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鸡血150克,嫩豆腐250克,麻油10克,葱花、酱油、味精适量。
做法
将鸡血蒸熟切成5分硬帀直径大小的方块,清水洗净。
嫩豆腐切小块,放开水锅内稍烫后捞出沥水。
锅内放入汤烧开,倒入鸡血、豆腐,至豆腐漂起加调料,烧开后淋少量麻油盛碗即成。
服法
日常食用。
性味归经
鸡血,血菜中的珍品,性平,味咸,无毒,归心、肝、肾、肠经。
食性配伍
鸡血加上和中益气之豆腐,对气短食少、体质虚弱之人有调补作用。
养生堂提示
此汤能和中益气,养血安神,活血祛风。适用于支气管炎、哮喘、慢性肝炎和功能性子宫出血,食少及老人小儿体质虚弱者。鸡血性平,味咸,能祛风、通络、活血、养血、安神。适用于丹毒、支气管炎、溃疡等。
一、儿科
1、葱姜酒
[配方]生姜、葱白各30克,食盐6克,白酒15毫升。
[制法]将前3味捣烂如糊状,入白酒调和均匀,用纱布包好。备用。
[功用]疏散风寒。
[主治]小儿风寒感冒。
[用法]外用。取上药酒包涂擦小我儿前胸、后背、手心、脚心、腋下、肘窝等处各涂擦1遍后让小儿静卧。
[附记]引自《民间百病良方》。验之临床,确有良效。
2、荸荠酒
[配方]鲜荸荠10个,米酒(酒酿)100毫升。
[制法]先将荸荠洗静、去皮、切片、与酒酿一同入锅,加水适且,煮熟即可食用。
[功能]清热解毒。
[主治]小儿热感冒、水痘、麻疹等。
[用法]口服。顿服,日服1-2剂。亦可连渣食用。
[附记]引自《民间百病良方》。临床验证有效。
3、红枣酒
[配方]红枣250克,羊脂25克.黄酒250毫升。
[制法]先将红枣用水煮软后倒去水,再加入羊脂和黄洒,煮1-3沸后,倒入罐内密闭贮存7天后,即成。
[功用]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清热解毒。
[主治]小儿低热(气血两虚型)。
[用法]口服。每次食枣3-5枚,日服2次。连用7-8大。
[附记]引自《民间百病良方》。验之临床多效。
4、糯米酒
[配方]糯米酒100毫升。
[制法]将上面隔水炖温,备用。
[功用]透疹。
[主治]小儿麻疹初起者。
[用法]口服。趁热温服,服后盖被,汗出疹透。
[附记]引自《民间百病良方》。验之临床多效。
5、外擦药酒方
[配方]七叶一枝花(药用根茎)、白酒、食醋各适量。
[制法]将上药研成细末,用白酒,食醋各半调和成软膏状,备用。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止痛。
[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用法]外用。每取药酒膏涂擦患处,日涂擦数次。
[附记]引自《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验之临床,坚持用药,屡收良效。
6、七味药酒方
[配方]白芷、当归、赤芍、红花、生地黄、石胡荽各30克,樟脑粉15克,大曲酒500毫升。
[制法]将前7味研为粗末,置有盖瓷缸内,再将大曲酒烫热冲入。密封,每天振摇1次,浸泡10天后,即可使用。
[功用]活血祛风、温经通络。
[主治]小儿下肢麻痹证(中后期)。
[用法]外用。每日早、中、晚各以小瓷杯取药酒适量,隔开水烫热,用脱脂药棉蘸药酒涂擦患处,以擦至皮肤微红为度。
[附记]引自《百病中医熏洗熨掠疗法》。个人认为: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最好配合内治,针灸,按摩等综合疗法,可望提高疗效,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二、妇科
1、排卵酒
[配方]柴胡6克,赤芍、白芍、鸡血蘑、坤草、泽兰。苏木、刘寄奴、怀牛膝。生蒲黄、女贞子、覆盆子、菟丝子。枸杞子各10克,黄酒1000毫升。
[制法]将前14味捣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黄酒,密封,经常摇动,浸泡14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补益肝肾、活血调强、促排卵。
