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博大精深,我们很多的老年朋友们日常生活中更是经常会练习太极拳的,当然,经常练习太极拳,可以帮助我们大家强身健体的,并且还可以促进我们人体的血液的循环,促进经络的通顺,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太极拳与中医养生的关系。
1、太极拳与气血的关系
从养生学的角度来说,气被视为生命之本源,是构成、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为阳,血为阴,气与血有阴阳相随、互为资生、互为依存的关系。太极拳的练习非常注重呼吸与动作的协调配合,起吸落呼,通过调吸吐纳和肢体运动相结合,加速气血在体内的运行速度,使营养物质通过气血传送到身体的各个所需部位,起到通络活血,淤滞散去,百病皆除的良好效果,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练习太极拳,对于促进我们人体的血液的循环是非常的有帮助的,并且还可以促进我们人体的气血的旺盛,对于我们人体的健康是非常的有好处的。
2、太极拳与经络、五行的关系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合称经络,“外络于肢节”, 内属于脏腑”,是人身气血运行的通路,“经络阻隔、则气滞血淤”。在太极拳的练习中,其动作与经络和五行也是相对应的,所以,太极拳上肢动作通过两臂和两腕的旋转、缠绕、折登可对上肢的三阴、三阳经有一定的刺激,对强心益肺有良好作用。而下肢动作腿的旋拧、绷、勾则,对于我们人体的经络的通顺也是很有好处的,尤其是对于我们人体的脾经、胃经和肾经的健康更是有着非常不错的养生作用的,所以在生活中按时定量的练习太极拳是有效的促进身体的健康的。
上面我们详细的了解了日常生活中太极拳的一些中医养生的作用和功效,我们可以知道,适当的进行太极拳,那么既可以帮助我们大家促进身体的气血旺盛,更是可以促进我们人体的经络通顺的,对于我们人体的健康非常的有帮助。
太极拳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每天早晨路过公园的时候,总会看到一些爷爷奶奶在打太极拳,动作轻柔舒缓,张弛有度。很多人不太理解太极拳,觉得只是一种老年人的娱乐休闲方式,更有甚者认为太极拳不过是花架子。
其实,太极拳作为我们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了传统儒、道哲学思想,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而现如今,太极拳也已经过许多年的沉淀和发展,逐渐走出了原来的小圈子,走进了大众视野,越来越多的中年人乃至年轻人都纷纷加入了学习太极拳的浪潮。
这种变化首先是因为大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逐步提升,而太极作为中华第一武术,是一种对心身结合要求极高的运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尝试与练习。其次,年轻群体随着工作压力不断增大,身体、心理方面因为长期劳累与不良习惯积累了许多健康隐患,像是办公室久坐,加班熬夜,长时间面对电脑手机.....由于健身对身体存在损耗,许多人开始接触太极拳,了解太极文化,从理解到认同喜爱,既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心情。
太极拳,是以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传统太极拳门派众多,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派别,各派既有传承关系,相互借鉴,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呈百花齐放之态。
由于太极拳是近代形成的拳种,流派众多,群众基础广泛,因此是中国武术拳种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一支。然而太极拳具有的良好的养生保健功效,只有经过长期的锻炼才能发挥出来,首先,太极拳同其他体育项目一样,锻炼效果的出现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实践证明,太极拳养生保健功效的获取,贵在坚持练习。
现在我们晚上有在大街上,或者是广场上,都会看到有许多老年人在广场上打太极,而且,每个人都能坚持每天锻炼,那么,是什么促使她们能够坚持下来呢,健康和打太极拳之间有什么关系么?现在,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首先,打太极能够带来养生的效果,因为太极是我们国家文化历史留下的瑰宝,通过打太极能够达到祛病,养生,长寿的目地。太极一般都是老年人的活动,但是,现在太极也设为大学生的一门选修课,这足以看出太极的重要性。
其次,太极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是因为他是一项简单的运动,动作的范围不大,但是又能够把我们身体的每个部位都活动的开,而且,在锻炼太极的时候,我们的心情都是比较平静的,所以,太极能够平静内心,让我们能够在处理事情上更加平静。
最后,太极是对精,气的训练,太极拳的动作要与呼吸配合,动作与呼吸配合时听任自然,毫不勉强,时间长啦我们的气就顺啦。呼吸变慢,增大肺活量,防治各种慢性肺病。太极拳动作松柔缓慢,随着动作的引导呼吸功能的改善和神经系统对内脏器官的调节过程的改善,因此,常练太极拳可以增进食欲,改善胃肠功能,减少便秘,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下降,也起到了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所以,为了我们的健康,我们也把太极锻炼起来吧。
太极拳是一种意识、呼吸、动作密切结合的运动,“以意领气以气运身”,用意念指挥身体的活动,用呼吸协调动作,融武术、气功、导引于一体,是“内外合一”的内功拳。
重意念,使神气内敛,练太极拳要精神专注,排除杂念,将神气收敛于内,而不被他事分神。神内敛则“内无思想之患”而精神得养、身心欢快;精神宁静、乐观,则百脉通畅,机体自然健旺。
调气机,以养周身。太极拳以呼吸协同动作,气沉丹田,以激发内气营运于身。肺主气,司呼吸;肾主纳气,为元气之根。肺、肾协同,则呼吸细、匀、长、缓。这种腹式呼吸不仅增强和改善肺的通气功能,而且可益肾而固护元气。丹田气充,则鼓荡内气周流全身,脏腑、皮肉皆得其养。
动形体,以行气血。太极拳以意领气,以气运身,内气发于丹田,通过旋腰转脊的动作带动全身,即所谓“以腰为轴”、“一动无有不动”。气经任、督、带、冲诸经脉上行于肩、臂、肘、腕,下行于胯、膝、踝以至于手足四末,周流全身之后,气复归于丹田,故周身肌肉、筋骨、关节、四肢百骸均得到锻炼。具有活动筋骨、疏通脉络、行气活血的功效。
由于太极拳将意、气、形结合成一体,使人身的精神、气血、脏腑、筋骨,均得到濡养和锻炼,达到“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所以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的作用,保证人体健康长寿。恰如《累门·上古天真论》所说:“提挈大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神守、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太极拳之所以能够养生,道理也正在于此。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