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这些补气的中医药膳你知道吗

时间: 2023-04-10 07:16:05

这些补气的中医药膳你知道吗

脾气虚表现为食欲不振、腹部虚胀、大便溏泄,甚至水肿、脱肛等;肺气虚表现为少气懒言、语声低微、行动则喘气、易出虚汗、易感冒等。肺脾气虚都有精神困倦、四肢软弱无力、舌质淡白或淡红苔白润、脉缓无力等症状。脾气虚和肺气虚常同时出现,总称为气虚。

1、参芪精

【用料】:党参250克,黄芪250克,白糖500克。

【制法】:将党参、黄芪洗净,用冷水泡透,加水适量煎煮,每半小时取药液一次,共煎煮三次,然后合并药液。将浓缩合并药液用文水煎熬至黏稠时停火。待浓缩液冷却后,加入白糖,使之吸净药液,混合均匀,晒干,压碎,装入玻璃瓶(或瓷罐)内即成。

【用法】:服用时,用沸水冲化,每次10克,每日两次。

【功用】:补益肺脾之气。适用于气虚型心悸气短、食少便溏、脏器下垂、浮肿、气喘、头晕等。

2、黄芪汽锅鸡

【用料】:黄芪片20克,子母鸡1只,葱、生姜、食盐、绍酒、味精、花椒水各适量。

【制法】:将子母鸡宰杀后,去毛和内脏,剁成3.3厘米见方的块,放入沸水锅内烫3分钟捞出,洗净血沫,装入汽锅内,加入葱、姜、食盐、味精、绍酒、花椒水等将黄芪片洗净,放入汽锅内,盖上盖,上笼蒸3小时取出,拣去葱、生姜、黄芪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

【功用】:补中益气,补精,填髓。适用于内伤劳倦、脾虚泄泻、气衰血虚等。

3、人参莲肉汤

【用料】:白人参10克,莲子10枚,冰糖30克。

【制法】:将白人参、莲子(去心)放在碗内,加洁净水适量泡发,再加入冰糖,再将碗置蒸锅内,隔水蒸炖1时。

【用法】:食用时,喝汤,吃莲肉人参可连续使用3次,次日再加莲子冰糖和水适量,如前法蒸炖和服用,到第三次时,可连同人参一起吃下。

【功用】:补气益脾。适用于病后体虚、气弱、食少、疲倦、自汗、泄泻等。

冬季进补必选的药膳 能够补足气血

冬季是我们一年之中最适合进补的季节了,而想要达到滋补的目的,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饮食来滋补自己的身体了哦,那么冬季都适合我们吃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给大家推荐几款美味冬季药膳吧,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黄芪鳝鱼汤

原料:黄芪20克,鳝鱼1条,红枣10个,盐、姜、蒜、油适量。

制法:黄芪、红枣洗净,大蒜切片,姜洗净切丝,鳝鱼宰杀后去肠杂,洗净切块备用。锅内放油烧热,放入鳝鱼块、姜末,炒至鳝鱼半熟,将红枣、黄芪放入锅内,加清水,大火煮沸后,用小火煲1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益气血,养血安神,鳝鱼是补血佳品,红枣可养血安神,黄芪补气,气足则血旺;诸药合用,滋补功效大大加强。适应于所有气血亏虚的人士。

2、五味枸杞饮

原料:五味子50克,枸杞子50克,白糖20克。

制法:五味子用小纱布袋装好,枸杞子剪碎,一起放入砂锅内,加净水1500毫升,用文火煎沸,滤出药液,倒入盖杯中,加白糖20克,搅匀,分次饮用。

功效:健脾胃,补肝肾,养心血,生津止渴,五味子酸而性温,有补气生津、止泻安神等多重功效;特别是夏天困乏无力的人,用它与黄芪、人参等一起煎汤服用,能使人精神倍增。五味子与枸杞子合用,补肝肾作用更加突出。适用于五脏虚亏,气血不足所导致的疲乏无力、面无血色、腰膝酸软、心慌失眠等症。

