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症一般多发生于毕业生、迎考学生等,是由于现生活节奏加快、学习压力增大致使肠道内菌群失调而出现便秘、腹泻症状。
此症出现时,去医院化验常查不出什么问题。而一旦精神压力减轻,症状也就减轻或消失。
但其毕竟对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会造成不利的影响,长此以往还可能导致肠道发生其他病变。因此有必要对其加以重视。
(一)健身处方
在紧张学习之余可以进行一些轻松的体育活动,如慢跑、散步、游泳、韵律操等,以舒缓紧张的情绪。
饭后进行腹部按摩,双手相叠,掌心按于腹部,作上至上腹、下至丹田(肚脐以下三指)的轮转按摩,腹泻者逆时针方向进行,便秘者应顺时针方向进行,按摩时间保持在10分钟以上。
(二)辅助保健措施
避免过多使用广谱抗生素,因为在杀死有害菌的同时肠道内有益菌也会大量损失;每天保证喝一定量的酸奶以补充一些有益菌;饮食上宜食一些低油少脂,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较为丰富的食物,忌食辛辣及刺激食物,便秘者应多吃粗纤维素含量高的蔬菜、杂粮,如青菜、芹菜、红薯、玉米等;应杜绝烟酒。
劳逸结合,保证休息质量,注意精神放松,可在休息时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对于便秘者应养成每天定时大便的习惯,顺应肠道蠕动周期,排便应以早晨起床后为最佳时间。
每年的6月7日和6月8日,都是我国高考考试的日子,在这两天里,全国各地的考生们,需要积极应对考试,尽可能展现自己的实力,这样才有可能会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从而考取一所理想的高校。因此,在高考前,考生们大多都会细心做好各项准备,为高考的顺利进行而打下基础。
高考正值夏季由于高考是在每年的六月初,而这个时节,国内的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了炎热的夏季。夏季的天气炎热,中暑等情况发生的几率很高,而一旦考生在高考的过程中发生中暑,或者其他突发情况,就极易影响考生在考场上的发挥,从而直接影响考试成绩。因此,高考的时候还需要特别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以防突发情况出现。
考前应当心肠道易激综合征高考临近,一些考生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这是因紧张导致的肠道易激综合征,属正常生理反应。医生提醒,考前少吃产气食物如豆类,辛辣刺激食物如小龙虾。另外,食物要以新鲜食材为主,搭配均衡和多样化,远胜于所谓的"补脑""益智"类保健品。其次,考前不要吃得太饱,以防脑力活动受限。
面对高考,很多考生内心都感受到非常大的压力。因此,越是如此重要的时刻,考生越应该注意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作息等各方面,保持清淡饮食,合理安排饮食和作息,让身体的状态保持在一个比较健康的状态,从而才能够更从容的应对高考。另外,考生也应该及时疏导自己的心理压力,防止因为压力过大而产生的其他负面影响。考生的家人也应该帮助考生建立良好健康的作息,同时给予考生一个放松的休息环境,避免因为劳累或者压力过大,而影响考试成绩。
如果精神一紧张就腹泻,通过各种检查又找不出病变原因,那就是患上了一种叫做“肠应激综合症”的疾病。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类十分常见的胃肠道功能疾病,令人惊异的是其发病率极高,仅次于感冒。根据其主要症状又分类为腹泻型(D-IBS)、便秘型(C-IBS)和交替型(A-IBS,即腹泻、便秘交替出现)三种类型。三种类型都会有便前腹部不适或肿胀的感觉。有人估计,在西方国家中,由于生活节奏较快,社会竞争激烈,人的精神问题处于紧张状态,所以每100个人中就有一人得此病。随着社会的变革,发展速度的加快,此病在我国也日趋增加。
该病发病的诱因是心理精神因素,如惊恐、激怒、悲愤等,都能使大脑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皮质下的自主神经出现失调,因而导致肠道运动和分泌功能的紊乱。
该病的症状表现是突然出现肠鸣亢进、腹痛、稀便,有的人还可能会伴有皮肤潮红、瘙痒、荨麻疹、哮喘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待精神紧张状况得到缓解之后,各种症状又很快消失。
对该病的治疗,主要是消除精神因素,病情会逐渐好转。平时口服一些调节自主神经的药物,如谷维素、山莨菪碱等。中药参苓白术散、香砂养胃丸等也可有效。
防病秘诀
防病建议和方法:
1、起居要有规律:该起床的时候要起床,该吃饭的时候要吃饭。无论是早睡早起还是晚睡晚起,都要符合生物钟的安排。尽量不要熬夜或日夜颠倒。2、生活要有松有紧:不要使大脑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调整工作节奏,使自己心情舒畅。尽量在生活中安排一些放松和舒张的时间,比如旅游或者休假。3、饮食要多食纤维素:一般来说,食物中的纤维素除了防癌之外,对维持正常的肠道功能也起着重要作用。富含纤维素的食品有:芹菜、茭白、竹笋及其它蔬菜等。所以饮食结构要习惯荤素搭配,并注意多喝水。
IBS自我诊断
对肠易激综合征,国内有60~70%的人不去看病,有的人甚至视此为一种正常习惯,其实却导致了身体的“亚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的下降。因此专家们纷纷呼吁,有个人肠功能紊乱或者经常腹泻、腹痛、便秘或其他IBS适应症状时,应当去医院做详细检查。当然,在去医院以前,个人可以根据以下症状或事实进行初步判断:
在过去的12个月中,有多于12周(连续或不连续)的时间里发生腹通或腹部不适,并且以下三项特征中有两项表现:1、排便后疼痛及不适减轻2、排便频率改变3、大便软硬程度改变(硬便或稀便)
以下症状不是必须出现的,但如果发生越多,诊断时就越明确:1、排便频率异常(3天以上;每周3次以下)2、每4次中1次以上大便外形异常(块状便/硬便/稀便/水样便)3、每4次中1次以上排便异常(大便费力/便意急迫/便后不尽感)4、每4次中1次以上为黏液便5、每4天中1天以上感到腹胀
患者可以根据上述标准先进行自我评判。出现以上症状后,需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以排除是否有器质性、代谢性和感染性疾病。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