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猴是知了的幼虫,因其富含高蛋白,而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一时间,知了猴成为了大家争相食用的食物。但是,你知道吗,知了猴虽然富有营养,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吃知了猴的。
前几日,有几位吃了知了猴,而出现脸上发痒、有红点点出现的症状。这是皮肤过敏的现象。那么,食用知了猴真的会引起过敏吗?
知了猴在油炸、烧烤之后,那种清脆的口感让很多人都难以忘怀,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目光放在了知了猴的身上。
但是大家不知道的,知了猴虽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是这些蛋白质对于我们人体而言,却是一种异体蛋白,有很多人在吃完知了猴之后,会立即出现皮肤瘙痒、风疹块、发烧、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有的甚至诱发了支气管哮喘,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的。所以医院每年都会接诊几个因为吃了知了猴而过敏的患者。
所以,对于那些本身就是过敏体质的人来说,虽然知了猴营养价值很高,但是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还是不吃的为好。另外,对于那些三脂比较高、孕妇、儿童等也最好不要吃知了猴。
郑州人素有吃知了蛹的习惯,或用火烧,或用油炸,味道鲜美极了。
油炸知识虫子——金蝉
在所有昆虫中,蝉身上的文化气质最浓。千百年来,这小东西一直躲藏于唐诗宋词中间,点缀在国画长卷的角落。蝉的模样有些凶,性情却十分温和。它的腹下长着一根长喙,但那不是武器,而是用来吸吮树汁的。除了没命的嘶鸣,它根本不懂得咬人。这是不是有点儿像古代的知识分子?所以,有人称它为“知识虫子".
蝉的若虫,也称“蝉猴”、“爬树猴”、“知了猴”。是食药两用的原料。每当夏日傍晚,特别是雨后,知了猴便从地下破土而出,从树的下部慢慢地往上爬,爬的过程也就是逐渐老熟的过程,等爬到树干的上部时,外皮从背部中央裂开,知了猴脱壳而出,不一会儿即飞到枝头去了。
捕捉知了猴的时机也就是它钻出地面到脱壳成蝉这段时间。小时侯,防了暑假,我们最喜欢的就是去捉知了猴。吃过晚饭,揣好手电筒,找几个小伙伴结伴而行,手电专往河边的扬树照,睁大眼睛在每棵杨树上仔细观察,发现树干上有知了猴立即将它捉住放进小罐中或者拿竹签子把它穿了。知了猴很老实,不会逃跑,很容易捉,手到擒来。运气好的时候,一晚上能捉许多呢。
我们将捉来的知了猴倒入脸盆中,用水洗去泥沙,取出干净的知了猴,撒上一些细盐略加腌渍,用竹签将知了猴穿成串,控干水分,放在火炉上烤。烤熟的知了猴吃起来又香又脆,绝对是难得的美食。
长大以后才知道,知了猴有极高的药膳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尤以刚出土的若虫含蛋白质最高,虫体蛋白质含量58.58%、脂肪含量10.32%。许多高档酒店已把蝉摆上餐桌,作为保健食品,价格愈来愈高,是难得的高蛋白、低脂肪的野味佳肴。
知了猴除了食用价值外,还有着极高的药用价值,我国传统医学认为:知了猴性寒、味香,具有散风宣肺、解热定惊等功能,蝉蜕(就是知了猴的外壳)其主要成分含甲壳素及蛋白质,味甘、咸、寒,入肺、肝经,是重要的辛凉解表中药。正是由于蚱蝉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又有良好的药食保健作用,符合了当前的消费潮流,所以一时成为美食热点。
酒店了吃知了猴当然不会烧来吃,而是做成“炸金蝉”——
活知了猴盐水浸两天,入味后捞出来,用清水洗净,放盐水锅煮10分钟左右,捞出沥水。
油锅烧至四成热,放入蝉若虫炸至酥脆,捞出装盘即成(也可与其他菜式配盘).
“炸金蝉”,无须添加任何调料,用文火炸出来后外形完整,薄薄的透明外壳泛出金黄的油光。外酥里嫩,入口脆脆的,香香的,别提多好吃了。这是一道很绿色的野味,自然大人孩子都十分喜欢。再来上几瓶啤酒,爽啊!
说明:知了猴与蝉的营养成分、功效相同,但人们多是吃知了猴而不吃蝉。油炸后香酥可口,别有风味。有补肾、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治遗尿、肠炎、声音嘶哑等病症效果不错。
辣椒猴不仅真的可以吃,而且非常好吃。 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味道独特。 在我们山东农村,野生辣椒猴比海鲜更有价值。 知道知了猴是地下昆虫,长大后会爬上树繁衍产卵,所以它的挖洞能力非常强大。 我们都知道蚂蚁是杂食动物。 任何掉在地上的蚂蚁,看到剩饭菜,都会把它们带回家。 除了一些小昆虫,小动物也是蚂蚁口中的食物。
1.其实蚂蚁不是不吃知了猴,而是很少吃知了猴。 要知道知了猴常年生活在地下,虽然蚂蚁可以挖洞,但蚂蚁的挖洞很浅,需要上千只蚂蚁才能完成。 所以知道知了猴在地下基本上是无敌的,没有任何生物可以杀死它。 但是一旦它爬出地底,基本上就没有办法生存了,要么进入人的嘴里,要么被其他动物吃掉。 所以当我爬上一棵树的时候,我急于变成一只蝉。 有了翅膀,安全系数就高很多,至少一些小虫子也伤不了它。 所以我们很少看到蚂蚁吃知了猴。
2.要知道知了猴在地上停留的时间比较短,一旦变成蝉,蚂蚁就更难抓到他了。 但是如果知了猴受伤或者不小心爬进了蚂蚁的巢穴,那么它的生命就没有保障了。 知了猴这么好吃,蚂蚁怎么可能放过。 在动物世界中到处都是一样的。 弱者总会受到伤害。 体质弱、能力差的人都知道,知了猴爬出地面后,有的没有力气赶紧找树爬。 在原地休息久了,会遇到各种危险,被蚂蚁吃掉的不多,但肯定是有的。
知了猴的洞穴其实很深,有的可以达到一米多的深度。 这样的深度与外界隔绝。 知了猴被紧紧的外壳包围着,没有任何异味,哪怕是蚂蚁。 凭借敏锐的嗅觉和挖洞的能力,要找到藏在泥土中的奇亚猴也是极其困难的。 我们经常看到蚂蚁成群结队地吃掉一些掉在地上的蝉。 蝉没有外壳保护,自然会受到蚂蚁的攻击,而知了猴有坚硬的外壳,密不透风的外壳其实是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的。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