3、山药汤圆

原料:糯米500克,山药50克,白砂糖90克,胡椒粉1克。

制法:将山药捣碎成粉,放入蒸锅内蒸熟,加白糖,胡椒少许,调成馅备用。糯米泡后,磨成汤圆米粉,分成若干小团。将山药馅与糯米粉团制成汤圆,下沸水锅中煮熟即成。当作主食,早晚食用。

功效:补脾益肾,糯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的作用,糯米性质收涩,对尿频、盗汗也有较好效果。山药性质平和,上能润肺,中可健脾,下则补肾,是病后康复食补的佳品。这道药膳口味清香,适用于外科术后,以及慢性肾炎的调理。无病者常食,延缓衰老。

这就是我们给大家推荐的几款美味的食物了,这些药膳的做法是比较简单的了,我们完全可以自己在家里就尝试做着吃哦,我们不要错过了哦。

想要让我们在冬季的时候健康,那么对于我们上面推荐的这几款美味的药膳就不能错过了哦,对我们的身体滋补作用是非常出色的了,因此朋友们就不要错过了这些美味的药膳了,希望我们的介绍可以帮助到各位有需要的朋友们。

中医养生六种补气中药

正值冬季寒冷的季节,很多人都开始减少运动,天气凉身体的新陈代谢也减慢了,这个时节正是补元气的季节,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中医健康养生,六大中药进补养生不可少。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中医养生六种补气中药,欢迎阅读。

补气中药 1、白术

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可用于脾气虚弱的食少、便溏、倦怠少气、自汗;水湿停滞的痰饮、水肿;妊娠脾虚气弱、胎气不安、足肿等症。

利水消肿、固表止汗、除湿治痹宜生用;健脾和胃宜炒用;健脾止泻宜炒焦用。脾气不足,形瘦面黄,不思饮食,脘腹胀满,大便溏薄者,可与人参、茯苓、炙甘草等配伍,以增健脾益气之功。痰饮内停,症见胸胁支满,头眩心悸,咳而短气者,可与桂枝、茯苓、甘草配伍,健脾温阳化饮。表虚自汗,症见汗出恶风,易于感冒,稍劳则汗出尤甚者,可单味煎服或研末服;也可与黄芪、防风配伍,以固表止汗。

2、黄芪

补气升阳、益精固表、利水退肿,适用于自汗、盗汗、浮肿、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但有高热、大渴、便秘等实热症者忌用。

民间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意思是说经常用黄芪泡水当茶喝,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黄芪茶能补中盖气,而且补而不腻,可改善气虚和贫血,增强体质,延年益寿,若熊再加上枸杞、党参、茯芩等药材一起冲泡,效果更好。

3、西洋参

补气养阴、清火生津,适用于肺虚劳嗽、久咳、喘咳、咯血、失音等症。激烈活动后疲劳乏力、大汗虚脱者服用不错。

西洋参补气,性凉,所以服用后不会上火,气阴两虚之人尤宜。气虚之人主要表现为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呼吸短促、动则汗出、声音低微等;而阴虚则会表现出一派虚热之象,如舌质红、口干舌燥、眼干、手心发热等。这类人服用西洋参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西洋参切成片,或者去药店买些现成的西洋参片,每天拿两片放在嘴里含着,直至参片软化,吐掉或吞服都可以。

4、太子参

补肺健脾、益气生津,可用于脾气虚弱的食少、倦怠、小儿清瘦;肺虚咳嗽、自汗心悸、津液不足的口渴及病后气阴两亏等病症。

一般素有口干、烦躁、心悸、失眠、乏力、食少、手足心热等气阴两虚症状的病人均可使用,它既可与其他药物配伍,又能单味煎水温服,常用剂量为10~30克,可根据病情适量加减。那些久病、体弱之人脾胃被伤,出现饮食减少、乏力、自汗等症状时,可用其配伍山药、扁豆、谷芽等有健脾、消食作用的药物,或取太子参15克、莲子20克,加水上锅煮至莲肉烂熟为度,食莲肉,喝汤。

