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堂穴是穴位的一种,它有着治疗疾病和保健作用的功效哦。你知道印堂穴在哪吗?它的功效是可以有治疗头痛的作用,对于出现的眼睛疲劳的情况有一定的改善的作用。你了解印堂穴吗?来看看它的取穴的方法和作用吧,你会更多的去了解它。
取穴方法
取穴时,印堂穴在人体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姿势,印堂穴位于面部,当两眉头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即是,印堂穴是经外奇穴。
治疗眩晕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卧,按摩者坐于其头后,用拇指从鼻子向额头方向推抹印堂穴约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功效:治疗头痛、头晕眼花、眼睛疲劳、黑眼圈、额头皱纹、鼻塞、酒渣鼻、鼻窦炎等。印堂穴可以有治疗眩晕的作用,对于出现的眼睛疲劳的情况有改善的作用,还可以缓解头晕眼花的作用,对于缓解身体乏力有一定的好处。
治疗面肌痉挛
按摩方法:取仰卧位或坐位,用中指螺纹面按于印堂穴,先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按后再点按半分钟,以酸胀感为度。
功效:治疗感冒,血管性头痛,额窦炎,眶上神经痛,急、慢性鼻炎,鼻出血,鼻息肉,神经性呕吐,产后血晕,小儿惊风,而肌痉挛,面神经麻痹。印堂穴可以有治疗面部肌肉痉挛的作用,对于缓解头晕啊感冒导致的头痛的情况有好处,还可以有缓解肌肉酸痛的情况哦。
刺灸法
针刺方法
向下平刺0.3-0.5寸,或三棱针放血,可灸。
提捏局部皮肤,平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艾灸方法
艾条灸5~10分钟。
印堂穴的取穴方法和作用,小编给大家介绍了相关的内容了,可以选择针灸和艾灸的方法来调理体质,按摩印堂穴的话可以起到改善感冒头痛的作用,对于出现的神经痛有调理的作用,还可以治疗感冒的哦,赶紧试试这样的穴位养生吧。
1、印堂的位置在额头正中间,两眉间为印堂,此处也称为命宫,十二宫之一。
2、此处不宜出现疤痕损伤,也不宜有黑子,若生痣,应相痣之吉凶定夺。
3、有明目通鼻、宁心安神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配合治疗失眠、头痛、鼻渊等病症。
印堂穴1.定位 在额部,当两眉头之中间。2.解剖 在降眉间肌中;布有额神经的分支滑车上神经,眼动脉的分支额动脉及伴行的静脉。3.主治 ①头痛、眩晕、鼻渊、鼻衄、目赤肿痛等头目五官病证; ②小儿惊风,失眠。
按摩穴位可以合理维护保养身体并延年益寿是很多人都听说过的养生小妙招。不过众所周知,身体满身各个地方遍布着的穴位是非常多的,那麼要想最大限度地完成延缓衰老和延年益寿效果,到底理应对于什么独特穴位进行适量按摩呢?接下来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常常被称赞为养寿黄金穴的五大重要穴位——百会穴、印堂穴、涌泉穴、膻中穴与关元穴。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经常会出现晕眩、头疼、失眠症、烦躁不安问题的话,何不多对百会穴进行适度按摩。对于不清楚怎样找准百会穴部位的好朋友来讲,可以在正坐以后依靠两耳尖连线的中心点来简单选穴。而具体的按摩方法则是将手掌心置放于百会穴后,以顺时针和反方向方位各按摩30圈,为此为一组,每日按摩3~4组就可以。
以上是可以帮助大伙儿合理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五大黄金穴详细介绍。对于该类专业知识,大伙儿一定要态度端正、积极学习培训。且在情况可以的话,一定要积极培养优良的穴位按摩习惯,这对于增强抵抗力、预防传染病是非常有优势的。对此,大伙儿务必要给予充足高度重视。
人体穴位位置和作用
一、头部穴位正面
1、印堂穴
位置: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健脑醒神,安神定志,明目开窍。适用于前头痛、目眩、眼疾、感冒、精神疲乏、失眠、鼻炎、高血压等病症。
感觉:按压有酸胀感。
2、迎香穴
位置:鼻翼外旁开5分,鼻唇沟内。
主治:清热散风,宣通鼻窍,预防感冒。适用于感冒、鼻炎、鼻塞、嗅觉不灵、口眼歪斜等病症。
感觉:局部按压有胀感。鼻子不闻香臭,经按压有“通气”感。
3、水沟穴(人中穴)
位置:在人中沟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点处。
主治:常用于小儿惊风、中暑、中风、面神经麻痹、急性腰扭伤的治疗与急救。
4、睛明穴
位置:目内眦旁上方0.1寸处。
主治:常用于目疾病的治疗与保健。
5、攒竹穴
位置:在眉头,当眶上切迹处。
主治:常用于头痛、目眩、眉骨痛、目赤肿痛、视物不清、流泪、口眼歪斜等病症的治疗与保健。
二、头部穴位背面
1、百会穴
位置:头顶正中,两耳尖直上与头正中线交叉点处。
主治:升阳固脱,振奋阳气,清热开窍,健脑通络。适用于健忘失眠、精神不振、头昏脑胀、目眩耳鸣、中气下陷、内脏垂脱、头痛、高血压、中风、久泄等病症,为人体阳气聚会之气。
感觉:局部按压有微胀感。
2、风池穴
位置:颈项后枕骨下,与乳突下缘相平,项肌外侧凹陷处。
主治:袪风解表,清头明目,通脑活络。适用于颈项强痛,头痛眩晕、失眠健忘、高血压、风湿病等病症。对发热恶寒、热病汗不出、目赤痛、鼻塞、鼻衄、耳聋气闭、耳鸣、牙痛、中风昏迷、口眼歪斜等病的疗效也非常显著。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微痛感。
3、完骨穴
位置:在耳后乳突后下方凹陷中,与风府穴平。
主治:常用于头痛、颈项强痛、口眼歪斜、牙痛、面颊肿痛等疾病的治疗与保健。
三、头部颈部穴位
1、太阳穴
位置: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移1寸凹陷处。
主治:醒脑明目,袪风镇痛,清堵除烦。适用于头痛头晕、偏头痛、神经衰弱、感冒、视物不清、口眼歪斜等病症。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感,重按较痛,有时向四周发散。
2、下关穴
位置:颧弓下缘,下颚切迹之间的凹陷处,闭口取穴。
主治:下颚关节炎、面颊肌肤麻木、口眼歪斜、上牙痛、耳鸣耳聋等病症。
3、颊车穴
位置: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处,咬牙时,咬肌隆起处。
主治:适用于下牙痛、牙关紧闭、腮腺炎、口眼歪斜等病症。
4、翳风穴
位置:在耳后乳突前下方,平耳垂后下缘的凹陷处。
主治:常用于耳聋、耳鸣、牙痛、颞颌关节病、面神经麻痹等疾病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