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各项生理机能处于衰退的状态,尤其是老人们的消化能力远不如年轻的时候,不少老年人认为人老了,胃口不行了,就少吃一些或者不吃,其实这样会导致身体缺乏足够的营养,更不利于老年健康。
保健专家们指出,老年人应当根据老年的特点来调整好自己的饮食,我们国家传统的粥,花样繁多,又有利于消化吸收,最适合消化功能不足的老年人食用,既不用担心消化不良,又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应当成为老年人养生的好办法。
粥的保健效果突出
粥一般是使用米类、谷类、豆类等粮食进行煮制,通过一定时间的高温加工,粮食中的营养成分被完全的分解出来,很便于肠胃的吸收,粥中的粮食会变得软烂,即使老年人牙齿不好,也不用担心食用后难以消化,特别是其中的膳食纤维不会被分解,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预防老年人常见的便秘。
如果在粥中加入枸杞、山药、大枣等一些有滋补作用的食材,其保健效果不亚于一剂补药,很多老人长期食用这样的养生粥,既强健了脾胃,又预防了多种疾病的发生,老来多食粥确实是老年人应当坚持的一种养生方法。
食粥需要注意的问题
尽管煮粥人人都会,但不掌握科学的方法,就不能将粥的保健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使用错误的方法,还有可能给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一是煮粥前应当将粮食泡上三个小时以上,便于煮时营养的充分分解,也容易将粮食煮烂,有助于老年人食用。
二是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来选择煮粥的食材。寒性体质的人大都阳虚,应当使用小米、黑豆、红小豆、山药、大枣、枸杞等温热性质的食物来煮粥,而热性体质的人大都阴虚,可以使用燕麦、荞麦、薏米、莲藕、菊花等寒凉性质的食物来煮粥,不按体质盲目的食用养生粥,容易导致身体阴阳严重失衡,产生疾病。
1、鸡蛋粥
鸡蛋粥的营养价值是比较高的,含有多种蛋白质、矿物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经常食用的话,能有效补充营养,而且能起到养血、滋阴、健脾、养胃、补肺等功效。
2、燕麦粥
燕麦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锌,对糖类和脂肪类的代谢都具有调节作用,燕麦还富含果胶,可以有效地降低人体中的胆固醇,常喝燕麦粥可以达到减肥的效果,还能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玻
3、玉米粥
玉米粥具有健脾养胃、补气血的作用,老年朋友经常喝玉米粥有益健康,玉米粥只要准备适量的玉米粒和大米,清洗干净后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熬成粥即可。
扩展资料:
喝粥的益处
1、保护牙齿
粗粮可以让人产生更多的咀嚼动作,细嚼对促进颌骨的发育、预防牙齿疾病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细嚼可以减少龋齿的发生,咀嚼时的摩擦作用,可使牙齿表面受到唾液的冲洗,增强牙面的自洁作用,减少龋齿的发生。
2、增长智力
咀嚼粗粮等耐嚼品时通过下颌关节运动,使脑部血液循环畅通,加强大脑皮质的活化,从而起到预防大脑老化和老年性痴呆的作用,咀嚼动作锻炼脸部肌肉的同时,也可以间接地刺激大脑,使血液源源不断地输往脑部。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夏季老年人胃口不好吃什么?4款粥很开胃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常吃粗粮有四大好处 哪种杂粮粥最适合你?
#头号周刊#
对于老年人来说,粥不但易于咀嚼、消化,而且热量较低。
粥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早在《周书》中就有:“黄帝始,烹谷为粥”的文字记载,至今有数千年的 历史 。《随息居饮食谱》指出:“粳米甘平,宜煮粥食。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贫人患虚症,以浓米饮代参粥。病人、产妇粥养最宜”。《医药六书药性总义》盛赞:“粳米粥为资生化育神丹,糯米粥为温养胃气妙品”。清代 养生 学家曹庭栋在《老老恒言》中写道的,“粥能宜人,老年尤宜”
等老年有竟日食粥,不计顿,饥则食,亦能体强健享大寿”曹幼年曾患童子痨,后悉心研究 养生 学,他认为 养生 的关键在于从“起居饮食琐屑求之,绝非谈神仙讲丹药之异术”。
中医研究长寿 养生 历史 悠久,多年实践,经验丰富,进行了科学总结,摒弃了寻找神仙妙药的企图。
宋代爱国诗人陆游还专门写了一首《食粥》诗,诗云:“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清朝黄云鹄认为,糜粥对于养老最为相宜:“一省费,二味全,三津润,四利膈,五易消化”。南京药学院院长叶桔泉,主食以粥为主;上海100岁的苏局仙老人,一日三餐不离粥。
从现代营养学的观点看,粥是低热量、低盐、低油、低糖、易消化的食品,对老人、肥胖人、某些病人尤为适宜。
粥的品种很多,有糙米粥、小米粥,玉米粥、落花生粥、乳粥、鸭粥、猪蹄粥、鲤鱼粥、龙眼粥、桑椹粥、山药粥、韭菜粥、冬瓜粥,红枣粥、肉末蛋花粥等。
药粥疗法是中医古老而独特的食疗方法,南京中医学院邹云翔教授使用荷叶粥为患者降血压和血脂。另外枸杞羊肾粥,鹿角胶粥、天门冬粥、黄精粥等,各有其适应症。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