[主治]肝肾失养、气滞血瘀引起的卵巢机能不足,不孕等
[用法]口服。每次服30毫升,日服2次。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验之临床,坚持服用,确有良效。凡胃肠道有溃疡出血者忌服。
2、宜男酒
[配方]全当归。茯神、枸杞子、川牛膝、杜仲、桂圆肉、核桃肉、葡萄干各30克,白酒2500毫升。
[制法]将前8味捣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水
[功用]补肝肾、益精血。
[主治]肝肾亏虚。滴血不足的月经不调、婚后不孕之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10毫升,日服2次。
[附记]引自《同寿录》。饮酒期间直忌房事或避孕。《药酒汇编》方中无茯神、葡萄干,有茯苓30克。
3、益母当归酒
[配方]益母草200克,当归100克,白酒1000毫升。
[制法]将前2昧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养血调经。
[主治]血虚闭经。
[用法]口服。每次服20毫升,日服1-2次,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验之,临床,多效。
4、调经酒
[配方]当归、吴茱萸、川芎各24克,炒白芍、白衣苓、陈皮、延胡索、丹皮各18克,香附(醋炒)、熟地黄各36克,小茴香、砂仁各12克.白酒1500毫升,
[制法]将前12味捣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水蒸煮2小时,静置24小时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活血凋经、开郁行气。
[主治]月经不调、腹内疼痛或小腹内有结块、伴有胀、满、痛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20毫升,日服2次。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验之临床,确有良效。
5、冬茸补肝血露
[配方]丹参30克、川芎首乌、甘草、获神各12克、枸杞子、白豆蔻、五味子各9克,鹿茸6克,白术(焦)、莲子肉、远志、当归、生地黄、石窟蒲各15克,白糖250克,白酒2500毫升。
[制法]将前15味捣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和白糖.密封,隔水蒸煮3小时,离火待冷,理土中3日出火毒浸泡5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补血益精、活血通络。
[主治]肾阳虚、精血不足、瘀血停滞所致的经闭、崩漏月经不调、亦日带下,腰腿酸痛、于血痹症等,阳虚精血不足的不孕,不育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15-30毫升,日服3次。
[附记]引自《全国中成药处方集》。验之临床,确有良效。
6、育阴酒
[配方]钩藤、生地、沙参、麦冬、当归、茯神、桑寄生各9克,生龟板、生牡好、生鳖甲各12克,生龙骨、阿胶各9克,羚羊角粉3克(研未冲入)。白芍9克,黄酒300毫升。
[制法]将前14味,先将生龟板、《牡蛎、鳖甲、龙齿加水煎l小时,然后将余药和黄酒加入同煎,取出400毫升,备用。
[功用]育阴潜阳、镇肝熄风。
[主治]子痛(肝风内动型)。
[用法]口服。每日1剂,分3次服,各冲人羚羊角粉1克。
[附记]引自《临床验方集》。笔者祖传秘方。
7、调经消胀酒
[配方]制香附、红花、小茴香各12克,当归、炒茜草、鸡血藤各18克,月月红、益母草各36克,米酒1500毫升。
[制法]将前8味捣为粗末,置容器中,加入米酒,密封,浸泡10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活血调经、理气消胀。
