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落枕穴位位置图落枕穴的功效与作用落枕穴的传统按摩手法按摩落枕穴预防颈椎病落枕穴位位置图
落枕穴位于手背侧,当第2、第3掌骨间,指掌关节后约0.5寸处。(即:在手背上食指和中指的骨之间,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触摸,从骨和骨变狭的手指尽头之处起,大约一指宽的距离上,一压,有强烈压痛之处,就是落枕穴。)
落枕穴的功效与作用
按摩落枕穴约5—10分钟作用,疼痛则可明显缓解。这个方法既能治疗落枕,又能预防颈椎病。另外也能缓解手臂痛和胃痛。
落枕穴的传统按摩手法
用一手大拇指指尖按压另一手手背上的落枕穴,不断加力按压,直至落枕穴有酸胀感后,慢慢转动头颈,待疼痛缓解后松手;
用两手手指在颈椎两侧按摩36次,落枕一侧可加大力量;
慢慢转动头颈,到某一角度出现疼痛时停住不动,用中指指尖按压痛处,直至减轻或不痛为止。
重力按压落枕穴,上下揉动,一边活动颈部,最好由别人帮助按摩,这样两个落枕穴可以同时按摩,配合运动效果会最好。也可以用皮肤针敲打。
按摩落枕穴预防颈椎病
自我按摩治疗法:用拇指的指尖切压揉按落枕侧的“落枕穴”(在手背侧,第2、第3掌骨之间,指掌关节后约1厘米处),并同时活动被切压手的手指,以加强穴位的指压感觉。
按摩手部的同时,缓慢活动颈部:将头稍向前伸,由前下方缓缓缩下去,使下颌向胸骨上窝靠近,颈部肌肉保持松弛,然后将头轻轻缓慢地左右转动,幅度由小逐渐加大,并将颈部逐渐伸直到正常位置。
转动时以基本不出现疼痛的最大幅度为限。5—10分钟,疼痛则可明显缓解。这个方法既能治疗落枕,又能预防颈椎病。
注意事项:如果落枕频繁发生,或同时伴有头晕、手指发麻、手臂发沉等症状,则很可能是由颈椎病诱发的经常性落枕,需要尽早到医院诊治。
不少人有过这样的经历, 一觉醒来感觉肩膀和脖子又酸又痛 ,动一下就酸痛难忍,这就是落枕 了。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落枕又称“失枕”, 是一种常见病,多发于冬春季 。从中医角度看,落枕多是由于夜间睡觉时姿势不对,致使局部经络气血凝滞,复受风寒侵袭,而导致筋脉拘急,转动受限,不通则痛。
生活中像是枕头太高,睡觉姿势不对,睡觉的时候吹了凉风,受了寒,长期伏案工作,劳累过度等,都会导致落枕。
图片
不过人们对“落枕”往往总是不太重视,认为不用治疗也会自动痊愈。其实,这种认识不够科学,尤其是对于经常出现落枕的人来, 长期落枕隐藏着巨大的 健康 隐患 。
这是因为落枕是因颈部肌肉长期受压迫,从而引起颈部肌腱,肌肉,筋膜炎症,出现颈部疼痛,活动受限。所以如果经常落枕的话,就很容易引起颈部的肌肉出现劳损,肌腱附着点出现增生退变,而引起颈椎不稳,颈部椎间盘变性,颈部椎间盘突出等病变。 随着病变的发展,还会引起颈肩部顽固性的疼痛,手脚麻木,肌肉无力。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寒冬季节正是落枕的高发季,而一旦落枕,那真是难受极了。那对于落枕,有什么好的疗效方法吗? 当然有,那就是 艾灸 !
