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帮你找到大肠俞穴,按摩能促进健康

时间: 2023-03-30 18:53:52

帮你找到大肠俞穴,按摩能促进健康

大肠俞穴是我们在按摩、推拿、针灸的时候都会用到的一个穴位,通过按摩大肠俞穴能够很好的促进肠胃健康,对于腰部容易出现的一些不适,都可以通过大肠俞穴来改善,那么具体大肠俞穴在什么位置,我们按摩大肠俞穴有什么好处,一起看看吧。

按摩大肠俞穴是非常不错的,不过在对大肠俞穴进行按摩之前,我们需要找到大肠俞穴的准确位置才行,首先大肠俞穴位于人体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位置,归属足太阳膀胱经的一种。要想对该穴位进行取穴,患者需要采用俯卧的方式,在患者第四腰椎棘突下,腰阳关旁开1.5寸处,约与髂嵴高点相平的位置即是大肠俞穴的准确位置,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来按摩大肠俞穴,这对我们的健康是有帮助的。

而且实际上按摩大肠俞穴可以用来治疗消化系统方面出现的疾病,患有肠炎,痢疾,便秘,消化不良、腹痛、腹胀,肠梗阻等疾病的患者,可以用艾条温灸大肠俞穴十来分钟,即可帮助缓解消化系统疾病所导致的不良症状,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出现了一些肠胃方面的不适情况,那么就不妨试试按摩大肠俞穴,可以改善。同时大肠俞穴有治疗精神系统疾病的功效。患有腰脊痛、坐骨神经痛的病人都可以每天用艾炷灸上5至7壮,坚持数日后,疼痛现象明显会减弱,可以很好的止痛,而且大肠俞穴还可以用来治疗泌尿生殖系统方面出现的不良症状,如果有朋友在生活中有遗尿,肾炎,淋病等现象,也可以用温针灸上几壮,坚持一段时间后,即可帮助治愈该症状,所以说大家在平时就应该多按摩大肠俞穴,效果很强。

大肠俞穴作为重要的一个穴位,是我们人体中很重要的,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应该经常的去按摩大肠俞穴,能够很好的保护我们的肠胃健康,而且还可以通过大肠俞穴来促进肾脏健康,所以说我们按摩大肠俞穴是很不错的,养生效果很强。

按这5穴道 腰、膝盖痛、便秘一次改善

上班族久坐、经常搬运重物、运动伤害等都可能导致腰酸问题发生,中西医师表示,慢性疼痛问题可借由穴道 *** 进行日常保健,都有助纾缓酸痛不适。

穴道指寸测量法:

感善腰痛、膝痛、便秘的穴位包括: 

1. 肾俞穴:

为余第二腰椎旁(于肚脐正后方),脊椎左右两侧约两指宽处。

*** 方式: (力道:适度/时间:左右各1~3分钟)

(1)直接以手指按揉「肾俞穴」。 (2)双掌摩擦至热后,把掌心贴于「肾俞穴」,上下反复 *** ,至腰部微微发热。 (3)散步时,两手握空拳,边走边击打「肾俞穴」。 (有肾脏疾病者,不可用此叩击法,应该用掌心摩擦温热「肾俞穴」。) 2. 志室穴 :

位于肚脐正后方,位于脊椎左右两侧约四指宽处。适度按压有助活络筋骨、疏通气血,改善酸痛不适。

*** 方式:*** 志室穴用大拇指力道适中按揉穴位,按揉的手法要均匀、渗透,局部会有酸痛感,每次 *** 约2~3分钟即可。

3. 腰阳关穴:

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处。

*** 方式:*** 腰阳关穴用拇指指腹按揉腰阳关穴并做环状运动,每次3分钟。发现腰痛的时候,可以在腰阳关穴的位置热敷,每次敷20~30分钟。如果不能热敷可以采用 *** 的方式,用大拇指在腰阳关穴的位置做环状 *** ,每次按揉100下,可以的改善腰痛的症状。