[主治]气滞血瘀所致的经前乳胀,月经不调,痛经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30毫升,日服3次。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验之临床,屡收良效。
8、催乳酒
[配方]猪蹄(熟炙切细)2个,通草30克,米酒500毫升。
[制法]上药用水酒浸渍即可。
[功用]催乳。
[主治]乳汁全无。
[用法]口服。每日1剂,慢慢饮服。不愈再饮。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验之临床之多效。
9、枯萎催乳酒
[配方]全栝美(黄大者)1枚,白酒55毫升。
[制法]将上药捣烂,入白酒,煎至减半,去渣,候温,备用。
[功用]催乳。
[主治]产后乳汁不下,或过少。
[用法]口服。不拘时,随量温服。
[附记]引自《圣济总录》。
三、骨科
1、骨质增生酒
[配方]岩马桑、钩藤根、四块瓦、见血飞各30克,野养麦、威灵仙根、五香血藤、鹿衔草、凤仙花根、地龙、土瞥虫各40克,水冬瓜根皮、淫羊蕾各60克,川红花、青藤香、三七各20克,55度白酒2500毫升。
[制法]将前16味洗净,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10天后即可取用。
[功用]舒筋活络,散瘀止痛。
[主治]增生性或肥大性关节炎。
[用法]口服。每次服15-20毫升,日服3次。
[附记]引自《百病中医膏散疗法》。
2、三七跌打酒
[配方]大田七、血竭、琉珀各120克,大黄、桃仁、泽兰、红花、当归尾、乳香、没药、秦艽、川续断、杜仲、骨碎补、上鳖虫、苏木、无名异、制自然铜。马饯子(炸黄去毛)各150克,七叶一枝花90克,三花酒(白酒)15千克。
[制法]将的20昧切片,置容器中,加入三花酒,密封,浸泡两个月以上,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口服。每次服15-30毫升,日服1-2次。外用。若肿疼者,擦患处,每日擦2-3次。创伤破口者,用消毒纱布或棉垫浸透敷之,绷带包扎,每日换药1次。
[附记]引自《正骨经验汇萃》。孕妇忌口服。
3、追风活络酒
[配方]红曲、紫单、独活、红花、天麻、补骨脂(盐制)、血竭、川芎、乳香、没药、秦苞谷20克,当归、防风各30克,木瓜、杜仲(盐制)、小膝、北刘寄奴、制草乌、土鳖虫、白在各10克,麻黄30克,白糖800克,白酒1500毫升。
[制法]将前21味.除红曲、紫草外,血竭、乳香、没药共研成细末,过筛混匀,余16味酌予碎断。上药各药与白酒、白糖同置罐内,于水浴中加热煮沸后,再入缸中,密封,浸泡30天后,滤取酒液,残渣压榨后回收残液中的酒液,合并滤过,贮瓶备用。
[功用]追风散寒、舒筋活络。
[主治]受风受寒、四肢麻木、关节疼痛、风湿麻痹、伤筋动骨
[用法]口服。每次服10-15毫升,日服2次。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孕妇忌服。
4、舒筋药酒
[配方]生单身、生半夏、生南星、生川乌、大黄、独活、川椒,桅子、木瓜、羌活、路路通、樟脑各40克,蒲黄、苏木、樟木各30克,红花、赤芍各20克,60%乙醇20.48千克(留少量溶解樟脑)。
[制法]将前17味,除樟脑外,粉碎成粗粉,混匀,用60%乙醇,密封,浸渍40小时后,按渗渡法进行渗施(每分钟3毫升),收集波液;再将樟脑用少量60%乙醇溶解,与渗洗液混匀,滤过即得。以20毫升瓶分装。
[功用]舒筋活络、祛风息痛。
[主治]扭伤、劳累损伤、筋骨酸痛等症。
[用法]外用。取此药酒涂擦伤处,或先热敷后再擦,每日3次。
[附记]引自《山东省药品标准》(中成药部分),外用药,避光保存。
5、伤痛灵擦剂
[配方]三棱、莪术、三七、红花、制草身透骨草各15克、血竭生大黄(急性用9克)、板子(急性用9克)各6克,白兰12克,冰片30克,白酒适量。
[制法]将前11味烘干,共研细末,备用。
[功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主治]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网球肘、纤维组织炎及陈旧性躁、腕关节扭挫伤。