艾灸 有很好的疏筋通络的功效,主治头痛、项强等症状 ,还能舒筋活络、强筋壮骨、祛风止痛, 对于颈肩部位疾病尤其有效 ,而且灸局部痛点,有很好的舒筋活络的作用。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落枕后,艾灸 大抒穴、落枕穴、后溪穴 等穴位,可温经散寒、舒经活络,缓解落枕导致的疼痛,并能改善落枕的症状。
对于落枕
可依次艾灸这三个穴位
1、温和灸-大抒穴
大杼穴是八会穴之骨会,有止咳平喘,通络止痛的作用。 《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取之于其天府,大杼三病瘠。《黄帝内经灵枢·背腧》:胸中大腧在杼骨之端。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1祛病疗疾
大杼穴主治咳嗽,肩背痛,颈项拘急,咽喉肿痛,伤风头痛,咳嗽气急,喘息喉痹,颈项强,热病,胸胁气满,腰脊强痛等。现代又多用大杼穴治疗 落枕、支气管炎,肺炎,腰背肌痉挛,骨结核,肢体麻木,支气管哮喘,颈椎病,膝关节骨质增生,咽炎 等。 2快速取穴
大抒穴有2处,分别对称。 取穴时,正坐低头,找到项背交界处椎骨的最高点(第7颈椎),向下推1个椎体,下缘旁开 2横指 处即是大杼穴,按压会有酸胀感。
图片
3艾灸方法
对于落枕,可用艾条温和灸大抒穴, 每天每次每侧穴位灸20分钟。 也可用艾灸工具双眼艾灸罐同时灸双侧大抒穴。
2、温和灸-落枕穴
落枕穴又称外劳宫穴 ,出自《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别名叉气、项强、落零五、落枕。
图片
1祛病疗疾
主治 手背红肿,手指麻木,五指不能屈伸,落枕及颈椎综合征,腹泻,便溏,消化不良,小儿急、慢惊风,脐风,小儿消化不良等。
落枕穴有2处 ,分别在两手掌背处,第2、第3掌骨间即落枕穴。即在手背上,食指和中指指骨关节中间,往后约一拇指的距离。
图片
3艾灸方法
对于落枕,可用艾条温和灸落枕穴, 每天每次灸10~15分钟 ,双手穴位皆要灸。
3、 温和灸-后溪穴
《金鉴》中说,“盗汗后,溪穴先砭。”后溪穴是一个很有用处的人体穴位,它位于小肠经上,是人体奇经八脉的交会穴,与督脉相通, 能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利眼目、正脊柱。
图片
1祛病疗疾
主治 急性腰扭伤、目赤、耳聋、咽喉肿痛、手指及臂肘痉挛、精神分裂、癔病、肋间神经痛、盗汗、落枕 等。 2快速取穴
后溪穴有两处。 取穴时微微握拳,位于小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即两手的小指外侧),突出来的地方即是后溪穴。
图片
3艾灸方法
对于落枕,可用艾条温和灸后溪穴, 每天每次灸15分钟 ,双手穴位皆要灸。
对症状轻微的落枕,可以 依次对这三个穴位,每个穴位每天艾灸1次 ,根据身体情况可艾灸2~3天即可。(若是落枕的症状较为严重,建议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能够推拿落枕穴,落枕穴在手臂侧,在第二、第三骨掌中间,用大拇指的手指尖切压揉按落枕了侧的落枕穴,按摩手部的同时,迟缓主题活动颈部,把头稍往前伸,由前下边慢慢缩下去,颈部肌肉组织维持松驰,然后将头轻轻地缓慢的上下旋转,力度由小慢慢增加,并把颈部慢慢挺直到正常的部位,旋转时基本上不出现疼痛的最大幅为限。约5到10min,痛疼则显著减轻。
落枕了的症状在临床上是非常常见的,能够造成脖子部位痛疼肌肉僵硬,能通过轻按一些穴道减轻临床表现。可以对风府穴,天宗穴,后溪穴及其肩井穴开展轻按。同时要注意一定要保持枕头高度适度。对于部分进行适当的推拿和敷热,可以有效的减轻这种症状。松解术放松:病人座位,医者用一指禅法、把握和揉法施于患肢颈项部2~3min,用㨰法㨰颈项部及肩背部,并拿法施于颈项部、后背及手臂等。与此同时相互配合颈部轻柔的伸屈和侧屈健身运动,以缓解肌肉痉挛。
颈部摇法及扳法:医者站于病人背后,两手托下颚及后枕部,迟缓用力往上拔伸,与此同时作缓慢的伸屈和上下转动多次。随后医者一手扶住后枕部,另一手扶于下颌部,稍做上下转动主题活动,带颈部充足放松后,能用斜扳法向患肢快速转动。详细介绍二种合理简单的方法:平在床上,掤直脚面,用力伸腿几回。
左边痛伸右腿,右边痛伸左腿。撗在床上,脚出床边,用本厚书用力敲击涌泉穴几回。左侧毒打右腿,右侧毒打左腿。这两方式会让你的痛楚立刻消退。出现落枕了的问题能用热毛巾或者暖水袋敷一敷自身的颈部,可以达到一个相当不错的减轻落枕了的效果,敷热可以有效地推动该部位的血液循环系统,解决肌肉劳损难题给本身带来的痛感。这是一种非常简单同时也有一种最高效的方法,合适大部分好朋友采用。每一次敷热二十分钟上下就可以。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