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中医敷脐疗法的原理是什么(中医贴敷疗法概述——如何正确的进行贴敷)

时间: 2023-04-10 08:22:20

中医敷脐疗法的原理是什么

脐是经络的总枢纽,经气的汇海。其中任脉是阴脉之海,与督脉相表里,总司人体诸经百脉。同时,脐又是冲脉循行的地方,冲脉也是经脉之海,所以脐与百脉相通。各个朝代的医学家对此都非常重视。如《针灸大成》的作者,明代著名医家、针灸学家杨继洲就曾经提出了“神闭主百病”的说法。同时太乙真人熏脐法、彭祖小续命蒸脐法也曾经说道:“脐者,肾间动气也,气通百脉,布五脏六腑,内走脏腑、经络,使百脉和畅,毛窍通达,上至泥丸,下至涌泉……”这说明了脐疗使用很广泛,而且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用途。通过近代研究,多数学者认为,敷脐疗法的治疗原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经络传导作用:经脉是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沟通表里和上下的独特系统,内与五脏六腑相连接,外与皮肤肌滕、四肢百骸相连接。选用相应的药物敷脐,既可以对穴位进行刺激,又能够通过经络传导,让药物充分发挥功效,疏通经络,调理气血,补虚泻实,对脏腑的阴阳进行调理,使机体失调的状态慢慢趋于平衡,达到祛除疾病的目的。

2、局部皮肤透入作用:皮肤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构成。如果物能够透过表皮,就容易从真皮吸收到人体中去。主要是因为真皮中有90%是血管丰富的结缔组织,血液循环会将药物传输得很快。经过研究发现,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是腹壁的最后闭合处,表皮角质层最薄,因此屏障功能较差,并且脐下没有脂肪组织,皮肤筋膜与腹膜直接相连接,渗透性很强,药物分子容易透过脐部皮肤的角质层,进入到细胞间质,然后进入到血液中,随着血液循环散布到全身。在脐穴上敷药的最大优点是,脐下腹膜有着丰富的静脉网,与门静脉相连接,从而让药物能够通过此捷径到达肝脏,提高药物的利用度,避免对胃肠道造成影响。

3、神经调节作用:穴位及经络与神经末梢、、神经束、神经节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也将会对神经产生作用。有资料表明,对脐(神阙穴)不断地刺激,能够让脐部皮肤上的各种神经末梢进入到活动的状态,从而促进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作用,来提高免疫功能,对各个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进行改善,调整自主神经功能,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4、药物本身的治疗作用:中医治病主要分为内治和外治两种,都是通过药物的药理作用,让其发挥对人体阴阳、脏腑气血盛衰进行调节的作用。清代名医徐大椿对包括脐疗等外治方法的作用进行叙述时,曾经说道:“汤药不足尽病,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人滕理,通经贯络,或托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为有力。”现代医学也证明,药物敷脐,药物分子可以透过脐部皮肤的渗透和吸收作用,散布到人体中,通达全身。

中医贴敷疗法概述——如何正确的进行贴敷

一、 贴敷的 概念:

中医贴敷疗法是 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种中医临床广泛应用的无创痛外治法。

贴敷依据中医经络学说根据病情需要,把不同同药物研成细末,制成软膏 丸剂或饼剂,直接贴敷穴位、患 处。药力从肌肤通过经络传递到脏腑,从而治疗疾病。

二、贴敷的作用原理:

1.穴位刺激,让药物发挥更大作用。

2.药物透皮吸收 贯通经脉全身。

3.疏通经络、平 衡脏腑, 防病治病。

三、贝贴敷的应用范围:

