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醒汤——一醉方休靠它疗(伤心酒,伊人醉)

时间: 2023-04-05 09:13:27

醒汤——一醉方休靠它疗

中国的酒文化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从古到今,有许多耳熟能详“以酒会友”的故事。直到今天,有的人喝酒依然豪爽不己,从酒精浓度3.5%的啤酒,到18%的绍兴酒,到30%的白兰地、威士忌,乃至于58%的高粱酒,无论瓶子装什么酒,一律以干杯来表示主客之间的诚意,殊不知一杯高粱下肚相当于三杯绍兴酒,一杯杯的白兰地、威士忌下肚却很有可能不知道自己被灌了什么酒。这些不正确的饮酒方式,往往对于我们的健康构成无比的杀伤力。

每年六七月份,在各大高校都会上演离别的剧幕,朝夕相处四年的同学即将各奔东西了,不知道这次的离别何时才能再见,所以每年的“散伙饭”成了大学毕业生的“必修课”。但是很多人一时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常常喝得酩酊大醉。

有一次,大半夜了,大概凌晨一点多,医生接到一位学生打来的电话,电话里大喊:“不好了,卢老师,张平喝酒太多,好像是胃出血了。”医生赶紧穿好衣服,拿上必要的行囊,赶到宿舍。只见他直挺挺地躺在下铺,床边的脸盆里有很多呕吐出来的污秽物,其中还带着血色物质。医生想和他交流几句,也答不上来,意识模糊。看到这种情况,医生连忙给他开了方子,叫一位学生随同医生一起去取药,煎好后给他端来。

睡了一觉后,酒劲过去后,张平的状态也好了不少,医生继续给他开了一剂加以巩固,并嘱咐他这两天的饮食要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

很多同学纷纷问医生给他吃的是什么灵丹妙药,其实这个方子也不是医生自创,早在几百年前元代李东垣的《脾胃论》中,就给出了这个解酒名方,名叫葛花解醒汤。“醒”(Chang音呈),是酒醒后困惫如病的状态,故说:“酒病日醒。”无论是一时饮酒过量,还是嗜酒太过损伤脾胃,表现为眩晕呕吐、心神烦乱、胸膈痞闷、手足战摇、食少体倦、小便不利等症状,均可应用本方,组成:木香3克,人参、猪苓、白茯苓、白术、神曲、泽泻、白豆蘐各9克,青皮、砂仁、橘皮、干姜各6克,葛花15克,用水煎服。

喝酒喝多的人,除了神志不清醒外,神态也肯定十分的潦倒,像一堆烂泥一样。可以想象,人的胃是有自己的储存空间的,突然间被硬灌下去很多液体,像一个吹鼓的气球一样,而想让这个气球里的气体自己散发出去,是需要一些时间的。如果把气球口的绳子解开,刹那间就瘪了,但这种办法不对气球管用,但对人的胃来说不可取,杀伤力太大。最好的办法是让气球身上多出几个小洞,让里面的气体慢慢散发出去。此方中,葛花甘凉,解酒醒脾,使湿邪从肌肤表面散出;猪苓、茯苓、泽泻利湿,使湿邪从小便流出;砂仁、豆蔻、青皮、橘皮、木香、干姜理气温中,疏滞消痞;砂仁、豆蘐皆能芳香醒脾、开胃和中,可以止呕吐、助运化,与神曲配伍能消宿食之积,解酒化滞。诸药共用,起到内外分消的效果。而酒喝多了,就会伤脾,所以用人参、白术健脾益气。另外此方后还重点说明,葛花解醒汤所治是脾胃虚寒、中阳不振、湿从寒化证候。如果为阳性体质,湿从热化、湿热内盛,症见面赤烦热、口渴饮冷等,使用本方宜减去干姜。

医生自己也喜欢喝酒,但量都不是太多,每晚一小杯,不超过二两,适量喝酒对身体是有益的。但过量、过多摄入酒精就会引起急性酒精中毒,同时也会引起胃黏膜的损伤,表现为黏膜炎症,当刺激量不断累积可导致胃黏膜糜烂伴上皮增生,并可能引起恶变。这主要是因为酒精不仅直接损伤胃粘膜,同时使得防御机制也发生了破坏。像那位同学张平就是酒精中毒引发的急性糜烂性胃炎,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之一,而且酗酒可致酒精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酒精性肝病。