4. 大肠俞穴:

第四腰椎棘突(约为髋骨最高处),脊椎左右两侧约两指宽凹陷处。除可缓解腰痛外,亦有助缓解便秘。

*** 方式: 仰卧曲膝,拳头置于背后的大肠俞穴,接着再慢慢下压,将两膝并拢倒向左右侧,甚至可集中力量加强 *** 左边的大肠俞穴。

5. 委中穴:

膝盖正后方,膝窝内两条肌肉的正中央位置。可改善腰背疼痛,亦有助于缓解膝关节不适。

*** 方式: (力道:适度 /时间:左右各1~3分钟)端坐垂足。双手轻握大腿两侧,大拇指掐在上,其余四指在下,食指与中指至于膝窝中,用两指指腹,用力向内柔按

医师提醒,轻微的腰部酸痛可借由日常的穴道 *** 来舒缓,但若是在受伤急性期或是疼痛严重时,仍建议积极就诊以改善病因。

腰痛相关问题,建议咨询「复健科、中医」

怎么通过 *** 穴位治疗便秘?

便秘看起来不是什么大事,但是长期便秘也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我们的心情, *** 穴位可以帮助治疗便秘,那么, *** 哪些穴位可以治疗便秘呢?下面给大家分享方法吧。
通过 *** 穴位治疗便秘的方法介绍
1、左右手轮流从心窝到下腹部慢慢地上下搓擦50次。

2、双手掌心从肋骨向背部方向搓擦10次,再从背部向耻骨方向搓擦10次。
3、双手重叠,以脐部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旋转 *** 100次。

4、双手放在脐部上方,作小圆形旋转 *** 10至20次。

5、双手握拳,放在背部“大肠俞穴”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5厘米、上叩击20至30次。

*** 预防便秘,效果良好,但是大家必须每天坚持 *** 1到3次,达到增强肠胃的消化功能,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治便秘。
*** 哪些穴位治疗便秘
1、揉按足三里穴

