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人字草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鬼针草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时间: 2023-04-01 10:42:35

人字草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

目录人字草是什么人字草的功效与作用人字草附方一年生草本,叶柄极短,一柄三叶,叶脉呈人字形排列,拉断叶片裂口即成人字形。生长在阴凉潮湿的山坡,田野,路边,一年之中出冬季外,其他三季都易采。

人字草是什么

【别名】鸡眼草,掐不齐(《救荒本草》),人字草(《本草求原》),斑珠科、公母草(《植物名实图考》),牛黄黄、炸古基(《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小蓄片(《南京民间药草》),妹子草、红花草、地兰花(《中医药实验研究》),土文花、满路金鸡、细花草(《贵州民间药物》),白斑鸠窝(《四川中药志》),鸳鸯草、夜关门、老鸦须、铺地龙(《湖南药物志》),蚂蚁草(《上海常用中草药》),莲子草、花花草、夏闭草、小延边草、花生草、白萹蓄、小关门、瞎眼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小号苍蝇翼、红骨丹(《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鸡眼草的全草。7—8月采取,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多分枝。小枝上有向下倒挂的白色细毛。3出羽状复叶,互生;有短柄;小叶细长,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长2—8厘米,宽3—7毫米,先端圆形,其中脉延伸呈小刺尖,基部楔形;沿中脉及边缘有白色鬃毛。托叶较大,长卵形,急尖,初时淡绿色,于时为淡褐色。花蝶形,1—2朵,腋生;小苞片4,卵状披针形;花萼深紫色,钟状,长2.5—3毫米,5裂,裂片阔卵形;花冠浅玫瑰色,较萼长2—3倍,旗瓣近圆形,顶端微凹,具爪,基部有小耳,翼瓣长圆形,基部有耳,龙骨瓣半卵形,有短爪和耳,旗瓣和翼瓣近等长,翼瓣和龙骨瓣的末端有深红色斑点;雄蕊2体。荚果卵状圆形,顶部稍急尖,有小喙,萼宿存。种子1粒,黑色,具不规则的褐色斑点。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长于向阳山坡的路旁、田中、林中及水边。分布东北以及河北、山东、江苏、湖北、湖南、福建、广东、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化学成份】鸡眼草叶含黄酮类、葡萄糖甙。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捣汁涂。

人字草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甘、辛,平。

①《本草求原》:"甘辛,平。"

②《四川中药志》:"性寒,味辛,无毒。"

【归经】

脾,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健脾利湿。治感冒发热,暑湿吐泻,疟疾,痢疾,传染性肝炎,热淋,白浊。

《本草求原》:"治跌打扑肿,解毒。"

《植物名实图考》:"除火毒。中暑捣取汁,(和)凉水饮之。"

《南京民间药草》:"利小便。"

《福州草药》:"治蛇咬伤。"

《中医药实验研究》:"治妇人白带,湿热黄疸,暑泻,肠风便血,红白痢疾。"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吐血,泻痢及小儿疳疾。"

《贵州民间药物》:"止血。治腹痛。"

《四川中药志》:"解热、散痧。治腰痛腹泻,发痧,白痢。"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利湿健脾,解热止痢。"

《上海常用中草药》:"治感冒发热,咳嗽胸痛,尿路感染,肠炎,痢疾。"

《福建中草药》:"利水消积。治消化不良腹泻。"

《陕西中草药》:"收敛,固脱。治子宫脱垂,脱肛。"

人字草附方

治突然吐泻腹痛:土文花嫩尖叶,口中嚼之,其汁咽下。(《贵州民间药物》)

治中暑发痧:鲜鸡眼草三至四两。捣烂冲开水服。(《福建中草药》)

治湿热黄疸,暑泻,肠风便血:公母草七钱至一两。水煎服。年久肠风,须久服有效。(《中医药实验研究》)

治赤白久痢:鲜鸡眼草二两,凤尾蕨五钱。水煎,饭前服。(《浙扛民间常用草药》)

