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的生活节奏,高强度的工作,会让人产生很大的压力,有的人在有压力的时候会表现为脾气暴躁,有的人会孤僻等等,但实际上压力到来之前都会以各样的形式传达给我们,有的人会问了都有哪些表现呢?下边下面会大家介绍一下。
1.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据了解,耳鸣与压力有着很大的关系,当出现担心、焦虑时就会听到手机或者闹钟的铃声、嗡嗡声等,而这些现象别人都是听不到的。
2.由健谈变为寡言少语。压力不仅能让人产生冲动感,也能令人产生退缩、自信心下降的情况。研究发现,如果观看30分钟可以让人很压抑的电影,就会使人更加难以完成词语联想任务。
3.别人打喷嚏,自己却感冒了。据研究表明,压力大的人患感冒的风险要比正常人大很多,主要是病毒在进入到体内后,会产生更多利于炎症的化合物,导致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更严重。
4.便秘。因为身体的结构,致使身体内的能量是与各系统器有着很大的联系的,当人处于高强度压力下时,食物在消化系统内会停止运转,从而诱发便秘。
5.做噩梦。一个人在承受巨大压力的时候,交感神经系统高度紧张会压制住身体的平静系统致使他们无法发挥其正常的作用。当一个人处于极大的压力下时,就会出现异睡症,包括梦游、做噩梦等。
6.手发麻。当一个人处于巨大压力下时,紧张的神经会导致手臂上特定的神经束收缩,令手和手臂出现麻木感,因此会时常有肩颈沉重、紧绷等不适感。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着因果关系的存在,只要我们认真的发现身边的事物,是可以从中找出一些即将发生事情的根源的,特别是在现今社会亚健康存在情况非常多的时候,需要在发现上述情况的发生时,尽可能的多放松一些,环节掉这些对我们不易的压力。
三年级:学习压力过大的征兆◎在家 1.抱怨学校里的课堂作业太多了。 2.总是找兄弟姐妹的茬。 3.出现由精神紧张引发的某些病症,如胃疼、头疼、腿疼、疲软和发烧。◎在校1.喜欢和二年级学生玩耍。2.厌恶某些学科。(虽然知道自己在功课上落后了,但是不知道怎么办。)3.写连笔字有困难,写得很费劲。4.感觉功课负担太重。5.不能独立完成功课。6.自己想要去二年级的课堂。7.总是说:“我原来的老师是这样做的……”8.抄写黑板上的作业非常困难。9.不能背下乘法九九表。10..习惯性地丢失或弄坏作业纸。11.觉得上课时来回倒换软皮作业本和硬皮教科书相当困扰。◎总体上一个三年级学生如果觉得上学压力过大,会有如下表现:1.钟爱那些看起来并不适合他这个年龄段孩子玩的玩具。2.脸上出现一些怪异动作,比方说猛眨眼睛,另外还有使劲咳嗽、老是玩自己的头发或者清嗓子等。3.看上去很难融入他所在的集体。4.遇到不顺心的时候,会把怨气发泄到跟他一起玩耍的同学身上。5.遭到同伴的排挤和取笑,而且还被人取了诸如“笨蛋”“蠢蛋”“傻瓜”等绰号。6.一直都学不会认读传统的指针式钟表,所以喜欢戴电子表。7.啃咬铅笔、纽扣、头发、衣领或者其他任何手边的东西。8.害怕任何的改变,难以适应新的环境。
在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压力的产生是无法避免的,只不过每个人的压力来自不同的原因和层面,当感觉难以承受的时候自然要及时解压,此时就需要客观理性的分析自己的生活状态,究竟是工作还是其他原因导致了压力的骤然增加,在明确原因以后便可以针对性的采取一些缓解措施,比如职场竞争所导致的巨大压力,不妨尝试换个工作环境,如果没有合适的机会也可以利用假期出门散散心,回归大自然的那种心情舒畅的感觉便是理想的解压措施。
如果压力来自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比如家人之间的关系或者房贷车贷造成的经济紧张,都有可能成为压力的诱因,其实面对这样的残酷现状往往是难以短时间改善和解决的,因此就需要通过心态的调解起到一定的解压作用,毕竟重压之下精神和心态是最容易崩溃的,如果平时不重视压力的及时缓解,不但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受到影响,甚至有可能导致精神抑郁的情形出现。
虽然每个人的压力来自不同的方面,但平时的空闲时间都应该尽量多做一些轻松欢快的事情,比如和朋友喝酒聊天或者到KTV高歌一曲,都是比较有效果的解压方式,但前提是没有等到压力爆棚的时候做这些解压的事情,或者说很大程度上只是起到缓解的作用而不是直接消除压力,两者之间还是存在本质差异的。
总而言之,不管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了压力的产生,都应该积极主动面对压力造成的困扰,只有保持阳光的心态才能避免受到压力的持续伤害,关键是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要不定期的采取一些缓解措施,尽量不要等到难以承受的程度才去寻求解压的方式方法。
作者\元气网
最近,你是否被「夏打盹」所困扰?一到中午就哈欠连天,身体健康的人不用太在意,而有「三高」病史的人,若出现打盹、乏力需要引起重视:这可能是提示中风的征兆。
中风来临前的6个征兆
在高温天气里,人体大量排汗、体内水分流失,使血液的黏稠度增高、影响脑部供血。有研究表明,当气温上升到32°C以上时,脑中风的发生率较平时高出66%。中风并不是突然「到访」的,它来临前可能会有这些征兆。
1.老打盹
根据临床观察,约有70%以上的中风患者发病前5〜10天内会出现频繁打盹现象,这是大脑严重缺氧发出的求救信号。
所以在炎热夏季,有「三高」病史的中老年人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出现频繁打盹,且伴有头晕、乏力等症状,最好尽快就诊。
2.拿不稳
手中拿着的东西忽然落地,并不一定是老了没有力气,也可能是中风的预兆。因大脑中支配上肢功能的区域很大,脑部血栓形成后容易影响到手的功能。
3.舌头歪
脑供血不足时,可能出现被压迫的舌神经功能消失,导致舌尖偏向左侧或右侧,说话、吹口哨漏风。
推荐阅读:炎夏防中暑之外,为何更要注意突发性心血管疾病?