[用法]外用。每取药未适量,用白酒调成稀糊膏状,外涂擦患部,每日涂擦3次。药层干后洒白酒,保持湿润,促使药力透入。
[附记]引自《百病中医熏洗熨擦疗法》。本方系笔者祖传四代秘方。验之临床,用于上述各症,皆有良效,尤以软组织损伤、扭挫伤效果最佳。通常用药、急性3-7天,慢性7-10天均茯痊愈或显效。
6、跌打风湿药酒
[配方]勒党根、小棵蔷盛根各25克,山花椒根24克,三花酒(50度白酒)500毫升。
[制法]将前3味切碎,置容器中,加入三花酒、密封,浸泡15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散风祛湿、活血止痛。
[主治]急性扭挫伤及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
[用法]口服。急性扭挫伤,首次服100毫升,以后为每次服200毫升,日服2次。同时取适量药酒外擦患处,日擦3次。余为每晚临睡时服100毫升,或每服50毫升,日服1次。20天为1疗程。
[附记]引自《中药制剂汇编》。病重者可连续服用l-2个疗程。若服酒过程中,出现咽喉燥热,停药数天后,可继续服用。
7、外用扭伤药酒
[配方]肉桂2.4克,川乌36克,红花2.4克,草乌36克,苏梗、麻黄、白附子、伸筋草、舒筋草、海风藤、威灵仙、蔓荆子、土牛膝各60克,防风、木香、乳香、没药、台乌、本通、荆芥各36克.当归、川芍各48克,五加皮96克,白酒7000毫升。
[制法]将前23味捣为粗末,置容器中,用白酒分2次浸泡,第1次以淹过药面少许为度,7天后过滤;所剩白酒全部加入药渣内浸泡3天以上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混匀即成。在浸泡过程中。应密封,并随时振动,以加速药性释出。
[功用]活血散瘀、行气止痛。
[主治]扭挫闪伤及跌打损伤。
[用法]外用。每取药酒适量外擦患处,日擦3次。
四、美容
1、白鸽滋养酒
[配方]白鸽1只,血竭30克,黄酒1000毫升。
[制法]将白鸽去毛及肠杂,洗净,纳血竭(研末)于鸽腹内针线缝合,入砂锅中,倒入黄酒,煮数沸令熟,候温,备用。
[功用]活血行瘀、补血养颜。
[主治]干血痨(面目黑暗、骨蒸潮热、盗开、颧红。肤糙肌瘦、月经涩少)。
[用法]口服。每次服15毫升,日服2次,鸽肉分2次食之。
[附记]引自《民间百病良方》。
2、美容酒
[配方]人参、当归、玉竹、黄精、何首乌、枸杞子各30克,黄酒1500毫升。
[制法]将前6味切片或捣碎,置容器中,加入黄酒,密封,经常摇动,浸泡7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润肤乌发、健身益寿。
[主治]容颜憔悴、面色不华、身体赢弱、皮肤毛发干燥、甚则须发拈稿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20毫升,日服2次。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
3、健康补肾酒
[配方]熟地黄、桂圆肉、地骨皮、当归、牛膝各120克.沙苑子(炒)、杜仲(盐炒)、巴戟天(去心盐炒)、枸杞子、菟丝子(炒)、楮实子(炒)、韭菜子
[制法]将前14味共制为粗末,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和蔗糖制成的糖酒作溶作剂,密封,浸渍48小时后,按渗漉法,以每分钟1-3毫升的速度进行渗漉,收集流液,静置,滤过,即成。
[功用]补肾益脾、强健腰膝。
[主治]脾肾虚弱、腰膝酸软、年老体虚、精神疲倦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20-30毫升,日服2次。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风寒感冒患者停服。
4、轻身酒
[配方]何首乌60克,全当归、肉苁蓉、胡麻仁、生地黄各30克,蜂蜜60克,白酒2000毫升。
