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鸭跖草的功效与作用(中草药:水竹叶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 2023-04-05 17:48:51

鸭跖草的功效与作用

目录鸭跖草的形态特征鸭跖草的功效与作用鸭跖草的用法用量鸭跖草的食用禁忌鸭跖草的附方鸭跖草又叫碧竹子、翠蝴蝶、淡竹叶等,属于一种鸭跖草科的草本类植物,在我国各地都是比较常见的,因为其颜色鲜艳,并且在各地都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大家不要认为这种并不起眼的花朵,还有着很多的药用功效吗?据了解,鸭跖草在帮助消肿止痛、对小便疼痛、解毒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下面小编就详细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鸭跖草的相关作用及禁忌问题。

鸭跖草的形态特征

一年生披散草本。茎匍匐生根,多分枝,长可达1米,下部无毛,上部被短毛。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9厘米,宽1.5-2厘米。

总苞片佛焰苞状,有1.5-4厘米的柄,与叶对生,折叠状,展开后为心形,顶端短急尖,基部心形,长1.2-2.5厘米,边缘常有硬毛;聚伞花序,下面一枝仅有花1朵,具长8毫米的梗,不孕;上面一枝具花3-4朵,具短梗,几乎不伸出佛焰苞。花梗长仅3毫米,果期弯曲,长不过6毫米;萼片膜质,长约5毫米,内面2枚常靠近或合生;花瓣深蓝色;内面2枚具爪,长近1厘米。

蒴果椭圆形,长5-7毫米,2室,2爿裂,有种子4颗。种子长2-3毫米,棕黄色,一端平截、腹面平,有不规则窝孔。

鸭跖草的功效与作用

1.对于咽喉红肿疼痛,可配伍蒲公英、乌蔹梅或土牛膝、大青叶等同用。用治痈肿疮疡,可配地丁草、蒲公英、野菊花等药同用。

2、鸭跖草一药,长于清热,又能利尿。经临床实践体会,煎服本品后,能使高热渐退,尿量增加,但停药后又见体温升高现象。故如单用本品,似嫌解毒作用不强,在临床使用时宜与其它清热解毒药配伍。

3、鸭跖草与淡竹叶都能清热利尿,功效相似,但鸭跖草的作用较强。

4、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或湿入下注膀胱、小便淋沥涩痛等症。本品有良好的利尿作用,凡风水浮肿、小便不利,可配伍浮萍、芫荽等药同用;湿热下注膀胱、小便涩痛,可配伍凤尾草、扁蓄、蒲公英等同用。

5、此外,还可应用于蛇毒咬伤,一方面煎汤内服,一方面用鲜草适量,洗净,捣烂外敷。

鸭跖草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鲜者2-3两,大剂可用5-7两):或捣汁。

外用:捣敷或捣汁点喉。

鸭跖草的食用禁忌

使用注意:脾胃虚弱者,用量宜少。

鸭跖草的附方

①治小便不通:竹鸡草一两,车前草一两。捣汁,入蜜少许,空心服之。(《濒湖集简方》)

②治五淋,小便刺痛:鲜鸭跖草枝端嫩叶四两。捣烂,加开水一杯,绞汁调蜜内服,每日三次。体质虚弱者,药量酌减。(《泉州本草》)

③治赤白下痢:蓝姑草,煎汤日服之。(《活幼全书》)

④治黄疸性肝炎:鸭跖草四两,猪瘦肉二两。水炖,服汤食肉,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⑤治高血压:鸭跖草一两,蚕豆花三钱。水煎,当茶饮。(《江西草药》)

⑥治水肿、腹水:鲜鸭跖草二至三两。水煎服,连服数日。(《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⑦治吐血:竹叶菜捣汁内服。(《贵阳民间药草》)

⑧治沙鼻不时流血、鼻衄;地地藕,煎汤三次服。(《滇南本草》)

鸭跖草的药用价值虽然高,但是在食用上还是存在很多的禁忌问题的,尤其是有脾胃虚弱情况的人群要格外的注意,大量食用的情况下,将会带来较为严重的副作用,因此建议像采取用鸭跖草治病的人群,建议在使用前一定要咨询医生的建议以后,才能食用。希望小编上文中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因为鸭跖草的单品解毒能力不强,因此需要配合其他的药物使用。

