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玉米鲫鱼汤:健脾利湿,利水消肿(ji'xu鲫鱼汤的功效)

时间: 2023-04-08 01:38:12

玉米鲫鱼汤:健脾利湿,利水消肿

材料

鲫鱼1条(重约350克),玉米须、玉米芯各100克,料酒、葱花、姜片、味精各适量。

做法

将玉米须、玉米芯加水煮沸20分钟,取汁。

鲫鱼去鳞和肠杂,加酒渍片刻,汆入汁水中,加料酒、姜片烩30分钟,撒上葱花、味精即可。

服法

食鱼,饮汤。

性味归经

玉米须性平,味甘、淡,归肾、肝、胆经。

食性配伍

煮食去玉米须,不做药用时勿服玉米须。

养生堂提示

此汤能健脾利湿,利水消肿。适用于水肿、尿少、崁频、尿急、屎道感染、灼热疼痛等症。玉米须具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的功效,中医常用于治疗水肿、小便淋沥、黄疸、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病、糖屎病、乳汁不通等症。

ji'xu鲫鱼汤的功效

健脾和胃、利水除湿、通经消肿、催奶。
鲫鱼汤具有健脾和胃、利水除湿、通经消肿的功效,主要适用于脾胃虚弱以及乳汁不通。在日常生活中常食鲫鱼汤,会增强身体的免疫能力,因为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易于消化、吸收,对心、脑、血管和肝、肾疾病,是良好的补充蛋白质的来源。所以,能够增强免疫力,防止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是肝脏疾病、肾疾病及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的良好的饮食补品。另外,还有通经催奶的作用,常食鲫鱼汤,有缓解产后气血亏虚、通乳、催乳的作用,对产后、术后、患病后的体质虚弱,都有良好的恢复作用。另外常食鲫鱼汤,可以完成身体的蛋白质补充,影响身体肌肤的弹力纤维构成,强化身体的弹力纤维作用,有美容、减缓压力、催眠的作用,伴有除皱等美容功效。

鲫鱼汤的作用和功效有哪些

鲤鱼汤的功效和作用:
鲫鱼富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增强皮肤弹性纤维成分。尤其对由紧张、睡眠不足等精神因素引起的早期皱纹,有奇怪的舒缓作用。
本品为清热解毒的鲫鱼汤,有健脾止咳的作用,可用于脾胃虚寒。加葱,姜辛温解表,通阳散寒,暖胃,另加薄荷,疏风解表。本品具有扶正祛邪、疏风散寒、健脾止咳等功效,可用于婴儿长期慢性咳嗽的治疗。
鱼的营养价值:
鲤鱼又称鲫鱼瓜子,其肉鲜美,肉质细嫩,味美无比。鲤鱼营养价值极高,营养全面,含糖量高,脂肪含量低,吃起来既嫩又不肥,略带甜丝的味道。
经常食用,可以补充营养,增强抗病能力。鲤鱼具有健脾利湿、益中开胃、活血通络、温中下气的功效。对脾胃虚弱、浮肿、溃疡、气管炎、哮喘、糖尿病等具有良好的滋补食疗作用。民间常为产后妇女炖鲫鱼汤,既可补虚,又可通乳催奶。
先天不足,术后体质虚弱者,术后体质虚弱者,常吃点鲫鱼对身体有益。病毒性肝炎、肾炎、高血压、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等患者也可以经常食用,以补充营养,增强抵抗力。补肝益目,鲫鱼脑具有健脑益智的功效。
尤其适用于慢性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腹水、营养不良、麻疹患者;适合于孕妇产后乳汁缺乏者;适合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人群;适合在小儿麻疹初期或经麻疹透发不畅的人群;痔疮出血、慢性久痢的人群、感冒高烧的人群。

鲫鱼怎么做消肿

砂仁鲫鱼汤——健脾行气利水消肿
营养价值: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钙、磷、铁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皆可食用
禁忌人群:
阴虚有热之人、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干燥综合症等症
砂仁鲫鱼汤
所需材料
鲫鱼300克、陈皮5克、砂仁4克、姜片适量、葱适量、盐适量、鸡精适量
砂仁鲫鱼汤的做法
1.鲫鱼宰杀洗净,砂仁打碎,陈皮浸软切丝。
2.锅内注油烧热,将鲫鱼煎至两面金黄。
3.瓦煲加适量清水,放入陈皮、姜片、葱段煮沸后放入鲫鱼,小火煲2小时后加入砂仁稍煮,加盐、鸡精调味即可。
鲫鱼莴笋豆腐汤——消肿利湿养血通乳鲫鱼莴笋豆腐汤
营养价值:
蛋白质、多种矿物质、维生素、钙、异黄酮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是产后妇女
禁忌人群:
高血脂胆固醇患者、动脉硬化者、低碘者
鲫鱼莴笋豆腐汤
所需材料
鲫鱼1条、豆腐150克、香菜适量、料酒适量、姜片适量、盐适量、味精适量、水淀粉适量、香油适量、植物油适量
鲫鱼莴笋豆腐汤的做法
1、将豆腐洗净,切成5毫米的薄片,用盐水腌渍5分钟,沥干;鲤鱼去鳞、鳃和内脏,洗净,抹上料酒,用盐腌渍10分钟。莴笋去皮,切成薄片。
2、锅放在火上,放入植物油烧热,然后炒香姜片,放入鲫鱼,等油煎至今黄色加入适当的清水。
3、大火烧开后小火炖25分钟,再投入豆腐片和莴笋片,加盐、味精调味,用水淀粉勾芡,放上香菜段,淋上香油即可。

