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中医养生:穴位也可以救命(五大中医养生穴,可以调百病)

时间: 2023-04-06 09:35:14

中医养生:穴位也可以救命

你是属于哪类人群呢,大家周围是不是有一类这样的人群,气温的变化就会让他们经受不住考验,经常会生病,差不多每个月都要病一次,这就是体质虚弱,身体虚弱的人,应该注意平时的饮食,多吃一些有营养的食物,那么应该如何进补呢?

1、阴虚者冬季进补可选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中成药;也可服用哈士蟆油,这样的话可以可以补肾,帮助恢复身体机能,还可以滋润肺部,平时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吃些海参,对健康又帮助,对虚弱劳损、精血亏耗等症有效。

2、阳虚冬天怕冷者,进补宜选择具有补肾阳作用且温而不燥的助阳之品。可选用鹿茸片、参茸片、参茸补膏等;也可选用鹿茸血片或粉片,每次0.5克,隔水炖服。这样的滋补药物除了可以缓解身体机能意外,还可以有壮阳的贡献,同时也可以适当的吃些狗肉、羊肉、牛骨髓等具有补气助阳,增加防寒作用的食物,这些都是补阳上品,在冬季里可经常食用。

3、血虚不足常有头昏眼花者,可选服有补益气血作用的阿胶浆、四物饮、参杞补膏、补气养血膏等中成药。对于气血不足的人群来说是非常不错的保健药物,同时食物上应该多吃动物血、禽蛋、禽肉等进行食补。

4、气虚不足常体倦无力、动则气喘者,可选用有健脾益肺,静心安神作用的人参、红参、生晒参等。可以泡水喝,也可以炖汤,都是不错的选择,可以补充气血,也可以缓解身体疲劳的。

不同体质的人需要的营养是不一样的,要根据自己的具体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进补的食物,比如说阴虚和阳虚的人群适合的食物或者是药物是有所区别的,所以要看自己是属于什么样的体质的人群哦。希望通过调理你也可以越来越健康。

五大中医养生穴,可以调百病

经络可以说是人体的支撑,经络一旦不通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我们平时生活中要注重经络的 养生 ,对于经络有很多穴位去调理。例如遇上头疼脑热等 健康 小问题,一般情况下大家会选择吃药,或者硬抗。但在中医的眼中,用好人体自带的“解药”穴位,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今天分享五个比较重要的中医 养生 穴。

1、合谷穴:止痛。合谷穴又称虎口,有清热、止痛的作用。中医说“面口合谷收”,意思是合谷穴对头面部疾病,如头痛、发烧、上火牙疼、咽喉肿痛等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2、内关穴:护心。内关穴是心包经上最重要的穴位之一,由于心包经能够宽胸、理气、强心,内关穴也是保护心脏的穴位。

3、三阴交穴:养颜。三阴,足三阴经也。交,交会也。此穴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三条阴经交会之处,故名三阴交穴。

4、涌泉穴:安神。涌泉穴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民间有“三里涌泉穴,长寿妙中诀;睡前按百次,健脾益精血”的说法。

5、关元穴:补肾。关元顾名思义,把元气关住,使其不外泄。关元是足三阴、任脉交汇穴。经常按揉能够起到补元、温肾、祛寒等作用。

穴位是中药,经络是人体的大药库,我们要利用人体的经络穴位,调理自身气血阴阳的平衡,减少对药物的依赖!

按摩穴位能否治病?

当然可以啊,按穴位是外治通经络,而吃药是内治通经络,经络通则百病去,按摩穴位和用药分别是中医六大治法之一,都可以达到目的,中医杀灭病菌是将病菌所生存的环境去掉,就是中医擅长将人体内的淤毒之血去掉,并将新鲜气血引到患处乃至全身,病菌就会死亡,病菌最怕新鲜血液,就像苍蝇害怕干净的房子一样,不光是对付病菌,经络通了,肿瘤也会自动消退,医生医术越高,越能看到病根,就能更快打通经络,而按摩穴位却是一种引血之法。而西医不是去掉病菌生存环境,而是直接杀死细菌病毒,所以多数时候西医无法治本。中国现在许多医院喜欢挂点滴,但是遇到体质虚弱或特殊体质的人,或肾寒虚弱的人可能退不了烧,反而肯能恶化,经常有点滴挂死人的事发生。外国发明的点滴在外国却不常用。