[制法]将前5味共制为粉末,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日振摇数下,浸泡14天后。过滤去渣,加入蜂蜜,拌匀,即成。
[功用]益精润燥。
[主治]腰肪酸软、头昏目暗、肠燥便秘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10-20毫升,日服3次。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
5、助阳益寿酒
[配方]老条党参、熟地黄、枸杞子各20克,沙苑子、淫羊藿、公丁香各15克,远志肉10克,广沉香6克,荔子肉l0克.白酒lOOO毫升。
[制法]将前9昧共制为粗末,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置阴凉干燥处,经3昼夜后,稍打开口盖,再置文火上煮百沸,取下稍冷后,加盖,再放入冻水中拔出火毒,密封后置干燥处,经21天后开封,去掉药袋,即可饮用。
[功用]补肾壮阳、益寿延年。
[主治]肾虚阳痿、腰膝无力、头晕眼花、心悸、遗精、早泄、面色发白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空腹温服10-20毫升,每日早、晚各服1次。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无明显症状,且体质偏阳虚者.常服之,有“益寿延年”之功。
6、常春酒
[配方]常春果、枸杞子各200克,白酒1500毫升。
[制法]将前2味拍裂,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益精血、乌须发、悦颜色、强腰膝。
[主治]须发早白、身体虚弱、腰冷痛、妇女经闭等。
[用法]口服。每次服20-40毫升,日服3次。
[附记]引自《民间百病良方》。
五、内科
1、苦参解毒酒
[配方]苦参45克,生甘草15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将上药用白酒煎至减半,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引吐解毒。
[主治]食物中毒。
[用法]口服。任意随量饮之,得吐则愈,不吐再饮或探喉引吐之。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
2、祛风药酒
[配方]生地、当归、枸杞子、丹参各30克,熟地45克,茯神、地骨皮、丹皮、白芍、女贞子各15克.薏苡仁、杜仲、秦艽、川续断各23克,牛膝12克,桂枝8克,桂圆肉120克,黄酒2000毫升。
[制法]将前17味切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黄酒.密封,隔水加热,浸泡7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补肝肾壮筋骨、祛风除湿、凉血清热。
[主治]腰膝酸软、筋骨、关节酸痛,或刺痛、兼见头晕、心悸、睡眠不安、面色不华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10-20毫升,亦可视酒量酌增,每日早、晚各服1次。
[附记]引自《惠直堂经验方》。验之临床,确有良效。
3、加味养生酒
[配方]牛膝、枸杞子、生地、杜仲、菊花、白芍、山萸肉各60克,五加皮、桑寄生各120克,木瓜、当归身各30克,桂枝9克,龙眼肉240克,烧酒15千克。
[制法]将前13味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烧酒。密封.浸泡7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补肝肾、祛风湿、舒筋活络。
[主治]肝肾精血不足,兼感风湿引起的头晕、白暗、腰膝疼痛无力、四肢麻木作痛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15-30毫升,日服2次。