治红白痢疾:公母草五钱,六月霜二钱。水煎,去渣,红痢加红糖,白痢加白糖服。(《中医药实验研究》)

治疟疾:鸡眼草一至三两。水煎,分二、三次服。一日一剂,连服三天。(《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治小儿疳积:鸡眼草五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治胃痛:鸡眼草一两。水煎温服。(《福建中草药》)

治小便不利:鲜鸡眼草一至二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治热淋:公母草七钱至一两。米酒水煎服。(《中医药实验研究》)

治妇人白带:公母草七钱至一两,用精猪肉二、三两炖汤,以汤煎药服。(《中医药实验研究》)

治跌打损伤:鸡眼草捣烂外敷。(《湖南药物志》)

鬼针草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鬼针草其实是一种很神奇的野草,我国民间常用鬼针草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其功用都有什么呢?下面就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鬼针草的作用
鬼针草性温,味苦,无毒,全草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等功效,民间常用它治疗肠炎、痢疾等疾病。

早在李时珍《本草纲目》就有记载,该药苦平、无毒,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作用。目前,鬼针草多用于治疗感冒、咽喉肿痛、慢性气管炎、胃肠炎等,能改善或消除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肢体麻木、心悸、疲惫等高血压症状,还能降低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改善异常的血流变作用。对高血压引起的视网膜动脉硬化、静脉血管栓塞、水肿也有较好疗效。尤其可贵的是鬼针草具有显著的降压、祛脂、降低血液粘稠度、抗血栓形成等功效。鬼针草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生长,药源广泛,价格低廉,疗效确切,又无毒副作用,实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良药。

抗炎作用。

鬼针草中的聚乙炔类化合物能明显抑制巴豆油诱发的小鼠耳廓肿胀及蛋清性足肿胀,降低大鼠棉球肉芽肿重量,还能显著抑制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和醋酸致炎大鼠的白细胞游走。鬼针草中的黄酮结晶也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镇静、镇痛作用。

小花鬼针草注射液腹腔注射能显著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明显减少自主活动次数,并与氯丙嗪呈协同作用,与苯丙胺有拮抗作用。扭体法及热板法实验表明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对消化系统作用。

鬼针草皮下注射能明显减少大鼠胃液分泌量,降低胃液pH值、游离酸浓度,抑制小鼠肠道对炭末的推进作用,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有保护作用,并能降低小鼠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

抗癌作用。

鬼针草的多种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HL60、V937白血病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以聚乙炔类化合物作用最佳。

降血脂及抗血栓作用。

鬼针草和小花鬼针草混合水浸膏灌胃可明显降低雄性大鼠Ch和β脂蛋白,给大鼠静脉注射可明显抑制实验性动脉血栓形成。

【临床应用】

鬼针草有着重要的药用价值,性稍寒、味微苦,归肝、肺、大肠经,可以主治由肝主管的解毒功能障碍疾病,如黄疸、疔疮肿毒等疾病;由肺主管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如感冒、咽喉肿痛等疾病;由大肠主管的排泄功能障碍疾病,如泄泻、痢疾等;它还可以治疗毒蛇咬伤、铁打损伤等。可见,鬼针草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用途。当不小心感冒的你,当不小心打球崴脚的你,当不小心上火便秘的你,是不是可以考虑摘点大自然赐予的良药,鬼针草来泡泡水喝呢。当然怀宝宝的你,特别要注意,此药孕妇忌用。

治疗阑尾炎:

取鬼针草干品0.5-1两(鲜品1.5两)煎服,或加冰糖、蜂蜜、牛乳同服,每日l剂。治疗35例(并发其他症状者,临时配用对症药物),其中亚急性阑尾炎21例,痊愈16例,有效5例;慢性阑尾炎14例,痊愈9例,有效3例,无效2例。服药最少1剂,最多40剂,半数以上l-3剂。22例发热,半数以上l-3日退热,最长l例12日后体温始降至正常;右下腹疼痛平均约5天左右减轻或消失,消失率为80%。治程中未见副作用。

