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豆根是一种中药,是豆科植物南槐的干燥根和根茎,山豆根吃起来味道比较苦,是寒性药物,有毒性,山豆根可以清热解毒、消肿利咽,山豆根常用于火毒蕴结、乳蛾喉痹、咽喉肿痛、齿龈肿痛、口舌生疮。山豆根麦冬茶喝山豆根一枝花煎都是最常见的用法。
山豆根的食用方法
山豆根麦冬茶——清热泻火、解毒利咽
材料:山豆根1g、麦冬3g、射干3g、天花粉3g、甘草5g、绿茶3g。
用法:用300ml水煎煮山豆根、麦冬、射干、天花粉至水沸后,冲泡甘草、绿茶5——10分钟即可。可加适量白糖。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山豆根一枝花煎——疏肝活血、清热利湿、健脾益肾、补气扶正
组成:七叶一枝花9克,柴胡6克,一枝黄花10克,黄芩10克,败酱草10克,蛇舌草10克,黄芪15克,土茯苓10克,山楂10克,丹参10克,虎杖10克,山豆根10克,淫羊藿6克,茵陈13克,五味子9克,贯众9克,女贞子9克,苦参9克,甘草3克。
制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2个月为1疗程。
山豆根都有哪些药用功效
抗癌、抗过敏:山豆根具有抗癌作用,山豆根有抗癌作用,山豆根所含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对实验性肿瘤均呈抑制作用。山豆根可以抗过敏,山豆根中的氧化苦参碱150mg/kg肌注3天,能抑制家兔皮肤被动过敏反应和皮肤主动过敏反应。
抗菌、解痉:人们服用山豆根能抗菌,山豆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结核杆菌、霍乱弧菌、麻风杆菌、絮状表皮癣菌、白色念珠菌以及钩端螺旋体均有抑制作用;山豆根还可以解痉挛,山豆根多种生物碱均有明显的对抗组胺、乙酰胆碱、氯化钡等对大肠肌标本的兴奋作用,而有解痉作用。
平喘、护肝:秋季人们咳嗽可以服用山豆根平喘,山豆根所含臭豆碱、金雀花碱能反射性地兴奋呼吸,山豆根中的氧化苦参碱和槐果碱有较强的平喘作用;山豆根还可以保肝护肝,山豆根有保肝降酶作用,山豆根对CCl4所致的家兔急性肝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山豆根可使sGPT降低,肝细胞坏死减轻,HBV标志物转阴率上升。
治疗胃溃疡、抗心律失常:胃溃疡患者吃山豆根可以保护胃,山豆根有抗溃疡作用,山豆根能抑制胃酸分泌、对实验性溃疡有明显的修复作用;山豆根还可以抗心律失常,山豆根具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主要对抗室性心律失常。山豆根中的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金雀花碱等对小鼠均有免疫抑制作用。
山豆根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山豆根可以帮助人们抗癌抗过敏、抗菌解痉、平喘护肝,还可以治疗胃溃疡,保护心脏。但是,山豆根有一定的服用禁忌和注意事项,山豆根有毒副作用,大剂量的服用会导致心脏负荷过重,还有,山豆根和大黄配伍易发生毒性反应,所以平常要服用山豆根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山豆根,其苦寒,有毒,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功效,常用于火毒蕴结咽喉肿痛,齿龈肿痛,口舌生疮 山豆根含有苦参碱,服用过量,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有腹泻,头昏,头痛,视线模糊,四肢乏力,甚至四肢逆冷,抽搐,昏迷等,还可发生变态反应,用量越大,反应就可加重,60克山豆根,水煎剂,就会致人死亡,故该要用量不可过大,山豆根也有引起亚急性基底节坏死性脑病,及过敏反应的报道
有毒
山豆根所含生物碱成分是导致毒性的中药物质基础。如苦参碱、司巴丁。山豆根的毒性反应以胃肠道反应为主,神经毒性反应的损害最为严重,并观察到心血管系统的毒性反应。山豆根中毒主要是由过量剂量引起的,一般超过10克容易引起中毒。
中毒反应发生在服药后5到30分钟内。胃肠道反应是山豆根中毒最早出现的症状,服药后2小时左右出现恶心呕吐。神经系统毒性表现为头晕、呕吐、语言不清或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如眼球震颤、视力模糊,甚至大汘淋漓。严重者有四肢发冷、血压下降、呼吸节律不齐等心血管系统症状。
扩展资料:
山豆根功效:
1、抗肿瘤作用。
2、抗炎作用。
3、增强免疫力作用,山豆根多糖可增强免疫力。
4、抗乙肝病毒作用,山豆根生物碱能抑制乙肝病毒。
5、抗氧化作用,山豆根醇提取物有抗氧化作用。
-山豆根
-广豆根
山豆根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山豆根的功效与作用是清热解毒,消肿利咽,治火毒蕴结,咽喉肿痛,齿龈肿痛,山豆根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山豆根麦冬茶,山豆根一枝花煎,山豆根祛毒复肝汤,梅核气汤
山豆根为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Crane.的干燥根及根茎。山豆根药性苦寒,归肺、胃经;功效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本草求真》载“解咽喉肿痛第一要药”,临床常用于咽喉肿痛、牙龈肿痛、湿热黄疸、湿热带下以及心律失常、肝炎、肝癌等症。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