有的人会说,医生天天喝酒,喝个三五两也没有醉啊?是的,人体对于酒精有一定的排解能力,当饮酒量在这个安全的范围内,人的身体尚能抵挡。每个人对于酒精的耐受不尽相同,取决于胃的消化能力和肝脏的解救功能。空腹喝酒或将汽水、苏打水和酒一起饮用,将会使饮者的胃部在没有保护作用下加快酒精的吸收速度,使得肝脏来不及解毒,酒精浓度增高而导致醉酒。

如果你很馋酒,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在喝酒之前,先吃一些油质食物,如肥肉、蹄膀等,或饮用牛奶利用食物中脂肪不易消化的特性来保护胃部,以防止酒精渗透胃壁。

如果实在喝醉了,怎么办呢?有人可能会建议你喝浓茶,有道是“酒令人糊涂昏迷,而茶导人清明爽远”,两者相克,所以茶能解酒。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有诗.•“正如酣醉后,醒酒却须茶”。白居易就常常用六班茶解酒,用茶解酒,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生活共识,至今仍然为人所用。

然而,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中医学家李时珍曾说过:“酒后饮茶,伤肾脏,腰脚重坠,膀胱冷痛,兼患痰饮水肿、消渴挛病之疾”,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醉酒饮浓茶,非但不能起到解酒的作用,如果心脏功能不太好的话,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酒精对心血管的刺激性本来就很大,而浓茶同样具有兴奋作用,这对于心脏功能欠佳的人来说不好。醉酒后饮浓茶,对肾脏也不利。因为酒精的绝大部分,均已在肝脏中转化为乙醛后再变为乙酸,乙醛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经肾脏排出体外。浓茶中的茶碱,可以迅速地对肾脏发挥利尿作用。这会促使尚未分解的乙醛过早进入肾脏。乙醛对肾脏有较大的刺激作用,会对肾功能造成损害。

因此,如果是感觉自己有些醉意,可以稍微吃点葡萄。葡萄被魏文帝曹丕写进了诏书:“且说葡萄,解酒宿酲,淹露汁多,除烦解热,善醉易醒。”但是,还是建议大家少喝为妙,身体器官一旦受到伤害,需要很长很长时间才能复原。

伤心酒,伊人醉

刚踏进“一醉方休”酒肆的江湖之人便大喊起来,一提手中的剑就拍向桌面,坐在四周的客官纷纷起身绕远。他没有喊小二,好像指明了要点老板娘。

我拿起一大坛招牌酒放在桌上,“公子请用。”没错,我就是长安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一醉方休”老板娘,杜娇娘,相熟的人常唤我一声杜娘。

“此酒为何名?”客官解开封坛,问道。

“这是本店的招牌酒,伤心酒。客官既来买醉,定是有伤心往事,故名一饮伤心醉不休。”我倒一碗酒递到客官面前,一阵桃香沁入鼻喉。

“哦?……好名,好诗,好酒。”他连说三个好,端起碗来一饮而尽。

不是所有人喊一声老板娘,我就要亲自服务。我自然是挑客人的,眼前的江湖之人非比寻常。我一眼就看出桌上的剑为盘蛇剑,而他的主人是武林排行榜前十的纪慕语。

没想到他竟是一个年纪轻轻的男子,他的眼眶微微凹陷,更显深邃,眉脚的轻微上扬,直挺的鼻梁。尤其是这时他喝酒的模样,除了风流倜傥,是没有更合适的词来形容他了。

他怕是怀春少女心中的英雄罢,可惜,我已经不是少女了。

我之所以对江湖之事如此了解,并不奇怪,在成为“一醉方休”老板娘之前,我曾是天蚕派有名的用毒和解毒高手。而我之所以退出江湖,归隐闹市,从中还有一段伤心往事。

我杀人无数,救人亦无数,却没有救下自己心爱的男人。

四年前,我被仇家追杀,陆子晋替我喝下了毒药。那是一种罕见的巨毒,名曰七色花。得此毒者在七日之内五脏六腑被虫咬噬而亡,一般是撑不过七天的,多数中毒之人因疼痛难熬而自杀。