治疗儿童感冒发烧用推拿按摩穴位效果相当快,多数时候能当场退烧,小儿发烧试试推拿治疗

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针灸推拿科医师  黄克勤

两天前,一位家长抱着2周岁的孩子过来要求推拿,原来是孩子上午外出游玩的时候着凉,回来就发烧了,体温达到39度,听亲戚介绍说小儿推拿退烧效果非常好,还可以避免药物退烧的副作用,下午就抱过来试试。经过2天(2次)的推拿治疗后,孩子的体温完全恢复到正常了,家长很满意。

发烧是小儿常见病症之一。人体之所以能保持较恒定的体温,主要是因为体内有产热系统和散热系统互相调节,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水平,而小儿因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而且年龄越小调节功能越差。但小儿对发烧的耐受力较好,若经过及时治疗,恢复也较快。中医认为小儿具有“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故很多急慢性疾病均可出现发烧症状。

小儿推拿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在儿科中应用比较广泛。它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法作用于患儿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因此,小儿推拿可以用来治疗小儿发烧、腹泻、遗尿、咳嗽、便秘等疾病。

中医根据小儿发烧的病因,分为外感发烧、阴虚发烧、伤食发烧等多种类型。前面介绍的那个孩子经辨证为外感风寒发烧,

采用清肺经(自无名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300次、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

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时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见图.

约推100~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开天门(自小儿眉心推向前发际边缘)100次、

穴位:天门(攒竹)

位置: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

操作:用两拇指面自眉心起,交替向上直推至前发际,约推30~50次。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风等。

推坎宫(自小儿眉心沿眉端向两旁推至眉梢)100次、

揉太阳(按揉眉梢后太阳穴)100次等推拿方法,

穴位:太阳

位置:在两眉梢后凹陷处。有左为太阳,右为太阴之说。

操作:两拇指或两中指端分别在左右两太阳穴上揉动。

向前揉为补,向耳后揉为泻。揉30次。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头晕。

达到宣肺解表退热的目的。一般这类患儿经过推拿治疗一次后体温就可以降下来,下午体温会略有波动,第二天再采取同样手法治疗后体温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

临床上小孩发烧以外感为多,所以小孩若是低烧可以试试上述手法,这样既方便,也可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这类患儿起病较急,推拿治疗效果较好,但家长在家自行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一定要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

由于小儿的体质不同,病情变化比较复杂,故小儿推拿必须结合时令、气候和症候表现的差异加以辨别和处理。另外小儿要注意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以防感冒发烧。现在正好是春季,天气变化较大,日温差也较大,家长一定要适时给小儿加减衣服,预防感冒。注重合理喂养,不可过食肥腻食物,以免伤食积滞,从而引起发烧。发烧时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

温州市二医自去年开展小儿推拿以来,已接诊了40多例小儿发烧患者,有急性发烧的,也有长期低热的,效果都比较明显,一般来说急性发烧需要1至3天痊愈,长期低热而用药效果不佳的患儿相对治疗时间长些,因为长期低热患儿的治疗一般都需要从发病的本因入手。

治疗儿童发烧的穴位按摩是?

想了解一下治疗儿童发烧的穴位按摩。

发高烧,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过发高烧的经历,额头滚烫、头晕目眩,严重时不仅浑身疼痛,甚至烧到意识模糊、发生抽搐。

人的正常体温约37.2℃左右。除非体温超过38.5℃(成年人)或39℃(小孩),否则无需太过紧张。

其实,发高烧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它提醒你的身体可能有疾病出现了。事实上,散热对身体有好处,这个体内的防御措施有消灭外来病菌的功用。如果温度没有上升太高,不妨让它自然散热,如此有助于排除毒素。

理疗的方法:

(1)天河水(要穴):尺.桡沟.从远端至近端用布擦.用温水或凉水(也就是把手抻直,手掌向上.从手腕到手肘中间的沟)

(2)清肺经:手无名指腹.两支手都有,都要按摩.从手指近端向远端推(注意这个穴位到儿童六岁就消失了)

(3)开天门:用拇指推印堂至发际(推到发红.不要把宝宝的皮肤推破)现在了解治疗儿童发烧的穴位按摩了吧。

小儿风寒感冒的穴位按摩:

