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杜鹃花的形态特征杜鹃花的功效与作用杜鹃花的用法和用量杜鹃花的食用禁忌杜鹃花有毒吗杜鹃花的附方杜鹃花又叫映山红、山石榴、山踯躅、红踯躅、满山红,主要分布在我国贵州(黔西)、湖北麻城、江苏、安徽、浙江等地。杜鹃花的种类是很多的,因为花色绚丽,因此是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植物,但是大家知道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杜鹃花也是一种可以入药的中药材吗?在用药上都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注意的呢?
杜鹃花的形态特征
树形
落叶灌木,高2~7米;分枝一般多而纤细,但也有罕见粗壮的分枝,国家5A级风景区《百里杜鹃》保存着最原始古老的杜鹃林,这里的杜鹃历来以花朵大、花艳、树大而著称,随着人们对这片原始杜鹃林的重视在2010年相继发现几株粗壮的原生杜鹃树。此树为2010年调查发现,地径92厘公分,树共有桠枝十枝,树高近7米,十个桠枝单个直径平均近20公分堪称中国杜鹃花之王。叶革质,常集生枝端,卵形、椭圆状卵形或倒卵形或倒卵形至倒披针形,长1.5-5厘米,宽0.5-3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微反 卷,具细齿,上面深绿色,疏被糙伏毛,下面淡白色,密被褐色糙伏毛,叶脉为羽状网脉,中脉在上面凹陷,下面凸出;叶柄长2-6毫米,密被亮棕褐色扁平糙伏毛。花芽卵球形,鳞片外面中部以上被糙伏毛,边缘具睫毛。
花型
花2-3(-6)朵簇生枝顶;花梗长8毫来,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花萼5深裂,裂片三角状长卵形,长5毫米,被糙伏毛,边缘具睫毛;花冠阔漏斗形,玫瑰色、鲜红色或暗红色,长3.5-4厘米,宽1.5-2厘米,裂片5,倒卵形,长2.5-3厘米,上部裂片具深红色斑点;雄蕊10,长约与花冠相等,花丝线状,花药背着药着生,孔裂,中部以下被微柔毛;子房卵球形,10室,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花柱伸出花冠外,无毛。蒴果卵球形,长达1厘米,密被糙伏毛;花萼宿存。花期4-5月,果期6-8月。
杜鹃花的功效与作用
【归经】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和血;调经;止咳;祛风湿;解疮毒。主吐血;衄血;崩漏;月经不调;咳嗽;风湿痹痛;痈疖疮毒。
杜鹃花的根(杜鹃根):酸、甘、温。活血,止痛,祛风,止痛。用于吐血、衄血,月经不调,崩漏,风湿痛,跌打损伤。
叶(杜鹃叶):酸,平。清热解毒,止血。用于痈肿疔疮,外伤出血,瘾疹。
花(杜鹃):酸、甘,温。活血,调经,祛风湿。用于月经不调,经闭,崩漏,跌打损伤,风湿痛,吐血,衄血。
【佤药】歹哩哑:花、果实治疗月经不调,闭经,跌打损伤,风湿痛,吐血,衄血;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崩漏,肠风下血,闭经《滇药录》。
杜鹃花的用法和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杜鹃花的食用禁忌
用药适量。
杜鹃花有毒吗
无毒。
杜鹃花的附方
①治白带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杜鹃花,猪脚爪,同煮。
②治鼻衄方(《贵州草药》):映山红花,当归,水煎服。
③治月家病,经闭干瘦:映山红二两。水煎服。
④治跌打疼痛:映山红子(研末)五分。用酒吞报。
⑤治流鼻血:映山红花(生的)五钱至一两。水煎服。(①方以下出《贵州草药》)
详细大家在读完上文中小编的介绍以后,大家已经对杜鹃花有了新的了解,因此杜鹃花毕竟是属于中药材的,因此在平时的使用上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量的使用,切不可用药过量,否则很容易对身体造成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希望上文中小编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1)供观赏、美化环境
2)有的叶花可提取芳香油
3)树皮和叶可提制烤胶,木材可做工艺品
4)杜鹃花的木材、根兜,质地细腻、坚韧,可制碗、筷、盆、钵、烟斗、根等日用工、艺品。5)杜鹃花性甘微苦、平、清香,在医学上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去风湿,调经和血,安神去燥,民间常用此花和猪蹄同煲,可治女性白带赤下。长期饮用有美白和祛斑之功效。
请留意:黄色杜鹃的植株和花内均含有毒素,误食后会引起中毒;白色杜鹃的花中含有四环二萜类毒素,中毒后引起呕吐、呼吸困难、四肢麻木等。