陆子晋是被活活痛死的,他相信我能配出解药,可是第七日我刚配制出解药之际,他的肝脏均被侵蚀完了。

拿着解药的我痛恨江湖,谁也无法明了,当最爱的人死在自己面前,那种钻心的疼痛。是痛在骨子里,比自己死了更难受。

自那以后江湖中再没有我,我便不再制解药,再多江湖名士中毒我也不再出手。后来我在长安落脚,改而酿酒。

伤心酒就是我为了纪念陆子晋而做。

纪慕语是我见过酒量最好的人了,一连三坛伤心酒却丝毫没有动摇的感觉。这酒喝多了,也是伤身的,待他向我要第四坛酒的时候,我递给他一碗醒酒汤。

这本不是我该管的事,身为老板娘却阻了自己的生意,只觉得纪慕语比银子要好看些。

……

纪慕语在我店里住下,而且每次点名明要我送饭菜,餐餐少不了一坛酒。当我第三次端着酒菜去他房里的时候,他用气功将门关上。有如此强大的内力,不愧是江湖上排名前十的剑客。我冷静地将饭菜整齐的摆放到桌上,拿起酒杯给他倒酒,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

他拍了两下掌,“不愧是老板娘,好定力。”

“纪公子见笑了,平日里接触的人多了,也便见怪不怪了。”我展开淡淡的笑容,将酒杯递给他。纪慕语反握住我的手,唇齿间的清香和着我的名字,“娇娘。”

恍惚间,仿佛又见到了子晋,他在花前月下唤我,“娇娘,娇娘……”也只有子晋这样唤过我。

旁人若是这样喊我,怕不是要少根手指,就是要断根骨头了。

手背上的温度还在,而眼前的人却不是故人。我连忙缩回了手,“纪公子若无吩咐,杜娘就先告退了。”

他再次拉住我的手,这回我再难挣脱。“娇娘,何不一起饮酒伤心呢。”难道连他也瞧出我的伤心来?

像他这样聪明的男子,定是知道我的前尘往事,怕他此番前来是有目的的。

他渐渐有些醉意,扶到桌上用朦胧的眼光瞧着我,他说:“你认识晏阿娇么?”

我微怔,晏阿娇,这个名字遥远的像是上辈子的事情,心中一紧,便垂下了眼帘。我回答他,“听说过,怕是死了吧。”

纪慕语摇摇头,一连说了三个“不”字。“在我十五岁的时候,我瞧见过她。她身手那么好,不会死的。”纪慕语闭上眼睛,像是在讲一个故事。

他十五岁时,那时我该是十八,师傅曾命我去夺盘蛇剑。盘蛇剑在纪叔博府中,我把毒下到他的醒酒茶里,却没想到一记飞镖打翻了我递去的茶水。

杯子翻滚着落在红毯子上,发出嗞嗞地腐蚀的声音。为此我遭到追杀,却每在万分危急的时刻,总有一人在暗中帮我。也因此我认识盘蛇剑,也了解纪慕语,他是纪叔博唯一的儿子。

“那茶是我打翻的,我不能看着我爹死。晏姑娘是江湖上难得的热血女侠,只是那纤细的手指中能藏着致命的毒。若她不是来毒害我父亲,我真想牵牵她的手。我不想她死,就暗中帮她,杀了我爹派出去的杀手。可惜,晏姑娘心有所属。后来听说她喜欢人死了,她也不见了。有人说她殉情了,但我不相信,她一定还活着……”他喃喃地讲着,后面的话越来越轻,我再也听不见了,仿佛他只说给自己听。

“纪公子,晏姑娘我怕是不能帮你寻到了,大概就如江湖所说,随了他心爱的男子一起去了吧……”

“不,不,不,我一定能找得到她……”睡梦中,他仍旧抓着我的手不放。

“何必呢。”我微叹到。

按照我往常的作息,每天早晨照例去丛林中摘些花来酿酒。七月的天很炎热,虫子欢腾地厉害。肌肤不久就泛起微红,还有些痒。

丛林中的一潭小池正是一个凉爽的好地方,我放下篮子,一步步淌入池中。

早晨的树林很安静,伴随着蝉鸣,周围的凉意袭上全身。突然听到有杂草攒动的声响,心头一紧,却有不好的预感。猛一转头,一个三角眼的男子挑眉看着我。

“美人,别怕。”他解开腰间的腰带,手一掀将衣服脱了下来。

“你别过来,你若想保命,最好赶紧给我滚!”我连后退两步,却暴露了自己的心虚。

从他的气息中判断,他是个常年练武之人,而且并不只会三脚猫功夫的人,怕是与我的武力相当。

“哦?大爷我可是最喜欢辣美人了。”

