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止泻良方——天枢穴

时间: 2023-04-01 00:58:57

止泻良方——天枢穴

小敏患有肠道功能紊乱。她人本来就t匕较瘦弱,却还动不动就腹泻,有时吃点冷饮、喝点冷水就发作。呈然对有些人来说腹泻是好事,能把体内的毒素排出去,但是长期腹泻会造成贫血、脱水、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酸中毒等问题,打乱肠内的平衡,影响人体健康。引起腹泻的原因有很多,治疗原发病是最主要的。但是这种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腹泻往往没有炎症,多和寒冷、情绪紧张、焦虚等有关。点按肚胳旁边的天枢穴可以改善肠蠕动的协调性和促进肠壁的收缩运动,有效治疗这种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腹泻。

取穴天枢穴在肚脐两旁,两个拇指宽度的位置。

手法按压天枢穴的时候,需先排便,坐位或仰卧立,用食指和中指的指端慢慢深压住左右天枢穴,约10分钟后再慢慢抬起按压的手指。

专家点评一般按压1次就可见效,使粪便成形。

小知识

天枢穴,为大肠募穴。中医认为,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司可影响到胃。大肠的功能失常就会引起腹泻,因此取大肠募穴天枢来治能取得^常好的效果。枢,是枢纽的意思。人吃的食物,重要的营养物质变成血液,垃圾则从大肠排出体外,天枢穴就是大肠中的一个重要枢纽。

治疗腹泻的其他穴位

中医认为,腹泻是水的代谢出了问题,所以可以治疗水液代谢问题的穴位也可以治疗腹泻。

水分穴

取穴水分穴細土子上,位于肚脐直上4拇指宽度处。

手法单手拇指指腹放在水分穴上,用力按压5秒,以感到酸胀为佳。重复5次。

阴陵泉穴

取穴阴陵泉穴在腿上。膝盖下面内侧有一块突出的骨头,阴陵泉穴就位于这块骨头下方的凹陷处。

手法用拇指的指尖掐住阴陵泉穴,用力按压并做旋转动作,连续按压30〜60秒。

配合按摩

双掌相叠按压腹部,抖动按压30秒,然后双掌突然提起,如此一按一松,反复操作5〜10次。逆时针摩腹5分钟。

特别提醒

引起腹泻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饮食不洁、吃了变质或过敏的食物引起的,有些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所以治疗原发病最重要!

小护士

急性腹泻导致严重脱水时,应注意补充水分和盐分,以防止身体中的电解质平衡失调。必要时,可以采用输液治疗。晚上在家看电视或看书的时候,拿一个热水袋放在肚脐上,可以有效缓解腹泻。在茶水中加一勺醋,喝下去对轻度的腹泻有止泻作用。

