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疗法是比较神秘的,很多人都在通过气功疗法来对自己的一些病症进行治疗,有时候确实能够收获一定的疗效,当然这也是因人而异的,而且气功疗法是很有讲究的,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介绍气功疗法必须要讲究的三点,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调意
调意是气功疗法最基本的,调意的意思就是调理自己的意念,也就是训练涌现在头脑中的思想和念头。一般地把它限制在一个简单的词(如“松”)或数字(如“一”)上,并把它固定在想像中的身体某一部位上,如两眉间的“上丹田”,脐下一寸半的“ 下丹田”,这就称为“意守”,意守的目的是为了入静。当然这是需要长期练习才能达到的,而且需要有一定的悟性。
调身
调身就是指调整自己身体的姿势,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由于功法不同,要求身体的姿势也各异。不论何种姿势要使自己的头颈、 躯干、四肢肌肉和关节都处在一个相当松弛的状态,并不为自己所意识到,即使练动功时,身体各部分的活动也是得心应手,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
调息
调节自己的呼息也是很关键的,称为调息,有意识地进行一呼一息的训练,延长吸气或呼气的时间。呼吸可兴奋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并通过它们的影响调节内脏的功能。
以上所介绍的这三点是气功疗法中必须要讲究的,只有掌握这三点,才能够发挥气功疗法的功效,当然要掌握气功疗法这门绝学,需要不断地进行思考和探索,不可盲目乱行,听从一些谣言,造成没有必要的伤害,希望本文的讲解能对各位有用。
气功练习:
练功条件准备好,缩小视野,心不外驰,注意鼻尖少时,即可闭目内视心窝部,用耳朵细听自己的呼气,约一两分钟后平静下来即可没有粗糙的声音。在呼气的同时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吸气时任其自然,不加任何意识作为。久久行之,真气就在心窝部聚集起来。而且这个方法本身就是排除杂念的好办法。
气功练习需要注意:
1、时间的选择
老年人练功最好在清晨,要保持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晚上睡前也可以做些简单的导引,以利于提高睡眠的质量。还有老年人在凌晨3时到5时最好不要起床。现代医学证明,这个时间起床容易诱发脑溢血。尤其是有高血压的人,要更加慎重,睁开眼先定定神,然后搓搓脸,活动一下再起来。
2、量度的选择
练功要以不疲劳为度,有的功法是分阶段的,比如开始时做一个动作需重复十几次,慢慢就可增加到几十次,练功过程中略有疲劳,但练完后精神舒畅,这样也可以。千万不能硬撑着,也不能性急,像高血压患者在做捧气贯顶动作时,做快了,血压一下子降下来,反而出事了。练功要有个度,要根据每个人体质不同而不同,要自己慢慢适应,逐步掌握。
3、保健的选择
我认为通过练功身体好起来了,这样就没有必要再吃什么补品。且补品的选用,不同体质也不同,必须遵医嘱,自己不要乱用。
4、娱乐的选择
老年人不能一天到晚不停地练功,也要进行适当的娱乐活动,主要有跳舞、下棋、打门球、玩麻将等。娱乐要注意适可而止,不能过度。有些活动不利于健康,应尽量避免。
气功是透过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为锻炼方法,务求达到强身健体、健康身心、抗病延年、开发潜能等目的。下面是我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气功的入门功法。
气功的入门功法 气功者,自然也。以自身之静,契合天地之静。
人之所见,为阳也。
气功,静也,为阴之体现。
气功修行,如同水之流行。高处不流,只随低走。而静,就是接通自然磁场的法宝。
修行气功,修的只是一口气。这口气,也正是现代科学所探索的宇宙磁场。无论是电磁波、地球磁场、万有引力还是金字塔能,都是阴之体现。以自身之自然放松,接通宇宙之磁场,这就是气功的奥秘所在。
气功入门功法一:入门关 入门第一关