5、党参

能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常用于气虚不足的乏力、气短、心悸、食少、便溏、气津两伤的口渴;气血两虚的面色萎黄、头晕等症,以及病后体虚、营养不良。

党参、黄芪伍用,出自《脾胃论》补中益气汤。用于治疗脾胃气虚所引起的身热有汗、口干口渴、喜用热饮、头痛恶寒、少气懒言、饮食无味、四肢乏力、舌嫩色淡、脉虚大,或中气不足、清阳下陷所引起的脱肛、子宫脱垂、久痢、久疟等症。

6、人参

大补元气,有补益强身作用,可抗衰老,适用于久病体虚、心悸心慌、肢冷、气短、虚脱、心衰、神经衰弱等症,提高免疫功能,促进疾病的康复。

关于人参的食用方法,《清宫档案》里记载了很多,如“把它切成片,含在嘴里,直到它软化了,再咀嚼咽下去……”这是人参的一个服用方法,即“含服”。另外,就是泡酒。拿一两根人参,配一点滋阴的药物,如枸杞子,泡在酒里,每日小剂量饮用一点,既补气又养阴。

推荐几种常见补气食物

补气的食物1、小米

小米可以健脾和胃,特别适合脾胃虚弱的人食用。根据研究,小米中的维生素B1、无机盐含量明显高于大米。小米粥熬好以后放置一会儿,粥的最上层会凝聚一层膜状物,就是“粥油”,可以保护胃黏膜、防治胃十二指肠溃疡。

补气的食物2、山药

山药具有补肺、脾、肾的功效,适合各种体质的人。它不热不燥,性味平和,如果食用了,不用担心腹胀、便秘等问题。

补气的食物3、板栗

板栗可以健脾益气、补肾强筋、抗衰老。板栗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可以降低高血压、冠心病的患病风险。

补气的食物4、花生

花生可以补中益气,还可以补脾和补肺,这对气虚而兼有肺虚或脾虚者更宜,最好是水煮花生。

补气的食物5、番茄

番茄是十大补气养血的食物之一。番茄含的“番茄素”,可以抑制细菌。它所富含的维生素A原,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可以促进骨骼生长,防治佝偻病、眼干燥症、夜盲症。

中医中药 补气、养血、养阳【十六法】

(一)中医补气十六法

中药补气:黄芪,人参,党参,太子参,黄精,西洋参,白术等。

成药补气:补中益气丸,十全大补膏,归脾丸,参苓白术丸等。

艾灸补气:足三里,神阙,关元,脾俞,气海,百会,肺俞等。

针灸补气:足三里,百会,三阴交,气海,关元,脾俞,肺俞等。

注射补气:黄芪注射液注射足三里。胎盘注射液注射三阴交等。

输液补气:黄芪注射液,参麦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

药茶补气:人参灵芝茶,黄芪枸杞茶,洋参麦冬茶等。

药膳补气:黄芪心肺汤,人参炖母鸡,党参炖排骨等。

药酒补气:黄芪,人参,灵芝,麦冬,枸杞子等泡酒饮。

饮食补气:海参,鸡蛋,红枣,牛羊胎盘,芡实,山药,莲子等。

运动补气:气功,太极,导引,武术,健身操,适当活动等。

生活补气:生活作息规律,劳逸结合,心态平衡等。

按摩补气:按摩足三里,关元,揉腹,捏脊等。

治病补气:有病早治根治,切勿拖延,防止久病耗气。

病后补气:大病术后产后均应及时调理虚损,防止气虚。

技巧补气:呼吸吐纳,意守丹田,三分饥寒,百事有节等。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