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子是一种中药,主要在我国的两湖地区、浙江和安徽等常见中下游地区比较多见,紫苏子一般生长的环境比较湿润,主要在土壤疏松、阳光照射充足的地方生长。紫苏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大的用处,其中包含非常丰富的营养元素,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紫苏子内部的营养成分和作用
紫苏子的果实在秋季成熟,除去杂质,晒干。紫苏子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微隆起的暗紫色网纹,基部稍尖,有灰白色点状果梗痕。果皮薄而脆,易压碎。种子黄白色,种皮膜质,子叶2,类白色,有油性。压碎有香气,味微辛。
紫苏子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可溶性糖、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钾、钙、磷、铁、锰和硒等成分,此外,叶中含有挥发油,内含紫苏醛,紫苏醇、薄荷酮、薄荷醇、丁香油酚及白苏烯酮等,具有特异芳香,有防腐作用。紫苏子可以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紫苏子可以主要治疗胸闷、咳嗽、便秘等疾病。
1.苏子可增强学习记忆功能,其有效成分是紫苏子油,它能促进小鼠学习记忆功能,且该作用与小鼠脑内的核酸蛋白质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有关。苏子有降血脂作用。
2.苏子有降血压作用,其有效成分是α-亚麻酸。苏子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其有效成分是α-亚麻酸。
3.苏子有防腐、抗氧化作用,可用于食品和药物的长期贮存。苏子有抗癌作用。 苏子有抑菌作用,0.1%紫苏子油对变形杆菌、酵母菌、黑面霉菌、青霉菌及自然界中的多种霉菌均有抑制作用。
由于紫苏子非常容易受潮变质,所以紫苏子需要密封保存在阴凉干燥处,防治香气散失,紫苏子一般都是晾干以后保存的,风干的时候加点盐,会更容易保存。紫苏子在我们的日常菜肴中可以炒熟了吃,这样吃起来口感好,营养更全面,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物质也更丰富。
5 抗衰老紫苏子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可以清除体内有害的自由基,增强人体对紫外线的抵抗力,减少黑色素沉淀,同时含有的维生素类、微量元素等成分,有助于加快皮肤的代谢,缓解皮肤粗糙,因此紫苏子有抗衰老以及一定美容的作用。
6 抗过敏紫苏子中含有抗过敏的多元酚,因此在不慎产生过敏的情况时,可以使用紫苏子来进行缓解,同时紫苏子还有一定解鱼蟹毒的作用,因此要是对鱼蟹中毒,也可以用紫苏子来解毒。
7 紫苏子可以生吃吗不建议生吃。
紫苏子基本由木质纤维构成,直接生吃的不仅口感不太好,而且容易对胃肠消化造成负担,引起消化道不适反应发生,因此紫苏子大多都是用煎汤,将其中的药用成分析出来饮用,或者使用捣汁饮、入丸、散的方式食用。
紫苏子,别名赤苏、红苏、红紫苏、皱紫苏、香苏、鸡苏。以种子、叶、茎入药,均为常用中药。种子药名紫苏子、苏子,能降气,消痰;叶药名紫苏叶、苏叶,能解表散寒、行气和胃;茎药名紫苏梗、苏梗,能理气宽中。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和野生分布。
果实及种子含脂肪油45.3%,茎、叶含挥发油约0.1%~0.2%,油中主要成分为左旋柠檬烯、α-蒎烯、榄香素及紫苏红色素。此外,还含腺嘌呤及精氨酸。
1 下气消痰紫苏子味辛走窜,且为果实而质重,入肺经,故可降咳逆,祛痰浊。《饮片新参》曰:“平肺气,止逆。”临床对于咳逆,痰喘之证用之有效。
2 润肺宽肠紫苏子,辛散温痛,其质重且富油质,故有通降质润之性。入肺经,肺与大肠相表里,可润肺,通降肺气,而利大肠。对于肺气失宣。清肃失司,津液不能下达,而致大便困难,或大便秘结,腑气不通,而致肺气失降的胸满,喘咳等症,用本品即可调肺降气,又可宽肠通便,
使肺气降,而腑气通,大便自利。
3 降脂降压紫苏子有一定的降血脂、降血压作用,适合血脂高、血压高的人群服用。
4 抑菌作用紫苏子有抑菌作用,0.1%紫苏子油对变形杆菌、酵母菌、黑面霉菌、青霉菌及自然界中的多种霉菌均有抑制作用。
紫苏中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脂肪,钙质等,属于低糖,高纤维,高矿物质元素的一种食物。紫苏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有效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而且紫苏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延缓衰老,保护视力,降低血脂,减肥的作用,还具有一定的抗过敏效果,而且紫苏叶可以有效的促进大脑的发育,可以用来预防老年痴呆。紫苏全株均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它具有低糖、高纤维、高胡萝小时素、高矿质元素等。在嫩叶中,抗衰老素SOD在每毫克苏叶中含量高达106.2微克。紫苏种子中含大量油脂,出油率高达45%左右,油中含亚麻酸62.73%、亚油酸15.43%、油酸12.01%。种子中蛋白质含量占25%,内含18种氨基酸,其中赖安酸、蛋氨酸的含量均高于高蛋白植物籽粒苋。此外还有谷维素、维生素E、维生素B1 、缁醇、磷脂等。
功效与作用
紫苏叶性味辛温,具有发表、散寒、理气、和营的功效。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等。《本草纲目》载“行气宽中,清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紫苏子性味辛温,具有下气消痰、润肺、宽肠的功效。治咳逆、痰喘、气滞、便秘。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