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风
1、风邪侵入肌表
主要症候:怕冷,发热,头痛,身痛,鼻塞,四肢关节酸痛等。脉象浮,舌苔薄白。
治疗方法:发汗,解表。用当归,仓木,桂枝,白芷,黄柏等。
2、风邪侵入经络
主要症候:主要是关节疼痛。偏风,疼痛游走不固定。偏寒,疼痛比较固定,肌肤麻木,活动不便。化热,关节疼痛,局部红、肿、热、痛,发热,口渴,脉数。
治疗方法:祛风通络,化湿散寒。偏风者以祛风为主,用羌活,防风,桑枝,当归,秦艽,络石藤等;偏寒者以散寒为主,用羌活,桂枝,草乌,川乌,延胡索等;偏湿者以化湿为主,用苍术,米仁,莶草,白芷,五加皮,木瓜等。化热则应清热祛风利湿,用忍冬藤,防己,黄柏,羌活,桑枝,米仁等。
(2)内风
1、肝风
主要症候:头痛,眩晕,急躁易怒,四肢麻木,甚至抽搐,言语不清,舌伸出时歪斜抖动,或突然跌倒昏迷,脉弦。
治疗方法:平肝熄风,用天麻,钩藤,地龙,蜈蚣,珍珠母等。
2、热极生风
主要症候:高热,头痛,项强,神志昏迷,弄舌,手指蠕动,杣搐。舌苔黄质红,脉数。
治疗方法:清热凉血,熄风镇痉,用大青叶,紫草,金银花,地龙,钩藤,生地,全蝎,蜈蚣等。
3、血虚风热
主要症候:皮肤瘙痒、干燥、粗糙、脱屑。
治疗方法:养血祛风,用当归,生地,鸡血藤,茺蔚子,蝉衣,荆芥等。
清朝名医有:许思文、李茂盛、王三祝、叶天士、薛生白等等。
1.许思文
许思文,清代同治到光绪年间,歙北许村人,他幼读轩黄之书,克承家传,立志济世活人。成年后,长期行医于长淮之间,是一个能使染上霍乱的病人起死回生的名医。
2.李茂盛
李莪华(1722~1795),原名李茂盛,山东寿光侯镇李家官庄人,后定居于寿光九巷。生于清康熙末世,自幼无意仕途而立志为民造福。随父精研岐黄之术,医术精湛,尤长外科。尤其令人敬仰的是他医德高尚,口碑留芳于民间。
李莪华先生凭高尚的医德、精妙的医术行医民间,不知救活了多少濒临死亡的伤病者,所以他名垂千古,迄今人们还怀念他,尊之为神仙,世代祭祀,香火不绝。
李莪华生前曾著《临床验方》一册,四方传抄,远及邻县,惜今已散佚无存。
3.叶天士
叶桂(公元1666年~公元1745年),字天士,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叶桂是清代著名医学家,四大温病学家之一。
祖籍安徽歙县,其高祖叶封山从安徽歙县蓝田村迁居苏州,居上津桥畔,故叶桂晚年又号上津老人。
4.薛生白
薛生白,别名雪;字生白,号一瓢,以字行。清代吴县人,生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卒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享年90岁。与叶天士同时而齐名。早年游于名儒叶燮之门,诗文俱佳,又工书画,善拳技。后因母患湿热之病,乃肆力于医学,技艺日精。薛雪一生为人,豪迈而复淡泊,年九十岁卒。
故也知薛生白并非专一业医者,但他于湿热证治特称高手,所著《湿热条辨》即成传世之作,于温病学贡献甚大。又尝选辑《内经》原文,成《医经原旨》六卷(1754)。唐大烈《吴医汇讲》录其《日讲杂记》八则,阐述医理及用药;另有《膏丸档子》(专刊稿)、《伤科方》、《薛一瓢疟论》(抄本)等。
5.王三祝
王三祝(1798——1882年),字道馨,号贞一子,安宁区孔家崖真乐庄人。清代兰州名医、诗人。
13岁中秀才,熟读四书五经,此后,废举业而致医道,以行医为生。他为人豪爽,重义气,轻财物,医德高尚,为人治病不受谢,乡里敬如父母。
王不仅是著名的中医,而且是爱祖国、爱家乡的诗人和书法家。他先后著有《达雅堂诗》、《验方集》等数卷。
他一生笃信理学,以理为贵,倡孔孟之“正学”,以“仁”为本。一生清贫,为人耿直,不求权贵,勤于著述,医术精,医德高尚,深受后人推崇。
参考资料-薛生白
-叶天士
-王三祝
-李茂盛
-许思文
艾灸是中医常用的保健养生疗法,很多时候可以通过艾灸治病,还可以通过艾灸提高身体素质,这是一种非常良好的方式。但艾灸属于一种温补的疗法,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进行选择,否则不仅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反而会给身体带来影响。
艾灸历史悠久
艾灸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年历史,自创立至今一直被人们用来预防疾病、延年益寿。艾灸通过药物热疗起作用,能够温中散寒、温通经络、恢复阳脉、行气活血,还能培元固阳等,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治疗方式。
