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儿童服用维生素制剂要慎重

时间: 2023-02-26 04:34:15

儿童服用维生素制剂要慎重

现代社会中,补钙、补锌等儿童营养品的广告比较多,很多父母受到一些广告宣传的影响,经常给孩子服用一些补营养的制剂,并且认为这样可以促进儿童健康的发育,防止孩子因从食物中摄取营养不足影响生长。

现代养生理论认为,儿童摄取营养的最佳途径是正常的饮食,盲目给孩子服用营养制剂,反而会影响孩子的健康,下面我们就拿儿童服用维生素制剂的弊端来进行一下分析。

儿童服用维生素制剂容易适得其反

维生素类营养成分对儿童健康发育是不可缺少的,但由于儿童尤其是幼儿处于身体各组织器官的发育期,很多组织和器官的功能不健全,对于一些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不像成年人那样顺利,维生素使用不慎重,容易给幼儿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比如缺乏维生素A是是导致夜盲症和儿童发育迟缓的重要原因,但给幼儿服用过量的维生素A,会严重损害软骨组织,并且有可能导致3岁以下的幼儿出现中毒反应。

大家都熟知的维生素C对儿童成长好处很多,但补充多了也会加重儿童肠胃负担,引起消化不良,并且还会影响幼儿的肾功能,一些幼儿会出现浮肿、皮肤过敏等症状。

维生素D有助于儿童对于钙元素的吸收利用,但维生素D补充过量,会在儿童体内积累,时间长了会引起中毒问题。

儿童补充维生素主要依靠饮食

现代社会宣传的维生素类制剂大部分是人工合成的营养素,这些营养产品浓度高,虽然对于成人维生素缺乏的症状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它并不适用于儿童。儿童的消化吸收系统还不完善,对于高浓度的维生素类物质不但吸收不完全,而且容易在体内长期积累,给肠胃、肝肾等器官造成负担。

我们所吃的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而且结构和浓度都有利于儿童吸收,儿童通过均衡的饮食,吸收纯自然的维生素类物质,能够很迅速的利用,也不用担心有副作用产生,所以家长们为了儿童健康,应当尽量调节好儿童的日常饮食,让孩子从正常的饮食中获取足够的维生素。

四个月的宝宝维生素D一般吃多少会中毒

维生素D中毒一般属于医源性疾病,因为单纯通过阳光和食物不会引起维生素D中毒。由于维生素D属于脂溶性维生素,极易积存在体脂内,在体内存留的时间相当长,直到大量积聚后中毒症状才会被发现,而且一旦中毒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婴儿和儿童体内体脂储备能力与成人不同,如果经常口服维生素D制剂更容易发生蓄积性中毒。
发生维生素D中毒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误服、滥用、超量、过敏、累积中毒等,由于现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机会接触维生索D,有针剂、乳剂、片剂、丸剂甚至在各种奶制品、保健食品中均强调添加维生素D,各种制剂的名称也各不相同,如骨化醇、鱼肝油、英康利、阿法迪三等等,因此应注意各种制剂对维生素、D的叠加作用。
维生素D中毒最早出现的症状是食欲减退,甚至厌食、烦躁、哭闹、精神不振。也可有多汗、恶心、呕吐、腹泻及便秘,逐渐出现烦渴、尿频、夜尿多。医生体检时可以见到血压上升或降低,心脏听诊可以听到收缩期杂音,心电图检查可显示ST段升高。长期慢性中毒可导致骨骼、肾脏、血管、皮肤等出现相应的钙化,影响体格和智力的发育。由于维生素D过量与不足的症状非常相似,有时可能被误认为是重症佝偻病而加大维生素D用量,反而使疾病加重。
对于维生素D中毒应当防重于治。首先应慎重使用维生素制剂。一旦发生中毒应立即停用维生素D制剂和钙剂,并采用低钙饮食,避免阳光照射。中毒病情严重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维生素D的拮抗剂,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最严重时考虑采用透析的方式以去除细胞外液中多余的钙质。

维生素可以一直给小孩吃,会对身体造成影响吗?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健康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也是孩子身体健康发育不可缺少的。由于维生素无法由生物体自己生产,所以一般都需要通过饮食等方式来进行补充。所以,给孩子补充维生素就成为了很多父母的头等大事。


妈妈在给宝宝补充维生素的同时常常会担忧维生素中毒。通常来说,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B族维生素等,能很容易地随尿液排出,几乎没有引起中毒的报告。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和维生素D可以在人体内蓄积,长期大量服用会引起中毒。


为保证宝宝每天补充足量的维生素而又不至于过量,目前市场上的复合多种维生素制剂大多采用小瓶装,供使用2周到一个月;而维生素AD合剂,也就是鱼肝油,制作成丸状,一天一丸。按照目前对维生素A和D中毒的认识,大概每天服用10丸以上维生素AD丸,或者每天一瓶复合多种维生素制剂,并持续几个月后,才可能造成中毒。



最近据香港《大公报》报道,香港消费者委员会近日表示,检视香港市面76款维生素补充剂,发现其中一个品牌的1颗“维生素E已超出4岁儿童吸收上限,而1颗“康钙C”水溶片已达小孩吸收维生素C的上限,过量摄入可导致肾结石。而孕妇吃一颗“GNC”孕妇配方,叶酸也达上限,服用过量或致婴儿患自闭症。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