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医夏禹铸在《幼科铁镜》一书中说过:“小儿诊病,以望为主,问继之,闻则次之,而切则无矣。”在多年临床看病的过程中,我对这一说法是有比较深的体会的。一岁以内的孩子大多不会说话,或者表述不清,很难从他的口里了解到确切的不适症状,而且由于孩子的六脉不全,把脉也不准,所以只有通过望诊才能最准确地看出孩子的病症,这可能也是同行医者的一点共识吧。
望,就是从一个人的发育情况、面色、舌苔、表情等,来判断其健康状况。比如说,通过看目、舌、口、鼻、耳这五官,就能知道五脏是不是有毛病,气血是否出了问题。这是为什么呢?
按照中医学的理论,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也就是目为肝窍,舌为心窍,口为脾窍,鼻为肺窍,耳为肾窍,这五窍与五脏相互连通,互为表里。因此,我们通过看鼻子就能知道肺的健康状况,看眼睛就能知道肝的好坏,看耳朵就能知道肾功能强不强,等等。
孩子的健康最重要,这个道理家长们都明白。在孩子尚在母亲腹中的时候,他们最大的祈愿就是孩子健康。所以当孩子出生后,多学习一点婴儿养护的知识,对家长是非常必要的。由于孩子太小,即便身体出现不适,也大多是又哭又闹,疾病本身的症状表现得不是很明显。如果家长自己懂得“察颜观色”,不仅能够在孩子发病早期就及时发现,从而避免延误病情,而且也会对孩子的病因有一些人致的判断,这样就不至于心急火燎,无所适从了。
要做到“察颜观色”并不难,关键是要有心、多留心、常关心,时刻保持与孩子的“良好沟通”。
我在前面说过,孩子的身体还处在“稚阴稚阳”阶段,极易受到疾病的侵袭,根源就在于孩子的脏腑娇嫩、气血未充。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