[附记]引自《惠直堂经验方》。验之临床,确有良效。
4、壮骨酒
[配方]淫羊藿、巴戟大各25克,鸡血藤50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将前3昧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20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补肾强筋、活血通络。
[主治]肢体麻木、瘫痪、风湿痹痛及跌打损伤等。
[用法]口服。每次服10-15毫升.日服2次。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验之临床,坚持服用.每收良效。
5、人参蛤蚧酒
[配方]人参9克,蛤蚧1对,低度白酒1000毫升。
[制法]将上药焙干捣碎,纳纱布袋内,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后即可取用,待用之1/3量后,再添白酒至足数即可。
[功用]补肺肾、定喘咳。
[主治]久咳肺肾两虚、咳嗽气短、动则喘甚。言语无力、声音低微。
[用法]口服。每次空腹约20-30毫升,每日早、晚各服1次。
[附记]引自《卫生宝鉴》。本方系由人参蛤蚧汤改制而成。二药以酒制,进补甚迅捷,功效更大。凡临床久病咳嗽、上气喘满、 心烦不安、身倦乏力、心悸气短、身体赢弱、面目浮肿者均可选用。验之临床,每收良效。
6、回阳酒
[配方]肉桂、公丁香、樟脑各30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将前3味捣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每日振摇1次,浸泡15天后,过滤去渣备用。
[功用]回阳救逆、温经散寒。
[主治]急性腹痛、呕吐、泄泻、两腿挛急疼痛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用温开水冲服10毫升,日服2次。同时亦可用药棉球蘸药酒外擦肚脐和腿痛处。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验之临床,内外合用,奏效颇捷。
临床观察表明,许多贫血患者,血红蛋白低下是由于身体内某一造血原料不足引起的。只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贫血,补充相应的造血原料,贫血就能纠正。而补充原料,大部分患者只要注意饮食就能办到。
(1)缺铁性贫血.需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这类食物有:猪肝、牛肝、鸡鸭肝、猪腰、猪肚、牛腰、牛肺、牛肉汁、蛋黄粉、银鱼干、黄鱼干、鱿鱼、海蛰、虾米与虾仁等荤菜;菠菜、油菜、荠菜、金针菜、韭菜、芹菜、豆腐皮、豆腐干,以及桃、橘、枣等。以上食物以猪肝、牛肝、鸡鸭肝最佳。
(2)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应补充动物肝及肾、瘦肉、绿叶蔬菜等。
(3)蛋白质供应不足引起的贫血,应补充瘦肉、鸡、鸭、牛羊肉,以及豆类制品。
需要说明的是,贫血患者的胃肠功能一般处于低下状态,补充食物时应逐渐增加,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引起消化吸收不良。
食谱举例:
早餐:红糖小米粥(或牛奶),咸面包、五香茶蛋、水果1个;
午餐:红烧鱼、香菇炒油菜、鸡血豆腐汤、米饭、桔子1个;加餐:红枣银耳羹;
晚餐:水饺(猪肉小白菜馅)、卤猪肝、呛莴笋胡萝卜、水果1个。
、)★红枣水,用20来颗红枣煲水喝,有点甜甜的,一天喝很多次也没关系,又简单,还有就是红桃k,也是不错的,
常见的补血食品有黑豆、发菜、胡萝卜、面筋、菠菜、金针菜、龙眼肉等,补血饮食有炒猪肝、猪肝红枣羹、姜枣红糖水、山楂桂枝红糖汤、姜汁薏苡仁粥、黑木耳红枣饮料等。
1、红枣煲水,水开后放红塘,煮一下,最后放鸡蛋就好了,
2、黑木耳+冰糖,蒸着吃,很补血的
