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益智仁12克,猪膀胱1个,水适量。
做法
将益智仁洗净,猪膀胱切开洗净后将益智仁放入,口扎紧。然后置锅加水和猪膀胱,用中火炖煮膀胱至熟软,去除药渣即成。
服法
1日1次,连服3日为1疗程。
性味归经
益智仁性温,味辛,归脾、肾经。
食性配伍
虚火旺或因热而患遗滑崩带者忌服。
养生堂提示
此汤具有温肾缩尿之效。适于小儿尿频、遗尿症者食用。益智仁有温脾、暖肾、固气、涩精的功效,中医食疗中常用于治疗冷气腹痛、中寒吐泻、多唾、遗精、小便余沥、夜多小便。
……
这是中医书上公认的。益智仁性味辛温.用于中老年人肾虚而遗精、早泄,应放在温补肾阳的复方中使用,以起固涩功效:对于年轻人相火正旺的遗精、早泄,是不适宜的。
收涩小便
临床需要收涩小便的情况有4种:其一为小儿遗尿,以益智仁为主药的缩泉丸,效果不很好。其二,前列腺肥大.小便淋沥.益智仁和缩泉丸可用,但效果也并不太好。其三,尿路感染后尿频尿急.益智仁和缩泉丸可能有效,但效果不如金樱子和覆盆子,也不如龙骨、牡蛎,可与这些药参合使用。其四,老年人瘫痪而小便难解并淋沥,益智仁和缩泉丸基本上无效。
固胎涩漏
益智仁用于流产和习惯性流产,是传统的用法,现临床也在使用,因其在药理上具有抑制前列腺素.对抗子宫收缩作用。
可以治疗口中唾液外流而不能控制者。
( 二 )益智仁的功效
【性味】辛,温。
①《南方草木状》:"味辛。"
②陶弘景:"热。"
③《开宝本草》:"味辛,温,无毒。"
④《本草便读》:"味辛苦,性热。"
【归经】入脾,肾经。
①《汤液本草》:"手、足太阴经,足少阴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胃、肾三经。"
③《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功用主治】
温脾止泻摄涎;暖肾缩尿固精。主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腹中冷育;口多唾涎;肾虚遗尿;尿频;遗精;白浊。治冷气腹痛,中寒吐泻,多唾,遗精,小便余沥,夜多小便。
①《广志》:"含之摄涎秽。"
②《本草拾遗》:"止呕哕。""治遗精虚漏,小便余沥,益气安神,补不足,利三焦,调诸气,夜多小便者,取二十四枚碎,入盐同煎服。"
③刘完素:"开发郁结,使气宣通。"
④《医学启源》:"治脾胃中寒邪,和中益气。治人多唾,当于补中药内兼用之。"
⑤王好古:"益脾胃,理元气,补肾虚,滑沥。"
⑥《纲目》:"治冷气腹痛,及心气不足,梦泄,赤浊,热伤心系,吐血、血崩。"
益智仁具有温脾,暖肾,固气,涩精的作用。治冷气腹疼,中寒吐泻,多唾,遗精,小便余沥,夜多小便。
益智仁的配伍效用
益智仁配伍补骨脂
二药皆有补肾温脾、止泻固精之功效.相伍为用, 则温补脾肾、固精止泻之功效更著, 用于治疗脾肾阳虚之泄泻、遗精。
益智仁配伍丁香
益智仁温脾摄涎;丁香温胃止呕.二者伍用, 有温中止呕之功效, 用于治疗脾胃虚寒之呕吐, 以流涎多者为宜。
益智仁配伍诃子
益智仁温脾摄涎止泻、温肾固精缩尿;诃子功专收敛, 涩肠止泻.二者相伍为用, 有温补脾肾、涩肠固脱止泻之功效, 用于治疗脾肾阳虚之久泻久痢。
益智仁配伍小茴香
益智仁温脾止泻;小茴香温中止痛、理气开胃.二者合用, 有温脾开胃、散寒止泻之功效, 用于治疗脾胃虚寒之腹痛、泄泻。
益智仁配伍乌药、山药
益智仁温补脾肾而固摄;乌药温肾散寒而止痛;山药健脾补肾、固精止遗.三药合用, 有温脾肾、缩小便之功效, 用于治疗下元虚冷所致之小便频数、遗尿等。
中药益智仁的验方
治疗肚胀忽泻,日夜不止:益智仁60g,浓煎饮之。
治疗小儿遗尿:a、益智仁3g,醋适量的。将益智仁用醋制后,研成细末,吞服。b、益智仁适量的,把其炒后并且研成粉末,用米汤放盐送服5g。
治疗单纯性腹泻:益智仁50g,加入清水250ml,煎为100ml,每天服一至两回。通常用药一至两日即愈。
治疗肾虚尿多,遗尿不止:益智仁,乌药同量,把两者共研成细末,接下来加入黄酒煮淮山(捣烂为泥)中搅与制成如黄豆大小的药丸,每回70粒,用米汤送服。
治崩漏下血:益智仁5g,砂仁10g(依照此比例取药适量的)。两者研成细粉末,装瓶留着备用。每回10g,每天两回。通常服药一至两天就可以康复。