“卑鄙!趁人之危!”手掌之中凝聚了气力,但瞬间我又压了下来。我不能出力,不然我隐瞒已久的身份就会暴露,如若他们知晓我就是晏阿娇,江湖中难免又要迎来一场腥风血雨。

三角眼的男人靠得越来越近,狰狞的面孔和嘴角上的刀疤拧成扭曲。和他交手我不一定能处于上风,善于用毒的我此时又无毒可用,处在水中也是我攻击的一大阻碍。

如若再不出手,这一世清白尽毁。还不如被仇家寻到,随了子晋去阴曹地府团聚。此刻,手中的力道渐渐集中……

“娇娘,趴下!”

我一闭眼,沉入水下。只感觉水面上打出水花,再抬头,三角眼的男人已倒在水面上,嘴角的血丝伴着瞪红的双眼,他怎么也想不到,他根本没看见杀他的人是谁,就已经死了。

岸边,是纪慕语盈盈的笑脸……

“跟踪我。”我根本不是在质疑他,而是完全肯定的道出他的目的。我采摘的酿酒材料是在这树林之中,而这里的水池本就很是隐秘。他除了跟踪我,又怎会到这里。

“我救了你,你不谢我,反倒是狗咬吕洞宾。”他拾起脚边的衣物嗅了嗅,也学着先前那个男人的模样,一腔色鬼的语气,“好香……”

“还我!”我狠狠丢出去两个字。“要是被我发现你敢偷看,我就挖了你的眼睛做下酒菜!”

“好狠的女人。”他放下衣服,转身入了树林。待我看不见了他,才一步步向岸边走去。

……

“纪慕语!”我刚想问他为何跟踪我。他半转过头看我,一根银针冲着他后背射去。“小心!”来不及多想,跨前一步抱住了他。

他的后背宽实有力,发丝间萦绕着清香,我的手环着他的腰。银针直直插入我的脊背,瞬间的疼痛令我不自主地拽住了他的衣裳。

“娇娘……”他侧过身,单手扶住快要倒下的我,左手迅速拔掉银针。针尖上泛着微紫的血迹,很明显是淬了毒。

“回,一醉方休。”此刻也只有我保留在酒肆的解药可以救自己了,但是毒的发作很快,体内的血液加速流淌,阻塞了气力。

“来不及了。”他扶我躺下,解开我的外衣,雪白的肩膀不可掩饰地暴露在外。

“不要,有毒。”我知道他这举动是为了吸毒,虽然以他的功力可以遏制住咽喉不让毒进入体内,但在还不知道是什么毒的情况下,这样做无疑是很危险的举动。

我想要推开他,却只能挣扎着不让他靠近。他扳过我的双手,唇压在我的背脊上,含糊不清的发出两个字,“别动!”带着微怒却关怀的语调。他的发带缠绕在我颈边。

那一刻的我只有活下去的念头,也要他活下去。他直到吸出的血呈现鲜红色,才将我抱起,往酒肆奔去。

我把解药掺在伤心酒内,随着饭菜一并端到纪慕语房中,以防他将毒带入体内的可能性。要不是他的冲动让毒在我体内扩散变慢,我怕是去拿解药的力气都没有了。

“上次是追杀你的人么?”我边问他,边注入一杯伤心酒。

“嗯。”他回答的很是平静,“谢谢你。”他抬起眼角,又转回一副不可一世的玩味,“娇娘,你不会是爱上我了吧?”

我望着他,手中的酒都倒出了酒杯,我一时不知怎么回答他。我这一辈子只会爱陆子晋,也只能爱陆子晋。

而纪慕语只是在欺骗我,利用我而已。银针里的毒太狠,他一定是在测验我的身份。如今我能完好无损地站在他面前,无疑已经暴露。

“喝酒吧,喝完了我便告诉你。”我端起酒杯递到他的唇边。

我从未让人进过我的酒窖,纪慕语是第一个入得酒窖之人,这酿酒的心情也只有一个人能体会得到。这酒窖倒像是我精神的寄托,是属于我一个人的归宿。

纪慕语说如若在伤心酒里再加一味料就可以把烈味盖住,可更使人陶醉。我道,这伤心酒酿得便是伤心,我是不会更改它的制作。这酒如心,这般味道,怎是盖得住呢。

纪慕语背对着我,正入神地看着墙上的诗,悠悠地念起:

