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羊角拗的形态特征羊角拗的功效与作用羊角拗的用法和用量羊角拗的食用禁忌羊角拗有毒吗羊角拗的附方羊角拗又叫羊角纽、羊角藤、倒钓笔、羊角捩、羊角扭、羊角藕等,主要分布在我国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等地。它也是我们生活中常用到的中药材,具有祛风湿,通经络,解疮毒,杀虫等功效,对于风湿痹痛,小儿麻痹后遗症,跌打损伤,痈疮等疾病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那么羊角拗在用药上都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注意的呢?
羊角拗的形态特征
灌木,高达2米,全株无毛,上部枝条蔓延,小枝圆柱形,棕褐色或暗紫色,密被灰白色圆形的皮孔。叶薄纸质,椭圆状长圆形或椭圆形,长3-10厘米,宽1.5-5厘米,顶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边缘全缘或有时略带微波状,叶面深绿色,叶背浅绿色,两面无毛;中脉在叶面扁平或凹陷,在叶背略凸起,侧脉通常每边6条,斜曲上升,叶缘前网结;叶柄短,长5毫米。聚伞花序顶生,通常着花3朵,无毛;总花梗长0.5-1.5厘米;花梗长0.5-1厘米;苞片和小苞片线状披针形,长5-10毫米;花黄色;花萼筒长5毫米,萼片披针形,长8-9毫米,基部宽2毫米,顶端长渐尖,绿色或黄绿色,内面基部有腺体;花冠漏斗状,花冠筒淡黄色,长1.2-1.5厘米,下部圆筒状,上部渐扩大呈钟状,内面被疏短柔毛,花冠裂片黄色外弯,基部卵状披针形,顶端延长成一长尾带状,长达10厘米,基部宽0.4-0.5厘米,裂片内面具由10枚舌状鳞片组成的副花冠,高出花冠喉部,白黄色,鳞片每2枚基部合生,生于花冠裂片之间,顶部截形或微凹,长3毫米,宽1毫米;雄蕊内藏,着生在冠檐基部,花丝延长至花冠筒上呈肋状凸起,被短柔毛,花药箭头形,基部具耳,药隔顶部渐尖成一尾状体,不伸出花冠喉部,各药相连,腹部粘于柱头上;子房半下位,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无毛,花柱圆柱状,柱头棍棒状,顶端浅裂,每心皮有胚珠多颗;无花盘。蓇葖广叉开,木质,椭圆状长圆形,顶端渐尖,基部膨大,长10-15厘米,直径2-3.5厘米,外果皮绿色,干时黑色,具纵条纹;种子纺锤形、扁平,长1.5-2厘米,宽3-5毫米,中部略宽,上部渐狭而延长成喙,喙长2厘米,轮生着白色绢质种毛;种毛具光泽,长2.5-3厘米。花期3-7月,果期6月-翌年2月。
羊角拗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祛风湿,通经络,解疮毒,杀虫。
主治:风湿痹痛,小儿麻痹后遗症,跌打损伤,痈疮,疥癣。
羊角拗的用法和用量
外用:捣敷,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羊角拗的食用禁忌
1.《本草求原》:“有毒,能杀人,不可入口。”
2.《岭南采药录》:“有大毒,不入服剂。”
羊角拗有毒吗
本品毒性较大,多作外用,一般不作内服。生品内服极易中毒,往往先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谵语,其后四肢冰冷出汗、脸色苍白、脉搏不规则、瞳孔散大、对光反应不敏感,继而出现痉挛、昏迷、心跳停止而死亡。
羊角拗的附方
1、治乳痈初期:羊角拗鲜叶、红糖同捣烂,烤热外敷。(《福建中草药》)
2、治骨折:羊角拗根、辣椒根、柳树根各等量,研末,韭菜头捣水拌匀,温敷损伤或骨折处(要先复位,夹板固定)。(《福建药物志》)
任何的中药材在使用的时候,都是需要严格按照中药材的对症使用以及适量用量的情况下,否则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还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尤其是对于有毒的中药材来说,更是需要谨慎使用。这里小编需要提醒大家,羊角拗的叶、根及种子均有毒,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才是安全可靠的。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