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白花前胡的形态特征白花前胡的功效与作用白花前胡的用法和用量白花前胡的食用禁忌白花前胡有毒吗白花前胡的附方白花前胡又叫鸡脚前胡、官前胡、山独活等,主要产自我国的甘肃、河南、贵州、广西、四川、湖北、湖南等地。白花前胡也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中药材,它的用药部位主要是白花前胡的根部,在解热、祛痰、治感冒咳嗽、支气管炎及疖肿具有很好的效果。那么大家对于白花前胡的药用价值又有哪些了解呢?
白花前胡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0.6-1米。根颈粗壮,径1-1.5厘米,灰褐色,存留多数越年枯鞘纤维;根圆锥形,末端细瘦,常分叉。茎圆柱形,下部无毛,上部分枝多有短毛,髓部充实。基生叶具长柄,叶柄长5-15厘米,基部有卵状披针形叶鞘;叶片轮廓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三出式二至三回分裂,第一回羽片具柄,柄长3.5-6厘米,末回裂片菱状倒卵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至截形,无柄或具短柄,边缘具不整齐的3-4粗或圆锯齿,有时下部锯齿呈浅裂或深裂状,长1.5-6厘米,宽1.2-4厘米,下表面叶脉明显突起,两面无毛,或有时在下表面叶脉上以及边缘有稀疏短毛;茎下部叶具短柄,叶片形状与茎生叶相似;茎上部叶无柄,叶鞘稍宽,边缘膜质,叶片三出分裂,裂片狭窄,基部楔形,中间一枚基部下延。复伞形花序多数,顶生或侧生,伞形花序直径3.5-9厘米;花序梗上端多短毛;总苞片无或1至数片,线形;伞辐6-15,不等长,长0.5-4.5厘米,内侧有短毛;小总苞片8-12,卵状披针形,在同一小伞形花序上,宽度和大小常有差异,比花柄长,与果柄近等长,有短糙毛;小伞形花序有花15-20;花瓣卵形,小舌片内曲,白色;萼齿不显著;花柱短,弯曲,花柱基圆锥形。果实卵圆形,背部扁压,长约4毫米,宽3毫米,棕色,有稀疏短毛,背棱线形稍突起,侧棱呈翅状,比果体窄,稍厚;棱槽内油管3-5,合生面油管6-10;胚乳腹面平直。花期8-9月,果期10-11月。
白花前胡的功效与作用
根有解热,镇咳,祛痰的作用。
风热咳嗽,涕唾稠粘,痰稠喘满及呕逆等症。
前胡为常用中药,具有宣散风热,降气化痰的功效,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咳嗽痰多、咯痰黄稠等症。
白花前胡的用法和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
白花前胡的食用禁忌
前胡不可施诸气虚血少之病;凡阴虚火炽,煎熬真阴,凝结为痰而发咳喘;真气虚而气不归元,以致胸胁逆满;头痛不因于痰,而因于阴血虚;内热心烦,外现寒热而非外感者,法并禁用前胡。前胡半夏为之使、恶皂荚、畏藜芦。也就是说像皂荚、藜芦这类的药物不适宜和前胡同用。
白花前胡有毒吗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小鼠腹腔注射全草的氯仿提取物800mg/kg,1/3小鼠死亡,2/3活动减少。
白花前胡的附方
①治咳嗽涕唾稠粘,心胸不利,时有烦热:前胡一两(去芦头),麦门冬一两半(去心),贝母一两(煨微黄),桑根白皮一两(锉),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麸炒微黄),甘草一分(炙微赤,锉)。上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前胡散)
②治肺热咳嗽,痰壅,气喘不安:前胡(去芦头)一两半,贝母(去心)、白前各一两;麦门冬(去心,焙)一两半,枳壳(去瓤、麸炒)一两,芍药(亦者)、麻黄(去根节)各一两半,大黄(蒸)一两。上八味,细切,如麻豆。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煎取七分,去滓,食后温服,日二。(《圣济总录》前胡饮)
大家在读完上文中小编针对白花前胡的介绍以后,是不是已经有了对白花前胡有了新的认识了呢?因为白花前胡从药性来说,还是含有一定毒性的,因此在平时的使用上需要格外注意,因为一旦出现用药过量或者是不对症的情况下,则很容易对身体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最好在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后再进行使用,才是安全可靠的。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