治疗遗尿:益智仁,补骨脂(均盐炒)各60g,把两者共研成细末,并且分为6包,备用。每天早上1包,用米汤送服,6日为一个疗程。成年人药量加倍。
治疗男女白浊:盐水炒益智仁,姜汁炒厚朴等份,生姜3片,大枣1枚,用水煎服。
习惯性流产:益智仁9g,升麻,白术,艾叶各10g。用水煎服,每天一剂。
益智仁的副作用
〖医家论药〗
“益智, 行阳退阴之药也.三焦、命门气弱者宜之.”(《本草纲目》)
“益智子仁, 以气敛摄, 故治遗精虚漏及小便余沥, 此皆肾气不固之证也.肾主纳气, 虚则不能纳矣.又主五液, 涎乃脾之所统, 脾肾气虚, 二脏失职, 是肾不能纳, 脾不能摄, 故主气逆上浮, 涎秽泛滥而上溢也, 敛摄脾肾之气, 则逆气归元, 涎秽下行.”(《本草经疏》)
“益智, 气味辛热, 功专燥脾温胃及敛脾肾气逆, 藏纳归源, 故又号为补心补命之剂.是以胃冷而见涎唾, 则用此以收摄;脾虚而见不食, 则用此温理;肾气不温, 而见小便不缩, 则用此盐炒与乌药等分为末, 酒煮山药粉为丸, 盐汤下, 名缩泉丸以投.与夫心肾不足, 而见梦遗崩带, 则用此以为秘精固气.若因热成气虚, 而见崩浊、梦遗等症者, 则非所宜.此虽类于缩砂密, 同为温胃, 但缩砂密多有快滞之功, 此则止有逐冷之力, 不可不分别而审用耳.”(《本草求真》)
〖注意事项〗
宜忌:阴虚火旺或因热而患遗滑崩带者忌服.
“凡呕吐由于热而不因于寒;气逆由于怒而不因于虚;小便余沥由于水涸精亏内热, 而不由于肾气虚寒;泄泻由于湿火暴注, 而不由于气虚肠滑, 法并禁之.”(《本草经疏》)
“益智仁, 其性行多补少, 须兼补剂用之, 若独用则散气.”(《会约医镜》)
益智仁鉴别真假
据药店的工作人员介绍,砂仁和益智仁由于形似,不了解的消费者容易买错,购买时可凭三个方法鉴别真假:
外型上砂仁呈长卯圆形,外表呈棕褐色,有密生刺状突起,假砂仁呈棕红色或橙黄色,有一层短毛或扁形刺;
砂仁种子团分三瓣,每瓣种子5-9枚,且紧密排列,假砂仁种子只有5-15枚,而且排列不紧密;
砂仁气味芳香而峻烈,品尝起来味辛微苦,假砂仁闻起来微香,品尝后除味辛微苦外还有些涩。
益智仁和芦巴子的区别:
芦巴子偏苦,补肾的时候更偏于有形的层面,偏阴的层面;
而益智仁芳香,是从气分上补肾;
芦巴子带有生发之气,能往外通,益智仁带的是流通之气,而不是生发,从补肾效果来看,益智仁比芦巴子要强。
上一页全文完(共 14443 字) 展开全部内容
益智仁
又名:益智子
性味归经:味辛,性温,归肾、脾经。
温脾暖肾治疗遗尿
益智仁具有温脾暖肾、固气涩精的功效,其在临床中治疗小儿遗尿的功效尤其突出。《本草备要》中记载,益智仁“能涩精固气,温中进食,摄涎唾,缩小便。治呕吐泄泻、客寒犯胃、冷气腹痛、崩带泄精”。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益智仁还具有抗胃损伤、抑制回肠收缩、强心、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及抗癌等功效。
【益智仁小档案】
益智属姜科,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海南岛、广东、广西等地。药用部位为益智的成熟果实,一般在夏秋二季果实由绿变红时采收。益智仁炒至外壳焦黑,放凉,除去外壳,即为生益智仁;或用盐水拌匀,炒干,放凉,即为盐益智仁。现代研究发现,益智仁的主要成分为桉油精、姜烯、姜醇、益智仁酮A、益智仁酮B、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19种氨基酸、12种脂肪酸及锰、锌、钾、钠、钙、磷等。
【功效主治】
功效暖肾、固精、缩尿,温脾、止泻、摄涎。
主治
1.用于肾气虚寒引起的遗精滑泄、尿频遗尿等。2.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腹中冷痛、腹胀腹泻、小儿流涎不止等。
【鉴别选购】
益智仁与砂仁除去外皮之后,极为相似,均为棕色,圆形,芳香气味浓烈。但砂仁具不明显的三钝棱,有网状凸起的纹理及密生短钝软刺,外具膜质而粗糙的假种皮,背面平坦,在较小的一端的侧面或斜面有明显凹陷,合点在较大一端,种脊沿腹背而上成一纵沟,种仁黄白色;而益智仁有维管束13~20条型纵向断续状棱线,具淡黄色假种皮,腹面中央有凹陷的种脐,沟状的种脊经侧面而转向背面终于合点,种仁破开为白色,粉性。
