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阳气渐生,阴寒未尽,气候变化反复无常,此时应注意保暖;秋季阳始退而阴渐长,此时应适当少穿点衣服,有意识地让身体冻一冻。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自古以来就流传着的养生保健谚语。意思是说在春季向夏季转变、秋季向冬季转变时,不要急于减加衣服,这样能够增强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不易生病,保障机体的健康。
春季是由寒冬向炎夏过渡的季节,处于阴退阳长、寒去热来的转折阶段。此时阳气渐生,阴寒未尽,气候变化反复无常,时冷时热,温差很大,如不注意保暖,很容易受寒致病。因此,自古以来,我国传统医学就十分重视“春捂”,认为这即是顺应阳气生发的养生需要,也是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方。
秋季,昼热夜凉,阳始退而阴渐长。这个时候人应该适当少穿点衣服,有意识地让身体冻一冻,以便逐渐提高人体的抗寒能力,适应寒冷天气,气候变化,从而使人免受风寒,防止各种病菌、病毒对机体的侵袭,这对预防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尤为有效。“秋冻”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人在寒冷中,机体为调节体温,血液循环加快,能量消耗增多,营养状况也随之改善,新陈代谢转旺。
虽说春捂秋冻有诸多的益处,但是也是有限度的。捂要捂得适度,冻要冻得适当。如果在春末天气已很炎热时还穿得很厚,死抱着“春捂”不放,使人动辄流汗;或者在秋末天气很凉时还穿得很薄,把人冻得瑟瑟发抖,超过了人体所能耐受的寒冷程度,都是会生病的。
养生小提示:
老年人正气亏损,御寒能力减弱,不适合秋冻。儿童的抵抗力比较低,免疫功能不健全,容易受寒邪侵蚀,也不适合秋冻。另外,有支气管病、哮喘病、冠心病等病史的人不宜秋冻。因为这种人一旦着凉、感冒,就很容易旧病复发或使病情加重。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