4.说不出
当血栓阻塞在「语言表达区」时,也会出现语言障碍。可能表现为口齿不清或难以把话说出来,但却「心里明白」,或是很难理解别人所说的话。
5.看不清
如果血栓堵塞视神经和视皮层供血血管,会突然出现短暂性双目失明或视物模糊等「一过性」视力障碍。一般视力问题通常出现在单侧,也有可能两只眼都无法向左(或右)看。
6.腿发软
下肢突然无力,可能是中风的先兆。腰椎间盘突出引起下肢无力时常伴有麻木感、疼痛感,而中风前兆引起的是腿发软,无明显疼痛。
识别中风「120」原则
「三高」人群、烟民、长期喝酒的人、肥胖者,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建议用「120」原则自查一下。
■1看:看看脸的两边是否不对称,出现口角歪斜。
■2查:双手平举,检查两只手臂是否单侧无力、不能抬起。
■0(聆)听:请患者说话,听听他是否口齿不清,说不明白。
如果有以上任何症状突然发生,就要立刻拨打119急救电话。在急救车到来之前,患者应平躺或侧卧,头部歪向一边,避免呕吐物堵住呼吸道,不要随便吃药,更不要运动锻炼,应安静等待救援。
7件事预防九成中风
发表在《柳叶刀》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控制好几个主要的高危因素,九成中风可以预防。尤其是「三高」患者,药物治疗配合生活干预的效果更好。
1.控制好血压:可减少48%的中风
■限盐:每日摄盐量小于6克,减少烹调用盐及含钠高的调味品如味精、酱油。
■补钾:钾元素可帮助人体抵抗盐中钠元素所造成的血压升高和血管损伤,建议每日钾摄入量为3.5~4.7克,可多吃苋菜、花生等食物。
推荐阅读:高血压这「沉默的杀手」常见的4种并发症
2.控制好血脂:可减少27%的中风
■总胆固醇和「坏」胆固醇偏高:限制食物中的胆固醇含量,最好不吃动物内脏、脑、蛋黄、鱼子酱、虾酱,以及螃蟹、鱿鱼等无鳞鱼类食物。
■甘油三酯偏高:植物油优选橄榄油、菜籽油,每天摄入食用油不超过20克;不吃肉眼可见的肥肉或动物油脂、奶油;尽量不吃或少吃甜食以及所有含糖饮料等,过多摄入的糖分会在体内转化成甘油三酯。
3.控制好血糖:可减少4%的中风
■多吃杂粮蔬菜:大部分杂粮、杂豆、薯类,都比白米白面的血糖反应低。糖尿病患者将一部分精白米面换成杂粮有利于控制血糖。
■先菜后饭,且多菜少饭:进餐顺序对血糖影响很大,建议先吃少油烹调的蔬菜,再吃一点鱼、肉、豆制品,最后再吃主食。并且最好多吃菜,少吃饭,一小口饭配一大口菜肴。
4.多运动:可减少36%的中风
除了高血压,缺乏体力活动也是重要危险因素,建议每周坚持运动3〜5次运动,每次30分钟以上。
拍类运动如羽毛球、乒乓球,游泳、跑步都是不错的选择。
5.饮食健康:19%的中风可预防
《柳叶刀》发布全球饮食领域的一项大规模研究显示,对健康伤害最大饮食方式,是食盐摄入过多、杂粮和水果摄入过少。
■半斤水果:建议每日摄入水果200克〜400克,大概每天一个苹果搭配一个橙子或者香蕉,或者是200克的葡萄加上一个雪梨。
■一把杂粮:建议每天吃够125克杂粮。将食物中的精米和白面替换为杂粮,如豆类、全谷物、薯类,就比较容易达到这个目标。
6.戒菸、限酒:分别减少12%和6%的中风
吸烟和二手烟都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最好戒菸。
不少人认为少喝点酒对健康可能无害。但2018年8月,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刊登的一项涉及全球2800万人的研究指出,饮酒没有「安全值」,只要喝了就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最好滴酒不沾。
7.释放压力:可防6%的中风
听音乐、读书、修剪花草、冥想等方式,都有利于清空大脑垃圾,起到放松的作用。
【元气网】授权转载 原文出处【老犯困、打瞌睡是夏天太热害的?可能是中风悄悄来临】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