中草药:水竹叶的功效与作用

水竹叶
(《本草拾遗》)
【异名】鸡舌草、鸡舌癀(《泉州本草》)。
【来源】为鸭跖草科植物水竹叶的全草。
【植物形态】水竹叶
一年生草本。匍匐茎节上具不定根,茎圆柱形,一侧有细绒毛。叶互生;线状披针形,长4厘米,宽5毫米,先端尖.基部鞘状包围茎上。圆锥花序,由叶腋抽出;萼片3,草质,绿色;花瓣3,倒卵形,蓝色;发育雄蕊3,退化雄蕊3;子房无柄,雌蕊1。蒴果椭圆形,压扁状,背裂,长约8毫米,粟柄上部呈三棱;种子一行排列,扁平。花期9~10月。
生于阴湿地、水稻田中或水边。分布西南、中南及华东各地。
【采集】夏、秋采收,晒干。
【性味】《泉州本草》:"味甘,性平。"
【归经】《泉州本草》:"入肝、脾二经。"
【功用主治】清热,利尿,消肿,解毒。治肺热喘咳,赤白下痢,小便不利,咽喉肿痛,痈疖疔肿。
①《福建民间草药》:"利尿,泻热,消肿,解毒。"
②《泉州本草》:"治丹毒,疔疽,脚气,心脏病,热痢,发热狂痫,咽喉肿及蛇蝎虫伤等症;外敷治关节肿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肺炎高热喘咳:鲜水竹叶五至八钱。酌加水煎,调蜜服,日二次。
②治肠热下痢赤白:鲜水竹叶一两。洗净,煎汤,调乌糖少许内服。
③治小便不利:鲜水竹叶一至二两。酌加水煎,调冰糖内服,日二次。(①方以下出《泉州本草》)
④治口疮舌烂:鲜水竹叶二两,捣汁,开水一杯,漱口,约五至六分钟,一日数次。
⑤治疮疖:鲜水竹叶三两,冰糖五钱。炖服,并将药渣敷患处。
⑥治鸡眼:鲜水竹叶和冬蜜捣烂敷患处,日换二至三次。(④方以下出福州台江区《偏方汇集》)
⑦治指头炎未成脓者:鲜水竹叶茎叶一握,醋糟少许。共捣烂外敷。(《福建民间草药》)

提醒您:水竹叶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新房装修去甲醛,养什么植物比较好 ?

因甲醛对身体危害极大,因此新房入住时,通常会考虑到消除甲醛,那要如何去甲醛呢,传统方法有通风法、活性炭吸附法,还有就是利用植物去除甲醛等。那你可知道,哪几种植物有此功能呢?
开启分步阅读模式
操作方法
01
龙舌兰:
多年生常绿植物,植株高大,叶色灰绿或蓝灰,叶缘有刺,花黄绿色。喜温暖、光线充足的环境,耐旱性极强。
这种植物也是吸收甲醛的好手。此外还可用于酿酒,用其配制的龙舌兰酒是非常有名的。
02
扶郎花(又名非洲菊)
菊科宿根草本,花径较大,花色丰富,四季常开。喜温暖、阳光充足和空气流通的环境,属半耐寒性花卉,喜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
这种植物不仅是吸收甲醛的好手,而且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有不少品种更可用于切花花材。
03
绿萝
天南星科喜林芋属植物,属于攀藤观叶花卉。性喜温暖、潮湿环境,藤长可达数米,节间有气根,叶片会越长越大,叶互生,常绿。萝茎细软,叶片娇秀。
这种植物是很好的吸收甲醛的好手,而且具有很高观赏价值,蔓茎自然下垂,既能净化空气,又能充分利用了空间,为呆板的柜面增加活泼的线条、明快的色彩。
04
秋海棠
多年生常绿草本花木。其花色艳丽,花形多姿,叶色妖嫩柔媚、苍翠欲滴。性喜温暖、湿润、荫蔽的环境,怕强光直射,要求排水良好的沙性土壤。
它不仅吸收甲醛的好手,而且花、叶、茎、根均可入药,具有清热消肿、活血散瘀、凉血止血、调经止痛等功效,可治疗咽喉肿痛、吐血、月经不调和胃溃疡等,并具有不错的食用效果
05
鸭跖草
鸭跖草属常绿植物,生长强健,茎叶光滑,茎基部分枝匍匐,上部分枝向上斜生,常在节处生根。叶片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花深蓝色。性喜温暖、湿润、耐荫和通风环境,疏松、肥沃土壤。
这种植物不仅是吸收甲醛的好手,而且是良好的室内观叶植物,可布置窗台几架,也可放于阴蔽处。同时,植株还可入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的功效,还可用于咽喉肿痛,毒蛇咬伤等。