【注意事项】
1.益智仁会伤阴助火,阴虚火旺者忌用。2.热而不寒、实而不虚者忌用。3.息溃滑崩带者忌服。4.尿色黄赤且尿道疼痛及尿频数者均不应使用。5.益智仁虽能温脾摄涎唾,但如属脾胃湿热所引起的口涎自流,多有唇赤、口苦、苔黄等症,不可用辛温的益智仁。
1、益智仁是一个中药材,具有温脾止泻,暖肾固精,缩尿,开胃的作用。对于治疗遗精,尿不尽,夜尿增多,食欲不佳,腹痛呕吐,脾胃虚寒,都有不错的效果。而且还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和记忆力。服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按剂量服用;
2、上火或者是因热症引起的遗精,尿频等问题一定要禁止服用。里面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和氨基酸,所以孕妇也是可以吃的。
补肾已经成为现代人的需求了,关于补肾壮阳药方有哪些呢?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除湿补肾壮阳药方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除湿补肾壮阳药方
升阳除湿汤
【别名】调经升麻除湿汤(《兰室秘藏》卷中)。
【处方】当归(酒洗)独活各1.5克 蔓荆子2.1克 防风 炙甘草 升麻 藁本各3克 柴胡 羌活 苍术 黄耆各4.5克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勿令作末,都作一服。
【功能主治】治妇人饮食劳倦,心火乘脾,漏下恶血,月事不调;或暴崩不止,多下水浆之物,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困倦乏力,其脉缓而弦急,按之洪大。
【用法用量】用水9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空腹时热服,待少时,以早饭压之。
补肾壮阳汤
【处方】熟地15g,生麻黄3g,白芥子3g,炮姜6g,杜仲12g,狗脊12g,肉桂6g,菟丝子12g,牛膝9g,川断9g,丝瓜络6g。
【功能主治】温通经络,补益肝肾。主腰部损伤的中后期。
【用法用量】水煎服。
补肾壮阳丹
【处方】蒺藜1斤(酒洗炒黄),莲须8两(炒),山萸肉(酒浸1宿,蒸,焙干)4两,续断(酒洗,蒸)4两,覆盆子(去蒂,酒蒸)4两,枸杞子(酒蒸)4两,金樱子膏4两,菟丝饼、芡实米、五花龙骨(醋煅3-4次)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添挖补髓,保固其精不泄,善助元阳,滋润皮肤,壮筋骨,理腰膝。主阳萎。
【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白滚水送下。
补肾壮阳的中药
1、附子
附子,辛热,功能补肾壮阳,散寒止痛,可用于阳气不足诸症,《本草汇言》说“附子,回阳气,散阴寒,逐冷痰,通关节之猛药也”。然则生附子有毒,必须炮制后方能使用,用量适宜,文火久煮后,一般也无毒性反应。
2、干姜
姜是助阳之品,自古以来中医素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语。姜含有挥发性姜油酮和姜油酚,具有活血、祛寒、除湿、发汗等功能,此外还有健胃止呕、驱腥臭、消水肿之功效。故医家和民谚称“家备小姜,小病不慌”,还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的说法。
3、枸杞子
枸杞子性平,味甘,具有补肾养肝、益精明目、壮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寿延年等功用。尤其是中老年肾虚之人,食之最宜。如《本草通玄》记载:“枸杞子,补肾益精,水旺则骨强,而消渴、目昏、腰疼膝痛无不愈矣。”《本草经疏》中也说:“枸杞子,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老人阴虚者十之七八,故服食家为益精明目之上品。”
4、肉苁蓉
