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从生活来
(1)肩关节活动减少,由于手术或者其他疾病的原因,上肢保持长吋间的靠近身旁、垂于体侧是肩周炎最主要的诱发原因。
(2)肩关节本身病变,如局部软组织的改变限制了肩关节的运动,或肩部微小损伤都可能导致肩周炎;身体临近部位如颈椎、心脏、肺部等的病变也可能是肩周炎发生的诱因;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偏瘫、神经麻痹以及内分泌系统病变引起的糖尿病等也可能导致肩周炎。
(3)生活压力过大,心理出现一系列冷漠、抑郁等消极心理因素也容易患肩周炎。
(4)日常生活中长期的姿势不良或失调等都可能成为肩周炎的隐患;长期的劳累操作也会引发肩周炎;身体尤其是肩部长期受到寒湿冷气的侵袭。
按摩真法
按摩肩部按摩肩部是对肩部的一种被动运动,通过按摩可以很好的改善身体血液循环的状况,减轻肌痉挛、松懈关节粘连的情况。
按摩时一般先对整个肩部进行推、揉、滚,然后拿按肩井、肩贞、中府、天宗等穴位,最后抖动肩关节,以搓、抹的手法结束按摩。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时手法一定要轻柔,避免用力过度使症状加重。
按摩手臂
手臂的按摩除了对肩井穴的按揉外,更主要的是手臂运动。主要是一只手托起患有肩周炎的手臂肘部让手臂做前后、上下的摆动,或者以肩关节为中心让手臂做旋转运动。
这种对于手臂的按摩运动只要长期坚持,一定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养生关键在于治未病
(1)生活中要注意防寒保暖,不要让肩部受凉,预防肩周炎或者减轻病情。
(2)柔软体操、太极拳等都能让身体的血液循环顺畅,关节囊以及关节软组织的功能强化,所以适当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加强肩关节肌肉的活动能够很好地起到预防肩周炎的作用。
(3)营养不良导致的体质虚弱也可能导致肩周炎的发生,为此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保证合理膳食,保证身休营养充足。
(4)劳逸结合,避免身体承受过重负担;外伤如手臂骨折等一定要得到及时、彻底的
治疗。
1 肩周炎按摩基本手法1.患者仰卧或坐位,按摩者立于患侧,用㨰法或一指禅推法在患侧肩前部及上臂内侧操作治疗,往返5-10次,配合患肢的外展,外旋被动活动,重点在肩前部使用本手法进行治疗。
2.患者仰卧或坐位,患肢在上,按摩者一手握住患肢的腕部,另一手在肩外侧和腋后部施㨰法,配合按,拿肩髃,肩贞穴及患肢上举,内收等活动,往返操作5-10遍。
3.患者坐位,按摩者站立其后,在项部及肩胛部施㨰或一指禅推法,配合患肢后弯,上抬的被动运动,反复操作5-10遍。
4.拿肩井穴部位5-10遍。
2 肩周炎随证加减按摩手法1.肩部冷疼延及手指,采用基本手法加:患者取正坐位,按摩者立其患侧,左手握患肢腕部,右手轻柔肩峰部,从痛点向周围扩大,并捏揉天宗,肩井穴,反复5-10次。再掌擦肩部,以热为度。
2.肩部僵硬,活动受限严重者,按摩者一手扶住患者肩部,一手握住其腕部,作摇动法,并使肩臂旋转至最大允许范围,操作3-5分钟。再用双手握住患者手腕部做均匀的上下抖动1-3分钟。
3 肩周炎自我按摩手法1.用健侧手拇指,食指,中指揉拿 肩部患处20-30次。
2.用手掌拍打患肩40-50次,并捏拿腋前筋,腋后筋各20-30次。
3.用拇指按揉颈部外侧锁骨上缘的臂丛点(锁骨上1厘米),及曲池各1分钟。
4.可根据肩关节功能受限的程度做摇肩,背后拉腕,拍肩捶背等功能活动。
4 肩周炎早期按摩手法1.以拇指按揉手法或点按肩髃,肩贞,肩井,天宗等穴各10次。
2.按压肩部:按摩者以两手拇指相对置于肩部三角肌下缘均匀用力按压,再移至肩后部,反复3-5分钟。待上肢有麻胀感时,再向左或向右侧移动。
3.肩肘拿捏法吗:患者取侧卧位,患肩朝上,上肢平置于侧胸部,肘部屈曲,按摩者坐在患者一侧,以手拿定肩关节上方,另一手四指置于肩关节内侧,拇指置于其外侧,自肩内下方沿肩关节向上拿捏2-5分钟。
4.摩擦法:患者取坐位,按摩者坐在其侧,以双手自患侧颈部沿肩峰与肩胛区反复摩擦5-10分钟;再自患肩上部向肘部,腕部顺序向下摩动3-5分钟,用力应均匀而有节律,以皮肤微红为度。
肩周炎治疗的自我按摩方法!病人在进行自我按摩以前,一般先进行热水浴,按照前面介绍的热水浴方法作患侧肩关节的局部热疗,随后可以选择一种较为适合自己的肩周炎医疗体操进行锻炼,
然后进行肩周炎的自我按摩。最后在按摩完之后,通过苗父养生敷肩乐贴对肩部的疼痛部位进行外敷,可以起到较快回复肩周炎的目的的
自我按摩的常用手法有拿、按、揉、擦几种:
拿法:将拇指和其它4指的指端相对,用手把病患处的皮肤、肌肉或筋膜拿起,放下,再拿起,再放下,交替进行。要求用力均匀而有节律。
按法:就是以指腹或手掌在肩部等处垂直施加压力,一按一松,轻重以自己不感到疼痛为合适。
揉法:就是手掌掌心、掌根或手指指腹放在施术部位,作缓慢的揉转动作,要求用力平衡,速度约每分钟揉动100次。
擦法:让手掌贴在肩部的皮肤表面,稍微用力下压,然后在疼痛部位及其周围作上下或左右的直线移动摩擦。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