乌骨鸡
赤豆,带皮的花生米,黑木耳,红枣一起烧汤
铁是造血的主要原料之一,补血首先就要补铁。补血先要从食补开始,选择含铁丰富,铁吸收率高的食物:
单位:毫克/100克食物
食品
铁
小米
4.7
大米
0.7~1.8
芹菜
8.5
油菜
3.4
菠菜
2.5
黄豆
11.0
菜花
1.8
白萝卜
1.9
胡萝卜
1.9
海带
158.0
紫菜
32.0
黑木耳
185.0
香菇
23.0
蛋黄
7.0
蚕豆
7.0
瘦猪肉
2.4
牛肉
3.2
羊肉
3.0
猪肝
25.0
鸡肉
1.5
牛乳
0.1
一般来说动物性食品铁吸收率较高,大约20%左右,植物性食物吸收率低,约在10%以下。鸡蛋中的铁吸收率低,所以不能满足于吃鸡蛋。大豆中的铁吸收率高,可适量食用。
早晨菜单
1、
花生油炒木耳。此菜可通气、清血、通血。
做法:花生油下锅,待热时放下姜片炒,二分钟左右放下木耳,加些盐和味素(味精)。
2、
花生油炒菠菜,此菜用在早晨可补血。
中午莱单
1、
胡萝卜、花生仁用花生油炒,此菜可补脑。
2、
豌豆、冬粉、豆腐煮汤,此菜可通气、补血。
晚餐莱单
1、
莴菜(莴笋)用花生油炒。
2、
胡萝卜、白萝卜、木耳、香菜加些麻油(香油)煮汤。此菜可通气、清血。
另外以下蔬菜也能起到补血的作用
金针菜铁质含量丰富,还有维生素A、B1、C和蛋白质、脂肪及秋水仙碱等营养素。
龙眼肉又称桂圆肉,铁质丰富且含有维生素A、B及葡萄糖、蔗糖等,产后妇女吃龙眼汤、龙眼胶、龙眼酒之类也是很好的补血食物。
咸萝卜干萝卜干所含的维生素B极为丰富,铁质含量很高。
黑豆黑豆又称乌豆,可以生血、乌发,产后也可用乌豆煮汤。
发菜色黑,内含铁质,所以能补血,妇女产后也可用发菜煮汤做菜,作为补血之用。
胡萝卜即红萝卜,含有维生素B、C,且含有一种特别的营养素胡萝卜素,对补血极有益,所以胡萝卜煮汤是很好的补血汤饮。
菠菜含铁质、胡萝卜素极为丰富,所以菠菜可以算是补血蔬菜中的重要食物。
其他含有铁质的食物,在果类中以葡萄干、李子干、杏子干、桃子干为最多。
患有贫血的人,会出现皮肤粘膜苍白、头晕、眼花、耳鸣、乏力、心慌、气促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后果会很严重
含铁丰富的食物主要包括肝脏、肾脏、心脏、胃肠和海带、紫菜、黄豆、菠菜、芹菜、油菜、番茄、杏、枣、橘子等均含有丰富的铁质,民间也常用桂圆肉、大枣、花生内衣作为补血食品。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只有二价铁离子才能被人体吸收。在酸性环境下,三价铁易转变为易溶于水的二价铁,如果老年人体内缺乏胃酸,铁的吸收便会受到阻碍。所以,为了促进铁质的吸收,还应吃一些酸性的食物,如西红柿、酸枣、酸黄瓜、酸菜等。
维生素C也可促进铁质的吸收和利用。因此,可多进食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B族维生素(维生素B12、叶酸)是红细胞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物质,动物肝脏和瘦肉中含量较多,绿叶蔬菜等也含有叶酸,可多食用。
蛋白质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贫血病人应多食用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鱼类、蛋类、黄豆及豆制品等。
患贫血的病人往往食欲不佳或消化不良,因此,要特别注意饮食的色、香、味、以促进患者的食欲。事实上,美味的菜肴,对胃酸分泌也有促进作用。
、、、
正常生理条件下人体的铁来源于食物:瘦肉、蛋类、动物肝脏、豆类、海带、木耳、香菇等食品含铁丰富、奶类含铁最低。正常人食物中每天含铁为10毫克。人体内有储存铁,需要有长期的铁的丢失,才能发现贫血。失血1毫升,铁丧失0.5毫克。而每天人真正吸收的铁也就是1.0~1.5毫克。慢性失血更容易贫血。
补血的食物以含有铁质的胡萝卜素为最佳,有的人以为常吃蔬菜类才会变成贫血,这是错误的观念,植物性的食物,不但含有铁质、胡萝卜素及其它养分,还有消化吸收的优点,而许多食物铁质含量很丰富,如黑木耳、紫菜、发菜、荠菜、黑芝麻、莲藕粉....等。