吃什么食物消肿利水

祛湿类食物有促进水湿排出的作用,宜于治疗湿症。 1、南瓜补脾利水,解毒杀虫。宜于脾虚食少腹胀,脾虚水饮停胃。
2、鲤鱼利水消肿,下气,通乳。宜于脾虚水停于胃,寒湿泄泻。外感病者忌食。
3、茯苓利水渗湿,健脾补气止泻,宁心安神。宜于脾虚水停于胃,寒湿腹泻。不宜与米醋同食。
4、荠菜清热利水,凉血止血,平肝降压。宜于湿热胃痛,湿热泄泻,血热吐血、便血。
5、金针菜(黄花菜)清热利湿,解毒,通乳。宜于湿热胃痛,湿热泄泻。虚寒症忌食。
6、莴苣清热利尿,通乳。忌同金针菜同食。
7、冬瓜利水消痰,消热解毒。宜于湿热泄泻。虚寒泄泻者忌食。
8、鲫鱼补脾利水。宜于脾虚水停于胃,脾虚泄泻。不宜油炸,不宜与荠菜同食。
9、蚕豆清热利湿,健脾涩精。宜于湿热泄泻。气滞腹胀者忌食。
10、赤小豆利水除湿,通乳,解毒排脓。宜于湿热泄泻。
11、莜麦补气益力,除湿止泻。宜于脾虚泄泻,湿盛泄泻。不易消化,不宜多食;虚寒症忌食。
12、薏苡仁(薏米)健脾利湿,清热排脓。宜于脾虚水停于胃,脾虚泄泻,寒湿泄泻。
13、玉米补中健胃,除湿利水。宜于脾虚泄泻,湿热泄泻。
14、砂仁化湿行气,温中止泄,安胎。宜于气滞湿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胃腹胀痛,寒湿泄泻。不宜久煮。
15、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健胃消滞,解酒。宜于气滞湿阻,胃胀腹痛,食欲不振,呕吐。热症、阴虚症忌食,不宜久煮。
下面介绍几种健脾去湿食疗偏方:
1)参芪粥健脾祛湿 
做法是:黄芪15克,党参15克,炒薏米60克,炒扁豆15克,红枣2个,大米100克。先将薏米、扁豆炒至微黄,红枣去除核,用清水洗净黄芪、党参并放入砂锅内,加水煎汁。药汁熬好后,去除药渣,将炒薏米、炒扁豆、红枣肉、大米一同放进药汁中煮沸,后用文火煮成粥。
黄芪、党参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薏米、扁豆能够祛湿,做成能够养胃的粥,可补中益气,健脾祛湿,缓解夏季带来的身体不适。建议可以在粥中加点荷叶,其芳香的味道能够醒脾化湿、开胃。
需要注意的是,党参和黄芪是补气的药物,冬季进补时使用更为妥当。如果气虚、乏力的症状不是十分明显,最好在粥中少放一些,避免上火。
2)赤小豆、冬瓜煲生鱼汤
功效:补脾、利水、消肿,其作用为补脾而不留邪,利水而不伤正气。
生鱼一条、宰净,冬瓜(连皮)500克,赤小豆60克,葱头5个,煲汤,不放盐。
3)苋实煲老鸭
功效:滋阴养胃,健脾利水。
苋实100~120克,老鸭一只,宰净,苋实放鸭腹内加水文火煮2小时,加少许盐服食。
4)炒扁豆淮山粥
功效:健脾养胃。炒扁豆60克、淮山60克、大米50克煮粥服食,小儿减半。
5)萝卜莲子猪舌汤
功效:清润滋补,宽中下气,可除春寒去湿困。
萝卜750克、莲子50克、苋实25克、蜜枣3个、猪舌500克、猪骨750克。
6)鹌鹑汤
功效:健脾开胃。
鹌鹑一只、党参15克、淮山30克煲汤。
7)另外,还有土茯苓赤小豆鲫鱼汤、绵茵陈煲鲫鱼、赤小豆煲鲤鱼、猪肚粥、冬瓜煲老鸭子等,均有一定的健脾去湿功效。
祛湿的食物
赤小豆:健脾燥湿可以消水肿胀满、止泻、利小便。
绿豆:最适宜夏天和梅雨季节有解湿热气功效。
冬瓜:性味甘淡微寒养胃生津、去湿泻热。
薏仁:即薏米,主理祛湿,亦具消除水肿及有益肠胃等功效,其利尿功效强。