入静,是气功修炼的第一关,也是最重要的一关。(只有入静才能接通宇宙磁场,才能用阴之气来补阳之体)随着入静程度的加深,功夫也在不断精进。入静也就是进入了我们平常所说的气功态。在这种状态中,练功者以一念代万念,浑浑沌沌,恍恍惚惚,没有区分,没有差别。道家称之为守一,佛家称之为入空。老子的《道德经》中有一段活描述了这种状态:“道之为物,惟恍为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恍惚这两个字,非常有学问,历来许多学者都在解释它。南怀瑾先生认为:“恍惚是指心性光明的境界,我们姑且不用繁琐的训诂学来解释这两个字,单就字形,便可以看出恍是竖心旁加一个光字,惚是竖心旁加一个忽字,意谓心地光明,飘然自在,活活泼泼,根本不是颠三倒四,昏头昏脑。”这里要注意两点,首先是入静的状态就是恍兮惚兮,没有区分,没有差别,也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不需要任何逻辑思维。其次,在恍恍惚惚的状态中,心地自然光明,自然活活泼泼,这也就是说其中有象,其中有物。这种内景是练功到一定的程度,天地自然之气作用于人之内气的结果。
入静的状态有什么作用呢?首先它对身体机能进行非常有益的调理,以致阴阳平衡,经络疏通;更重要的是在入静状态下,气机才能发动,真气才能勃勃生发。人的下丹田就像一个熔炉,只有入静才能点起熊熊火焰:又像一个蒸锅,只有入静才能引起沸腾。
对于初学者来说,达到入静的目标必须克服各种杂念。相传唐代一位得道的神仙吕洞宾曾说:“世言吾卖墨,飞剑取人头。吾闻哂之。实有三剑:一断烦恼,二断贪嗔,三断色欲,是吾之剑。”他说的不是实有的刀剑,而是心剑、慧剑,意志和智慧的力量。在世俗的社会中。每个人难免不为各种烦恼、贪嗔、色欲所累,为七情六欲所苦,这就是种种的杂念。平常生活中不觉得,而一旦坐下宋闭上眼睛时,杂念就像奔腾的野马难以架驭。那么,修炼者就必须运用意志的力量,不断地排除杂念,最终驯服这匹野马。驯服这匹野马的过程也就是功夫长进的过程和身体健康的过程。许多修炼者慨叹入静之难,实际上这就说明他的心镜上还有许许多多的灰尘,必须运用意志的力量去拭擦,用慧剑斩心魔。三剑则就是重谈了清净身心的重要。
入门第二关——道德关
修德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功不修德,必定要着魔。
“德”就是气功修行非常重要一点,所有气功修行有成就之士;都是善果非常大的善者,无论是前世修的,还是今世积累。
“德”在这里是一个包含性非常强的词,譬如法布施、无畏布施和财布施都是修德一种。
在这里,重讲修心德,次讲布施德。
佛家的十善修行,就是修心的重要方法。
十善业包括: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恶口,五、不两舌,六、不妄语,七、不绮语,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或称十善业道。
此十善业,旨在不起过激之念;天地阴阳在于平衡,而气功修行更是以平和之态(阴之态)接通自然磁场,用阴之气来补阳之躯;(阴来补阳,阳来感阴)
布施功德,就是我们补自身之阳气,正气的方法之一。
所谓练功不修德,必定要着魔。就是自身道德不足,阳气不能平和阴气。造成的着“魔”
《大智度论》是龙树菩萨为我们这个时代所讲的一部妙典。论中说:“出家重持戒,居家重布施”。菩萨的语言以作为我们后学的印证,布施中分为三种。
一、财施 以财物金钱送给贫穷之人,使其能养活色身治疗疾病。以培养我们舍掉贪心的念头。《地藏经》说:“舍一得万报”。并且我们财施生生世世能得大富贵。
二、法施 以印造佛经法物送给大众并为人演说,使其能养活智慧之命。以培养我们大慈的精神,《法华经》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并且我们法施能得大智慧。
三、无畏施 以善巧方便开示心里不安烦恼之人,使其能心无怖畏而得自在,以培养我们大悲的精神。《普贤菩萨行愿品》说:“菩萨以方便力为我们在怖畏急难中,能施无畏”。并且我们学习菩萨无畏施能得现生健康和快乐。
有舍必有得,有得必有失。必要切记,修德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功不修德,必定要着魔;此句真言!!!!!!!!