风寒感冒: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四肢关节酸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咳痰清稀,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

①重推三关穴500次。

②揉外劳宫100次。

穴位:外劳宫(外劳)

位置:手背中央与内劳宫相对处。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揉之,约揉50~100次。

主治:风寒感冒,腹痛,腹胀,腹泻,肠鸣等。

③双手提拿肩井穴部位肌肉5~7次。

穴位:肩井

位置: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

操作:用两手拇指与食指相对用力捏拿肩上大筋,称拿

肩井,约捏拿5~10次。

主治:感冒,惊厥,肩背部疼痛。

④用食、中指揉二扇门50次,揉时要稍用力,速度宜快。

穴位:二扇门

位置:在手背中指根两侧凹陷中。

操作:用两拇指甲掐揉之,掐5~10次,揉100~300次。

主治:惊风,昏厥,身热无汗。

内容及图片来源请参考:/content/10/0311/13/976147_18345283.shtml

但是成人穴位按摩取穴治疗效果快不快就要看医术了,当然用常用治疗感冒的穴位也不错。

感冒初期在膀胱经、肺经处刮痧或按摩,刮痧效果最好。这说的是经络,而穴位是在经络上的,是经络上最旺盛的地方,还有自己可以按摩百汇穴,还可以自己按摩或攥拳头敲打胳膊上的大肠经,按摩大肠经上的合谷穴可以治感冒。热水泡脚并按摩足底的涌泉穴发一些汗也有效。还有按摩后颈下的大椎穴是感冒常用有效穴,当然治疗感冒有一个好方法,就是取嚏法,不管你用什么方法,能打喷嚏就可以排除体内的寒气,感冒就会好,取嚏法就是用纸卷插入鼻子刺激鼻粘膜,就想打喷嚏,当然如果患者肺气不足,也很难打出,得先补肺气,或者家里在炒辣椒,那是个好机会,多打喷嚏甚至可以治疗经久不愈的老感冒。

中医经络养生 6穴位缓解身体不适

1 中医经络养生

1阴陵泉--帮助腿部消肿

很多办公族上了一天班后,会发现自己的小腿肿胀。这是小腿长期在同一姿势下,气血无法顺行而导致的肿胀。这时候要用“小腿消肿穴”--阴陵泉。每天在这个穴位刺激3~5分钟,让气血顺利通行。另外,尽可能不要长期保持同一个姿势,有利于全身的气血循环,避免身体的僵硬。

穴位一点通:膝盖内侧横纹向上,会摸到一个突起的骨头,顺着骨头的下方和内侧摸,会摸到一个凹陷的地方,这里就是阴陵泉所在位置。

2曲骨--消除前列腺炎尴尬

曲骨穴和膀胱泌尿系统的关联最大。但凡与之相关的疾病,如通利小便、调理月经等,都可以找曲骨穴,是治理下焦疾病的一个重要穴位。每天按摩曲骨穴50至100次,可以很好地缓解前列腺的压力,解决尿频尿急等小便问题。

穴位一点通:在小腹部,由肚脐从上往下推,会触摸到一个拱形的骨头,这块骨头就是耻骨,在这个拱形边缘的中点的位置就是曲骨穴。

3太白--走累了帮脚解乏

很多女性逛了一天街发现脚部疼痛,回家就脱掉鞋捏捏脚。其实,这个时候刺激脚掌前面的太白穴,效果会更好。刺激这个穴最好的办法不是用手按摩,而是脱掉鞋袜,将脚立起,用另一只脚的后跟来踩踏。这是因为,除了脚部更好使劲外,是取身体左右平衡的原理。身体长得很对称,左右脚、左右手都是两两相对的,就像天平的两边。在按摩时,有意识地用身体的一侧来按摩另一侧,可以更好地调节身体的平衡。

穴位一点通:将一只脚搁在另一条腿上,会看到脚部中心有一条椭圆形的弧线,这就是足弓。这个弧线的起始点,就是太白穴所在位置。

4阳池--打电话时也护腕

在中医中,许多穴位是两两相对、互相匹配的。阳池穴和大陵穴就是这样一对穴,都在手腕上,一前一后保护着腕关节。关节是身体当中活动最多的地方,也是最容易磨损的地方,尤其是手腕。打电话时可以按摩这两个穴位:用肩膀夹着话筒,站起来,一手刺激另一手的穴位,既避免了久坐的坏处,还可以保护手腕。