穴位贴敷疗法适 应范围很广泛,体表的病证、 内脏的病证某些慢性病、 些急性病证,都可治疗。

此外,穴位贴敷还可运用于 养生 保健和亚 健康 状态的调理起到增强人体正气提高抗病能力预防疾病的作用。

四、贴敷时长

1.刺激性小的药物,建议每次贴敷2到6小时,一天或两天换药一次。

2.刺激性大的药物,应视患者的反应和发疱程度确定贴敷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

3.敷脐疗法,每次贴敷2到4小时,隔一天敷一次,注意不能选择刺激性大以及容易发疱的药物。

4.冬病夏治穴位贴敷,从每年入伏到末伏,一般每10天贴1次,每次贴2到4小时,连续3年为1疗程。

五、贴敷常用赋形剂

赋形剂能够帮助药物的附着,促进药物的渗透吸收,直接关系到保健治疗的效果。

1.水

水可以将药粉调成散剂、糊剂、饼剂等,保持药物的湿度有利于药物的附着和渗透。

2.盐水

盐水能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解毒防腐,并能矫味。

3.酒

酒可以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矫味矫臭。

4.醋

醋能引药入肝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散瘀止痛、矫味矫臭。

5.生姜汁

姜汁能发表散寒 温中止呕,开痰解毒。

6.蒜汁

行滞气,暖脾胃 消瘢积,角 解毒杀虫。

7.凡士林

凡士林黏稠度适宜,穿透性较好,能促进药物的渗透,可与药粉调和为软 膏外敷。

8.鸡蛋清

能清热解毒,增张 药物的黏附性,可使药物释放 快。

9.蜂蜜

蜂蜜能促进药物吸收,不易蒸发,对皮肤无刺激性,具有缓急止痛,解毒化瘀,收敛生肌的功效。10.麻油或植物增强药物的黏附 性, 可润肤生肌。

六、贴敷流程

1、准备好贴敷药物

2、准备好贴敷胶布

3、将药丸置于胶布中心

4、进行穴位定位

5、将药物贴敷于相关穴位

6、核对穴位、贴敷完成

喜欢的给个关注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评论!

生姜贴肚脐是否去除湿气?

脐疗是中医里常见的一种外部疗法,贴肚脐是脐疗常见的给药方式之一,贴肚脐不仅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同时还能起到排湿利尿等作用,所以不少身体湿气重的朋友想通过贴肚脐来去湿气,但又不知道用什么贴肚脐比较好,一般来说,用姜末、龙眼肉贴肚脐会有比较好的去湿效果。
湿气重是中医当中较为常见的病理现象,它是指湿邪入体导致人体出现以沉重感为特征的表现症状。比如久居潮湿之处、淋雨涉水、常食寒凉食品等都可导致人体湿气加重,湿气加重后患者不仅会出现头身困重、四肢无力等症状,严重还可影响到五脏的功能,所以必须要尽早调理,不少患者了解到贴肚脐可以去湿气,然而又不知道用什么贴肚脐能去湿气?接下来就针对此问题给大家进行答疑解惑!
生姜具有很好的驱寒除湿作用,所以患者每天可用生姜来贴肚脐,每次取一大片生姜将其切成碎末,然后用生姜末填满肚脐,再用医用胶带或是创可贴将肚脐处贴上,这样可以防止生姜末掉出。一般建议晚上睡前贴好,第二天晨起后将生姜末取出,这样去湿效果更佳。
除了生姜外,患者还可使用桂圆肉、花椒加艾绒来贴肚脐,使用方法是将这三种材料打碎,然后敷于肚脐处,再用医用胶带贴住,每天睡前贴好,第二天起床摘掉,切忌敷太长时间,由于这三种材料属性都偏温,所以若是贴的时间太久,很容易导致人体上火。
贴肚脐虽然对于人体除湿有很大的帮助,但毕竟效果有限,因此,建议患者在外敷的同时最好配合上内服,平时可以煮些薏米赤豆汤来代茶饮用,薏米和红豆的比例按照一比一即可,长期坚持饮用薏米赤豆汤不仅可以帮助人体除湿,还有助于增强消化能力,对人体非常有益。
用什么贴肚脐能去湿气相信大家已经清楚了,对于体内湿气较重的患者来说,想要快速去除身体当中的湿气,不仅要坚持贴肚脐,同时还要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平时尽量不要吃冷饮,水果也要少吃,养成适当运动的好习惯,如此才能早日恢复身体健康。

中药外敷是怎样起到作用的?它真的能通过皮肤的渗透进去吗?

中药外敷是以气味浓重的药物为先导,产生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功效,开窍通骨、祛风散寒。刺激神经末梢,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的营养,通过皮下组织,,起到很强的药理作用。有一些刺激强的药品,根据神经反射,调整身体抗原产生,提升人体免疫力。

药物不受胃酶的干扰和破坏,肚脐作为人体独特的给药方式,具有补阳、固气的功能。特别适用于胃肠道和肝脏疾病患者。由于敷在肚脐上的中药不会通过肝脏代谢,因此可以减少毒副作用,是一种理想的给药途径。

从药店购买制成粉末后装入肚脐内,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带固定。每晚粘贴,治疗小叶增生的外敷方法。小叶增生可能是女性朋友中最常见的疾病。许多女性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她们经常情绪低落,会发现一个或两个乳房都有肿块。它感觉很硬,很坚韧。这有点像碰橡胶块。用手推也可以推。这是小叶增生。小叶增生不是主要疾病。大多数患有这种疾病的女性朋友在几个月或一年或两年后不经治疗就会缓解。也有少数人一直患有小叶增生。虽然不痛也不痒,但乳房中有一个肿块。毕竟,这是一件令人不安的事情。一些女性总是担心它会变成肿瘤。提供一种有助于消除小叶增生的外部治疗方法。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