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行间穴位位置图(行间穴的功效作用和穴位搭配)

时间: 2023-04-08 10:14:15

行间穴位位置图

目录行间穴位位置图行间穴的名词解释行间穴的功效与作用行间穴的主治病症行间穴的配伍功效行间穴的疗法注意事项行间穴的按摩手法行间穴位位置图

行间穴在足背侧,当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布有来自腓深神经的趾背神经,足背静脉网及第一趾背动、静脉。

行间穴的名词解释

行间穴: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厥阴肝经。荥(火)穴。

“行间穴”:“行”,行走、流动、离开也。“间”,二者当中也。该穴名意指肝经的水湿风气由此顺传而上。本穴物质为大敦穴传来的湿重水气,至本穴后吸热并循肝经向上传输,气血物质遵循其应有的道路而行,故名“行间穴”。

肝经荥穴:“荥”,极小的水流也。本穴物质为大敦穴传来的滞重水气,至本穴后,水湿冷降而成为地部经水,水量极小,故为肝经荥穴。

本穴属火:属火,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大敦穴传来的滞重水气,至本穴后,大部分滞重水湿冷降归地而不能成为肝经的上行气血,只有小部分水湿吸热胀散而上行,此部分气血表现出火的炎上特征,故其属火。

行间穴的功效与作用

缓解治疗中风、癫痫、瘛疭,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青盲、雀目、口眼歪斜,小儿惊风,宿醉不适、眼部疾病、肝脏疾病、粘膜炎等肝经风热所致病证。

缓解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月经过多,闭经,痛经,白带,阴中痛,等妇科病证。

缓解治疗遗尿、癃闭,遗精,夜尿症、等泌尿系病证。

缓解治疗肋间神经痛、胸胁胀痛、下肢内侧痛,足跗肿痛。腿抽筋、膝肿,干湿脚气,淋疾。

缓解治疗疝气。腹气上逆、呃逆,咳嗽,洞泻,高血压、失眠,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等。

行间穴的主治病症

中风、癫痫、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青盲、口喎等肝经风热所致病证。

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等妇科病证。

遗尿、癃闭等泌尿系病证。

疝气。

胸胁胀痛。

行间穴的配伍功效

配睛明穴治青光眼、降眼压;

配太冲穴、合谷穴、风池穴、百会穴治肝火上炎、头痛、眩晕、衄血;

配中脘穴、肝俞穴、胃俞穴治肝气犯胃之胃痛;

配中府穴、孔最穴治肝火犯肺干咳或咯血。

行间穴的疗法注意事项

【针灸方法】直刺0.5—0.8寸。另有记载:常规消毒后,取毫针略向上斜刺该穴0.5—1寸深,使局部酸胀向足背放射,留针20—30分钟。

【艾灸方法】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行间穴的按摩手法

用大拇指指尖掐,按压行间穴5秒钟,压到有酸感后,休息5秒钟再按压,一共20次。

行间穴的功效作用和穴位搭配

行间穴是我们人体非常重要的一个穴位,相信我们许多的朋友们日常生活中也是听说过行间穴的,当然,行间穴的功效和作用是非常不错的,并且还可以和其他的一些穴位搭配起来应用的,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行间穴的功效作用和穴位搭配。

第一、行间穴位的作用

行间穴这个穴位是我们人体非常重要的一个穴位了,当然,我们大家适当的按揉行间穴,对于帮助我们大家缓解一些病症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按摩这个穴位能够达到的治疗效果主要在于几个方面,有不错的治疗宿醉以后的不舒服症状、眼部的一些病症、腿出现抽筋、有夜尿问题出现、肝脏方面有疾病、有腹气上逆问题出现、肋骨间的神经痛、月经量太多、有黏膜炎等等,还能够在治疗假性近视方面发挥比较好的疗效呢。

第二、行间穴的穴位搭配

这个穴位跟不一样的穴位搭配能够治疗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如果要治疗青光眼和降低眼压的话,就可以喝睛明穴搭配使用;如果想要治疗肝火、头痛头晕等等问题,就可以搭配自己的太冲穴、风池穴等等穴位按摩治疗;如果想要治疗胃痛问题的话,可以搭配上胃俞穴,如果想要治疗干咳可以搭配中府穴,所以我们大家就是可以将这些关于行间穴的穴位搭配记住的,这样我们大家出现了一些病症以后,可以将行间穴和不同的穴位搭配起来应用的。

相信我们大家现在对于行间穴的功效作用以及穴位配伍也是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了,我们可以知道,适当的按揉行间穴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大家疏通筋络,还可以防治一些病症的,当然,行间穴和不同的穴位配伍,功效和作用也是不同的。

失眠按摩哪里最管用图失眠可按摩这8个穴位

;     每当人心里藏了事总是特别容易失眠,而严重的失眠却会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导致一整天都是迷迷糊糊的样子,甚至影响工作和形象,今天小编来为大家介绍失眠可以按摩的穴位,帮助促进睡眠,效果也是棒棒的!
      失眠按摩涌泉穴
      位置:此穴位于人体足底,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腧穴的最下部,是肾经的首穴。
      方法:双脚自然向上分开,或取盘腿坐位。然后用双拇指从足跟向足尖方向涌泉穴处,做前后反复的推搓;或用双手掌自然轻缓地拍打涌泉穴,最好以足底部有热感为适宜。
      功效:按摩此穴位,有良好的补肾作用,可补肾安神。经常按摩也有固本培元、延年益寿的功效。