以下是常见的补血食物
黑豆
我国古时向来认为吃豆有益,尤其是黑豆可以生血、乌发,黑豆的吃法随各人之便,产后可用乌豆煮乌骨鸡。
发菜
发菜色黑似发,质地较发粗而滑,内含铁质所以能补血,常吃又能使发乌黑,妇女产后也可用发菜煮汤做菜,作为补血之用。
胡萝卜
胡萝卜即红萝卜,日本人称作人参,含有维生素B、C,且含有一种特别的营养素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对补血极有益,所以把胡萝卜煮汤,是很好的补血汤饮。
面筋
民间食品庄、素食馆、卤味摊都有供应,面筋的铁质含量相当丰富,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美味食品。
菠菜
又称菠菱菜,是有名的补血食物,含铁质的胡萝卜素相当丰富,所以菠菜可以算是补血蔬菜中的重要食物,其他含有铁质的食物,在果类中以葡萄乾、李子乾、杏子乾、桃子乾为最多。
金针菜
金针菜含铁数量最大,比大家熟悉的菠菜高了二十倍,铁质含量丰富,其他还有维生素A、B1、C、蛋白质、脂肪及秋水仙醉碱等营养素并有利尿及健胃作用。
龙眼肉
龙眼肉就是桂圆肉,福肉,每年夏季并有新鲜龙眼上市,这是民间熟知的补血食物,因为所含铁质丰富而且还含有维生素A、B、葡萄糖、蔗糖等能治疗健忘、心悸、神经衰弱之不眠症,产后妇女吃龙眼汤、龙眼胶、龙眼酒之类也是很好的补血食物。
咸萝卜乾
萝卜乾本来就是有益的蔬菜所含的维生素B,极为丰富,铁质含量很高是第一级的养生食物,虽然常年供应既咸且爽,吃起来特别有一种风味,营养又多,其铁质含量除了金针菜之外超过一切食物。
贫血在祖国医学属“虚证”范畴,虚证常见有血虚、气虚、阴虚、阳虚等。患者可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适宜的食疗方法进行调治:
1)龙眼肉15克,红枣3--5枚,粳米100克。同煮成粥,热温服。此方养心补脾,滋补强壮。
2)新鲜羊骨2斤(1000克),粳米200克。羊骨洗净捶碎,加水熬汤,去渣后,入粳米共煮成粥。食用时中适量调米温服,10-15天为一疗程。此方补肾壮骨。
3)糙糯米100克,薏苡仁50克,红枣15枚。同煮成粥。食用时加适量白糖。此方滋阴补血。
4)制首乌60克,红枣3--5枚,粳米100克。先以制首乌煎取浓汁去渣,加入红枣和粳米煮粥,将成,放入红糖适量,再煮一、二沸即可。热温服。首乌忌铁器,煎汤煮粥时需用少锅或搪瓷锅。此方补肝益肾,养血理虚。
5)、鸡蛋2个,取蛋黄打散,水煮开先加盐少许,入蛋黄煮熟,每日饮服2次。此方补铁,适用于缺铁性贫血。
6)猪肝150克,菠菜适量。猪肝洗净切片与淀粉、盐、酱油、味精适量调匀,放入油锅内与焯过的菠菜炒熟,或用猪肝50克洗净切片,放入沸水中煮至近熟时,放入菠菜,开锅加入调米,吃肝吃菜喝汤。此方补铁,适用于缺铁性贫血的一款“补血菜”。
很多人不清楚炒热血应当如何去做,再再加热血中的味儿会较为重,让大家手足无措,实际上炒热血的情况下最好放小量朝天椒,由于朝天椒能够 去去异味,提升味儿的芳香,在做的情况下只需要提前准备一些中草药材,在准备好油,盐,鸡精和木薯淀粉,再加小量的肉会让味儿更美味。
炒鸡血的家常做法
炒热血
原材料
熟热血250克,川芎3克,羌活3克,肉沫50克,油75克,生抽5克,盐、米酒、鸡精各适当,淀粉和面粉15克,酸菜鱼火锅150克,韭菜苔少量。
作法
1、将熟热血割成1公分小三角,用冷水洗后,控干。
2、将川芎、羌活用热小水泡软。
3、将锅放置灶火上烧开,再倒进油,油烧后资金投入肉沫、川芎、羌活爆锅,加上料酒、生抽、酸菜鱼火锅、盐,再添加精盐、鸡精、韭菜苔,最终用湿淀粉勾芡即成。
特点
活血化瘀通脉。醇正芳香。
炒鸡血的家常做法
鸡肠旺
原材料
鸡珍100克是,热血1块,鸡肠120克是,泡菜40克是,莴笋100克是,蒜仁2粒,姜5克是,辣椒干适当,笋丝25克是,沙拉油2一茶匙,麻椒1/2汤匙,辣酱1一茶匙,豆瓣酱1一茶匙,大骨汤300㏄,白砂糖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