桃枝含恨,花谢花飞,酿一坛伤心酒。

怎奈何古人已去,人听斜雨欲还休。

春水东流,顾影自怜,叹一夜人难寐。

盼不来此生相随,道是错将鸳鸯配。

没错,这首诗是我所写,是为了陆子晋而写,写尽对他的思念与懊悔。

他说:“原来这才是伤心酒的真正来历,他到底是怎样的男子,能让你为之憔悴。”

我摇摇头,“这往事,我已不再提了。”

只是没想到纪慕语会拉过我,就在这首我倾诉着对另一个男子的情诗之前,抱住了我。“既然你能放下他,那就重新开始你的日子。”

我舍不得推开他,只是轻轻靠在他的肩头,“我怕新的日子仍会是旧的结局。”

我迫切的希望时间可以停驻在这一刻,我害怕的是下一秒他就会消失,就像子晋离开我一样,根本不给我挽回的机会。

从那以后,纪慕语要求每天陪我酿酒。但他不让我瞧他在干什么,似乎是在悄悄的酿他自己的酒。我也不看他,自己的伤心自己做。

五日后,他端着一碗酒给我。我抿了一口,很是醇香,唇齿透着清香,是令人舒心的感觉。这酒并无很强的烈性,却有很强的后劲,倒是很适合于姑娘喝。

“是伤心酒中你加了一味桂花。”我用肯定的语气,歪着头笑着瞧着他。

“娇娘的嘴真是叼得很。”他微嘟着嘴,似乎有点挫败感。

我垂下头,躲开他深情的眼神,“那么,这已不是伤心酒了,你便再为它取个名字罢。”

“好。”他满口答应,“英雄既醉,伊人怎可不醉呢。不如…干脆就叫它…”

“伊人醉。”我与纪慕语一同道出。

“哈哈!哈哈!觅得知己如此,人生无憾,无憾也!”他拉起我的手,“来,今夜不醉不行。”我低着头跟着他跑起来,脸上发烫的感觉直直就麻便了全身,不知是不是刚刚的那一碗酒发挥了作用。

……

于他的房中,他喝一碗伤心,我饮一杯伊人,觥筹交错,杯盘狼藉。我和他都是好酒量的人,却不知道为何,窗外泛着微凉的月光,连感觉都容易醉了。朦胧中,醉意也隐隐约约漫上来。到底是人醉,还是心醉?是买醉,还是想醉?

醉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我笑着看着他,我说我曾经好爱好爱过一个人,我真的真的好想再爱一个人,可惜我做不到。

我们趴在桌子底下,摇晃着脑袋,傻笑着要吟诗。

纪慕语握了我的手,我闭着眼睛躺在他怀里,安安静静地享受他身体的温存。耳边是平缓的呼吸声,以及带着他微醉的声调,“阿娇,对不起。”

我沉睡过去,因为我不想说没关系,即使我真的很想原谅你。只是原谅你又怎样,要怪只能怪自己,明明所有都知道,却还要投入万分的感情,陪你演戏。明明知道你会走,却不挽留你,还假装自己很不在意。

醒来的时候,这酒劲似乎还未完全消除。

我早已料到这结局,所以我拼命把自己灌醉,我以为这样就可以放他走,这样我就可以不心痛。可这酒不是忘情酒,却断肠,是一碗别离的酒,喝下了,就再也没有回头。

我知道他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微风吹过,酒坛下的宣纸也飘扬起来,纸上是他写下的最后四句话:

英雄无眠,暗自憔悴,饮一杯伊人醉。

水中看月任繁华,高楼空台锁心碎。

朱罗散尽,酒醒断肠,曾几物是人非。

今朝只妒当年人,来世定作逍遥陪。

我捂着胸口,猛地咳嗽起来,慕语,你若真是嫉妒子晋,为何只许我来生,不许今世?这阴曹地府,我欠子晋的也只能用来生补偿。

我怎会不知,江湖英年才俊的盖世英雄纪慕语,是有未婚妻的。两人同生死共患难,就于不久前她被仇家所害,变得痴呆,实际上是中了毒。

这毒药出自我手,解药必有保留。纪慕语是为了救他的心上人,才来接近我。

我知道纪慕语是个聪明的人,他早已看出我以前配制的解药就藏在酒窖里的密室里,机关就是那首诗。

他既然能破解这首诗,这就说明他对我的故事了如指掌。那是陆子晋死去的那一年,也就是我退出江湖的那日子。那是癸酉年,大雪开始融化的二月。

……

“老板娘,来一坛最烈的酒。”

我从账本中抬起头来,应声而来的是一个年轻男子,他手中牵着一个粉裳姑娘。他有着和纪慕语同样的眉角。突然想起第一次遇到他,他也是说这同一句话,嘴角不禁扯出一丝微笑。

我放下一坛伤心酒,然后右手再端起一碗新酿的酒。

“老板娘,这酒很是香醇,为何名?”