气功入门功法二:根器分别 人之根器,分为上中下三等。
上根器人,对气特别敏感,习练任何一门气功理法,不但得气快、上功快,出功能也快。即使无师也能自能;“照本宣科”也能契入上乘佳境。这样的天生灵根者较为稀少。
中、下根器特别是下根器人,对气迟钝,练功得气慢,上功慢,即使在“大师”的带功报告场中也感觉不深,无动于衷
经天目神通证法,凡是对气敏感、很快出自发功的人,经络都很宽粗,在5—10毫米之间;中等敏感型人其经络宽粗度在2——5毫米之间;迟钝型人的经络不足2毫米。我的经络粗度不足1毫米,像一根光亮的银丝;而敏感型人其经络似一条条闪光的亮带。
经络宽粗的人,其穴位大如蚕豆,对外界信息——特别是对“邪气”极为敏感,故而容易罹病。但是这类人一旦练起功来,入门快、上功快、祛病快,出功能也快。可以说,凡是容易犯病的人,大都属根器上乘的人。
在此为中下根器者推荐马步功
注:具体参考(入门首选-琐议中下根器人练功(曾庆余))
气功入门功法二、动功(以皮肉之苦锻炼放松,阴之态)
动功,旨在打熬筋骨皮;以皮肉之苦,凝神聚魂:以皮肉之健,补养神魂:
神魂是沟通阴之气的桥梁,强健的肉体是盛纳和吸收自然之气的关键。
在这里我推荐马步桩。借用一下百科词条中的马步功法。
马步初始以放松坚持为主,马步桩可加入意守丹田,但要注重放松,外界感受放在第一,丹田放在第二。所谓似守非守。
马步桩,贵在坚持,不论是否意守丹田,它所锻炼的是放松,修行时只需拿出锻炼好的松静之态,修为不求自得。
两腿平行开立,两脚间距离三个脚掌的长度,然后下蹲,脚尖平行向前,勿外撇。两膝向外撑,膝盖不能超过脚尖,大腿与地面平行。同时胯向前内收,臀部勿突出。这样能使裆成圆弧形,俗称圆裆。含胸拔背,勿挺胸,胸要平,背要圆。两手可环抱胸前,如抱球状。虚灵顶劲,头往上顶,头顶如被一根线悬住。
这就是马步的基本要求。初时不易站久,能站5分钟已属不错,但贵在坚持,能站半小时已算有所成就了。
我所知的马步功夫,有站稳,站实,站空这三个阶段,单脚马步也就是站空的阶段。其意思也就是站正马步的标准动作站好,身形不移动但是重心全部移到一个脚上,另一脚可以自由提起。
所以还是脚踏实地,能站好双脚就不错了,功夫上去了自然就会了。
补充:两脚同肩宽或三脚半都可以。北少林的四平大马要求四脚距离,南拳有些门派要求窄马(脚同肩宽)。宽马和窄马锻炼的部位有所区别,另外窄马的动作相对难些,特别是低窄马步。很容易产生厥臀,腆胸的毛病,动作不易标准。如果动作错了,当然无法增长功力,甚至可能出现伤害。初练时宜站大步,三脚或三脚半比较合适。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 >>>气功的基本分类
每个人都可以练气功!掌握正确的练功方法,坚持练功,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秘阴阳,重新修补。
初学气功要注意的事项:
1.首先,初学者要对气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气功是一种需要长期坚持的自我心身锻炼方法,也就是说学习气功时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那种指望通过突击,一蹴而就的方式是不可能学好气功的。也不能错误地认为气功可以包治百病,并因此完全放弃其它治疗手段。气功疗法既有它的适应症,也有它的局限性。有的病可以气功疗法为主,有的病只能以气功疗法为辅。练功过程中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练功时尤其是学功初期出现的种种困难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并积极地去解决这些问题。