      失眠按摩太溪穴
      位置:此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是肾经的原穴。
      功效:肾虚或阴虚火旺者,按摩太溪穴。经常按摩具有滋肾阴、补肾气、壮肾阳、理胞宫的功效。

      失眠按摩神门穴
      位置:此穴位于手腕部位,手腕关节之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是心经的原穴。
      方法:按摩神门穴可掐、揉、刺激,以有轻微酸胀感为宜。
      功效:心气虚或心血虚者选神门。可补益心气,安定心神,有安神助眠之效。

      失眠按摩太冲穴
      位置:此穴位于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是肝经的原穴。
      方法:点揉太冲穴,从太冲揉到行间。
      功效:肝火旺盛或肝气郁滞者选太冲。有清泻肝火,疏肝解郁之效。

      失眠按摩足三里穴
      位置:此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是胃经的合穴。
      方法:拇指指面着力于足三里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祛邪扶正之功。而后仰卧揉腹,将双手搓热,环形按揉腹部,顺时针和逆时针各30次,可健脾和胃。胃痛甚者加手三里,此穴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
      功效:脾胃不适者可按摩足三里。按摩之可调理肠胃,和胃止痛。

      失眠按摩印堂穴
      位置:此穴位于人体的面部,两眉头连线中点即是,为经外奇穴。
      方法:用屈曲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压印堂穴,并作轻柔和缓的揉动,以局部感觉发麻、发胀为宜。一般轻揉2分钟。
      功效:心虚胆怯者加按印堂。有安神定志之功。
      失眠按摩百会穴
      位置: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
      方法:用右空心掌轻轻叩击百会穴,每次10下,可安神定志,缓解由失眠引起之头痛。
      功效: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而百会穴则为各经脉气会聚之处。穴性属阳,又于阳中寓阴,故能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以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

      失眠按摩失眠穴穴
      位置:此穴位于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的中点,为经外奇穴。
      方法:以双手拇指指面按揉失眠穴,其余四指轻扶头部作支撑,力度轻柔适中。
      功效:按揉失眠穴有良好的安眠作用,无论分型,均有奇效。

      每当人心里藏了事总是特别容易失眠,而严重的失眠却会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导致一整天都是迷迷糊糊的样子,甚至影响工作和形象,今天小编来为大家介绍失眠可以按摩的穴位,帮助促进睡眠,效果也是棒棒的!
      失眠按摩涌泉穴
      位置:此穴位于人体足底,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腧穴的最下部,是肾经的首穴。
      方法:双脚自然向上分开,或取盘腿坐位。然后用双拇指从足跟向足尖方向涌泉穴处,做前后反复的推搓;或用双手掌自然轻缓地拍打涌泉穴,最好以足底部有热感为适宜。
      功效:按摩此穴位,有良好的补肾作用,可补肾安神。经常按摩也有固本培元、延年益寿的功效。

      失眠按摩太溪穴
      位置:此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是肾经的原穴。
      功效:肾虚或阴虚火旺者,按摩太溪穴。经常按摩具有滋肾阴、补肾气、壮肾阳、理胞宫的功效。

      失眠按摩神门穴
      位置:此穴位于手腕部位,手腕关节之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是心经的原穴。
      方法:按摩神门穴可掐、揉、刺激,以有轻微酸胀感为宜。
      功效:心气虚或心血虚者选神门。可补益心气,安定心神,有安神助眠之效。

      失眠按摩太冲穴
      位置:此穴位于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是肝经的原穴。
      方法:点揉太冲穴,从太冲揉到行间。
      功效:肝火旺盛或肝气郁滞者选太冲。有清泻肝火,疏肝解郁之效。

      失眠按摩足三里穴
      位置:此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是胃经的合穴。
      方法:拇指指面着力于足三里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祛邪扶正之功。而后仰卧揉腹,将双手搓热,环形按揉腹部,顺时针和逆时针各30次,可健脾和胃。胃痛甚者加手三里,此穴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
      功效:脾胃不适者可按摩足三里。按摩之可调理肠胃,和胃止痛。

      失眠按摩印堂穴
      位置:此穴位于人体的面部,两眉头连线中点即是,为经外奇穴。
      方法:用屈曲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压印堂穴,并作轻柔和缓的揉动,以局部感觉发麻、发胀为宜。一般轻揉2分钟。
      功效:心虚胆怯者加按印堂。有安神定志之功。
      失眠按摩百会穴
      位置: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
      方法:用右空心掌轻轻叩击百会穴,每次10下,可安神定志,缓解由失眠引起之头痛。
      功效: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而百会穴则为各经脉气会聚之处。穴性属阳,又于阳中寓阴,故能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以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

      失眠按摩失眠穴穴
      位置:此穴位于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的中点,为经外奇穴。
      方法:以双手拇指指面按揉失眠穴,其余四指轻扶头部作支撑,力度轻柔适中。
      功效:按揉失眠穴有良好的安眠作用,无论分型,均有奇效。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