可以的。杜鹃花(学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又名映山红、山石榴,为常绿或平常绿灌木。相传,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鹃花一般春季开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红、淡红、杏红、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艳丽。生于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为中国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该物种全株供药用:有行气活血、补虚,治疗内伤咳嗽,肾虚耳聋,月经不调,风湿等疾病。又因花冠鲜红色,为著名的花卉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世界各公园中均有栽培。中国江西、安徽、贵州以杜鹃花为省花,长沙、无锡、九江、镇江、大理、嘉兴、赣州等城市定为市花的城市多达七八个。1985年5月杜鹃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六。味甜、性温、能降血脂、降胆固醇、滋润养颜,长期饮用,可令皮肤细嫩,面色红润;能降血脂、降胆固醇、消炎、滋润养颜、养颜和血、调经、祛风湿、治月经不调。具有清热解毒、养颜护肤、和血、调经、祛风湿,治风湿痛等功效。可以提炼杜鹃花酸,制成化妆品,起一定美容功效。杜鹃花的根、叶、花入药,有和血调经、消肿止血的功效;花叶外用根治内伤、风湿等症。还可主治风痰剧痛、风湿痹痛和风虫牙痛等症。杜鹃花有一定毒性,请在专家指导下使用。
请不要发违法的广告,是违规的行为
主要功效
具有控油平衡的功效,还可以调理皮肤PH酸碱度,平衡肌肤油脂分泌,让肌肤远离粉刺。避免肌肤毛孔堵塞,舒缓修护肌肤。可以收细毛孔,让肌肤晶莹细致,保持肌肤清爽,紧致肌肤。
成分介绍
杜鹃花中含有非常珍贵的护肤成分——杜鹃花酸[1] ,它被称为“毛孔的清道夫”,可扫除毛孔内的脏东西,赶走油光、痘痘和粉刺,改善油脂分泌旺盛,美白肌肤,消除痘印和痘疤,并具有强大的抑菌杀菌功能,是一种植物提取的弱酸性成分,对皮肤安全无刺激。此外,杜鹃花还具有排毒功效,可帮助肌肤代谢循环,改善疲惫、暗沉的肌肤状态。
植物蛋白
随着胶原蛋白对皮肤的保湿作用逐渐被人们了解,由纳豆胶发酵而成的植物性胶原蛋白更是掀起了日本女性的追捧风潮,它不仅促进肌肤胶原蛋白重生,还能增加肌肤层醣蛋白的连接度,维持水分含量[2] ,重建肌肤保护膜,它的效果总是能让人忍不住对它们产生莫名的好感。
植物性胶原蛋白的热潮始于一本美容杂志上登载的消息,是由天然纳豆发酵后,经由γ线照射干燥所制成,同时具有玻尿酸的保湿及胶原蛋白的抗老化功效,所以在欧洲及日本也称这一原料为“纳豆胶“,此外,经测试发现,植物性胶原蛋白可以抑制黑色素、保护皮肤水分,达到美白肌肤的功效。
透明质酸
透明质酸(简称HA),是一种酸性粘多糖,由美国Meyer等人首先从牛眼玻璃体中分离出该物质。它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生化物质,广泛应用于医药、日化、食品等领域,具有独特的保湿性能,是目前国内外生物化工界热点产品之一。
透明质酸是由β-D-N-乙酰氨基葡萄糖和β-D-葡萄糖磺酸为结构单元的以β-1,4-糖苷链连成的一种链状高分子酸性粘多糖,它对人体皮肤刺激性小,安全无毒。透明质酸不仅有保持皮肤弹性功能,还能锁住大量水分子,对皮肤具有保湿作用。
使用方法
洁面后,取杜鹃花原液5-8滴涂抹于面部,由面部中央向两侧轻轻按摩至完全吸收即可。
注意事项
因肤质因人而异,如使用中有不适或者过敏症状,请立即停止使用。本品仅供外用,请放置于儿童无法触及处。请放置密闭、避光、干燥处保存。
据科学测定,杜鹃的根、皮、叶,均能提取栲胶,有广泛的用途。它的花含花色素,属黄酮醇类。它的叶含二氢黄酮类物质。从药用价值看,杜鹃的叶和花可主治荨麻疹和支气管炎,外用可消肿止痛。它的根含鞣质,又可治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与闭经(孕妇禁用)。它的花、叶、根都可入药,味酸性平,能活血、止血、祛风湿。用量为5~10克。如月经不调可用杜鹃花10克,月季花5克,益母草20克水煎服。
支气管扩张出血可用杜鹃花10克,仙鹤草30克、白芨10克,甘草5克水煎服。
风湿性关节炎可用杜鹃花10克,防己10克、苍术15克,苡仁10克水煎服。而治疗疽肿疔疮,可以鲜花和叶捣烂外敷。
有一种黄色杜鹃,又名“羊踯躅”、“闹羊花”,是麻醉止痛药,有一定毒性,注意用时不能过量。
此外,杜鹃花对氨气特别敏感,是防止污染的指示性植物。因为杜鹃能抵抗二氧化硫,故又是净化素,为抵抗污染的天然植物,所以它对保护环境,促进人体健康都十分有利,我们应当加倍爱护。
杜鹃花产地安徽,又名山石榴,映山红,报春花等。
性味酸甘、温。
主治:和血、调经、风湿,跌打损伤,吐血等。用法:内服,煎汤25~50克或冲泡。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