穴位一点通:阳池穴和大陵穴分别在手腕的背面和内面,也就是腕背横纹的中点处。

5内关--改善心脏功能

心痛、心悸、胸痛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有这样一个穴位,经常按摩就可以起到一个保护心脏的作用--内关穴,能够宁心安神、理气止痛,还可以治疗晕车、晕船等,对怀孕前3个月恶心、呕吐的妊娠反应疗效也很好。沿着手腕上下方向或用硬币侧轮滚动按揉,每天按揉半小时。

穴位一点通:内关穴位非常好找,在腕横纹上面两横指,我们稍微用点劲,有两个大筋,在两个大筋之间就是内关穴,轻轻按压有一种很酸胀的感觉。

6委中--缓解腰背痛

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疼痛、肩膀麻木,包括后背筋膜炎等,都可以按揉委中穴。膀胱经的湿热水气在此聚集,按揉此穴可以分清降浊。此外,肩周炎患者还可试试把右手指从后背尽量对左手指尖,再反过来。通过这样交叉,类似搓澡的动作,对缓解疼痛效果很好。

穴位一点通:患者应采用俯卧的取穴姿势,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即膝盖里侧中央。

长按这5个中医养生穴位,活血化瘀健康长寿

穴位,是中医学的瑰宝。自古人们就常常通过针灸、推拿、艾灸以及点按等方式刺激经络的对应穴位,以起到治病 养生 的作用。

人体总计穴位有720个,通通记住难度很大,记住这5个重要的 养生 穴位,经常进行按摩,对身体特别好。

1、足三里

位置: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位置。

足三里是最常用的 养生 穴位,长期按摩足三里能够缓解胃部的不适,当患者出现胃痛、胃胀、胃部消化不良症状时,都可以通过按摩足三里缓解患者症状。

另外平时按摩足三里,不仅能够疏通经络,还能够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对于一些年纪比较大的老人,按摩足三里还可以清除体内的湿气。

该穴位可以每天进行按压、拍打,时间在10分钟左右。

2、人迎穴


位置:喉结旁开1.5寸。

每天用食指的指腹按摩人迎穴100~200次左右,对于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另外一些咽喉炎的患者,也可以通过按摩人迎穴来改善咽喉不适的症状。长期按摩人迎穴还能有助于面部的血液循环,改善面瘫等疾病。

3、关元穴

位置:位于脐下三寸处。

关元穴是女性常用的保健穴位,按摩关元穴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能够改善患者排尿不畅等问题,对于女性患者来说还可以缓解宫寒痛经等妇科疾病。按摩关元穴不仅适用于女性,男性也可以按摩,能够缓解肾虚的问题。

4、养老穴


位置:位于人体的前臂伸侧,腕后1寸的地方。

经常按摩养老穴,不仅能够起到美容养颜的效果,还能够补充人体所需要的各种阳气,改善心脏供血问题。很多老年人心脑血管不好,容易高发心肌梗塞,长期按摩养老穴,能够改善心脏供血不足现象。另外养老穴还能够帮助半身不遂和神经病变的患者改善生活质量。

按摩养老穴时,手微握拳,用拇指的指腹来按揉穴位,按揉时力度要均匀、柔和,力度以局部有明显的酸痛感为佳。一边按揉,一边配合舒缓的呼吸。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按揉2 3 分钟即可,左右手可交替进行按揉。

5、合谷穴

位置:虎口处。

合谷穴在中医上有一句话叫做“面口合谷收”,所以,头面部疾病大部分合谷穴都可治疗,比如头痛、牙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流鼻血、耳聋、口眼歪斜等。

合谷穴还有清热的作用,对于热病、无汗症、多汗症,合谷穴也有治疗作用。合谷穴对妇产科疾病,比如滞产、经闭也有治疗作用。对于腹痛、便秘、上肢疼痛,合谷穴所在的解剖位置,就是手掌附近的疼痛都有治疗作用。

按摩人体穴位,对于不同的疾病要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按摩,不仅能够使身体变得更加强壮,还能够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虽然通过按摩穴位能够有效地促进机体的血液循环,但是在按摩过程中,也要注意按摩的力度和方法。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