这3种情况下,尽量不要做艾灸
过度劳累或过度饥饿、刚刚吃饱饭的人,最好不要进行艾灸,体质虚弱者,最好也不要进行艾灸;皮肤有感染、溃疡等,不要进行艾灸。另外,孕妇和小儿囟门还没有闭合的人,也不宜进行艾灸;对于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或者一些重症患者,最好不要做艾灸,另外,肺部不好的人,最好也不要进行艾灸。
如果外感风症还进行艾灸,往往就会加重身体的负担,因为风邪常常是侵袭面部以及头部,这种时候就需要在相应的位置进行艾灸,即便是能够起到一定效果,但是进行艾灸的时候会损伤到局部的皮肤。头面部的皮肤较为薄弱,受伤后很难进行愈合,因此,对于这种疾病进行艾灸是得不偿失的。
艾灸的作用有哪些
用艾灸弄出烧伤伤疤,产生生理反应。虽说是烧伤伤疤,但根据其强度量、时间等的不同,会有多种效果,且判定其效果也是非常难的问题。而且人体有过敏带(意大利的头带氏发现),目前研究已经确定,刺激过敏带会带来更大的效果内脏活动也会变得顺畅,激素也会有所变化。
艾灸可给予皮肤轻微的烧伤,从而使细胞分泌出的特殊蛋白体被血液所吸收而循环于全身,更加强烈地作用于有病的部位,加快各种疾病的恢复。
艾灸利用从艾草制取出的纤维给予皮肤轻微的烧伤。胃溃疡、心脏病、高血压、神经痛等疾病,多因疲劳和压力引发,这是阴阳平衡被破坏所致。根据最近的研究结果发现,艾灸对于这种因疲劳和压力所致的疾病非常有效。
艾灸虽然是很常见的一种养生方法,但也不可以盲目进行,否则对于身体的伤害也是非常大的,想要进行艾灸养生,可以先到医院向医生进行询问,由医生来安排养生以及治疗方案是最稳妥的。
中药内服: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结合临床辨证,选方用药。现时,在治疗急性盆腔炎的研究中发现,中药内服对抑制盆腔炎症的扩散有一定的作用。
中成药:患急性的盆腔炎症直接用药调理,慢性的盆腔炎要需要药物结合用其他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例如一清炎妇shan坊贴。
止痛药:该药有祛风镇痛、调理经血之功,主要用于妇女血症、风症、子宫虫病等常见疾病。以此药来对付盆腔炎所引发的腹痛时效果较为显著。
消炎药:抗生素可将残留的致病菌杀死,并可有效预防炎症的急性发作,不但可以有效控制盆腔炎病情的发展,而且对宫颈炎、阴道炎等连发炎症也有缓解作用。
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以湿热型居多,治则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方药用:丹参18g、赤芍15g、木香12g、桃仁9g、金银花30g、蒲公英30g、茯苓12g、丹皮9g、生地9g。痛重时加延胡索9g。有些患者为寒凝气滞型,治则为温经散寒、行气活血。常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气虚者加党参15g、白术9g、黄芪15g。
中药灌肠:使中药直接通过直肠黏膜吸收,达到改善盆腔的血液循环,促进结缔组织的软化的目的,消除局部充血、水肿,使盆腔处于中药治疗和温热理疗的状态。
一些缓解头痛的食物。
1、土豆
喝酒引起的头痛完全可以通过吃土豆缓解。因为酒精是有利于排尿,但是饮酒过多会使身体水分减少,而且微量元素钾也会流失,那么电解质平衡将被打破。因此吃含钾的食品是可以缓解宿醉引起的头痛。综合比较之下,土豆钾元素含量比香蕉的更丰富。
2、西瓜
脱水是头痛发作的主要原因。西瓜本身含充足的水量,同时还能为身体提供镁等重要矿物质元素,从而起到预防的头痛作用。此外,黄瓜、甜瓜、西红柿和莴苣等果蔬的含水量也较高。
3、全谷物吐司
碳水化合物吃得太少,大脑能量不充足,同样容易犯头痛。所以头痛患者可以考虑一些健康的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物面包、燕麦粥、水果和酸奶。
4、杏仁
研究发现,杏仁里的镁元素能放松血管,预防头痛。想要增加镁的摄入量是可以吃一些腰果、糙米和豆荚、杏仁、杏脯、香蕉、鳄梨等食物。
5、芝麻
无论是汤里、沙拉上都可以撒一些芝麻籽。芝麻含有大量维生素e和镁元素,具有促循环、稳固雌激素水平,预防经期头痛的功效。
引起头痛的食物主要是
(1)含高酪胺的食物,如咖啡,巧克力,奶制品。
(2)动物脂肪,其诱发偏头痛占全部食物因素的49.8%,严格控制此为食物可防止偏头痛发作。
(3)酒精饮料:特别是红色葡萄酒,白酒,柠檬汁,柑橘,冰淇淋等。
(4)牛肉香肠,肉类腌制品,酱油等。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