没有止泻药如何快速止泻 大人止泻最快的办法

1 食疗止泻俗话说“药食同源”,很多食物中也具有一定的药物作用,像是苹果、石榴皮、大蒜、胡萝卜等具有收敛止泻、消毒杀菌的功效,可用于常见的腹泻症状。

1、煮苹果

(1)原理:苹果是碱性食物,含有果胶和鞣酸,有吸附、收敛、止泻的作用。

(2)做法:取苹果1只洗净,连皮切碎,加水250毫升和少量食盐,煎汤代茶饮。

2、焦米汤

(1)原理:焦米汤易于消化,它的碳化结构还有较好的吸附止泻作用,是拉肚子的首选食品。

(2)做法:糯米30克(略炒),山药15克,共煮粥,熟后加胡椒末少许、白糖适量调服。

3、胡萝卜汤

(1)原理:胡萝卜呈碱性,含有果胶,有使大便成形和吸附细菌及毒素的作用,所以腹泻初期,效果不错。

(2)做法:取鲜胡萝卜250克洗净,连皮切成块状,放人锅内,加水适量煎烂,去渣取汁喝,每日分2—3次。

4、姜茶饮

食材:绿茶6g、干姜末3g。

做法:把绿茶、干姜末都用开水冲泡闷10分钟,作茶频饮。

功效:主要针对于大便清稀,臭味不浓,肠鸣腹痛,发寒热的急性肠胃炎腹泻适用。

5、石榴皮饮

配方:石榴皮60克。

制法:将石榴皮洗净,入锅内,加适量水,煎至100毫升即可。

用法:每日服3次,连续服用1周。

功效:收敛止泻。适用于赤白痢疾。

备注:上述食疗方,需在专业的医师指导下对症使用。

6、杨梅方

配方:干杨梅30克。

制法:干杨梅炒炭存性,研为细末。用法:每次3~ 6克,米汤送服。

功效:涩肠止泻。适用于痢疾或消化不良、便溏腹泻。

备注:炒炭存性——中药炮制方法之一,是指将药物炒至外部焦黑,里面焦黄为度,使药物表面部分炭化,而里层部分还能尝出原有的气味。

7、大蒜茯苓饮

原料:蒜头30克,茯苓20克。

制作:将蒜头掰瓣去外皮,切碎,捣烂如泥糊。茯苓洗净,晒干或烘干,研成极细末入锅,加水,用大火煮沸,改小火煨煮成稠饮,饮将成时加蒜头泥糊搅拌均匀即成。

用法:早晚分服。

功效:清肠杀菌,健脾利湿。适用于各种慢性腹泻。

8、藿香艾仁饮

原料:藿香15克,薏苡仁30克。

制作:将藿香晒干或晾干,研成极细末与薏苡仁一同入锅,加适量水煮成稠饮,继续用小火煨煮片刻即成。

用法:早晚分服。

功效:祛暑清热化湿。适用于各种慢性腹泻,尤其适宜夏季饮用。

2 巧用暖宝贴对于因腹部受凉导致的腹泻症状,可简单的使用常见的暖宝贴贴于腹部,大约3分钟后暖宝贴中含有的铁、 蛭石、活性炭、食盐、水等合成的混合物会在空气中氧气的作用下发生放热反应,达到温暖腹部的效果,这种受热会在12-20小时内持续不断地释放热,可有效的缓解治疗因腹部受冷引起的寒性腹泻症状。

3 按摩法

1、下痢穴

定位:位于足拇趾第2趾中间向里2厘米处,左右共2穴。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端顶住下痢穴,用力按压5-6秒后抬起,过1-2秒后再按压,如此重复15-20次,左右脚交替进行。

功效:下痢穴是治疗腹泻的特效经验穴,出现腹泻就应该立即按压此穴,一般情况下,按压后便意会逐渐消失,如果腹泻严重,按压后症状也会减轻。

2、天枢穴

定位:位于腹中部,平脐中,距脐中2寸,左右共2穴。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端或掌面按在天枢穴,稍用力下按并揉动3-5分钟。

功效:天枢穴属胃经,又为大肠之募穴,故既能治胃部疾病,又能治肠道疾病,加上天枢穴有十分显著的双向调节作用,既能止泻,又能通便,所以按摩该穴位主要用于治疗腹泻,腹胀,腹痛,痢疾,便秘,胃痛,呕吐等肠胃道疾病。

4 敷肚脐法治腹泻

1、乌梅椒柏散

配方:乌梅、川椒、黄柏各3克。

做法:共研为细末,然后加鲜生姜适量,共捣制成糊膏状,将药膏摊在纱布上,敷神阙穴,外用胶布固定。一般用药30分钟脐腹有温暖舒适感,症状即可改善。若不愈,2~3日后可换药再敷。

功效:适用于功能性腹泻、急性肠炎、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及其他慢性腹泻,中医辨证属寒性泄泻者。

2、白胡椒姜黄散

配方:白胡椒6粒,炮干姜、炒雄黄粉、肉桂、昊茱英各1克。

做法:上药共研极细末。以脱脂药棉将药粉裏成小球状,放在脐孔正中,以手按紧,外加胶布-块敷贴。通常上午贴后下午泻即止。

功效:适用于胃寒腹痛水泻不止者。

3、大蒜方

配方:大蒜适量。

用法:将大蒜揭乱如泥,贴于两足心及脐部,即可止痢。吃2~4瓣大蒜,效果更佳。

适应证:痢疾初起,突然腹痛,便意急迫,下痢赤白。

备注:此外用五倍子醋炒,研末后再用食醋调成糊状敷脐,可治疗久泻。

肚子咕咕叫一直拉稀水 一小时快速止泻的方法

1 肚子咕咕叫一直拉稀水是怎么回事多半是消化不良、胃肠道炎症引起的症状。

肚子咕咕叫一直拉稀水通常发生在患者腹部受凉,吃多了冷饮、暴饮暴食、吃了不洁的食物等情况下,一般是肠胃型感冒或急性肠胃炎或消化不良病症所致。通常病症表现有:消化不良、肚子咕咕叫(医学上称之为肠鸣)、腹痛、拉肚子(腹泻)、呕吐等症状,患者可根据病症作以下处理措施。

2 肚子咕咕叫一直拉稀水怎么办

1、补充液体

患者肚子咕咕叫一直拉稀水,首先要及时补充液体,防止因大便中的水分丢失过多而发生脱水。最好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补液盐。口服补液盐内含有葡萄糖、氯化钠、氯化钾、枸橼酸钠等成分,可补充因腹泻、呕吐所丢失的电解质及体液,调节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2、调整饮食

当急性肠胃炎患者肚子咕咕叫一直拉稀水次数比较多时,为了避免拉更多,要先采取短暂禁食的方法适当控制腹泻的次数,一般宜禁食4—6小时左右,之后可喝一些半流食,如:豆浆、米汤、粥食等,由少到多,等病情好转时再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3、腹部保暖

肚子咕咕叫一直拉稀水的情况比较轻微,不伴随发烧、呕吐等症状时,多半是着凉或者消化不良所致的腹泻,这时给患者添加衣服,睡觉时腹部盖一些东西,然后喝一点红糖姜水驱寒保暖,可缓解症状。