治疗小儿腹泻:

取鲜鬼针草6-10棵(干的3-5棵)加水浸泡后煎成浓汁,连渣倒入盆内,用于熏洗患儿两脚。腹泻轻者每天熏洗3-4次,较重者熏洗6次。L-5岁洗脚心,5-15岁洗至脚面,腹泻严重者熏洗位置可适当提高。民间有熏洗超过内踝将引起便秘之说,有待证实。
鬼针草的功效性味归经
【性味】

①《本草拾遗》:"味苦,平,无毒。"

②《泉州本草》:"性温,味苦,无毒。"

【归经】归肝、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治疟疾,腹泻,痢疾,肝炎,急性肾炎,胃痛,噎膈,肠痈,咽喉肿痛,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①《本革拾遗》:"主蛇及蜘蛛咬,杵碎敷之,亦杵绞汁服。"

②《纲目》:"涂蝎虿伤。"

③《福建民间草药》:"散瘀活血,消痈解毒。"

④《江苏植药志》:"捣汁敷,止血。"

⑤《中国药植图鉴》:"煎服,治痢疾,咽喉仲痛,噎膈反胃,贲门痉挛及食道扩张等症。有解毒,止泻,解热功效。近用治盲肠炎。"

⑥《泉州本草》:"消瘀,镇痛,敛金疮。治心腹结痛,产后瘀血,月经不通,金疮出血,肠出血,出血性下痢,尿血。"

⑦《闽东本草》:"治肠痈,淋浊,疟疾,黄疸,小便不利,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鲜者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鬼针草附方
治疟疾:鲜鬼钎草八至十二两。煎汤,加入鸡蛋一个煮汤服。(《闽东本草》)

治痢疾:鬼针草柔芽一把。水煎汤,白痢配红糖,红痢配白糖,连服三次。(《泉州本草》)

治黄疸:鬼针草、柞木叶各五钱,青松针一两。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治肝炎:鬼针草、黄花棉各一两五钱至二两。加水1000毫升,煎至500毫升。一日多次服,服完为止。(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治急性肾炎:鬼针草叶五钱(切细),煎汤,和鸡蛋一个,加适量麻油或茶油煮熟食之,日服一次。(《福建中医药》)

治偏头痛:鬼针草一两,大枣三枚。水煎温服。(《江西草药》)

治胃气痛:鲜鬼针草一两五钱。和猪肉四两同炖,调酒少许,饭前服。(《泉州本草》)

治大小便出血:鲜鬼针草叶五钱至一两。煎汤服。(《泉州本草》)

治跌打损伤:鲜鬼针草全草一至二两(干的减半)。水煎,另加黄酒一两,温服,日服一次,一般连服三次。(《福建民间草药》)

治四肢无力:脱力草-把。煎汤服。(《江苏药材志》)

治蛇伤、虫咬:鲜鬼针全草二两,酌加水,煎成半碗,温服;渣捣烂涂贴伤口,日如法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治气性坏疽:鲜鬼针草全草,用冷开水洗净,水煎汤熏洗。(《福建民间草药》)

冶金疮出血:鲜鬼针草叶,捣烂敷创口。(《泉州本草》)

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清热解毒,肠痈及毒蛇咬伤等。

鬼针草一两,煎服;或与蒲公英、筋骨草等配合应用,治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鬼针草一两,煎服;或与半边莲配合应用。治毒蛇咬伤,鲜鬼针草二两,煎服;另取鲜叶一把,洗净,捣烂敷换处。

