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是人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同时也是人们最喜欢的运动之一,现在人们在饭后都会选择散散步,或是竞走等等,这些都对人们的健康带来好处。其实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其实步行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相信很多人听到这个说法的时候感到不可思议,觉得这有可能吗?下面我们具体来详细了解为什么说世界最好的运动是步行介绍。
我国的养生学家也提出“百练不如一走”,长期坚持步行运动,其健身养生之效绝不比苦练死打的习武功夫为差。有人轻视步行运动的功效,他们认为,只有让人汗流浃背、气喘不定的剧烈运动才有健身的效益。其实不然,过于剧烈的运动在医学上称谓“无氧代谢”运动,对生命体或多或少带来消耗和磨损,老年人尤 其不宜。
一份研究报告,坚持长期的慢运动远比短时间的剧烈运动有实质效益。其实步行有助于强化心肌功能、帮助控制血糖、降低坏胆固醇、使硬化血管恢复弹性及促进新陈代谢和增强免疫力。常年坚持步行还有助于体内释放一种化学物质,不仅令人精神欢愉,而且可预防老年痴呆。
每天的步行时间不少于半小时,距离不少于三公里。身体健康的中青年人步速可达至每秒两步;而慢性病患者及长者宜每秒钟一步或每分钟80步。步行运动忌穿紧身衣裤,忌在夜深、浓雾及空气欠佳的环境中进行。
综上所述,其实步行带给人们健康也是非常有好处吧,特别是对于老人不适合进行剧烈运动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步行的方式进行运动,长时间的坚持对老人的健康也是带来非常大的好处。特别是孕妇也是可以采用步行的方式来进行运动的,同时最重要还是贵在坚持,切记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情况出现。
世界上最好的运动那就是走路了,这也是我们平时最基本的运动,无论你是徒步旅游,还是三步,走路都可以对身体产生锻炼的效果,也可以预防多种疾病。
说起运动,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做的事情,不管是哪一种运动方式,都可以预防疾病,增强体质,当然不同的人群也适合不同的运动方式,要说起对人体来说最好的运动,世界卫生组织认定是走路,这让很多人感到疑惑,这不就是平时一直做到事情,也有人会觉得游泳和跑步的锻炼效果更强,但运动效果和最佳运动其实并不完全一样。
首先走路不像跑步,跑步得需要大量的体力,还得注意跑步的姿势,如果你的跑步方式不正确,不仅仅锻炼效果达不到预期,反而会损伤膝关节,而走路相对要缓和很多,如果你是想要减肥的,可以先从快走开始,并不急着马上跑步减肥,现在不少人因为家里有了汽车,平时上班也是电梯,然后坐着不动,几乎不怎么走路,其实这个非常不健康。
走路走得多的人,也很少会有老年痴呆,因为走路同时也会增强你的大脑记忆力,预防以后的疾病,吃好饭也提倡多出去走几圈,可以促进消化,现在大多数人吃好饭就喜欢坐着甚至躺着,所以各种疾病也就容易发生了,而且走路其实随时都可以,也不需要花太多的运动装备和场地需要,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运动,非常方便。
世界卫生组织在经过大量的科学研究的前提下提出:最好的运动是步行。步行的健康效果绝对不是高尔夫球、保龄球、游泳所能代替的。目前仅北美洲每天就有8000万人参加步行运动,在欧洲,步行运动、徒步旅行日益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时尚。
可步行运动要根据自己的体征进行,也就是说不同的体征应该采取不同的步行方式,对症才能够起作用。如普通散步(每分钟60~90步,每次20~40分钟),适合于冠心病、高血压、脑中风后遗症或呼吸系统疾病、重型关节炎的老年患者;
快速步行(每分钟90~120步,每次30~60分钟),适合于慢性关节炎、胃肠道疾病和高血压恢复期的患者;
背向步行(两手背放于肾俞穴处,缓步倒退50步后再向前行100步,反复5~10次),适合于健康的老人;
摆臂步行(两臂用力前后摆动),可增强肩关节、肘关节、胸廓等部位的活动,每分钟行走60~90步,适合于胃炎及上下肢关节炎、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患者。
下面介绍几种体征的具体步行方式。
体弱者——甩开胳膊大步跨。体弱者要达到锻炼的目的,每小时走5公里以上最好。而且时间最好在清晨和饭后进行,每日2至3次,每次半小时以上。
肥胖者——长距离疾步走。宜长距离行走,每日2次,每次1小时。
失眠者——睡前缓行半小时。晚上睡前15分钟前散步,缓行半小时,可收到较好的镇静效果。
-------------------希望可以帮到你,我们的辛苦换来您的一个采纳!------------------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