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炷灸
用手将艾绒捏成麦粒至枣核大小圆锥形状的艾炷,燃尽一个艾炷术语称为一壮。
直接灸: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灸后局部皮肤会因烧伤产生水泡甚至感染化脓,遗留瘢痕,又称瘢痕灸、化脓灸。此法现已少用。具体方法是点燃灸炷上端,当燃剩2/5左右,患者感觉烫灼时,用镊子将艾炷夹去,再换新的艾炷灸,通常灸3〜6壮,以局部皮肤温热充血、红晕为度。
艾条灸
艾条是艾灸的专用材料,分为无药艾条和有药艾条两种,无药艾条一般是将艾绒包入桑皮纸或细棉纸上直接卷成,有药艾条是将处方药物研成粉末,加入艾绒中,再进行卷制。艾条灸的方法是将艾条点燃一端,对准穴位,火头与皮肤保持适当距离施灸保持适当距离施灸。
温和灸:点燃艾条,距离穴位一定距离(一般2厘米左右)施灸,以患者自觉温热舒适为度,连续灸10〜15分钟。
回旋灸:点燃艾条,在穴位上方来回做直线或圆周运动,适用于病变面积较大的风湿骨痛、四肢麻木、软组织劳损、皮肤病等。
雀啄灸:像鸟雀啄食一样,将点燃的艾条在穴位处一上一下,灼痛则提起(上),痛减则复灸(下),此法适用于各种慢性疾病。
实按灸:在施灸部位垫上数层棉布或纸,然后将药物艾条燃烧的一端,趁热按到施术部位上,使热力得以透达深部。一般每次1〜2秒,按10次左右,若艾火熄灭,可再点再按。
注意事项
(1)空腹、饱食、酒后、极度疲劳和一切热性红肿疾病者禁止艾灸,以防晕灸。
(2)婴幼儿、昏迷患者、皮肤溃疡处、肿瘤晚期、糖尿病、结核病、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急性期)、感觉障碍、孕妇禁止艾灸。
(3)施灸前要保持心情平静,大喜、大悲、大怒之后,不宜马上艾灸。
(4)艾灸后,要精心调养,勿过度操劳。清淡饮食,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以助艾灸疗效。
(5)使用灸法调理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
(6)艾灸一般无不良反应,但由于体质和症状不同,刚开始施灸可能引起疲倦、口干、发热、全身不适等反应,一般不需顾忌,继续施灸即能消失。
(7)施灸后,要避免着凉,秋冬季待头部和身上的汗消,穿戴整齐后,方可出门。春夏艾灸后,也要注意保暖。施灸的当天不要洗澡,以免染上风寒。
(8)艾灸后,喝一杯温开水,有利于排毒。
一 艾柱点燃,对准穴位或疼痛部位上10-30mm,来回旋转进行薰灼。
二 至渐红至潮红或微痛,每穴15-20分钟为宜。
艾灸注意事项:
1.在艾灸的时候,或艾灸的整个疗程,我们最忌讳喝冷水,吃凉饭,这样做如同给艾灸撤火,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2.艾灸前最好喝一杯温水,高于体温。艾灸后做好补充一杯热水60度左右,稍稍有点烫嘴的。
3.艾灸后如果先马上洗手,希望你用热水,高于体温的,50度左右即可。如果不是风湿类疾病,寒性疾病,产后风疾病,灸后30分钟可以着凉水,但是,原则上不要急于用冷水。
4.如果你想怀孕,刚刚灸后就不要马上同房,这时的女性体内环境还很热,不利于精子的存活。最好灸后24-48小时候再进行,不过也是因人而异。灸后调养口诀:灸后风寒须谨避,七情莫过慎起居,切忌生冷醇厚味,惟食素淡最适宜。
5.大悲,大喜,大怒,这样情绪不稳定,艾灸的效果会打折扣。太饥.太饱都不适合艾灸,尤其是患有胃肠疾病的人,更应该注意这些。
6.要注重灸料的质量,艾绒的好坏取决治疗效果。一般直接灸的,一定要极好的艾绒,这样不伤经络,不燥,比较柔和,便于点燃。如果是隔姜灸或隔蒜久,那么一定要新姜和鲜蒜,保持新鲜。
7.施灸时间,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施灸的穴位也应该是由少至多的,热度也是逐渐适应的。一般施灸早上,下午。没有时间的可以晚上,尤其是失眠的病人临睡前施灸有助于睡眠。
艾柱, 比较短的艾条,是为了应用于随身灸、关节灸器、单柱双柱灸器、火龙罐这些灸器所产生的一个品种。一般直径为15mm长度为25mm。温经通络,益气驱风,活血止痛,改善局部循环,增加免疫力。温经散寒驱风,行气活络,活血止痛,升阳举陷,补虚固脱。
适用
身体、四肢等部位或穴位,颈椎病,肩周炎,虚寒咳喘,腰肌劳损,腰腿疼痛,骨质增生,胃脘寒痛,面瘫,痛经等症。
折叠编辑本段使用方法
点燃艾柱,对准穴位或疼痛部位上10-30mm,来回旋转进行薰灼,或者一远一近,至皮肤渐红至潮红或微痛,并有得气感,每穴15-20分钟为宜。根据身体状况来使用,每周2至5次。
