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介绍一下针灸的注意事项(针灸治疗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时间: 2023-04-03 05:47:49

介绍一下针灸的注意事项

针灸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保健方式,当然了,适当的针灸能够帮助我们促进血液的循环,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但是针灸的注意事项也是比较多的哦,那么针灸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

针灸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皮肤破损的人群不宜使用,如皮肤感染、溃疡、瘢痕等皆不可针刺。

2、粘膜组织和肿瘤等这些部位千万不能施针的,不然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很多麻烦的。

2、2岁以下小儿的皮肤十分为稚嫩,一般不建议施针。另外,婴幼儿的囟门部、风府穴、哑门穴等禁针。

3、过于疲劳、精神紧张、饥饿、饱食者皆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该尽可能选择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

4、孕妇朋友们针灸的时候,施针的速度千万不能太快,用力也要适度。对于腹部、腰骶部及可能引起流产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

5、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如血友病等或其他有自发性出血者,不宜针刺。

6、各种敏感区域,如胸背、眼区、肾区、项部、肠梗阻、胃溃疡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并且注意把握针刺的深度,防止误伤重要脏器。

7、针刺对大部分病症都有较好的效果,但是对于一些急重病,如中风,不可妄自按照书中的知识施针,以免发生不可避免的意外。

上面我们了解了许多的关于针灸的注意事项了,所以我们以后在生活中就要多注意了,在针灸的时候,千万要避开粘膜组织以及肿瘤部位哦,不然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的。

针灸治疗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随着现在医疗设备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人选择通过针灸来治疗自己的身体,不仅能够达到健康养生的效果,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去除一些疾病。但是在针灸治疗的时候,很多人因为不清楚他的注意事项,就很容易导致他们的治疗起到相反的效果。所以我们在治疗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提前了解好一些问题,再进行治疗。

针灸前的注意事项我们在针灸前我们需要了解我们自己的身体状况,知道我们得什么病才能够更好的让医生对我们对症下药,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了解自己是否晕针。如果是一些晕针的人的话,就不能够进行针灸治疗,或者也可以选择将他们的眼睛给蒙住进行治疗。同时我们在治疗之前一定不要吃太多的饭,这样会影响我们的治疗效果,也会让很多的患者感到非常紧张。

针灸的过程我们在针灸的过程中一定不要太过于紧张,保持放松的心情才能够更好的让医生给我们针灸。因为对于患者来说,如果他的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就很容易因为针灸而影响到他们身体内部的气息紊乱。我们还需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素质是否能够进行针灸,如果一些体质比较瘦弱的人是不适合进行针灸的,同时对于一些有凝血功能障碍的人也不能进行针灸治疗会对他们的生命健康造成危险。对于一些有慢性疾病的患者也不能够进行针灸治疗,也可以根据医生的了解情况,再进行对症治疗。

注意事项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应该减少一些高负荷工作,减少一些劳累的程度不要经常吸烟喝酒,养成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才能够更好的应对疾病。在针灸的过程中也需要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状态,才能够达到真正的效果,让我们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健康。

针灸的禁忌和注意事项 针灸的禁忌和注意事项分享

1、在过于紧张或者饥饿状态下,一般并不建议针灸。

2、如果在怀孕期间不建议进行腰部或者腹部的针灸。

3、小儿针灸,不建议留针。

4、有出血性疾病或者出血倾向的患者不建议针灸。

5、有皮肤感染或者肿瘤的部位不建议针灸。

6、在患者的腹部不建议针灸直刺过深,只是防止损伤内脏。

7、另外,如果老年人或者初次针灸的患者建议卧位针灸。

扎针灸注意什么 针灸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针灸针刺注意事项

1.过于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者,不行针刺。体质虎弱者,刺激不宜过强,并尽可能采取卧位。

2.怀孕三个月以下者,下腹部禁针。三个月以上者,上下腹部、腰骶部及一些能引起子宫收缩的腧穴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均不宜针刺。月经期间,如月经周期正常者,最好不予针刺。月经周期不正常者,为了调经可以针。

3.小儿囱门未闭时,头顶部腧穴不宜针刺。此外因小儿不能配合,故不宜留针。

4.避开血管针刺,防止出血;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5.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6.防止刺伤重要脏器。《素部·诊要经终论》说:“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脏”。

(1)针刺眼区腧穴,要掌握一定的角度和深度。不宜大幅度提插捻转或长时间留针,支防刺伤眼球和出血。

(2)背部第十一胸椎两侧,侧胸(胸中线)第八肋间,前胸(锁骨中线)第六肋间以上的腧穴,禁止直刺、深刺、以免刺伤心、肺、尤其对肺气肿患者,更需谨慎,防止发生气胸。

(3)两胁及肾区的腧穴,禁止直刺、深刺、以免刺伤肝、脾、肾脏、尤以肝脾肿大患者,更应注意。

(4)对于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和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必须注意针刺的角度、深度、如刺法不当,也可能刺伤胃肠道和膀胱,引起不良后果。

(5)针刺顶部及背部正中线第一腰维以上的腧穴,如进针角度、深度不当。易误伤延髓和脊髓,引起严重后果。针刺这些穴位至一定深度如患者出现触电感向四肢或全身放散,应立即退针,节忌捣针。

针灸有哪些需要注意事项?

针灸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显著特点就是通过刺激人体肌表腧穴或特定部位,激发经络系统的感应与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针灸治病,简、便、廉、验、适应症广,且无毒副作用。
为了充分保证针刺的安全,也有许多需要注意的事项。
1、过度劳累、饥饿、精神紧张的患者,不宜立即针刺;
2、体质虚弱的患儿,刺激不宜过强,并尽量采取卧位;
3、应避免针刺到血管,以防出血,对有出血倾向或因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儿,不宜针刺;
4、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处,不宜针刺;
5、人体某些部位如眼区、项部、胸背部、胁肋部的穴位,应掌握好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
6、小儿囟门未闭合时,头顶部腧穴一般不宜针刺,此外,因小儿不能合作,针刺时宜采用速刺法,不宜留针。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