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边常常会莫名地下大雨,白天还是十分晴朗的,到了傍晚开始风雨大作。城市里的排水系统不好,有一次下雨,低洼的地方几乎都被淹了,我们没有带伞,住处的门口也已经积了小腿高的雨水,突突车没法过去。我们只能下了车,卷起裤脚就在雨里狂奔。
淋了雨,加上那些天太过劳累,我得了重感冒。
晚上咳嗽到说不出话来,只能让一可帮我和校长打电话请了假。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早上八点多了,屋子里一个人都没有,他们都去上班了。
我推开窗子,外面还在下雨。房间里一片漆黑,打开灯,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脸色惨白惨白的,拖着沉重的步子去独立卫生间洗澡。
这是我来金边这么久,难得的闲暇时刻。没有人在早上火急火燎地催我去上班,没有同样兵荒马乱的同事,也没有荷兰人没完没了的抱怨。一切都是那么安静,除了淅淅沥沥的雨声,什么声音都没有。
洗完澡,我打开迷你冰箱,切了几片柠檬在水杯里,喝了一口冷水,又吃了一可放在我床头的药片。身上不像昨天晚上那么烫了,但是头还是晕晕的,四肢也没有什么力气。
洗脸池里放着的衣服还没有洗,我洗完了衣服,把它们晾在衣柜里,把空调调高了一两度,忽然不知道该干些什么。
我拿出一本书开始读,读了半个小时,一可打了电话来:“你现在怎么样?”我说:“好多了。”她问我:“你要吃什么?”我想了想还是说:“不用了,我自己去买吧。”
挂了电话,我看了看时间,差不多十一点了,窗外的雨也已经停下。我换了身衣服,打算出去买点食物。
门口的积水还在,但水里放了好几个麻袋,里面大概塞满了泥沙,和抗洪救灾新闻里常见的那种沙包一样。我踩着它们,小心地挪到大门外面。看门的小伙子见到我礼貌地打招呼,他不会说英文,但一直在学,他想以后读大学。
我们住处的门口只有一家很小的商店,商店里卖的多是一些零食,也有饮料和电话卡。但我一个晚上没吃东西,实在很想吃点热食,只能往前面走。
再往前走两边都是民居,这个时候没有什么人在外面行走,天空还是阴沉沉的。我有点懊恼自己没有带伞出来,万一要下雨该怎么办。但已经走了很远,也不能再回去了,我只想着快点买完饭,趁着雨还没有降落赶紧回去。
又走了大概几百米,遇到一个十字路口,我还没有见到饭馆,但是闻到了一点食物的味道。我也不知道是不是餐厅,或许是别人家烧午饭时散发的味道,但我已经没有选择了。我在路口停留了许久,想辨别出味道是从哪儿来的,路边的突突车司机以为我要坐车,一直尝试与我搭讪,我只能尴尬地摇摇头。
味道是从左边来的,我大概辨别了出来,于是左拐,继续往前走。大概走了五百米的样子,我终于看到右手边出现了一扇大门,门只是虚掩着,上面没有任何标识。
我试着叫了几声,院子里忽然传来狗吠,然后是一阵脚步声。我往后退了一步,从门后探出一张黝黑的脸庞——是一个柬埔寨少年,约莫十二三岁。他看着我,一脸的疑惑。我用英文问他:“请问你们这里卖食物吗?”他有点茫然的样子,我又问了一遍,他还是不太明白。这时一个柬埔寨中年妇女从门后探出头来,她笑着和我打了招呼,我又重复了一遍问题,可是他们好像都不懂英文。
我从门缝里看到他们在院子里搭好的桌子,急忙指着桌子上的饭菜,又指了指我的嘴和钱包。他们对看了一眼,说了几句柬埔寨文,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然后打开门,妇人拉着我坐到了他们的桌子边。
院子里只有他们两个人,她帮我盛了一些米饭,拿了一双筷子。我向她道谢,然后就开始吃饭。