海带:行水化湿、除痰、止带浊。
黄瓜:清湿解暑、止渴利尿、解毒消炎。
鲫鱼:益气健脾养胃、利尿消肿、清热解毒。
鸭肉:补虚清热、除湿解毒、能滋阴养胃、利水消肿。
生苦瓜:清湿毒、利尿解暑、清心明目。
丝瓜:清湿痰、通便秘、利小便、除口臭。美食谱
早餐:薏米扁豆粥——炒扁豆、莲子(不去心)、薏米、粳米适量同煮粥。有健脾和胃、清热解暑、养心平肝的作用。对暑热伤气引起的腹泻、神疲乏力、心悸失眠、大便失调等都有效果。
薏米银耳粥——用温水浸泡薏米半小时,然后与泡发的银耳、莲子、莲心一起,加冰糖用小火熬就行了。
煲汤:鲜桑叶炖猪腱——鲜桑叶5克、猪腱肉60克切片、蜜枣半粒、姜1片。一起放入炖锅内炖,出锅前再加入食盐调味。3月、5月鲜桑叶最多,大家不要错过了。
白玉猪肚汤——这款汤是祛湿消肿最经典的。用白茅根60克、玉米须60克、红枣10个、猪小肚500克一起炖就可以了
至于湿热的食物就很多了。
胡椒
凡湿热型黄疸之人忌食之。《本草纲目》云:“胡椒,大辛热,纯阳之物。辛走气,热助火,此物气味俱厚。”《随息居饮食谱》也认为:“多食动火燥液,耗气伤阴”。对阳黄之人来说,多食则易增剧病情,助长湿热之邪,黄疸不易退去。
龙眼肉
甘温果品。《本草汇言》说它“甘温而润,恐有滞气”。湿热性黄疸应多食清淡利湿之物,龙眼肉滋腻助热,不利湿热之邪的排泄,故阳黄与阴黄之人皆不宜食。
鹅肉
民间视为大发之物。唐代食医孟诜认为“多食令人发痼疾”。明·李时珍也指出:“鹅,气味俱厚,发风发疮。”《中药大辞典》中说:“湿热内蕴者勿食。”阳黄为湿热型黄疸,故多食鹅肉则弊多利少,甚至有弊无利,加重病情。
羊肉
性温,味甘,黄疸之人多为内有湿热,熏蒸肝胆,胆液外泄而发黄。《金匮要略》中早有告诫:“有宿热者不可食之。”黄疸之病屑“内有宿热”之疾,法当忌食。《随息居饮食谱》也早有告诫,认为“疸病均忌”。
鸡肉
性温,味甘,黄疸多属肝胆湿热内蒸,饮食宜清淡不宜温补。《医林纂要》认为鸡肉“肥腻壅滞,有外邪者皆忌食之。”实际上内外有实邪者皆当忌食,清代食医王孟英就明确告诫:“疸症忌之。”尤其是湿热偏重的阳黄之人,更不宜食。
醍醐
为牛乳制成的食用脂肪。能滋阴、养营、润燥,而黄疸或为寒湿为患,或为湿热蕴结肝胆,而醍醐滋腻养阴,不利湿邪排泄。这正如《随息居饮食谱》所言:“中虚湿盛者均忌之。”所以,无论阳黄或阴黄之人,皆不宜食。
蚶肉
性温,味甘,有补血温中的作用。根据清代食医王孟英的经验,湿热黄疸者不宜多食,他在《随息居饮食谱》中指出:“蚶,多食壅气,湿热盛者忌之。”阳黄之人为湿热内蕴肝胆,故当忌服。
白酒
又叫烧酒,属于一种烈性酒,含酒精成分高,在体内要经肝脏被氧化分解。由于烧酒性属火热,纯阳毒物,黄疸之人饮之,势必加剧邪热更甚。同时又直接损害肝细胞,加深黄疸。所以,黄疸病人切勿饮酒,尤其是烈性白酒。
人参
性温,味甘,为温热性补气强壮食品,有助热上火动血之弊。黄疸之人多以湿热之邪为患,尤其是急性黄疸之人,多屑中医热证、实证,宜吃清淡利湿之物,忌吃温热补益之品,尤其是人参,甘温助火,阳黄之人更应忌食。
鸡蛋
性平,味甘,为高胆固醇食物。《随息居饮食谱》中认为:“多食动风阻气,……疸、痞满,皆不可服。”因此,湿热型黄疸及寒湿型黄疽皆不宜食。
南瓜
为甘温益气之物,多食有阻遏气机之弊。《本草纲目》认为“多食发黄疸”。清·王孟英也认为“疸痢胀满皆忌之”。故阳黄之人湿热壅滞者,应忌之。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