“这坛名为伤心酒,是公子要的最烈的酒,这碗是赠给你身边的姑娘,名为伊人醉。”

“哦?绝配的酒和绝配的人。”

“曾有人说过,英雄既醉,伊人怎可不醉?……”

眼前的男子望着身边的女子哈哈大笑起来,那姑娘端起酒碗接了一句,“为君沉醉又何妨?”

可惜,酒醒时候,断人肠。

李白的<<将进酒>>,王之涣的<<凉州词>>

关于这两首诗的简介如下:

一、李白《将进酒》:

1、简介:

《将进酒》(其中“将”读qiāng,阴平,意思为请),一作《惜空酒樽》,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译即“劝酒歌”。这首“填之以申己意”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做客,三人登高宴饮。当时距是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2、诗歌赏析: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将进酒

诗篇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如此壮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穷极,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语带夸张。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之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向”的夸张。于是,开篇的这组排比长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

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这种开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沈德潜说:“此种格调,太白从心化出”,可见其颇具创造性。此诗两作“君不见”的呼告(一般乐府诗只于篇首或篇末偶一用之),又使诗句感情色彩大大增强。诗有所谓大开大阖者,此可谓大开。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悲感虽然不免,但悲观却非李白性分之所近。在他看来,只要“人生得意”便无所遗憾,当纵情欢乐。五六两句便是一个逆转,由“悲”而翻作“欢”“乐”。从此直到“杯莫停”,诗情渐趋狂放。“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梁园吟》),行乐不可无酒,这就入题。但句中未直写杯中之物,而用“金樽”“对月”的形象语言出之,不特生动,更将饮酒诗意化了;未直写应该痛饮狂欢,而以“莫使”“空”的双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陈,语气更为强调。

“人生得意须尽欢”,这似乎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然而只不过是现象而已。诗人“得意”过没有?“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玉壶吟》)——似乎得意过;然而那不过是一场幻影,“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又似乎并没有得意,有的是失望与愤慨。但并不就此消沉。诗人于是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一个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有用”而“必”,非常自信,简直像是人的价值宣言,而这个人——“我”——是须大写的。于此,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入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来。正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应为这样的未来痛饮高歌,破费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们咋舌。

诗如其人,想诗人“曩者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上安州裴长史书》),是何等豪举。故此句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绝非装腔作势者可得其万一。与此气派相当,作者描绘了一场盛筵,那决不是“菜要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而是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甘休。多痛快的筵宴,又是多么豪壮的诗句!至此,狂放之情趋于高潮,诗的旋律加快。诗人那眼花耳热的醉态跃然纸上,恍然使人如闻其高声劝酒:“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而且写来逼肖席上声口。既是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对手,不但“忘形到尔汝”,诗人甚而忘却是在写诗,笔下之诗似乎还原为生活,他还要“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以下八句就是诗中之歌了。这着想奇之又奇,纯系神来之笔。将进酒

“钟鼓馔玉”意即富贵生活(富贵人家吃饭时鸣钟列鼎,食物精美如玉),可诗人以为“不足贵”,并放言“但愿长醉不复醒”。诗情至此,便分明由狂放转而为愤激。这里不仅是酒后吐狂言,而且是酒后吐真言了。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当位至卿相,飞黄腾达,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说富贵“不足贵”,乃出于愤慨。以下“古来圣贤皆寂寞”二句亦属愤语。诗人曾喟叹“自言管葛竟谁许”,所以说古人“寂寞”,也表现出自己“寂寞”。因此才愿长醉不醒了。这里,诗人已是用古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了。说到“唯有饮者留其名”,便举出“陈王”曹植作代表。并化用其《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之句。古来酒徒历历,而偏举“陈王”,这与李白一向自命不凡分不开,他心目中树为榜样的是谢安之类高级人物,而这类人物中,“陈王”与酒联系较多。这样写便有气派,与前文极度自信的口吻一贯。再者,“陈王”曹植于丕、睿两朝备受猜忌,有志难展,亦激起诗人的同情。一提“古来圣贤”,二提“陈王”曹植,满纸不平之气。此诗开始似只涉人生感慨,而不染政治色彩,其实全篇饱含一种深广的忧愤和对自我的信念。诗情所以悲而不伤,悲而能壮,即根源于此。

