素。 总而言之,新生儿脐炎不是小病,它可以酿成大祸。作为家长一定要多加注意。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