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糖尿病之寻医记(糖尿病吃糖会有什么症状)

时间: 2023-04-05 09:46:13

糖尿病之寻医记

问:老师您好,我父亲今年53岁了,一年前患上了糖尿病,他原来是血压高,但是现在血压己趋于稳定了。我想问一下,我父亲这种情况可以治愈吗?在饮食方面要注意什么?

答:从临床上看,不管是高血压还是一些心脑血管问题,确实是可以出现在糖尿病诊断之前,医学上这叫大血管的并发症,就是在糖尿病诊断之日甚至往前推都可以有,你父亲可能就属于这种情)兄所以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如果一个人己经有了高血压,将来就要特别要关注自己的血管,包括颈动脉,包括下肢大动脉的问题,靶器官心、脑、肾的问题都要及时就诊。

糖尿病病人在饮食方面应该注意什么呢?这是很多病人最关心的问题单纯从高血压的角度,糖尿病患者不宜吃太多的盐,高盐的饮食会使血压升高,而且还不好降其他方面我只能粗略地介绍,比如吃相对清淡的饮食、多吃蔬菜等为什么我不能给你一个确切的饮食指导呢?首先我不知道你父亲是胖是瘦,如果是胖人那一定要限制热量,在现有的基础上要限制热量的摄入;如果是瘦人,还要适当让他多吃的因此,很多情况还要在看过病人之后,才能辨证施治。

糖尿病吃糖会有什么症状

糖尿病的10个症状
1、经常口渴,尿频尿急
特别是1型糖尿病,还有2型糖尿病后期,出现这样情况可能性更大。血糖高的时候,身体会想办法降糖,会调用体内各处的水份,来帮助肾通过排水,冲走糖。①
严重的糖尿病患者,尿液还有一些甜味。
2、无力,精神不好,头疼
糖尿病人胰岛素抵抗严重,胰岛素这把钥匙失去效果了,血糖无法进入细胞中,不能给你供能。你可能出现莫名头晕,头疼。
你吃多少糖,都无法进入细胞,还可能会加重胰岛素抵抗。当细胞没有了能量,你自然会感觉到无力,精神不好,需要胰岛素的陪伴。②
3、特别馋,吃不饱,和饿死鬼一样
多饮、多尿,多吃,是糖尿病人的三多症状。贪吃,不仅是糖尿病人主要症状,也是病因,吃太多,高热量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原因。反过来,胰岛素抵抗也会导致你更容易饿,贪吃。其实,真因不是病人馋,而是细胞饿了。可以思考一下,血液里有那么多糖,却无法进入细胞。
细胞很饿,肯定会让你不断的吃吃吃,最后,多余的糖都储存起来,导致脂肪肝,内脏脂肪增加,越来越能吃,越来越胖。这就是糖尿病的恶性循环。
4、莫名奇妙变瘦
糖尿病真的不一定是胖子,在中国就有很多人看着很瘦,却是非常严重的糖尿病。而且,很多人可能会莫名奇妙的变瘦,怎么吃也不胖,看起来还不健康,因为糖尿病人一半都有消化问题,吃了不吸收。
而且,胰岛素不仅仅降血糖,还有防止肌肉流失和脂肪分解的作用。特别是对于1型糖尿病,或者2型糖尿病晚期,如果胰岛素功能失常,身体就会分解脂肪和肌肉,从而导致体重下降。
5、伤口特别难治愈
小朋友的伤口愈合特别快,但是,对于糖尿病人,一些小划伤需要很久才能愈合,这也是血糖高导致的。血糖高导致炎症,并损害免疫系统的有效修复能力。③
6、视力下降厉害,实验模糊
实验模糊,不一定是眼睛度数升高了,可能是血糖高了,很多人发现,通过低碳饮食下降血糖后,视力都改善了。血糖高,容易导致晶体肿胀,导致变形,导致势力模糊。
血糖稳定后,晶体就会恢复正常,视力也会恢复正常。④
7、皮肤变黑,特别是脖子出现黑皮
太阳可以晒黑你,血糖高也会让你的皮肤变黑,黑棘皮病是糖尿病人的一个常见症状。2017年,科学家对10-18岁患有黑棘皮病的青少年进行了研究。
(黑棘皮病:胰岛素抵抗的筛查测试– 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他们发现,62%的黑棘皮病患者具有胰岛素抵抗,同时患有肥胖和黑棘皮病的人,这一比例更是高达80%。
8、脚趾头麻木,经常有针刺痛感
坐太久或者蹲太久,都有可能有这种麻木和针刺的感觉,这个很正常。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会莫名奇妙的有这样的感觉。
因为,血糖高会损害脚部神经,导致麻木和刺痛感,医学术语是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血糖稍微一高就会出现这个症状,有研究发现,49%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和50%的新诊断糖尿病患者,都有周围神经病。
9、皮肤瘙痒,水泡,皮疹问题不断
皮肤病很烦人,很多人年纪轻轻就一身皮肤病,大部分人觉得是个人卫生问题,实际上,血糖高也是一大诱因。
很多人降低血糖后,很多皮肤问题都自动消失了。血糖高会导致炎症,干扰健康的新皮肤细胞,替代旧皮肤的能力,很容易出现瘙痒性皮疹或疼痛性水疱。
经常性的皮肤瘙痒,这是糖尿病早期的症状。
10、女性尿道感染,男生勃起功能障碍
很多妇科疾病也和血糖高有关系,高血糖可以促进念珠菌(引起阴道酵母菌感染的真菌)和多种类型的细菌的生长,这些细菌可以引起尿道感染。
对于男生来说,胰岛素抵抗,也会引发勃起功能障碍,高血糖会影响导致生殖器官的神经和血管。糖尿病患者有这个问题的风险,是普通人的3-5倍。

