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遇到过孩子厌食疳积的情况,尤其是1〜5岁儿童更为常见。孩子能吃能睡,小身体健健康康的,是一件多让人舒心的事,父母最不愿意见到的就是孩子吃饭不香,哭哭啼啼。任凭家长哄来哄去,孩子含在嘴里的那口饭却始终难以咽下去。时间一长,后果便明显地表现了出来,和同龄孩子一比,自己家的孩子显得又矮又瘦,让父母更加焦虑不安。
孩子不愿意吃饭大多是患上了疳积。疳积是小儿的一种常见病,是由于喂养不当或其他多种疾病的影响,使脾胃受损、气血不足而导致食欲不振、全身虚弱、面黄消瘦等慢性病证。
古代的人把疳证与麻疹、惊风、天花并称为儿科四大证,但他们所说的“疳积”与现代的“疳积”已经有了明显的区别。在古时候,由于生活水平不高,对小儿喂哺不足,使脾胃内亏而产生疳积,多是由营养不良而引起。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有些家长又缺乏喂养知识,盲目地增加营养,反而加重了孩子脾胃运化的负担,伤害了脾胃之气,中焦积滞,使食欲下降,营养缺乏,所以现在的疳积多由气血失衡造成。
俗话说:“乳贵有时,食贵有节。”饮食要有时有节,并不是吃得越多就能长得越好。甘肥、生冷食物吃得太多,会损伤脾胃之气,耗伤气血津液,就会出现消化功能紊乱,产生病理上的脾气虚损而发生疳积之证。
为了帮助孩子快速康复,在家里进行长期自我治疗是很有必要的。中医治疗厌食症讲究的是“以和为贵,以运为健,开胃运脾,补气充血”,以此为原则,给大家介绍几种疗效显著的食疗法。
【山楂山药汤】山楂9克,山药15克,白糖25克。煎汤代茶,每日1剂,连服1周。
【石榴皮汤】取石榴皮30克,用水煎,加适量糖调勾,代茶饮。
【山楂大米粥】山楂30〜40克,大米50〜100克,白砂糖10克。先将山楂入锅,煎取浓汁,去渣后加入大米、白砂糖煮粥。可作为上午和下午的点心食用。以7〜10天为一疗程。
【白萝卜蜂蜜汤】白萝卜500克,蜂蜜150克。将白萝卜洗净切成小块,放在水中煮沸即捞出,晾晒半天,再回锅,加蜂蜜用大火煮沸,调匀。每次饭后食用数块,连服数天。
在这里,重点给大家推荐一款“雪梨酸梅汁”,具体做法是:取雪梨汁100毫升,酸梅10枚,白糖50克。将酸梅洗净,用少许温开水泡软,加白糖捣成浆状,滤去酸梅核,再倒入梨汁,用凉开水调至500毫升的量,放在冰箱内保存备用。1〜2岁孩子每次饮用15晕升,3〜5岁每次30晕升,6岁以上每次50毫升,每日3〜5次,连服3〜5天。对于脾胃气虚、面黄形瘦、不思饮食的消化不良儿童,有很好的疗效。
除了用膳食调理外,推拿也是治疗小儿厌食的一个有力武器。简单易行的一种方法是,父母在宝宝早晨醒来或晚上睡觉前,沿着宝宝脊椎两侧自上而下来回推捏,从尾骨下端开始,直至低头时颈后隆起最高处的下方。每次捏脊3〜5遍,每天或隔日进行一次,6次为一疗程,可休息一周后再进行第二疗程的治疗。
另外,也可以用手掌根部旋转按揉中脘穴(每日两次),或者用拇指压按涌泉穴(30〜50次,每日两次)。这几种方法都能够促进小儿消化腺分泌和胃肠蠕动,提高肠道吸收能力,对消化功能具乜全面的改善作用。
由于孩子的肌肤娇嫩,父母可预先在手上抹一些润滑油,推拿时手法务必要轻柔,或者在按摩的皮肤上撒少许爽身粉,这样操作起来会减少阻力,减轻不适感。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孩子健康的前提。诸如疳积、厌食之类的小灾小病,往往是由于一些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所引起的。因此,父母应该适当让孩子增加体格锻炼,保证睡眠充足,多吃能够补充气血的食物,培养孩子按时进食、不偏食、不挑食等良好的饮食习惯。
疳积是因喂养不当或多种疾病影响,导致脾胃功能受损,气液耗伤而形成的慢性病证,以形体消瘦、面黄发枯、精神萎靡或烦躁、饮食以长为特征,是疳证和积滞的总称。积滞与疳证有轻重程度的不同;积滞是指小儿伤于乳食,损伤脾胃,而致脾胃运化失司,积聚留滞于中;疳证是指气液干涸,身体羸瘦,往往是积滞的进一步发展。疳证的临床表现与临床上“小儿营养不良”与相似,小儿营养不良是指摄食不足或摄入食物不能充分消化吸收的结果。乳食积滞与脾胃虚弱互为因果,积滞可伤及脾胃,脾胃虚弱又能产生积滞,故临床上多互相兼杂为患。此外感染虫症和某些慢性疾病也常为本病的原因。
小儿推拿对疳积治疗的效果比较独特和显著。
【表现】
1. 积滞伤脾:形体消瘦,腹部胀满,纳食不香,夜眠不安,大便不调常有恶臭,舌苔厚腻。
2. 气血两亏:面色萎黄或苍白,毛发枯黄稀疏,睡卧不宁,腹部凹陷,大便溏泄,舌淡苔薄,指纹色淡。
【治疗】
1. 积滞伤脾:消积导滞,调理脾胃。
补脾经、揉板门、推四横纹、运内八卦、揉中脘、分腹阴阳、揉天枢、按揉足三里。
2. 气血两亏:温中健脾,补益气血。
补脾经、推三关、揉外劳、运内八卦、掐揉四横纹、按揉足三里、揉中脘、捏脊。①若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光剥、阴液不足者,宜去推三关,揉外劳、清肝经、补肾经、揉上马、运内劳宫。②烦躁不安加掐揉五指节、清肝经。③口舌生疮加掐揉小横纹。④目赤多眵泪、隐涩难睁者,加清肝经、揉肾纹。⑤若兼见咳嗽痰喘,加推肺经、推揉膻中、肺俞。⑥便溏加补大肠。⑦便秘加清大肠、推下七节骨。
本病单用捏脊治疗,隔日1次,效果亦好。
疳积多因饮食不节,乳食喂养不当,损伤脾胃,运化失职,营养不足,气血精微不能濡养脏腑;或因慢性腹泻、慢性痢疾、肠道寄生虫等病,经久不愈,损伤脾胃等引起。指导意见建议去中医门诊治疗。揉板门、揉中脘、分推腹阴阳、揉天枢消食导滞,疏调肠胃积滞;推四横纹、运内八卦加强以上作用,并能理气调中;补脾经、按揉足三里以健脾开胃,消食和中。或者是补脾经、推三关、揉中脘、捏脊温中健脾,补益气血,增进饮食;运内八卦、揉外劳温阳助运,理气和血,并加强前四法的作用;掐揉四横纹主治疳积,配按揉足三里调和气血,消导积滞。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