治损伤性腰痛症:本品有活血散瘀作用,治损伤腰痛,可用鲜草二两至三两(干草一两),加红枣、红糖、黄酒适量,炖汁服。

治脑震荡症:可与活血药如当归、川芎、丹参等配合应用。此外,本品又可用治脱力劳伤、体虚无力,可配合仙鹤草、红枣等同用。

猜你喜欢

1. 鬼针草的功效与作用

2. 鬼针草的功效和作用

3. 鬼针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4. 鬼针草功效与作用

5. 鬼针草的用法

6. 鬼针草的功效和作用

7. 鬼针草都有那些功效

车前草的功效及食用方法

车前草生于田野畦畔山埔路旁屋旁荒地。多年生宿根草本。根茎短缩肥厚,密生须状根。叶全部根生,叶片平滑,广卵形,边缘波状,间有不明显钝齿 ,主脉五条,向叶背凸起,成肋状伸入叶柄,叶片常与叶柄等长。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车前草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车前草的功效和作用

1.可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上海某痛风专科医院专家介绍说,车前草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原理就在于其具有利尿作用,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体内尿酸过高所导致的,而尿酸的 排泄可以通过尿液排出,车前草的利尿作用可使得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体内的尿酸通过尿液排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痛风的病情,取干车前草30-60克,鲜 者加倍,水煎2次服用,每日1剂,连续服用,但是该方法的使用必须建立在正规痛风治疗的基础上。

2.车前草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每日取干车前草30-60克,鲜者加倍,先用冷水浸泡30分钟,用武火煎煮2次服用,每日1 剂,连用3-5天即可减轻症状或痊愈。本方特别对肺热咳嗽气喘 疗效甚佳。

3.车前草治疗腮腺炎

每日取干车前草30-60克,鲜者加倍,煎水2次,首次加水300毫升煎至100毫升,第2次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2次药液混合,分2次服用,一般连续 服用3- 5天即可减轻或痊愈,病情重者可酌加药量。

4.车前草治疗百日咳

每日取干车前草30-60克,鲜者加倍,煎浓汁去渣,加蜂蜜30克调匀,每日分3~4次服用。经临床验证百日咳20例,轻的,周内痊愈,重的约半个月痊愈 。

5.车前草治疗口舌生疮

每日取干车前草30克,鲜者加倍,水煎2次,加白糖适量分2次内服,每日1剂。笔者曾治疗本病35例,患者多在2-4天内痊愈。

6.车前草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车前草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每日取干车前草60克,鲜者加倍,水煎二次服用。笔者用此药治疗急性黄疽型肝炎即甲型肝炎历例,总有效率为98.8%, 食欲恢复时间5-7天,黄疸消退时间为14天。

车前草的食用方法

1、车前炖猪小肚:所谓“猪小肚”即猪膀胱。其做法是将采来的鲜车前草用水洗净备用,将200克洗净的猪膀胱放到沸水锅中煮熟捞出,切块后与车前、盐、味精、胡椒粉、葱姜、料酒、肉汤等一同人锅,炖烂后即成。车前炖猪小肚具有“清热利溼,利尿通淋”的作用,可治膀胱炎、尿道炎等病。

2、车前汤:将采来的车前叶用水洗净备用,锅热后放入豆油、葱花、花椒、精盐、姜丝等煽炒几下,加500毫升水,放入车前叶,炒开后放入味精、香菜,即可出锅。此汤具有清热、利尿、消炎的功效。

3、绿茶车前草场:用100~150克鲜车前草,加水500毫升,煮沸5分钟,加入绿茶0.5~1克,分3次饮用。此汤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血、止泻”之功能,可治尿血,腹泻、胃炎、前列腺炎等病。

不老草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不老草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是什么

1、不老草又叫草苁蓉。草苁蓉多分布于吉林和黑龙江,不是肉苁蓉,草苁蓉是指列当科的植物,草苁蓉的全草叫草苁蓉。草苁蓉也是有补肾壮阳的作用,有润肠止血的功效,用于肾虚出现的阳痿、腰膝酸软,以及老年性便秘,还有膀胱炎,都是可以利用的。

2、草苁蓉服法是入煎剂的,跟药物一起煎煮。另外,可以泡酒,用一斤酒泡二两草苁蓉,浸泡一个月之后就可以服用了,有益肾、壮阳的功用,可以入煎剂,也可以泡酒。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