4、必要时就医

如肚子咕咕叫一直拉稀水48小时后仍未好转的,建议及时就医治疗,需要采取相关的药物止泻,或其他方法治疗。

3 一小时快速止泻的方法

1、熟苹果止泻

煮熟的苹果有良好止泻作用。因为苹果为碱性食物,内含果胶和鞣酸,具有收敛、止泻之力。

做法:取苹果1只,连皮带核切成小块,置温水中煮3~5分钟,待温后食用,每日2~3次,每次30~50克。

2、姜茶饮

食材:绿茶6、干姜末3g

做法:把绿茶、干姜末都用开水冲泡闷10分钟,作茶频饮。

功效:主要针对于大便清稀,臭味不浓,肠鸣腹痛,发寒热的急性肠胃炎腹泻适用。

3、干姜车前子

食材:干姜3g,炒车前子10g

做法:将干姜、车前子一起研成粉末,加一勺红糖,用开水冲服。每次一杯,每日3次。

功效:温中止泻,对于脾胃虚寒,肠鸣腹痛的急性肠胃炎有很好的效果。

禁忌:泄泻停服,不宜久服。

4、小儿推拿

(1)补脾经100~ 300次。

定位:拇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家长用拇指在孩子的拇指螺纹面上旋推。

(2)补大肠经100~ 300次。

定位: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操作:家长用拇指在孩子食指外侧缘自指尖直推向虎口。

(3)摩腹100次

定位:腹部中间、肚脐周围。

操作:家长四指并拢,用指腹逆时针摩腹100次。

(4)推上七节骨100~ 300次。

定位:位于腰部正中线,从命门(第二腰椎下凹陷中)至尾椎成一直线。

操作:家长用拇指桡侧或食指、中指两指指腹自孩子的尾骨向上直推至第二腰椎。

(5)揉足三里50~100次。

定位:小腿外膝眼下四横指(孩子的手),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操作:将孩子双腿微屈,家长用拇指指腹在孩子足三里处按揉。

5、按摩止泻

(1)按揉中脘穴

操作:用手掌大小鱼际处以打圈的方式按揉患者中脘穴,先按顺时针方向按揉5分钟,再逆时针按揉5分钟。

(2)按揉天枢穴、大巨穴

操作:用指尖按揉腹部的天枢穴、大巨穴,患者感到舒畅后,双手指尖缓慢地加力,每穴各按揉5分钟。

(3)揉按水分穴

操作: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用手臂的力度揉按水分穴1 ~ 3分钟,以潮红发热为佳。

(4)按揉大肠俞穴

操作:用双手拇指指腹同时按揉两侧大肠俞时间为3 ~ 5分钟。

(5)按揉上巨虚穴

操作:以拇指指腹按揉上巨虚穴2 ~ 3分钟,力度适中。

(6)按揉三阴交穴

操作:以拇指指腹按揉三阴交穴2 ~3分钟,力度适中。

功效解析

腹泻病位在肠,取大肠募穴天枢、大肠背俞穴大肠俞而成俞募配穴,与大肠之下合穴上巨虚合用,调理肠腑而止泻;中院健脾化湿以止泻;大巨居于下腹,内连肠腑,无论急、慢性泄泻,用之皆宜;三阴交健脾利湿兼调肝肾。

4 肚子咕咕叫一直拉稀水需注意

1、观察病情

应时刻留意自己拉稀的次数,是否伴有某些部位的疼痛、有无发热、恶心呕吐等其他体征表现,一旦不适加重需及时就医确诊治疗。

2、饮食护理

此时不要再吃零食、辛辣刺激、油腻、生冷、冰镇、不利于消化的食物,应吃些温热的流食,如:牛奶、米汤、豆浆等食物,有利于肠胃粘膜的修复,如伴有呕吐症状的,需短暂禁食。

3、多休息

如有肚子咕咕叫一直拉稀水的急性肠胃炎患者应注意多休息,减少活动,避免活动过多,拉稀次数更严重。

4、避免腹部着凉

饮食不洁,腹部着凉都可能导致拉肚子,肠鸣加重,因此在病情间,要根据温度加减衣服,避免腹部着凉,晚上吹空调要注意调好温度,不要过低,盖好相关保暖物品,如:被子、小毯子等。

5、用药遵医嘱

由于健康人群有一定的免疫力,如仅仅是肚子咕咕叫拉稀水的,通常采取上述措施,调整好饮食、休息就会自愈,但若是伴有其他病症的,可能需要对症治疗,病人不可自行服用药物,以免掩盖病情,妨碍治疗,必要时用药需遵医嘱。

止泻的穴位

按摩止泻穴

在肚脐的两旁,有两个“止泻穴”,也就是天枢穴,拉肚子的时候可以给自己做做穴位按摩,以缓解腹泻症状。

排便后,取坐位或仰卧位,用食指和中指的指端,慢慢深压住肚脐左右两边的天枢穴(脐旁2寸处),约按压10分钟后,再慢慢抬起按压的手指。一般按压一次可以缓解腹泻,使大便成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