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鱼腰穴的主治病症和作用

时间: 2023-04-02 04:51:02

鱼腰穴的主治病症和作用

鱼腰穴是什么?它是穴位的一个,而且具有调理体质和养生的作用。鱼腰穴的主要功效是可以有治疗近视的作用,所以它的位置在眉毛附近,来看看鱼腰穴的主治功效和它的作用,看看它的利用价值是什么,大家也好真正的利用起来,对健康有好处。

取穴方法

正坐或仰卧位,两目平视,于眉毛与瞳孔直上交点处取穴。

配伍应用

鱼腰配攒竹穴、四渎穴、内关穴,治眶上神经。

鱼腰配合谷穴、睛明穴,治近视眼。

鱼腰配瞳子髂穴、攒竹穴、翳明穴,治白内障。

刺灸法

平刺0.3~0.5寸,向左右透刺攒竹或丝竹空,局部重胀,可放散至眼球,使眼球出现胀感。鱼腰穴可以用针灸的方法,可以有缓解眼部肿胀的作用,对于出现的几十几百有治疗和调理的作用。

治三叉神经痛:向前下方斜刺0.3~0.5寸,达眶上孔,有触电感传至眼与前额。

禁用灸法。

鱼腰穴的作用

鱼腰穴的功效:有镇惊安神,疏风通络的作用。鱼腰穴可以有安神的作用,对于出现的烦躁和眼睛不适有好处。

主治病症

鱼腰穴主治眉棱骨痛,眶上神经痛,眼睑动,跟睑下垂,目赤肿痛,近视,目翳,口眼斜,急性结膜炎,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鱼腰穴可以有缓解眼睛疼和神经痛的作用,对于出现的近视口角歪斜等疾病有调理的作用和效果。

鱼腰穴主治眉棱骨痛、眼睑动、跟睑下垂、目赤肿痛、口眼斜、目翳。

鱼腰穴主治目赤肿痛、目翳、眼睑动、眼睑下垂、口眼斜、眶上神经痛等。

鱼腰穴主治目赤肿痛、目翳、眼睑动、眼睑下垂、口眼斜、眶上神经痛等。

鱼腰穴主治头面五官病:目赤肿痛,目翳,口眼斜,眉棱骨痛,眼睑下垂。

鱼腰穴的主治功效和作用,上面就给大家介绍了相关的内容。吃鱼腰穴的好处有很多,可以有缓解神经痛的作用,对于出现的眶上神经痛和近视眼等问题有调理的作用,可以选择针灸的方法来治疗效果很不错的。

胃气上逆怎么办?常按这5大穴位,帮助缓解治疗!

饮食不规律导致很多人的肠胃代谢变慢,蠕动减少,胃肠动力下降,从而导致食物气体反流,形成胃气上逆,出现这种症状除了药物治疗之外,最好通过食疗缓解。那么出现胃气上逆的原因是什么呢?

造成胃气上逆的可能性有很多,主要是因为胃部蠕动变得缓慢导致食物消化不了,胃酸减少,而身体摄入的营养物质包括维生素纤维素都不够,所以出现胃气上逆,就要想办法提高肠胃的消化代谢,改善肠胃的运化能力。平常可以多喝酸奶或者是益生菌类的饮料增加肠胃蠕动,加快食物的消化吸收。如果吃的过饱,一定要配合一定量的运动,防止食物堆积在胃部不消化导致胃气上逆,还可以多吃一些梨,有利于化痰,减少胃气上逆。最重要的是吃饭一定要吃八分饱,少吃产气体的食物,一般胃气上逆很容易缓解。

除了以上方法,还可以配合按摩这5个穴位:

1.中泉穴

中泉穴能够有效治疗胃气上逆,现代医学还用气治疗心胸疼痛。可以用艾灸法对着此穴针灸5-15分钟。中泉穴位于腕背侧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桡侧的凹陷处。

2.一窝风穴

一窝风为经外奇穴,对胃气上逆和心痛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一窝风穴位于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中。采用艾灸法或者针刺法每天针灸5-15分钟。

3.内关穴

内关穴对心脏和脾胃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能够益气补血、安神养颜、治疗心脏病。缓解止痛、降逆止呕等作用,每天按摩2-3次,以感觉酸胀为宜,但是不宜用力多度。

4.攒竹穴

胃气上逆引起膈肌痉挛,导致气机的升降失调,而攒竹穴具有调节气机升降出入,降逆止呃的功效,攒竹穴位于组太阳膀胱经上,在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每次点按1分钟,有明显指压感觉。此穴用于寒、热、虚、实诸症所致之呃逆。

5.鱼腰穴

鱼腰穴应当在仰卧时按压,用两手拇指同时按两个鱼腰穴(眉毛中点处),由下向上按压,用力由轻到重,直到产生酸胀感,每天反复按摩2分钟。

❤养心小贴士:

胃气上逆是常见的肠胃问题,胃气上逆的人会经常打嗝,反胃、胃部胀痛,伴有时而轻时而重的感觉,因此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对于 胃气上逆的话题,你有什么样的看法或意见欢迎和我一起分享。如果还有什么其他想了解的话题,可以告诉我。

请解答一下这些穴位的位置及用途

攒竹穴 在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属膀胱经。主治:头痛、流泪、目赤肿痛、视物不清、角膜白癍。

鱼腰穴 位于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中心凹陷处。属经外穴,主治:角膜翳、角膜炎、睑缘炎、面神经麻痹、眼肌麻痹。

丝竹空穴 在眉梢外侧端凹陷处。属三焦经。主治:偏头痛、眼病、面神经经痛。

太阳穴 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经外穴。主治:头痛、眼病。

四白穴 在眼部,目平视,瞳孔直下,1寸稍内,当眶下孔部位。属胃经。主治: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眼病。

睛明穴 在眼部,眼内毗内1 分许。属膀胱经。主治:急慢性结膜炎、迎风流泪、远视、散光、视神经炎、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白风障。

人中穴 位于嘴唇沟中的中、上三分之一交界处。属督脉。主治:休克、虚脱、中暑、昏迷、癔病、癫痫、急性腰扭伤。

合谷穴 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陷中。属大肠经。主治:头痛、齿痛、鼻炎、咽喉肿痛、耳聋、眼病、面神经麻痹、外感发热、上肢关节痛、偏 瘫、滞产、神经衰弱。

列缺穴 位于前臂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 寸,即两手虎口交叉、食指尖下所指筋骨凹陷处。属肺经。主治: 头痛、颈项强痛、咳嗽、哮喘、面神经痛。

委中穴 位于人体的腘横纹中央。属膀胱经。主治:腰背痛、腿痛、坐骨神经痛、半身不遂。

足三里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属胃经。主治:胃炎、溃疡病、腹泻、腹胀、便秘、消化不良、高血压、偏瘫、癫痫、神经衰弱。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