新鲜鸭脚草怎么存放能保鲜久

中药材鸭脚草又称作“水竹叶”;也有地区称作:鸡舌草; 鸡舌癀; 肉草; 水金钗; 水竹叶菜; 水叶草; 断节草; 小叶鸦雀草; 小叶挂蓝青; 分节草; 三角菜; 中药水竹叶为鸭跖草科植物水竹叶的全草。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鸭脚草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利尿。主治发热;咽喉肿痛;肺热喘咳;咳血;热淋;热痢;痈疖疔肿;蛇虫咬伤。 »查看“水竹叶”详情
中药材鸭脚草又称作“牛筋草”;也有地区称作:鹅掌草; 野鸭脚菜; 野鸡爪; 路边草; 蟋蟀草; 老驴草; 粟仔越; 稷子草; 百夜草; 牛顿草; 油葫芦草; 水牯草; 椮子草; 栗牛茄草; 扁草; 忝仔草; 尺盆草; 千金草; 千斤草; 千千踏; 千人拔; 中药牛筋草为禾本科植物牛筋草的根或全草。8~9月采挖,去或不去茎叶,洗净,鲜用或晒干。鸭脚草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治伤暑发热;小儿惊风;乙脑;流脑;黄疸;淋证;小便不利;痢疾;便血;疮疡肿痛;跌打损伤。 »查看“牛筋草”详情
中药材鸭脚草又称作“鹅掌金星草”;也有地区称作:鹅脚伸筋; 鸭脚金星草; 鸭脚珠; 鸭脚掌; 鸭胶草; 鸭胶掌; 鸭掌香; 鸭掌星; 鸡脚叉; 辟瘟草; 盐挑草; 猪蹄叉; 独脚金鸡; 双风尾草; 二叉曲; 乌毛丁; 三角风; 三滴血; 三叉风; 三叉虎; 三叉剑; 七星箭; 中药鹅掌金星草为水龙骨科植物金鸡脚的全草或带根全草。秋季采收。晒干。鸭脚草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凉血,利尿,解毒。治伤寒热病,烦渴,惊风,扁桃体炎,细菌性痢疾,慢性肝炎,血淋,便血,痈肿疔疮。 《纲目拾遗》:治伤寒疟痢,风气肿毒,时气恶气,散邪风,乳痈,热疮,小儿痘眼疳;喉闭生蛾,同金锁匙汁,醋漱。《福州草药》:治伤风。解毒,治鼠疫。《峨嵋药植》:治跌打伤。《四川中药志》:除湿利尿,治小儿急慢惊风,咳嗽,吐乳,痈肿流注,刀伤,冷骨风筋骨疼痛。《泉州本草》:清热,解毒,凉血,通淋。《陕西植药调查》:消炎,消食。《闽东本草》:治热病心烦,肺热咳嗽,口渴音哑,泄泻痢疾,小便不通。 »查看“鹅掌金星草”详情
中药材鸭脚草又称作“鸭跖草”;也有地区称作:鼻斫草; 鹅儿菜; 鸭仔草; 鸡舌草; 鸡冠菜; 露草; 野靛青; 蓝花姑娘; 蓝姑草; 萤火虫草; 耳环草; 竹鸡草; 竹管草; 竹根菜; 竹叶菜; 竹叶草; 竹叶活血丹; 竹叶兰; 碧蟾蜍;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