坐于床上,两膝关节自然伸直,用拇指指腹按在同侧的足三里穴上,其余四指紧附于小腿后侧,拇指适当用力揉按30~50次。

2、按揉肾俞穴

同上坐姿,两手叉腰,拇指向前按于同侧肋端,中指按于肾俞穴,适当用力按揉30~50次。

3、按揉天枢穴

同上卧姿,双手叉腰,中指指腹放在同侧的天枢穴上,大拇指附于腹外侧,中指适当用力按揉30~50次。

4、掌揉中脘穴

仰卧于床上,双腿自然伸直,将右手掌心重叠在左手背上,左手的掌心紧贴于中脘穴上,适当用力揉按30~50次。

5、按揉关元穴

同上卧姿,用一手拇指指腹放在关元穴上,适当用力按揉30~50次。

小知识: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1寸处。

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中脘穴:位于腹中线,脐上4寸处。

天枢穴:位于肚脐旁开2寸处。

关元穴:位于腹正中线,肚脐下3寸处。

便秘食疗方

1、南杏炖雪梨

材料:南杏仁15克,雪梨150克,白砂糖50克。

制作:南杏仁浸泡洗净去皮尖,雪梨削皮切粗件,然后将南杏仁、雪梨、白砂糖同放入炖盅内,隔水炖1小时,待凉喝汤吃梨。

功效:宣肺润肠通便注:糖尿病患者不宜用。

2、香蕉粥

材料:大米50~100克,香蕉200克,蜂蜜适量。

制作:大米洗净,放沙锅内煮粥,煮至600毫升左右,将香蕉去除外皮切成小段状,放入粥中,并放入蜂蜜,共同煮成粥,待凉后,空腹食用。

功效:清热润肠通便。

3、首乌决明茶

材料:决明子30克,大枣1个,首乌30克。

制作:先将首乌、决明子洗净,然后将决明子打碎,与首乌、大枣一同放入沙锅内,煎水代茶饮用。

功效:养血润肠通便。

4、四子通便茶

材料:决明子30克,苏子15克,莱菔子20克,牵牛子5克。

制作:将决明子、苏子、莱菔子、牵牛子同放入有盖杯中,用沸水焗15分钟后待温饮用,可冲泡3~5次,频饮。

功效:行气,软坚,通便。
疾病预防便秘的方法介绍
1.避免进食过少或食品过于精细、缺乏残渣、对结肠运动的 *** 减少。

2.避免排便习惯受到干扰:由于精神因素、生活规律的改变、长途旅行过度疲劳等未能及时排便的情况下,易引起便秘。

3.避免滥用泻药:滥用泻药会使肠道的敏感性减弱,形成对某些泻药的依赖性,造成便秘。

4.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做到劳逸结合。适当的文体活动,特别是腹肌的锻炼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改善,对于久坐少动和精神高度集中的脑力劳动者更为重要。

5.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日定时排便,形成条件反射,建立良好的排便规律。有便意时不要忽视,及时排便。排便的环境和姿势尽量方便,免得抑制便意、破坏排便习惯。

6.建议患者每天至少喝6杯250ml的水,进行中等强度的锻炼,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每天2次,每次15分钟。睡醒及餐后结肠的动作电位活动增强,将粪便向结肠远端推进,故晨起及餐后是最易排便的时间。

7.及时治疗肛裂、肛周感染、子宫附件炎等疾病,泻药应用要谨慎,不要使用洗肠等强烈 *** 方法。
?

腹胀气快速排气法按摩

5 按压脾俞穴、胃俞穴、大肠俞穴功效:具有促进胃肠功能与胃液的分泌,使消化机能活性化,缓和便秘以及肠鸣的功效。主治腹胀气、腹泻、肠鸣、呕吐、痢疾、便血、便秘等脾胃肠腑病证。

位置:脾俞穴在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胃俞穴在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肠俞穴位于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按摩方法:治疗者将两手掌按在俯卧患者的背部,以拇指同时指压左右穴位,按压20下。其下方的胃俞穴、大肠俞穴也同样指压。

 

6 按揉关元穴功效:可缓和消化器官异常所引起的下腹胀气。

位置:关元穴位于身体中心线上,距离肚脐月3指幅下方。

按摩方法:治疗者两手指尖并拢相叠在仰卧患者的下腹部,直到腹部脂肪轻度凹陷,以大“8”字型进行按摩,按揉两分钟即可。

 

7 指压三阴交穴功效:对虚冷所引起的女性特有的下腹胀气有改善效果。

位置:三阴交位于内脚踝约3个指幅的上位。

按摩方法:患者仰卧,轻轻分开双脚。治疗者用手掌包住患者的胫骨,以拇指用力指压患者的穴位处,按压20下即可。

8  揉小腹功效:小腹部分布有肝、脾、肾、胃经和冲脉等经脉,揉小腹能刺激上述经脉,具有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去旧生新之功。现代医学研究则认为,揉腹可使肠胃及腹壁肌肉强健,增加消化液分泌及胃肠蠕动,促进血液循环,以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缓解腹胀气。

位置:小腹。

按摩方法:取仰卧姿势,先用右手掌紧接腹部,左手掌叠于右手上,以大鱼际、掌跟贴紧腹部用力,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50~~100次,按腹时轻度用力,以不引起腹部疼痛或不适即可。

按摩什么穴位能防治便秘?

便秘的穴位按摩包括:一、支沟穴,它主要位于腕背横纹上大约3寸,主要是可适用于便秘、肠鸣、耳鸣、耳聋,甚至可以治疗结核等症。二、上巨虚,上巨虚位于在小腿的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可以调节肠胃功能并且可以通经活络,主要适用于腹泻、痢疾、肠蠕动增强、便秘以及腹痛等症。3、大肠俞,大肠俞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以下旁开1.5寸,它具有调节肠胃的功能,主要是用于治疗腰脊痛、肠鸣、腹胀、反酸、腹痛以及便秘。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