食物是很典型的柬埔寨风味,只有三道菜,但已经很丰盛。一盘腌制后做成的猪排,和餐厅里一样都是甜甜的味道;一盘看不出来是什么的蔬菜;还有一种汤,味道有点重。我因为感冒不敢喝重口味的汤,她就给我倒了杯开水,我赶紧说了谢谢。
因为语言不通,吃饭的时候没有什么沟通,少年也很沉默,吃完饭之后拿了猪骨去喂狗。我帮妇人把碗筷送到了屋内,从屋内出来的时候,天又下雨了。
我想回去,但是没有带伞,又担心雨一直不停,有点着急。
她看到我在门口干跺脚,大概知道我在想什么,便叫来少年,从屋内拿了一把伞,和少年说了些什么,然后她向我做出撑开伞的姿势,又指了指外面。
我很惊讶,只能不停地道谢。少年撑开了伞,拉着我的手往外面走。
我们一路走,也不说话,到了路口的时候我告诉他该往哪里拐弯,他也不嫌远,一直把我送到了门口。
到了住处,我想叫他进来喝杯水,他只是摇头,然后又撑开伞打算离开了。我忽然想起来还没有给他饭钱,急忙掏出钱包拿了一些钱塞给他,可是他摇了摇头,又把钱塞回我手里,示意我不要钱。
我有点着急,忽然想起我房间里还有些从国内带来的零食。我让他一定要等一等,赶紧跑回房间把零食都装到袋子里,从房间里出来时他刚准备走。我把袋子塞给他,他的第一反应也是拒绝,我按住了他的手,笑着对他摇了摇头。
他对我鞠了躬,说了一句柬埔寨文,我想应该是谢谢的意思吧,我也学他鞠躬说了谢谢。
外面的雨下大了,我看着他踩着门口的沙包往外走,走到大门外的时候和我挥手。我也挥手与他道别,转了弯我就看不到他的身影了。
我回到房间里,喝了点水,拿起那本没看完的书,继续读着。
读到木心先生的一首诗《从前慢》,里面有一段: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是啊,这日子过得真慢,仿佛一生只能在这一座城。
但时间又怎会真的驻足呢?明日的明日,依然要工作,要生活,要走在喧嚣里寻求一抹心头的安宁。
既然没有办法让时光停下来,那就也不要停下我们自己吧。至少这样的相对静止,可以让人有岁月永驻的幻觉。
就好像生命里的每一分,此时此刻都是刚刚好的。
这是《从前慢》的歌词,歌词具体如下:
填 词:木心
谱 曲:刘胡轶
编 曲:彭飞
演 唱:刘胡轶
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扩展资料:
《从前慢》是根据木心先生创作诗歌进行改编的歌曲。一开端便用“记得”这个回忆感颇浓的动词, 使全诗具有一种深厚的感情色彩,毫不掩饰对过往生活的回忆。“早先”,“少年”两词都在有意强调时空的久远,再次将读者视线与想象拉回到不可返回的童年时光。“少年时”、“大家”说话都“诚诚恳恳”,“说一句”就“是一句”。
“诚诚恳恳”像世纪老人给少年们讲述遥远的故事;也似不同年龄段, 长辈、朋友之间的用心交流。这一切看起来都是“慢”的,不急不躁,认认真真。而“一句”、“一句”地复沓使用,无疑将这种“回忆慢”确定下来。
从前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意思是那个时候时间很慢 慢到只能用一生去爱一个人。
出自:现代木心《从前慢》
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扩展资料:
《从前慢》,被收录在《云雀叫了一整天》里。2011年底,木心先生去世。《从前慢》开始被人传颂,从贴吧、微博到微信朋友圈,这首诗被当成了情诗,广为流传。
至于这首诗具体创作于何时,暂时无法考证,出书的时候,是从一堆手稿里选出来的,上面也没有标明时间。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