得了糖尿病,眼睛会出现问题吗?

糖尿病对眼睛的伤害主要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黄斑病变,容易诱发老年性白内障和青光眼。糖尿病是慢性内分泌系统的代谢性疾病,可对全身多系统和多器官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容易导致慢性并发症。其中慢性并发症可引起眼底病变,包括微血管并发症。患者出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或黄斑病变,患者的视神经变得模糊,视力下降,视力丧失。另外,糖尿病也容易诱发老年性建议患者患上糖尿病后,除了积极控制血糖外,还应定期检查眼睛、心脏、肾脏等身体相关部位。

患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要早期积极介入,大部分患者通过相应的治疗和血糖调节等,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不会导致失明,但如果治疗不能及时进行,可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糖尿病患者血糖高,血液健康状况不好,但人体各身体部位需要流通以保证血液供应,因此,如果患有糖尿病,会造成不同程度和部位的身体损伤,因此,糖尿病患者在视网膜上诱发病变时,应更好地了解其原因,并采取视网膜保护措施。患上糖尿病后,患者血糖水平明显提高,这种血糖水平容易诱发毛细血管主细胞损伤和失踪,最终导致患者基底膜增厚,影响视力水平,视线模糊,看不清东西,视力缩短等危害。

糖尿病引起患者内皮细胞退行性发作,导致细胞坏死。在这种状态下,如果毛细血管缺乏细胞保护,就会刺激血视网膜屏障,局部引起水肿、充血、出血、渗出等不良症状反应,出现眼底病变症状。糖尿病还会影响人体血管健康状况,导致视网膜缺氧。另外,在病变发作阶段,会出现新生的血管因子,如果病情恶化,新生血管成熟,会出现局部破裂出血症状,使患者患上眼部并发症。糖尿病会导致患者视网膜脱离并发症。因为糖尿病伴随血管新生和纤维细胞增殖,容易形成新的纤维带,导致视网膜受到牵引、收缩压力、视网膜正常状态压迫,最终导致视网膜脱离症状。

糖尿病会引起血液生态变化,所以眼睛也容易诱发。主要并发症的发病原因是糖尿病患者的血液状态存在高粘度、高凝聚性、高凝结性等问题,使得血栓更容易形成,出现血液阻塞,导致眼部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形成眼睛。受糖尿病气质因素的影响,容易引起内分泌障碍,生长激素分泌增加,这种状态容易引起糖代谢障碍,诱发血管中糖原和粘多糖的沉积,患者最终会发生动脉硬化和视网膜微血栓,导致眼部并发症。糖尿病很常见。患者往往会引起其他疾病症状和并发症,因此糖尿病的危险不容忽视。患者要做好血糖控制,稳定糖尿病,避免糖尿病恶化,诱发严重并发症,预防糖尿病合并眼睛状态。

老年人糖尿病需要注意些什么?

老年人有糖尿病应该注意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进行饮食管理、运动锻炼、自我血糖监测等。

一、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伴随终身。每个患者都应掌握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相关知识,避免治疗上的误区。

二、饮食管理是治疗糖尿病有效的措施。饮食应做到按需摄入,注意饮食多样化和营养均衡,少吃各类油炸食物、动物肥肉等。多吃绿叶蔬菜,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改善高血脂、高血压。避免高糖饮食,合理摄入馒头、米饭、粥等主食,控制西瓜、葡萄、芒果等高糖水果摄入,控制蜂蜜、奶茶、果汁等高糖饮料摄入。

三、糖尿病可通过适当运动来治疗。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还能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温和的有氧运动,例如慢跑、踩单车、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

四、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好自我血糖监测,最常使用的是5点法和7点法。简单来说,就是在一天固定的5个或7个时间点,测量血糖值并记录。5点监测法的测量时间点为空腹血糖1次,三餐后2小时各1次,睡前或夜间零点1次。7点监测法的测量时间为三餐前各1次,三餐后2小时各1次,睡前或夜间零点1次。这些血糖值可以反映体内胰岛素的基础分泌功能、进餐对血糖的影响、是否需要调整胰岛素用量等。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