补肾壮阳是肉苁蓉最重要的作用。正因为肉苁蓉顽强的生命力,赋予了它神奇的滋补功效。肉苁蓉是中国所发现的60多种补益中药中品位最高的药物,而不是之一。其主要功能是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用于阳痿,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肠燥便秘等。
5、淫羊藿
淫羊藿出自《本经》。为小檗科植物箭叶淫羊藿的干燥全草,生用或酥用;辛、甘,温;入肝、肾经。补肾壮阳、催情、祛风止痛。主要功效用于治疗阳痿、遗精、腰肢软弱无力,常与肉苁蓉、杜仲、阳起石配伍。
6、巴戟天
说起巴戟天,它可是补肾壮阳的头号药材,是一味补肾助阳效果非常好的中药。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根。味辛、甘,性微温。归肾、肝经。能够补肾助阳、祛风除湿,常用于医治阳痿不举、小便频数、宫冷不孕、风湿腰膝痛苦、肾虚腰膝酸软等症。
7、狗脊
狗脊是一种中药,因为它看起来像狗的脊梁,所以人们称之为“狗脊”。中医上有种说法叫“以形补形”,就好比核桃仁比较像人的大脑,吃了可以补脑安神一样,中医临床上,狗脊补肾壮骨的作用是确定的。狗脊、川断、菟丝子各30克,水煎内服,可以起到壮腰、填精、补肾、强骨的作用。
8、补骨脂
补骨脂也称破骨子。为豆科植物补骨脂的干燥成熟果实。补骨脂具有温肾助阳,纳气,止泻的作用。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于治白癜风,斑秃等证。现代临床上还用于白癜风,斑秃,脚气,子宫出血,白细胞减少症,外阴白色病变。
9、杜仲
杜仲性温,味甘微辛,能补肝肾、强筋骨,对肾虚所致的腰脊酸疼、足膝软弱无力、小儿肾虚两下肢麻痹以及妇女肾亏引起的习惯性流产者,最为适宜。正如明代医家缪希雍解释说:“杜仲主腰脊痛,益精气,坚筋骨,脚中酸痛。盖腰为肾之府,动摇不能,肾将惫矣。杜仲补其不足,益肾故也。”
10、山药
山药因富含18种氨基酸和10余种微量元素,及其它矿物质,所以有健脾胃、补肺肾、补中益气、健脾补虚,固肾益精、益心安神等作用。除此之外,还有消渴生津、保健、养颜等功效。并且还对伤筋损骨、骨质疏松,牙齿脱落、冻疮、糖尿病、婴儿消化不良、溃疡性口腔炎、肺结核、妇女月经带下等有很好的疗效。
11、益智仁
中医认为,益智仁性辛温,归肾脾经,具有暖肾、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下元虚寒、遗精、遗尿、小便频、脾胃虚寒、腹痛吐泻等病症。益智仁是老人夜尿频多、小儿遗尿的食疗良药,单用也很有效。如夜尿频多者,取益智仁30克,加适量食盐一同煎水服用,有补肾缩尿的功效。
12、桑螵蛸
桑螵蛸能补肾固精及缩尿,主要用于肾气不固所致的遗尿,小便频数及遗精早泄等证,尤常用于小儿遗尿,常配益智仁、菟丝子、黄芪等同用。有补肾助阳作用,常配枸杞子,巴戟天、仙茅、仙灵脾等治疗肾虚阳痿之证。
13、覆盆子
古代医籍记载,覆盆子具有补肾、固精、缩尿之功效,用于肾虚遗尿、小便频数、阳痿早泄、遗精滑精等症。国内外对其营养成分进行研究发现,其维生素C、维生素E、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比一般水果含量高出许多,且纤维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含量丰富,能有效补充人体能量、抗衰老、提精神、减肥瘦身、调节免疫、抗癌防癌,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
14、菟丝子
菟丝子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的作用,用于腰膝酸痛,遗精,糖尿病,小便不禁,目暗不明等症。成药中滋补健身丸、五子衍宗丸等,菟丝子均为主要成分之一。根据现代研究,菟丝子含糖甙、维生素A样物质,动物实验有收缩子宫和抗利尿的作用,本品煎汤内服一日量10克--15克。
15、鹿茸
中药里的鹿茸是补肾、益精血、强筋骨的佳品。对肾阳不足,精血亏虚的阳痿早泄有很好的效果。另外,妇女出现宫冷不孕,小便频数等症状时也可以适量食用。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