2.其次应找合格的气功医师指导入门。这样由于方法得当,可以少走弯路。没有气功医师指导,往往因不得要领而出现虽练功时间长,但收效不大的结果。另外,有气功医师指导,能防止偏差或发生练功“走火”现象,无师练功易出偏,这就不但不得其效,反损其身。如果无机会在老师指导下练功,可与有关疗养院、门诊所等气功医疗单位取得书面联系,以函授方式代替亲自指点。但一定要认真领会练功要领,格外小心,有问题及时请教,及时解决。
3.另外,初学者要根据自己的疾病种类、病情轻重选择适合自己的功法,辨证施功,方可见效快。一般说来,各功法都有相应的适应症。某些功法对某些病的疗效更好些,选择对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病重老人可选卧功、坐功,病轻者可选站立、行走的功法,老年人可选养气功,不同内脏的病变,也可选用相应的加强内脏功能锻炼的功法。
一般说来,选好功法后,就应潜心练习,不宜同时练多种功法。如果朝三暮四,几种功法互相影响,会影响练功效果,容易出偏。
4.在初学阶段,要按照练功要领和注意事项循序渐进地把基本功练好。切不可东看看,西问问,把时间花费在“寻奇求新”上。因为在基础不稳,或是根本还没入门的情况下看多了,问多了(例如看了许多练功方法,问了许多练功效应和变化)非但无益,反而可能造成自己在练功认识上的混乱,影响练功。
5.其它的注意事项,如时间的安排要根据自己的身体、工作情况灵活安排;练功环境要安静,空气要清新。练功期间性生活要有节制,尤其是重病人更要注意。妇女经期练功时间不宜过长,暂停运动量大的功法,不要意守下窍,也不要向下体引导过多的意念活动。
6.最后,要科学地安排生活,疾病的痊愈、疗效的巩固和健康的保持,有赖于许多因素,除坚持练功外,还要注意精神方面的修养,科学合理地安排生活和其它治疗方法的配合使用等。
一、练功前:
1、要作好练功的思想准备,使情绪安定下来。
2、练功的周围环境要保持安静。
3、练功时,光线要调整好,不可光线太强,避免刺激双目。空气要流通,但须避免直接吹风。
4、如有较明显的局部疼痛不适等症状影响练功进行,可先采取一些对症治疗措施,使症状缓解,再开始练功。
5、练静功时,应事先准备好卧功、坐功的床和椅。床一般用木板床为宜,易固定身体不摇晃。坐椅要高低适宜,使腿近于平行,臀部下面一般要加软垫或毛毯等,以利久坐而不易疲劳。
6、宜先排除大小便,以便舒适入静。
7、宜宽衣松带,练功服装以宽松为宜,除去手表、眼镜等饰物。
8、练静功前,可先做几节保健功如叩齿、练舌、摩腹等,可以帮助集中思想。
二、练功中:
1、练功中如杂念过多,无法排除时,可暂停练功,使身体活动一下或做几节动功,可帮助排除杂念,待杂念减少后再练功。
2、对练功中产生的各种特殊感觉,应不追求、不恐惧,听其自然出现和消失。对某些特殊感觉的产生有疑问时,可于练功后向气功指导人员反映,以求解决。
3、如练功中突然发生巨响,切不要惊慌。若练静功,可暂停练功,做一下三线放松功后再继续练。若练动功,稍为镇静一下,即可继续练原来的功法。
三、练功后:
练功结束时,练静功者由静到动,练动功者由动到静,都要有“收功”的缓和过程,不可突然停功,以免感觉不适。具体做法是:先作全身恢复正常活动的思想准备,约l~2分钟。然后慢慢地睁开眼睛,活动一下肢体,两手心相对揉擦,待两手擦热后由头面至颈至腹,做一次全身按摩,再转入正常活动。
此外,妇女月经期间可停止练功数日。或在练功时,将腹式呼吸改为自然呼吸,将意守下丹田脐下改为意守中丹田膻中,这样可减少因练功而引起的经期延长和经量增多。男性练功者应正确对待练功中的“精满自遗”现象。如遗精次数过频,每周超过2次以上,可适当采取药物治疗和采用“提撮抵闭”的治疗方法,或用兜擦功,使遗精次数减少。练功期间,还应避免性生活过多,防止消耗精力,损伤元气。另须注意饮食清淡,避免刺激性食物,以及保证充足睡眠。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