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跟西医最大的共同点在于对症下药,而最大的区别在于对生病的理解。西医看待生病这件事,釆取的是病就是病的态度,把病和人对立起来,希望通过一刀切的方法,把病与人分离,从而达到治病的效果。而在中医的眼里病与命本来就是同源,对付病最好的方法是把病融入到命中去,也就是通过强健身体、调理气血、增强抵抗力等方法,最终达到让人体的自然运行不会因为病而受到影响的效果。
所以在对付一些与人体融合紧密的重病,如癌症、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时候,西医表现得往往有些束手束脚,只能采取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自杀性招式。而中医往往却能发挥奇效,通过缓慢的调理,许多曾经被判定活不了几年的患者,反而成功地战胜了疾病的困扰。
《黄帝内经》有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大病已成而后治之,彗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意思就是聪明的人懂得在病症还没出现前开始治疗,病症还没开始怎么治疗呢,这不是跟对症下药刚好矛盾吗?其实答案很简单——食疗。
又《备急于金要方》有云“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原,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乃不愈,然后命药。”这句话简单点理解的话,就是说医生应该先明白病人发病的根源,然后通过饮食调节来进行治疗,食物治疗已经遏制不住病情了,再用药物进行治疗。
中国古代养生文化中一贯讲究的是药食同源,饮食乃人之命脉,食物就是最好的药!人每日都要进食五谷,摄取大自然中的营养。而很多食物都能代替药石,食疗就是用一种更加无害的方法来帮助人体排除病灶,恢复健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