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中医祛斑怎么做,按摩穴位可以祛斑

时间: 2023-04-07 08:04:18

中医祛斑怎么做,按摩穴位可以祛斑

脸上的斑斑点点可以通过化妆品掩盖,但是卸妆后斑点还是在脸上出现,祝由网天然养生专家认为掩盖斑只是一时的办法,还需要掌握一项能够彻底去除斑的方法,中医按摩穴位祛斑就有效的去除斑,想要了解的赶紧过来看看吧。

中医祛斑养颜的基本穴位有关元、足三里、血海、三阴交、气海、膻中、地机、脾俞、肾俞、复溜、阴陵泉、风池、合谷等。中医有“阿是穴”的说法,也就是说哪里有病哪里就有穴位,色斑也是一样,长斑的地方是因为血液循环不好,所以刺激这些部位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有去除色斑、淡化色斑的功效。

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按摩此穴位有强身健体、抗击衰老、补中益气、通经活络、调理脾胃、祛斑美容的效果。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的位置。按摩三阴交穴保养子宫和卵巢、祛斑祛皱。脾俞在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指宽处。按摩此穴位有健脾和胃、利湿升清、美白去斑的功效。肾俞在第2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具有益肾助阳、强腰利水、去除色斑的功效。膻中在胸前第4肋间隙与前正中线之交点。按摩此穴对色斑有一定效果,还治心悸心烦、胸部疼痛等疾病。

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也就是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阳陵泉相对的部位。常按此穴可以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淡化祛斑。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常按此穴可以淡化色斑、祛斑,对生理不顺、神经衰弱均有疗效。地机位于阴陵泉穴下3寸。可健脾渗湿、调经止带、去除色斑。气海在第3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有祛斑的功效。

中医祛斑怎么做?按摩穴位可以祛斑,祝由网天然养生专家说坚持按摩祛斑功效的穴位,不仅对皮肤有好处,还能够解决面部斑的问题,还对身体的调养有帮助,真是一举三得的有效、简单、快捷方法,让您随时随地都可以轻松解决斑的问题。

中药祛斑怎么用?

中药祛斑秘方一

材料:甘草100克,鲜姜400克,红枣200克,茴香100克,干丁香、干沉香各20克。

将以上材料混合捣碎成沫,放入干净的容器中密封,每日清晨起床后取适量用热开水冲服,每日一杯。长期服用,可抑制肌肤黑色素的尝试,减少色斑,美白肌肤。

中药祛斑秘方二

材料:莲子、芡实适量,薏米80克,少许蜂蜜。

将莲子、芡实、薏米洗净加水熬煮,煮至黏稠状出锅后,加入蜂蜜即可食用,能有效改善肌肤问题,细化毛孔,美白肌肤。且有效缓解肌肤衰老,使肌肤水润白皙。

中药祛斑秘方三

材料:当归12克,益母草9克,泽兰9克,白芷9克,荆芥穗6克,芜活6克,川芎4克,柴胡4克,蝉蜕3克。

将以上材料一同用水煎服,每次一剂,每日服用三次。能改善面部气色,对治疗黄褐斑非常有效果。

中药祛斑秘方四

材料:生地15克,熟地15克,女贞子12克,何首乌12克,旱莲草10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阿胶9克,枸杞子9克。

将以上材料一同用水煎服,每次一剂,每日服用二次。能治疗肾亏血虚,养血,对于祛斑有非常好的效果。

中药祛斑秘方五

材料:制附片9克,淫羊藿9克,熟地9克,仙茅6克,冬瓜仁30克,生薏仁30克,党参12克,茯苓12克,桃仁6克,红花6克,白附子3克,蔓荆子3克,细辛3克。

将以上材料一同用水煎服,每日一剂,每日服用三次,能滋阴补阳,祛除脸部斑点,抑制斑点的产生。

艾灸也能美容祛斑?找对穴位很重要

泰茗医讲堂——纯正中医,医养结合。
艾灸鼓舞的是,

岁月流失掉的元气。

其实艾灸还真的可以做到把令人头痛的黄褐斑,雀斑……鱼尾纹,法令纹……消除掉。

《黄帝内经 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五七即35岁时,面容开始憔悴,头发开始脱落。

从35岁开始,女人的身体开始走下坡路,足阳明胃经的气血不再旺盛,而足阳明胃经循行于面部,途径嘴角,向上直达眼睛下方, 所以足阳明脉衰首先表现为出现眼袋,嘴角肌肉松弛。

女人过了35岁,就要好好保养,努力抓住青春的尾巴了。



所以,面子上的问题,不能只在脸蛋上下功夫,还得配合好内调的穴位。才能事半功倍。

内调的目的是令气血充盈, 艾灸的目的也是令气血充盈,令经络疏通。 让经气能循行。

艾灸让经络气得以调动,需要消耗能量, 气血虚弱的家人们需要在艾灸的同时注意平补气血。 这样才能更好地避免艾灸得气后的困累。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