刚露一点深衷,又回到说酒了,而且看起来酒兴更高。以下诗情再入狂放,而且愈来愈狂。“主人何为言少钱”,既照应“千金散尽”句,又故作跌宕,引出最后一番豪言壮语:即便千金散尽,也当不惜将出名贵宝物——“五花马”(毛色作五花纹的良马)、“千金裘”来换取美酒,图个一醉方休。这结尾之妙,不仅在于“呼儿”“与尔”,口气甚大;而且具有一种作者一时可能觉察不到的将宾作主的任诞情态。须知诗人不过是被友招饮的客人,此刻他却高踞一席,气使颐指,提议典裘当马,几令人不知谁是“主人”。浪漫色彩极浓。快人快语,非不拘形迹的豪迈知交断不能出此。诗情至此狂放至极,令人嗟叹咏歌,直欲“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情犹未已,诗已告终,突然又迸出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开篇之“悲”关合,而“万古愁”的含义更其深沉。这“白云从空,随风变灭”的结尾,显见诗人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通观全篇,真是大起大落,非如椽巨笔不办。

《将进酒》篇幅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既非鑱刻能学,又非率尔可到。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马,千金裘”),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二、关于《凉州词》;

、简介: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如王之涣、王翰、张籍,其中最有名的是王之涣的《凉州词》,又名《出塞》。古代所指的凉州就是现在的甘肃省武威市。

赏析:


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公元713-741年)间,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到旗亭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王昌龄的诗被唱了两首,高适也有一首诗被唱到,王之涣接连落空。轮到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演唱了,她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甚为得意。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此事未必实有。但表明王之涣这首诗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象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近,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划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诗起于写山川的雄阔苍凉,承以戌守者处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此句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折柳赠别的风习在唐时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而"羌笛"句不说"闻折柳"却说"怨杨柳",造语尤妙。这就避免直接用曲调名,化板为活,且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而以"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第三句以问语转出了如此浓郁的诗意,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门关"一语入诗也与征人离思有关。《后汉书·班超传》云:"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所以末句正写边地苦寒,含蓄着无限的乡思离情。如果把这首《凉州词》与中唐以后的某些边塞诗(如张乔《河湟旧卒》)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此诗虽极写戌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即使写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何须怨"三字不仅见其艺术手法的委婉蕴藉,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戌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宽解。也许正因为《凉州词》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所以能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

歌词有 :一醉方休相思多温柔,异地重游何人在等候。 人归来是何年,不

正确歌词是:一醉方休 江山多温柔故地重游何人在等候,人归来是何年,独望月难全
出自歌曲《醉美人》
歌名:醉美人
歌手:安子与九妹
所属专辑:对酒当歌
作词:安子/可爱
作曲:安子
歌词:
小城故里岁月草木深
在百花深处遇见了你
风前月下觅得窈窕路
却不见当年佳人美如玉
轻声叹水向东流几时休
落花飞絮到江南岸
人归来是何年 独望月难全
而你嫣然一笑风雨城
为你洒下诗篇三百年
转身与你若如初见
美人花落地再生根许了谁家门
酒醒在何处念着你
岁月如梦 昨日无可留
此情悠悠 落在心头
一醉方休 江山多温柔
故地重游何人在等候
轻声叹水向东流几时休
落花飞絮到江南岸
人归来是何年 独望月难全
而你嫣然一笑风雨城
为你洒下诗篇三百年
转身与你若如初见
美人花落地再生根许了谁家门
酒醒在何处念着你
轻声叹水向东流几时休
落花飞絮到江南岸
人归来是何年 独望月难全
而你嫣然一笑风雨城
为你洒下诗篇三百年
转身与你若如初见
美人花落地再生根许了谁家门
酒醒在何处念着你
美人花落地再生根许了谁家门
酒醒在何处念着你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