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大陵穴位位置图大陵穴的名词解释大陵穴的功效与作用大陵穴的配伍功效大陵穴的疗法注意事项大陵穴的按摩手法大陵穴可治疗口臭大陵穴位位置图
大陵穴,位于人体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大陵穴的名词解释
大陵穴,经穴名。出《灵枢。本输》。《针灸甲乙经》作太陵。属手厥阴心包经。 输(土)、原穴。
别名:鬼心、心主。
“大陵穴”:“大”,与小相对,大也。“陵”,丘陵也、土堆也。该穴名意指随心包经经水冲涮下行的脾土物质在此堆积。本穴物质为内关穴下传的经水与脾土的混合物,至本穴后,脾土物质堆积如山,如丘陵一般,故名“大陵穴”。
“心主”:“心”,心包经的气血也。“主”,主帅也。心主名意指穴内气血以气为主。心包经中运行的物质以气为其主,以血为其副,而内关穴传至本穴的物质当中,地部经水稀少,且从脾土中渗流于经穴之外,穴内物质则以脾土的气化之气为主,气为血之帅、为血之主,故名“心主”。
“鬼心”:“鬼”,与天相对,指地部。“心”,中心内部也。鬼心名意指脾土中的水湿在此气化为天部之气。本穴物质为内关穴传来的地部经水与脾土的混合物,至本穴后,经水渗流经穴之外,脾土固化于穴周,而由于本穴所在为南方热燥之地,脾土中的水湿因而大量气化为天部之气,此气化之气如同来自鬼所处的地心,故名鬼心。
“心包经俞”:“俞”,输也。本穴向外输出的是脾土中的气化之气,为心包经经气的重要输出之地,故为心包经俞穴。
“心包经原穴”:“原”,本源也。本穴脾土中生发的干热之气性同心包经气血,为心包经气血的重要输出之源,故为心包经原穴。
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内关穴传来的水土混合物,至本穴后其变化为燥湿生气,表现出土的长养特征,故其属土。
大陵穴的功效与作用
缓解治疗口臭、心痛、胃痛、呕逆、吐血、胸胁痛、癫狂、腕关节痛等
功效:燥湿生气
大陵穴的配伍功效
大陵穴配外关穴、支沟穴:缓解治疗腹痛、便秘;
大陵穴配水沟穴、间使穴、心俞穴、丰隆穴:缓解治疗癫、狂、痫、惊悸;
大陵穴配劳宫穴:缓解治疗心绞痛、失眠。
大陵穴的疗法注意事项
【针刺方法】:大陵穴,直刺0.3—0.5寸。
【艾灸方法】:大陵穴,艾条灸5—10分钟,大陵穴艾炷灸3—5壮。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按压大陵穴,力度稍微重些,每次5分钟,每日2次。
大陵穴的按摩手法
用左手拇指尖端按压右手大陵穴,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
屈伸活动右手腕关节,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热和走窜等感觉,其强度应以病人能耐受为度。
持续20—30秒后,渐渐放松,再用轻揉局部,如此反复操作。
左右手交替进行,每次每侧穴按压5—10分钟,每日1—2次。
大陵穴可治疗口臭
大陵,意为"大土山",是说此穴生土最多。五行中的土指脾脏。此穴为心包经的俞土穴,心包属火,自然是"火生土"了。由此可见,大陵穴为健脾要穴。大陵穴善治口臭,口臭源于心包经积热日久,灼伤血络,或由脾虚湿浊上泛所致。大陵穴最能泻火祛湿。火生土则火自少,脾土多则湿自消。一穴二用,自身能量转化,最是自然之道。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