艾灸的使用方法:
艾柱直接灸使用方法
一 艾柱引燃,指向穴道或痛疼位置上10-30mm,往返转动开展薰灼。
二 至渐红至通红或微痛,每穴15-20分钟为宜。
艾柱配合艾炙盒使用方法
1、取出艾炙盒塑料顶盖,拧开铜片插孔盖
2、引燃艾条使其充足点燃,插如并固定好
3、带上隔热基座,盖上盖,直接敷于患处开展艾灸
艾柱艾灸注意事项:
1.在艾灸的时候,或艾灸的全部治疗过程,人们最避讳喝凉水,吃凉饭,那样做好似给艾灸撤火,不利病症的医治。
2.艾灸前最好是喝一杯热开水,高过人体体温。艾灸后做好补充一杯开水60度上下,稍微有点儿烫嘴的。
3.艾灸后假如先马上冼手,希望你用开水,高过人体体温的,50度上下就可以。如果不是风湿类病症,寒病症,产后风病症,灸后30分钟可以着冷水,可是,应当不必急切用凉水。
4.当你想怀孕,刚刚灸后就不要立刻行房,这时候的女士身体环境还很热,不利男性精子的生存。最好是灸后24-48儿时再进行,但是都是因人而异。灸后调理口决:灸后寒症须谨避,七情莫过慎起居,切勿生冷醇厚味,惟食素净最适合。
5.大悲,喜事,大怒,这样脾气暴躁,艾灸的实际效果会打折。太饥.太撑都不宜艾灸,特别是在是身患消化道疾病的人,更应当留意这种。
6.要重视灸料的品质,艾绒的优劣决定医治实际效果。一般直接灸的,一定要很好的艾绒,那样不损经脉,不噪,较为温和,有利于引燃。假如是隔姜灸或隔蒜久,那麼一定要新姜和鲜蒜,维持新鲜。
7.施灸时间,应当是由浅入深的,施灸的穴道也应当是由少至多的,热度都是慢慢融入的。一般施灸早晨,中午。没有时间的可以夜里,特别是在是失眠症的患者睡前施灸有助于睡眠。
艾条灸,灸法之一,又称艾卷灸。是将艾条点燃后置于腧穴或病变部位上进行熏灼的方法。也可在艾绒中加入辛温芳香药物制成药物艾条,称药条灸。该法使用简便,效果良好,为目前临床所常用。艾条灸法已发展成纯艾条灸、药物艾条灸、隔药灸和无烟艾条灸4种。
1 怎样艾灸正确方法艾灸是属于一种中医养生疗法,是通过温热刺激将艾叶的药性透达穴位深部,起到温经散寒、固本培元、防病治病的作用,正确的艾灸以艾灸足曲池穴为例,具体做法如下:
先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曲池穴进行胸熏烤;距离皮肤约2-3cm,局部有温热、舒适感,而无灼痛感就固定不移;一般每穴灸20-30分钟,以皮肤红润为度;如果患者有烫、痛感应,应将艾条远移;艾灸期间需要随时调整艾灸的距离,以防止烫伤。
2 艾灸的手法和技巧生活中艾灸主要分为艾柱灸、艾条灸、温针灸、温灸器灸四种。
艾柱灸可以直接在皮肤上进行,还可以用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就是把姜、蒜或者盐上,再放到皮肤上做艾柱灸,一个穴位做15分钟左右。
艾条灸就是把艾条点燃,选择需要施术的部位,用艾条进行温热治疗,用来帮助人体调理身体。
温针灸需要把针刺到特殊部位,一般选择腧穴,然后在针上加上艾条或者艾柱点燃,进行温针灸治疗,对局部起到温热作用。
温灸器灸就是把艾绒或者艾条放到温灸器里,把温灸器点燃以后放到施灸的部位进行艾灸,方法简单。
3 艾灸哪个位置排湿气具体如下:
艾灸是可以去除湿气的,可以通过艾灸关元、气海,肾俞、命门,阴陵泉、足三里等穴位去湿。
通常湿气可以分为寒湿和湿热两种情况;如果患者是寒湿证,主要表现为四肢肥胖、困乏无力、头晕身重、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艾灸时可以选择背部、腹部、下肢部位。
其中背部可以艾灸肾俞、命门穴;腹部可以选择关元、气海、神阙;下肢可以选择阴陵泉、足三里。
4 艾灸的注意事项1、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不宜进行艾灸。
2、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大血管处、心脏部位、眼球等。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以及经期女性不宜艾灸艾灸。
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者、精神病患者等不可艾灸。
5、艾灸的时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建议每次每个部位,艾灸20分钟左右即可。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